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史上第一家丁> 第十六章:詩會正起

第十六章:詩會正起

  江水潺潺、河水幽幽,春意蕩漾,梨園詩會的日子終究是到來了。


  天色尚還早,遠遠已經可以聽到各種鞭炮鑼鼓聲、吆喝聲不斷傳到了墨府。


  墨語嫣雖然沒有答應代表任何園府和商行參加梨園詩會,但在梨園曾翁的大力推舉和知府大人的勸說之下,還是答應和幾個有名望的先生一起當任此次梨園詩會的評詩嘉賓。


  當然,語嫣當任評詩的嘉賓,那些商行、園府也就死了想請她當代表的去參加詩魁的心思。不過墨語嫣沒有成為對手,不必與之一爭長短,在他們心中,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此外,墨小姐當任詩會的評詩嘉賓,可讓春蘭高興得一夜未眠。


  這丫頭片子正愁著要不要在半夜先到秦淮河邊佔個位置,好讓自已和小姐能近距離的觀賞斗詩會。可如今有小姐當詩會的評判,位置的事自然也就不必發愁了。


  畢竟還是個小丫頭,終究還是對才子和熱鬧的事情抗拒不了。


  詩會一大早清早就開始了,只要走出家門,就可以看到秦淮河畔有著熱熱鬧鬧的醒獅舞龍表演,當然少不得一些民間賣藝人前來助興。踩高蹺、舞刀弄火,猴戲、皮影那是少不了的。各地的小吃也彙集在這裡,每個小攤都會傳來的食物香味夾雜在一起的濃味,隨著輕風飄蕩的遠方,總能讓路人饞涎欲滴。


  這個時候,馬車是再也進不來了。無論身份多高貴,想要遊覽詩會,也只能下馬車徒步。不然如果阻塞了道路,那馬車被拆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的。


  詩會的白天雖然熱鬧,但無論是醒獅舞龍表演還是民間藝人的賣藝助興其實都只是前戲而已。


  到了傍晚,滿城的燈火映紅了天際,殘陽頓時也變得暗淡無色。一條條畫舫上的燈光劃成了銀錢映在秦淮河裡,美如天上流星。這個時候,詩會還沒有正式開始。可同樣引人注目的佳人才藝已經陸續上演了。


  秦淮河上的名伶歌姬雖然不是詩會的主角,但風情萬種的她們,彈奏一曲,輕舞一段,比起耍猴、皮影戲的藝人,有時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只要有著出色才才藝,不愁引不來一片歡呼之聲,不愁掙不到想要的名氣。


  當然名氣最高的頭牌花魁不會在此時拋頭露面,而是在畫舫的房間梳妝打扮,安靜的等待著詩會的到來。


  她們作用是在詩會最高潮的時候出來助興。這少數幾個名滿江州城,讓無數公子著迷留戀的美女子一旦出現詩會上,毫無疑問,會將詩會的氣氛助推到頂峰。


  早早吃過晚飯,墨語嫣便領著春蘭和景千辰順著人流行走,好不容易終於來到詩會的評詩點。點評詩的嘉賓是由知府大人、四大書院的院長、以及梨園的曾翁、潘園的潘老和墨語嫣八人組成。這八人中以墨語嫣的輩份最小,所以墨語嫣有心來早,以對他們表示敬意。


  其實這樣的場合,景千辰並沒有多大的興緻。只不過墨小姐要來,他身為墨府唯一一個男丁,自然被要求跟隨,以防詩會人多墨小姐出現什麼意外。


  家丁在外,自然要負責小姐的安危。


  伺侯著墨語嫣在末席坐了下來,春蘭美目四轉,道:「「小姐小姐,你覺得今夜哪位公子會奪得詩魁這一稱號?」


  墨語嫣捂嘴一笑,輕聲道:「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既然是評詩,那便是高矮肥瘦,自有自的所喜,如果我看得出來,今夜的詩魁也就不用比了。」


  「那小姐覺得今年梨園的賀公子勝算如何?」


  「賀公子才氣自然不凡,可是我聽潘園那邊從外地請來了兩個公子,詩才也是極為了得的。」


  「去年水公子只不過是惜敗,想不到潘園今年下了重血,還從外地請來兩個公子,看來是要定這個詩魁的稱號了!「


  「梨園和潘園兩家子暗地裡相鬥由來已久,潘家要這份心思也不奇怪的!「


  「小姐你說的極是!」


  兩人間沒說多久話,時間已經快過酉時,吃完晚飯的人陸陸續續也都彙集到了秦淮河邊。


  路上但見人頭涌涌,人好像陷入泥沼地一般,寸步難行。等了好一會,知府大人林相河協同著四大書院的院長、梨園的曾翁、潘園的潘老才慢慢來到了點評的地點。他們都是江州城有頭有臉的人物,自然隨從不少,陣勢極大。


  墨語嫣不敢怠慢,起身相迎。


  寒暄問候一番,八人依次就坐,絲竹鑼鼓之聲頓時揚起,一個司儀打扮的中年先生當即走到台前介紹了評詩的八人,隨後知府大人洋洋洒洒地說了幾句話,大意是舉辦梨園詩會的用意,詩會在庸國的地位,然後便宣布了梨園詩會的正式開始。


  這時司儀中年先生就開始宣布詩會的第一題:以春和月為題作詩一首,時間限一刻。


  題目一出,整個秦淮河邊頓時騷動了起來。成百上千的才子在帳篷中低頭思索,提筆在宣紙上書寫著詩句。


  才詩敏捷者一揮而就,便會立馬將詩呈上來,以求搶個頭彩。


  呈上來的詩,會由知府大人當先閱覽后,接著傳遞給梨園的曾翁品讀,再次則是四大家族的院長,然後是潘園的潘老,最後才是墨語嫣。


  「唔,太過拙劣,寫詩不是快便好的!」知府大人接過第一首傳來的詩,微微一覽,在詩的下方寫了一個拙字,然後又傳下去給曾翁。


  曾翁淡淡地打了一眼,搖頭道:「呃……佳作拙作還是目瞭然的!「說話間也在知府大人的拙字旁邊又加了一個拙字。


  「這一首也只是一般……」


  「這首倒不錯……」慢慢地,各種好詩好詞也陸續的出來了。幾個點評的嘉賓臉色稍有點緩和,詩的品質若一直差下去,他們當點評的也面上無光。


  「咳……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瀲灧隨波千萬里……此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讀來江南春夜之景躍然於紙,短短半刻不到,竟能作出如此詩句。妙啊!墨才女,你看看如何?「潘老手信手將方才品過的一首詩遞了過來,一手不停的撫著長須,臉上頗有讚許之色。


  墨語嫣恭敬地接過宣紙,細細品讀,沒一會就抿起了嘴:「詩篇意境空明,韻調優美,同時寄寓著遊子思歸的離別相思之苦。的確是登入大家之列。呃……潘園雍明?「先在詩的末尾寫上一個佳字,然翻開背後看著宣紙下的署名,墨語嫣不由好奇又問:」潘老,不知這雍明是何人氏?「


  「唔,聽說來自益州……」潘老敷衍地回了一聲,重新低下頭,似乎又被一首詩給迷住了,低聲沉吟著:「蓬萊宮闕峙青天,后內看燈記往年。誰念東籬山下路?再逢春月向人圓,妙哉妙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