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鑄清華> 二十九、東征蘇福(上)

二十九、東征蘇福(上)

  太平軍甚至不過春節,臘月二十四日,在天父生日的當天,從香港回來的洪仁軒立刻受到了洪秀全的熱情歡迎,交談一番,便即刻被封為「干王」,並讓其參與朝政,洪秀全自寵臣蒙承恩死後,絲毫不相信忠英二王,兩人只有在軍事上大展拳腳,而在政治上,全部被洪秀全一手把握,洪秀全素無才幹,只有裝神弄鬼,太平天國在軍事上如日中天,但是在政事上卻是一塌糊塗,正好自己的本家兄弟遠道歸來,洪秀全別人不信,倒是極為相信自己的親眷,在二十五日,北京城裡過小年的這一天,御前就召開了軍事的會議,決定下一步的軍事策略。


  洪仁玕、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劉官芳等在天京朝賀天王,慶賀解圍作戰的勝利,並商議下一步進兵之策。陳玉成主張救援安徽。李世賢主張南取閩浙。


  洪仁玕和李秀成則主張先取長江下游,李秀成侃侃而談,「為今之計,自天京而論,西距川、陝,北距長城,南距雲、貴、兩粵,俱有五六千里之遙。惟東距蘇、杭、上海,不及千里之遠。厚薄之勢既殊,而乘勝下取,其功易成。一俟下路既得,即取百萬買置火輪二十個,沿長江上取。另發兵一支,由南進江西,發兵一支,由北進蘄、黃,合取湖北。則長江兩岸俱為我有,則根本可久大矣。」


  回顧江南江北兩大營的「建立—摧毀—再建立—再摧毀」這一模式,不難發現:天京以東那片土地,是圍京清軍最理想宿營地,若不將其納入天朝版圖,二破后,清方未嘗不能在丹陽重整槍旗,再圍天京。當時,張國梁死了,張玉良沒死;和春自殺了,何桂清殘喘於常州。大營潰卒麕集蘇常。復建第三版江南大營實非難事。如此惡性循環,天京解圍戰了無終期。


  圍困天京的清兵之所以驅之不散,全在於餉出東南;人貧地瘠的安徽作為天京的供給地,早已難負重擔。哪堪與豐饒的蘇常相比?換言之,清方若是失去了東南財賦之地,對他們的軍政不啻於一個重大打擊。


  原來歷史之中李秀成攻破江南大營之後,即刻揮師南下,數日之間連克丹陽、句容、常州、無錫、蘇州。江南富戶無一脫逃,如今虧得張國梁等人阻了一阻,江南富戶十之八九早已逃得精光,江南一畝上好的水田已經跌到沒人要的價錢了。


  在咸豐八年年初一的時候,李秀成率領兩萬人馬經過原本早已攻佔的常州,順著京杭大運河南下,年初二晚上天剛剛黑,就順風順水抵達了蘇州城。


  江蘇巡撫徐有壬正和署理按察使朱均登上了蘇州城頭,瞭望軍情,瞧見外面生火做飯的太平軍。徐有壬默默地數了燃起的灶火,心好像就提到了嗓子眼,轉過頭,對著同樣臉色蒼白的朱均開口道:「發逆的大軍大約在二萬人之數。」


  「這可如何是好?咱們蘇州雖是大城,可到底沒有多說綠營八旗,就靠著撫台召集的幾千團練恐怕不濟事啊。」朱均滿頭大汗,跺腳直跳。


  「臬台勿慌,張玉良所部還在寒山上駐紮,雖然發逆氣焰滔天,可咱們也不是沒有反抗之力的。」徐有壬寬慰朱鈞。


  「可是撫台大人。這張玉良原本就是敗軍之將,何談其勇?」朱鈞倒不是十分樂觀,「要知道,張玉良原來就在江南大營被李秀成打敗的。如今,想著他再奮力廝殺?下官實在是有些擔心。」


  徐有壬皺起了眉頭,朱鈞的話正說中了自己的心事,這也是自己所擔心的,抬頭望著寒山寺的方向,暮色中的寒山寺只有一個高聳的塔影留在天際。似乎只有一點半點的燈火之光在寒山寺中閃爍,徐有壬隱隱覺得有些不太對勁,這時候,就算熄燈以避免發逆找准目標攻擊,也總要生火做飯吧?徐有壬想到剛才朱鈞的話,不由得臉色大變,這不會是?


  朱鈞看見巡撫的臉色不太對勁,朝著巡撫的視線望去,瞧見了寒山寺那邊漆黑一片,連忙叫上自己的親兵,「快快,你去寒山寺看看,張將軍那邊怎麼了?」


  那個親兵有些膽怯,叫了一下「大人?」


  「你怕什麼!這時候發逆正在生火做飯,無暇攻城,從南門出,快去!」朱鈞呵斥道。


  徐有壬的頭髮有些花白,幾根白髮伴著北風吹了起來,徐有壬轉過頭,深吸一口氣,「咱們蘇州城自己先守好,不能亂了心思,臬台,咱們一同去巡城!」


  朱鈞苦笑起來,「大人,這蘇州城還有什麼好巡的,富戶們早就人去樓空了,若不是守土有責,咱們也該學著何總督大人他們那樣,往南邊逃去的。」


  「吾等封疆大吏,守土有責,豈能棄城而逃!」徐有壬目光炯炯,「何況,蘇州城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富戶們走了最好,傳本官的令,把他們園子的山石樑木都拆掉防城!」


  「喳!」


  李秀成用完了晚飯,晚飯是丹陽出的御稻田的碧粳米,自從天京之圍被打破,又連續南下攻城略地,江南稻米之鄉盡為天國所有,不僅天京城中糧食用度寬泛了起來,連李秀成這樣的大軍在外,都是就地取食,糧食充裕無比。這也是李秀成建議攻打蘇常一帶被洪秀全批准的原因。


  李世賢是李秀成的族弟,雖然他的目標是去浙江,但目前還在李秀成的軍中,李世賢朝著李秀成說道:「忠王,為何不一鼓作氣,今夜就攻下蘇州城。」


  李秀成擺擺手,「無需如此匆忙,大軍遠道而來,原本就是疲倦,今日先休息好,胞弟你安排好守夜的兄弟,清妖不敢來夜襲,但小心使得萬年船,做好防備總沒錯。」


  「是。」李世賢拱手稱是。


  「還要注意寒山寺的張玉良,倒是一員虎將,」李秀成喝了口茶,黃巾金冠之下的雙眼光芒四射,「也不懼他,且等明日,就有人給本王送上這蘇州的城門!」(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