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急轉直下(十更)
與此同時,針對越來越緊張的局勢,統帥和黨中央在延安瓦窯堡召開了中央及軍委聯席會議。
即使形勢危急,但統帥一如既往的沉穩大氣,他滿懷豪情地說道:「我們要做好兩手準備,一是在軍事上要爭取主動,要充分發動民眾,讓民黨反動派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此外,我軍應發揮運動戰、游擊戰的優勢,敢於奪取勝利,粉碎常凱申的第六次圍剿,將敵人趕出蘇區,保衛我們的革命果實。
第二是在政治上爭取主動,進一步做好東北軍、西北軍及其他地方軍閥的統戰工作,爭取大多數人站在我們工農黨一邊。同時,我們還要向常凱申發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倡議,讓全國更多的民眾,各黨派進步團體、民主人士明白我們工農紅軍才是真心實意要停止內戰,堅決抗日的。
在全面抗戰的呼聲日益高漲的時候,反倒是常凱申逆滔滔大勢而行,悍然發動內戰,頑固地堅持『攘外必先安內』與『不抵抗』政策,必將遭到全國民眾的一致唾棄,受到全國各界的譴責。」
緊接著,中革軍委對這次反圍剿戰役作了安排和布署,針對常凱申南北夾擊的策略,軍委成立了南北兩路縱隊,張城被任命為北路縱隊總指揮,負責率領少縱抗擊北線的東北軍以及來自華北中央軍的侵略,粉碎民黨的北路進攻。
散會之後,張城和政委告別統帥和諸位首長,馬不停蹄趕回了榆林,帶著中央的戰鬥部署不斷調兵遣將,準備抗擊民黨反動派對根據地的攻擊。
在戰爭準備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一向識大局的統帥還在為避免內戰作最後的努力,他代表黨中央一邊以蘇維埃中央政府主席的名義,向民黨當局發布講話:
蘇維埃中央政府與人民紅軍軍事委員會,現已發布命令:常總司令,張副司令,閻主任,傅主席、陳總指揮……暨民黨革命軍西北各師旅團長公鑒:
我蘇維埃紅軍自去年八月發表宣言,提議建立抗日統一戰線以來,轉瞬一年多了。這一年間日寇的侵略有加無已,國土日促,國勢日衰。
……局勢至此,非抗戰不足以圖存,已為全中國人民所共信。全中國人民今日所仰望於貴黨政府的,是領導抗戰,驅除日寇。但直至今日,我們猶未聞貴黨政府下最後決心,反而見常總司令親臨西北,督剿紅軍。這不能不使全國人民失望,不能不使日寇稱快。
時至今日,貴黨政府猶欲以搗亂抗日後方加罪於蘇維埃和紅軍么?……雖然常先生聲勢洶洶,揚言聚殲紅軍,但我們認為國勢垂危,不容再有箕豆之爭。
故蘇維埃及人民紅軍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謂:
(一)一切紅軍部隊停止對民國革命軍之任何攻擊行動;
(二)僅在被攻擊時,允許採取必需之自衛手段;
(三)凡屬民國革命軍因其向我進攻而被我繳獲之人員武器,在該軍抗日時,一律送還,其願當紅軍者聽;
(四)如民國革命軍向抗日陣地轉移時制止任何妨礙行動,並須給以一切可能之幫助。
依此命令,紅軍前線各部迄未向諸先生的部隊作激烈的抗戰,且逐步退讓,以期諸先生的自覺。但是如果諸先生以為這是紅軍的示怯,那末,未免大錯。
……我們敢以軍人的坦白與熱忱敬告諸先生: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候,復巢之下,安有完卵,深望諸先生懸崖勒馬,立即停止進攻紅軍,並與紅軍攜手共赴國防前線,努力殺賊,保衛國土,驅逐日寇,收復失地。
我們現更代表全中國紅軍負責宣言:只要貴黨政府決心抗戰,紅軍願作前驅,並誓與你們合作到底。在抗日戰線上,紅軍願擔任一定的戰線,保證一定任務的完成,在作戰指揮上,紅軍願服從全國統一的軍事指揮。在不得抗日友軍的同意,紅軍決不開入抗日友軍的防地。
民族危機已到最後一剎那了,內戰還是抗戰決定的關鍵,是操在諸先生手裡。全中國人民所希望於諸先生的是奮起抗戰的民族英雄,不願諸先生繼續內戰成為民族罪人。
……我們深信,綏東抗戰一起,西北數十萬健兒終會手攜手的聯合起來,為保衛西北而戰,為保衛華北而戰,為保衛全中國而戰,為恢復東北失地而戰。致以民族革命的敬禮!
同時,統帥又讓黨內出身黃埔軍校的將領向對面民黨的同學致信,號召他們站出來倡議雙方停止內戰。
然並卵,統帥的這一切努力,收效甚微。常凱申的戰爭準備反而越發加緊了,一心一意要致工農紅軍於死地。
張城回到榆林之後,雖然一直在厲兵秣馬,準備反擊民黨反動派的第六次圍剿,但實則內心中一直在盼望著某件事情不受自己蝴蝶翅膀的影響,能在這個時空中如期爆發。
果然,歷史進程大勢滔滔,很少以人的意志發生轉移。
12月9日深夜,對常凱申徹底絕望的張漢卿聯繫楊虎城,決定在西安發動「兵諫」,捉拿常凱申,逼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張、楊兩位將軍很快達成共識,對西安「兵諫」作了具體部署,決定由東北軍負責到臨潼捉拿常凱申,楊虎城的第十七路軍負責捉拿西安城內的當局軍政要員。
12月11日晚上,張、楊兩位將軍分別召集兩軍的嫡系將領,宣布「兵諫」的決定及計劃,並把「兵諫」指揮部設在新城,由張、楊兩位將軍共同坐鎮指揮。
歷史記住這個時刻:1936年12月12日晨5時,張、楊將軍毅然發動「兵諫」,東北軍到臨潼的華清池捉拿常凱申,常凱申從卧室窗戶跳出,摔傷後背,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被發現活捉,十七路軍還扣留了在西安的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民黨軍政要員,邵元沖等人遇難。
至此,震驚中外的「雙十二事變」如期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