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末1615> 第二十八章:山區招人

第二十八章:山區招人

  萬曆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等了幾天,仍然毫無頭緒。通過林千戶搭橋,石原一人上岸與楊振興重新談了下,孫天泉這方願意給楊振興一筆銀子,要求楊振興派人配合孫天泉私底下招人,不過怎麼招人楊振興不可以干涉。趙香主對孫天泉突然逃走非常生氣,想的是吞了全部銀子,招的人中還要安插進自己的心腹,正在想辦法要拿住孫天泉的要害,怎麼會同意孫天泉的條件。雙方談不攏,一下僵持起來。林千戶這邊一直說在託人走關係,讓他們耐心等待。


  等待的這幾天中,孫天泉領著陳升開船北上,到鰲山衛城北面的一處海面坐小船偷偷上岸,走山間小路來到陳大與孫天泉世代居住的千戶所。陳大家的祖墳在一個小山包上,當年陳大逃走後,祖墳被死亡的千戶手下及親戚給挖了。大明千戶是世襲制,現在千戶正是當年千戶的兒子,陳升沒法現身重修陳家祖墳,只好在山坡下偷摸草草祭奠了下,磕了頭了事。


  這天下午等在私港的船接回了鄭武。鄭武先拜見陳升,稟報了探親的大概情況:家裡都好。等通過陳升了解了現在船隊的處境。鄭武道:「少寨主,既然在即墨招不到人,可以到北面山區去招人。」


  陳升道:「到北面山區?那裡我們更人生地不熟,怎麼招人。」


  鄭武道:「少寨主,我剛沒說清楚。即墨離著山區遠,不清楚北面山區的情況。我回家探親時,進入萊陽地面就遇見很多流民,是真正的流民,到萊陽找活干或者乞討。打聽了一下才知道,今年北面山區大旱,比即墨這裡還厲害的多,那邊不比即墨這邊都是平地,河流眾多。山區都是山地,一大旱收成連吃的都不夠,官府不但不發糧賑災,稅還照收。在家沒活路,就都出來逃荒還有躲稅。「


  鄭武停頓一下,接著說道:「再往北走進入山區,路過的村子,空了不少屋子。聽說大多都出外逃荒了,還有不少直接上山落了草,到明年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可能更多人要出外逃荒。少寨主,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直接到山區招人,很快就能招夠人。依我說,多帶些糧食,給點糧食就能招到人,沒必要再給30兩銀子的安家費。「


  陳升一聽鄭武說的情況,到北面山區去招人是個好主意。就拉著鄭武找到孫天泉,讓鄭武再介紹了一遍北面山區的情況。孫天泉也認為可以去試試,總比在這裡傻等要強。第二天,通過黃管家搭橋,花高價買了一批糧食。第三天早晨上,留下一條船,石原帶人留守小管島,天泉和陳升帶著5條船出發沿岸北上。


  船隊在小青島駐紮,孫天泉與陳升帶著50多人上岸,每人都背著糧食和銀子,避開縣城直接向山區進發。一上岸就發現,這邊比即墨那邊還要貧窮的多,越靠近山區越窮。


  50多個大漢,人人都帶著刀槍根本沒人敢上來查看。等走了三天,深入山區后在一個叫趙家村的村子停下來。先拜訪了趙家村的村老,說明來意。給了些糧食,雇傭村民到附近村子,莊子傳播招人的消息:招人到南方跑船當護衛,條件是25歲以下,單身未婚,練過武的優先,有一技之長的優先。考核通過的馬上發20兩安家費,招到的人管穿管住,可以吃飽飯,每年看錶現給銀子,最低不少於5兩。


  孫天泉和陳升都沒想到,他們給的條件對山區這些常年吃不飽,已經處於生死線的人來說是多麽轟動。第二天,附近各個村子來了好多人確認消息,並親自看見幾個通過考核的人拿到了20兩的現銀,並馬上吃上了白麵餅子,還管飽。接下來幾天親戚傳親戚,朋友傳朋友,消息迅速傳開了去,覺著差不多的人都跑到趙家村去試試,趙家村沒幾天就聚集了幾百的青壯。


  很快就招到了快200合格的人,孫天泉和陳升反而受不了了。人生地不熟的,為安全考慮,沒敢將銀子都帶來。沒想到人這麼多,考核淘汰的人雖然走了,不過更多的人從更遠的地方趕來。人招的太順利太快了,帶來的銀子再招100來人就沒了。還有已經召到的這麼多人,50多人背的糧食吃不了多久。


  孫天泉和陳升商量了下,招人不能停。首先提高考核條件,增加考核內容,仔細挑人,拖延招人速度。再派鄭武和孫天泉的一個手下帶著20人,將已經招到的200來人送回船上,返回時多帶些銀子。山區雖然窮,不過還是有不少大戶,拿銀子向這些大戶買糧食,向等待考核的人發粥,不能出了亂子。


  讓孫天泉和陳升沒想到的是,本來只打算給等待考核的人發粥,不過附近聽聞消息的男女老幼都趕來吃粥,人來了也沒法趕走不給發粥,反而聚集起了更多的人。


  五天後,鄭武等人帶著銀子匆忙的返回,就看到了黑壓壓的一片3000多人。這麼多人,儘管是粥也要消耗不少糧食,鄭武再不返回,孫天泉和陳升就快撐不住了。


  有了銀子,什麼都好辦了。先再次購買了些糧食,人不撤走還不能停止發粥。這幾天雖只磨磨蹭蹭的招了70多人,不過早就將人群中合適的人摸熟了,接下來可以快速敞開招人。


  孫天泉和陳升兩人商量過了,回來一趟不容易。這次機會難得,安家費只給20兩比預估的30兩少10兩,可以多招些人,打算招550人,多招150人。這樣兩人就分別帶人開始招人。


  這幾天陳升看到人群中有許多十三四歲左右的半大小子在喝粥,就想著招些這個歲數的孩子。帶回去先讓他們識字,之後跟著自己學兵法和做事,從小教育,長大后就都是能帶兵與做事的心腹。現在招的人雖然也可以學,不過年紀大了,學的話有點晚了。派人到人群中打聽了下,只要給帶點銀子或者糧食,很多人家願意將孩子送來。原來這個年紀的男孩正在長身體的年紀,幹不了重活還吃的多,飢荒年景孩子多的人家養不起,被人領走還有條活路,比在家餓死強。而且不是女孩賣也沒人要,不值錢。


  接下來幾天,不停的有更遠地方的人聽到消息趕來。人越聚越多,孫天泉和陳升感覺不能等了。在等下去,可能要出亂子。晚上清點了下人數,發現加上送回去的人,已經有600來人,再加上陳升單獨召的50多個孩子,遠遠超出要招的人數了。商量了一下,停止招人,收拾下明天一早就走。


  第二天一早天剛亮,還沒人到營地等喝粥。丟掉不容易拿的東西,背上銀子,糧食等重要物品,400多人就悄悄向東朝大海方向出發了。400多人雖然編了隊,分別派人領著,還是走不快,等到午後停下休息吃飯時,趙家村之前等著考核,還有今天剛從遠處趕來的人,追上來要求加入。有的甚至不要銀子,能吃飽飯就跟著走。


  孫天泉和陳升沒辦法,只好先管飯,再招了十幾個人。走了4天才返回出發時的海邊,這一路上又招了60多人。早就等候的船隊放下多艘小船,用了一個下午才將所有人運到大海船及島上。


  晚上,核心人員開了一個會,慶賀順利招夠了人。應該是多招了人,連孩子全算上招了700多人,快超出一倍了。


  孫天泉和陳升招人的消息,不久就傳到了附近的縣城,沒有引起高層的重視。不過等傳來趙家村發粥並聚集了大量人群時,縣令以為有強人趁荒年,以招人名義聚集人群作亂。連忙關閉城門,派人上城守城。之後派人到趙家村打探消息,等打探消息的到了趙家村,孫天泉等前一天就領人走了,聚集的人群也幾乎都散了。等消息傳回,縣令才發現虛驚一場,慶幸不已。


  萬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日,離開20來天的船隊重新回到了小管島,石原稟報了這段時間的情況:林千戶還是在活動關係,沒有確實的消息。私港處最近多出很多人在偷窺,石原懷疑是楊繼興的人。之前回家探親的人至今還有3人沒有返回,劉青等人之前通知提前歸隊時,有一個人明顯暗示不會回來了,另外兩個人不是出了事,就是也同樣不打算回湄洲島了。


  出來這麼久了,孫天泉歸心似箭,不打算派人去抓人,也不打算再等了。石原上岸通知了林千戶一聲:等了這麼長時間,孫管事實在等不起了。今年就不招人了,先回去,以後有需要在和林千戶聯繫。林千戶收了錢辦不成事正不知道怎麼辦好呢,一聽說孫天泉要走,也沒向他要回銀子,高興的將石原送了出來。


  第二天一早,船隊離開小管島,開始了南返。十二月正是西北風強勁,向南航行最好的月份。幾天後,船隊在經過今天連雲港附近的海面時,一條小號福船觸礁沉船,孫天泉和陳升雖然在第一時間安排小船去救援,船沉的太快,最後還是有20多人被沉船卷進了大海。


  萬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離開三個多月的陳升終於在新年前再次看到了湄洲島的身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