二十一、鼎湖弓箭(五)
「今明兩天,梓宮奉安。初四發通知,最快也得初五。」
「就是初五吧!」恭王接受了周祖培的建議,「通知就拜煩兩位相國偏勞了。」
這是小事,沒有什麼好研究的,說了就算。要研究的是,顧命八臣的罪名,該預先商量出一個腹案,集議時才不致聚訟紛紜,茫無頭緒。
於是刑部尚書趙光說話了。他也是最恨肅順的一個人,因為肅順攬權,常常侵犯刑部的職司,最令趙光痛心疾首的一件事,就是咸豐八年戊午科場案,殺大學士柏葰。科場風氣誠然要整頓,但為此而誅宰輔,古所罕見,當時所有的人,都以為必蒙恩赦免死,就是柏葰自己,也料定必是由死刑改為充軍,還叫他兒子準備行李,以便一聞恩命,即行就道。
那知道大行皇帝當時真箇硃筆親批,誅戮柏葰。趙光清清楚楚地記得,先帝特召部院大臣,當面宣旨之時,容顏凄慘,握筆的手,不住顫動,旨意一下,在廷諸臣,無不震恐,竟有因而失儀的。唯有肅順一個人幸災樂禍,出圓明園時,得意洋洋地大聲說道:「今天殺人了,今天殺人了!」所幸最後太后攔下,這才沒有一品大臣因為受了十六兩銀子而處斬的故事,現在也要殺人了!趙光抗聲而言:「肅順死有餘辜!載垣、端華,於律亦無活罪。其餘五人,亦當嚴懲。」
「這就是說,八個人分三等。」周祖培作了一個歸納:「肅順是一等,載垣和端華是一等,其餘五人又是一等。是這樣嗎?」
「上諭中原說『分別輕重,按律秉公具奏』,分成三等,甚為允當。」賈楨點著頭,表示贊成。
照趙光的意思,第三等中還要分,象匡源附和最力,另當別論。但賈楨和周祖培都不贊成,黃楨是衛護同鄉,周祖培則是想到了景壽,是恭王嫡親的姐夫,如果匡源應該嚴辦,則景壽身為國戚,受恩深重,罪名也應該比別人來得重。
趙光的本意只放下過肅順,所以對此並不堅持。就在他們談論的這一刻,有人來報,說是押解肅順的車輛,已經過了清河,進京去了。接著又來稟報:醇王到了清河。
弟兄相見,無不興奮。只以大喪期間,笑容不便擺在臉上。賈、周、趙三人都很知趣,與一身行裝的醇王見禮寒暄過後,一起告辭,好容他們兄弟密談。
「京里怎麼樣?」醇王首先發問。
「京里很好哇!」恭王反問:「路上怎麼樣?聽說肅六咆哮不法,說了些什麼?」
「反正是些無法無天的混話。不過……。」
話到口邊,忽又停住,恭王越發要追問,但他沒有開口,只拿威嚴的眼色看著醇王。他最忌憚他這個六哥,只好實說了。
「肅六大罵太后。」醇王把聲音壓得極低,「他說,太祖皇帝當初滅海西四部,葉赫部長布揚古發過誓,他的子孫中,那怕剩一個女的,也要報仇。現在這話應驗了,大清江山要送在葉赫那拉手裡。又說,她是條毒蛇,小心著,總有一天讓她反咬一口!」
「哼!」恭王只是冷笑,把肅順的話看作泄憤的狂訾。傳說中雖有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為世仇,宮中秀女,不選葉赫那拉的話,其實是荒誕無稽之談,高祖的皇后、太宗的生母,就是葉赫那拉,以後太宗有側妃、聖祖有惠妃、高宗有順妃,亦都出於葉赫那拉。至於太后,精明有決斷,不象個柔弱女子,倒是真的,說她是毒蛇,要防備反噬,這話在恭王覺得可笑得很。
於是顧而言他,談到醇王的新職,恭王準備把肅順所遺的差使之一,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保薦他接任,負責掌理紫禁城的警衛。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差使,醇王欣然接受。於是即時啟程,換乘一騎御廄好馬,帶著護衛,飛奔回京。到了崇文門,恰好趕上肅順的囚車進城,醇王為了當差謹慎周到起見,特地親自押送到皇城東面戶部街的宗人府。
。。。。
緊閉的房門被輕輕的拍響,裡頭響起了一個青年男子的聲音,「什麼事兒?」
「大少爺,宮裡頭來了太監,說有旨意!」
門猛地一打開,鬍子拉碴的榮祿盯著自己的家人,原本錚亮的腦門都長出了短髮,只見他連忙叫丫鬟拿朝服,又問門子。「是誰的旨?是太后的?」
「是。」
榮祿連忙更衣,準備好香案迎接聖旨,到了正廳,傳旨的是老熟人安德海,安德海朝著榮祿笑嘻嘻地點點頭,「榮祿接旨。」
榮祿連忙跪下,「……任正白旗瓜爾佳榮祿為四川省提督,欽此。」
聖旨出奇的短,沒幾句話就結束了,榮祿連忙謝恩,起身之後悄悄塞了一個包封給安德海,安德海笑嘻嘻地手下,「奴才謝提督大人的賞!」道謝之後還拉著榮祿東拉西扯,又說廊下的菊花開的正好,又談榮祿府上的大紅袍味道正的很,就是不肯離開,榮祿料到安德海此來必然有內情再宣,便屏退下人,邀請安德海到了自己的內書房來,到了內書房,安德海點點頭,
「大人,太後娘娘還有一道旨意,是密旨,要你再辦的,娘娘說了,此去四川,最緊要的就是辦這事兒,這事兒辦成了,就讓你即刻回返!」安德海不再笑嘻嘻,神色嚴肅了起來,「娘娘說,讓你千里奔波,實在愧疚的很,但是手裡無人可用,只能勞煩你了,等到大人事成返京,娘娘要給您準備一份大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