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莊子的心齋
莊子內篇第四篇《人間世》中最有名的典故,就應該數「心齋」了。
歷代解讀者和道教人士,都在研究什麼是心齋,各有所得。
不管是不是正確,能夠幫助到他們,都是好的。
那麼?什麼是「心齋」呢?
怎樣解讀才是正確地解讀呢?
請先看原文:
……
顏回曰:「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
仲尼曰:「齋,吾將語若!有心而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
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齋乎?」
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
……
這段話的意思是:
顏回說:「我沒有更好的辦法了,老師您有沒有更好方法,請告訴我。」
孔子說:「齋戒!我告訴你!如果我們用心去做事,無論去做什麼事,都是那麼容易成功的話?那麼!宇宙就不會這麼深奧了。」
顏回說:「我家境貧窮,不飲酒、不吃葷食已經好幾個月了。像我這樣,應該也算是齋戒了吧?」
孔子說:「你說的這個齋戒是祭祀前的齋戒,並不是『心齋』。」
顏回說:「請教老師!什麼叫『心齋』?」
孔子說:「你必須靜下心來,不要想其他的事情。不要用耳朵去聽外界的事物,而是要用心去想、去領悟外界的事物。不要用心去想、去領悟外界的事物,而是要去想、去領悟氣。
聽到的一切信息止於耳朵,不要往心裡去,不要記在心上;心裡想到的事理想明白就算了,到此為止,不要再現實中追究下去了。不要沒完沒了,要到此為止;
氣!什麼叫氣呢?氣!空氣也!肉眼看不見,但它確實存在。就像道一樣,它是確實存在地,卻什麼也看不見。這就是虛!虛!無也!無!沒有也!讓自己的心裡什麼都沒有,心裡沒有想法、大腦里沒有意識,這就是心齋!」
顏回說:「我在沒有聽老師講解『心齋』之前,我就是那個顏回。現在!我聽了老師的講解,我『心齋』了,我不是顏回了,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我把自己忘記了,我把以前的一切都忘記了。老師?我這是虛嗎?」
什麼是心齋?
聽到的一切信息止於耳朵,不要往心裡去,不要記在心上;心裡想到的事理想明白就算了,到此為止,不要再現實中追究下去了。不要沒完沒了,要到此為止。
什麼是心齋?說白了就是: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擾,這就是心齋。就跟齋戒那樣,不沾葷食。
莊子的心齋,一樣又被人誤解了,被學術姦細誤導了,認為心齋就是與世隔絕。只有與世隔絕,我們才能做到心齋。
其實!這是誤解、誤導、偏激的理解,又沒有結合莊子的整體思想、老莊哲學的整體思想來理解。
學術姦細這樣理解,主要是為了與「無為、消極、虛無主義、避世」等等扣給老莊哲學的帽子掛上勾。
正確地理解應該是:對於生存沒有意義的東東,我都心齋掉。就跟互聯網科技應用一樣,互聯網上面那些不良地信息等等地屏蔽掉。一些不良人員全部拉入黑名單,不與之來往。這就是心齋!
再則!莊子的心齋不是讓你與世隔絕,7*24小時心齋。不!應該是一生都心齋。而是!跟齋戒一樣,只有到了祭祀前後才心齋。齋戒並不是一年到頭或者是一生都齋戒的,而是有時間段的。我們只有這樣來理解,才是正確地。
總之一句話,有利於生存的我們接受,不利於生存的我們屏蔽。屏蔽等於心齋!
以為心齋就是屏蔽一切、一生都心齋,達到無知無欲狀態,顯然是誤導。或者!是偏激理解。
在講解心齋的時候,莊子還講到了「氣」。
氣!什麼叫氣呢?氣!空氣也!肉眼看不見,但它確實存在。就像道一樣,它是確實存在地,卻什麼也看不見。這就是虛!虛!無也!無!沒有也!讓自己的心裡什麼都沒有,心裡沒有想法、大腦里沒有意識,這就是心齋!
其實!在這裡,莊子一樣運用了「類比思維法」。類比思維在老子的《道德經》充分體現了出來,老子運用的就是類比思維法。
類比思維是人類大腦發育的一個過程,值得學者去研究。
莊子一樣要我們效仿自然,效仿道。在這裡,莊子要我們效仿空氣。他認為我們要像空氣那樣,無所不在,卻又處處存在。
接下來,又具體解讀了一下。
請看原文:
……
夫子曰:「盡矣。吾語若!若能入游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無門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
絕跡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
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無翼飛者也;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
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
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是萬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紐也,伏戲、幾蘧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乎!」
……
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意思是:
孔子說:「你的悟性很高,理解的很透徹。我再引申下,讓你更深刻地理解。
無論你到了哪裡、在什麼環境下、與什麼人打交道,你都不要把自己當回事、不要把自己當存在。不要把面子、利益、自尊、名譽等等地當回事。能夠融入這個圈子,就盡自己的能力做事。不能融入這個圈子,就趕緊離開,換一個環境。
要做一個開放型的自我,不要建立個人堡壘把自己封閉起來。你就把自己當成一所空置的房子,什麼人都可以容得下。為什麼要開放到這個程度呢?把自己當成一所空置的房子呢?你就把這一切都當成迫不得已、無可奈何、沒有辦法,不得已而為之。
因為!我們為了生存下去,才不得已而為之。
你要是這樣去做了,你就差不多接近道了。你就可以在那個環境中生存下去,並且混得很好。
不走就不會留下痕迹,只要走了就會留下痕迹。人生也一樣,不可能不與人處事,不可能不與人打交道、交往。與人交往就會留下一個人的痕迹,就會暴露一個人的品德。一個人被人指使、受人差遣了,為了保護自己,他們就會偽裝,避免自己吃虧。可是?當我們面對蒼天的時候,蒼天有眼,我們都暴露在蒼天之下,無法偽裝自己。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意思是:如果把天地比作一張大網的話,萬物都在其中,一個都不會遺漏。)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真實地自己!做一個真實的自己,更有利於我們生存,有利於我們在任何環境下生活。
只聽說有翅膀才能飛翔,還不曾聽說沒有翅膀也能飛翔的。任何事物都是有依據的,人也一樣,人的品德是依據一個人的行為而來的。只聽說一個人對某個事物很有研究,他才是真正地知道、了解這個事物。還不曾聽說到一個人對某個事物根本不了解,也沒有去研究,他能知道、了解這個事物的。
(與世隔絕,無知無欲,怎麼了解社會?怎麼能夠更好地生活、生存?)
看一看面前的虛空,想一想自己的內心:裡面是不是也像面前的虛空那樣,一無所有。如果還有,趕緊把它清空,包括讓你開心的喜事。如果無法清空內心的想法,還在胡思亂想,那就叫「人在心不在」、心不在焉。
如果我們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不需要經過思想就能判斷出是非,一切止於耳目不需要用心去想,空出我們的心房。如果我們能夠達到這樣地境界,那麼!我們的心房裡面,還能有什麼東東容不下呢?如果我們達到了這個境界,只會神鬼都會來依附。
當然!如果我們想達到這樣地境界,是必然有依據的。我們必須知道什麼是『道』,人在天地中的位置,人生的意義,人為什麼活著。我們只有明白這些,才能達到這樣地境界。才能一切止於耳目,空出心房,才能包容一切。
人是天地間的一個物種,但是!人區別與他物,人是有靈智的。所以!大多數人是有分辨能力的,能夠分辨出是非的。禹和舜都知道這些道理,遵循這個道理。所以!人民都依附於他們。這也是伏羲、幾蘧一生所遵循的道理。何況!我們面對的大多是普通人!我們與他們相處,還有難度嗎?」
通過以上文字,我們可以看出:心齋不是讓我們與世隔絕,不是要我們無知無欲。而是!要我們屏蔽不需要、無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