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風高浪急(九更)
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之後,紅二、四方面軍到達中央劃分的駐紮營地,開始進入休整期,期間中央紅軍將一車車的糧食、鹽巴、藥品、軍大衣贈送給歷盡艱辛的二、四方面軍的同志們,紅軍部隊之間濃厚的戰友情讓人感動。
長征勝利結束后,紅二方面軍保持得還算完整,出發前有兩萬餘人,現在還有一萬五千餘人,只損失了五六千的兵力;反觀紅四方面軍,南下前有近十萬兵力,現在回來的只有不到五萬人,損失最為慘重。
讓張城極為高興的是丁偉的二師損失並不嚴重,南下前有一萬兵力,回來時還有八千餘人。回到榆林時,張城打量著丁偉又瘦有黑的面容,不禁雙眼泛酸,淚花在眼裡打轉,而丁偉卻早已泣不成聲。
丁偉向張城敬禮之後,兩人便擁抱在一起,張城不斷地拍著丁偉的肩膀,喃喃的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隨後丁偉又和李雲龍、周衛國擁抱著一起,這三人在一起時老是鬥嘴吵架,可一年多不見,三人都分外想念對方,竟情不自禁號啕大哭起來。
隨著丁偉率領二師回歸榆林,少縱的建制總算是健全了,二師很快投入了擴軍和整編之中,二旅和五旅被拆散開來,以兩個旅為基礎,擴充為擁有六個戰鬥團的主力師。
至此,少縱的擴編任務勝利結束,擴編之後,少縱擁有六個戰鬥師一個騎兵師一個新兵師,再加上縱隊直屬部隊,總兵力達到七萬之眾,再次反超紅一軍團,成為紅軍中兵力最多的部隊。
而在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之後,紅軍的總兵力達到二十二萬之多,這麼龐大的兵力駐紮在大西北地區,更是讓剛解決「兩廣事變」常凱申無比忌憚,消滅紅軍的心思一日比一日迫切,開始不斷調兵遣將,意圖發動對紅軍的第六次圍剿戰爭。
來不及享受平定「兩廣事變」的喜悅,常凱申馬上命令南下兩廣的的部隊迅速北上,趕赴潼關,同時命令身在西安的西北「剿匪」副總司令張漢卿率領東北軍抓緊時間調兵遣將,對大西北的蘇區根據地進行圍剿。
九月下旬,在常凱申的嚴令之下,張漢卿迫於壓力調遣東北軍完成了對陝甘寧蒙大蘇區圍剿的戰役部署:以中央軍和東北軍這民黨最為強大的重兵集團從左右兩個方向進行攻擊,中央軍為左路軍進攻天水,東北軍為右路軍直接進攻蘇區首府延安,並電請晉省的閻老西越過黃河向西進攻榆林。
常凱申嚴厲要求各部,此次圍剿要畢其功於一役,要在最後的大決戰中一舉消滅工農紅軍這個心腹大患。
同時,在甘省南面集中了民黨中央軍精銳主力近20個師的大部隊,到達甘省東部的甘泉一帶,會同第三十七軍率先向天水發起進攻;後續的第三軍和第十二軍正也已推進到隴南地區。
在北面,東北軍二十萬大軍會同華北的湯恩伯等部合共三十多萬大軍向著陝北蘇區從四面八方壓了過來。
原本常凱申還想調遣晉綏軍參與圍剿,但無奈綏遠抗戰爆發在即,綏遠的付作義要防禦日軍和蒙古德王分裂勢力的進攻,只能作罷。
此次圍剿,常凱申深感工農紅軍已經逐漸作大,所以他這次下了大本錢,除了東北軍、西北軍等地方軍閥的部隊外,單是中央軍的精銳部隊就調遣了五十萬的兵力,是歷次圍剿戰爭中規模最大的。
隨著常凱申的一聲令下,整個西北大地頓時戰雲密布,空氣彷彿都變得凝固起來,一心想團結各方勢力形成一致抗日局面的黨中央和中革軍委不得不放棄和常凱申罷戰言和的打算,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粉碎常凱申的第六次圍剿戰爭上面來。
然而就在民工兩黨即將大打出手的危急時刻,民黨內部果如統帥所料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常凱申和張漢卿的矛盾日漸加劇了。
10月22日,常凱申由南京飛抵西安,嚴令張漢卿進剿紅軍。張漢卿當面表示反對,並提出早日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要求,遭常凱申拒絕,兩人大吵,不歡而散。
10月29日,張漢卿飛洛陽為常凱申祝壽,勸常凱申聯合工農黨一致抗日,遭常凱申嚴詞拒絕。常凱申堅決拒絕張漢卿北上抗日的主張,強令其馬上剿滅工農紅軍,否則就把他的部隊撤離到東南方去。
11月27日,張漢卿上書常凱申,請纓抗戰,再次遭常凱申拒絕。
12月2日,張漢卿飛抵洛陽見常凱申,要求釋放抗日救國會「七君子」。向常凱申面報,謂其部下不穩,勢難支撐,再三請求常委員長前往訓話,常凱申同意再赴西安,駐華清池。
12月4日,常凱申由洛陽到抵西安,立即調五十萬中央軍嫡系部隊馬上「進剿」紅軍。張漢卿與楊虎城再次進諫,均遭常凱申拒絕。常凱申向張漢卿、楊虎城當面表示:要麼進兵,要麼將東北軍、西路軍分調閩皖二省。
12月7日,張漢卿到華清池見常凱申,再三苦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遭常凱申拒絕。
12月9日,工農黨組織大規模的群眾發起遊行示威,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並要求常凱申馬上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常凱申派出的秘密特務開槍打傷一名學生,群眾非常激憤,決定到臨潼直接向常凱申請願示威。
隨後常凱申強令張漢卿馬上派兵鎮壓學生運動,必要時可以向學生開槍。張漢卿接到命令后,趕上遊行隊伍,極力勸說學生回去。
東北大學學生高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東北軍打回老家去,收復東北失地!」等口號。張漢卿向群眾表示一周內以實際行動答覆學生要求,如果做不到,你們其中任何人都可以「置我張漢卿於死地」。
請願學生們在華清池前高唱《松花江上》一曲,感動了在場所有的東北軍將士,全場愛國情緒高昂。
當晚,張漢卿找到常凱申,再次勸常凱申抗日,並要求常凱申放過請願的學生。
但常凱申卻怒稱:「對這批學生,除了拿機關槍打以外,是沒有辦法的。」
一直隱忍的張學良聽后大怒,反問道:「我們的機關槍不去打日本人反而去打自己的學生?全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兩人再次不歡而散,張漢卿回去后想起當年他聽從結拜大哥的命令,對日寇實行不抵抗政策,拱手讓出了東北河山,自此之後,自己成了丟失東北的千古罪人,被國人千夫所指,國人甚至稱他為「敗家子」、「不抵抗將軍」。
這些指責他都一一忍下來了,可面對部下的不理解,國人的指責,沒有一個人能理解他張漢卿,這讓他無比的痛苦。日寇不但佔了他的東北江山,還殺了他的父親,如此國讎家恨,叫他如何再忍下去。
然而,常凱申身為他的結拜大哥,不但不讓他去打日寇收復東北,反而一再強逼他「剿匪」,即使日寇已經打到家門口了,仍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
無數次的痛心疾首請願抗日,無數次的慘遭拒絕不歡而散,無數次的威脅壓迫強行命令,張漢卿對常凱申漸漸感到絕望了,心中的怒火無處發泄,對東北的強烈思鄉之情無處排解。
絕望之下,一個瘋狂而又驚天動地的計劃在張漢卿心裡醞釀、生根、萌芽,並不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