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黃色巨人的危機
在二十一世紀,一提到工程、礦山機械車輛,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卡特彼勒那經典的「cat(卡特)黃」塗裝的身影。從非洲礦山到西伯利亞森林,從巴拿馬運河到中國三峽大壩,每一處大型工地都活躍著卡特彼勒工程車輛的身影。
近百年來,卡特彼勒公司的產品以其威猛的外形,強悍的動力,可靠的性能在全世界贏得了眾多擁躉。尤其是號稱全球最大自卸卡車的卡特彼勒797礦山車(自重288噸,載重量400噸。光輪胎直徑就超過4米,重5.3噸),更是所有肌肉車愛好者心目中的聖碑。
約翰前世在路易斯維爾的時候,社區里有個叫皮特的鄰居是卡特彼勒古董設備機主俱樂部的成員。2015年卡特彼勒成立90周年時候,他自費在社區中心辦了一個關於卡特彼勒發展歷史的展覽,向社區居民們展示了他收藏的400多種卡特彼勒設備模型和一輛他祖父在1955年購買的卡特彼勒履帶式拖拉機。
當時,約翰和其他鄰居們都很驚異這輛已經出廠60年老拖拉機竟然還能正常使用。不過皮特告訴他們這都不算啥,1938年有一個愛沙尼亞人買了一輛卡特彼勒d4推土機,後來由於政局動蕩(蘇聯吞併了愛沙尼亞),他在出國逃亡前把那台推土機埋在地下。
1991年蘇聯解體后,這個年過八旬的老人重新獲得了那片埋有d4推土機的土地的所有權。他讓人將那台推土機挖了出來,發現設備狀況依然良好,還能正常使用。後來這那台具有歷史價值的d4推土機被卡特彼勒在愛沙尼亞的經銷商高價買走,成為了他們的重要展品。
如今,約翰非常感謝前世那個叫皮特的鄰居。通過他舉辦的展覽,約翰才知道這家1925年成立於伊利諾伊州的拖拉機公司,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和礦山設備生產廠家,還是柴油和天然氣發動機以及工業用燃氣輪機領域的技術領導者和全球頂尖製造商。
2015年,卡特彼勒公司的年銷售額高達470億美元,位列世界500強企業的第194位。同時,由於其是全球最大的土方工程和採礦設備製造商,在全球經濟增長引擎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卡特彼勒更是有全球經濟晴雨表的美稱,它的業績走勢曾16次被列入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
更重要的是,皮特的那次展覽,讓約翰了解到了這個「工程機械之王」的發展歷程。讓他知道,1940年這會兒,卡特彼勒公司正處在他90年發展史上最困難的時間段。
得益於美蘇兩國在30年代初的建交,卡特彼勒公司在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后的幾年裡,日子並不算太難過。雖然銷售額一年比一年低,但工廠的生產作業仍在穩步推進。
甚至當美國各行各業都在經濟蕭條中漂泊沉浮的時候,卡特彼勒公司還能有餘力進行擴張,把業務擴展到了築路機、壓縮機等領域,還上馬了當時全世界唯一的一條柴油發動機流水裝配線,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柴油發動機生產商。
卡特彼勒公司能在經濟危機期間表現如此驚艷,大部分都應歸功於出口銷售,尤其是對蘇聯的出口。
當時,蘇聯正在實施「第二個五年計劃」,在高速進行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同時強力推動農業集體化。由於工業化和徹底「消滅」整個富農階層的運動造成了農業勞動力的緊缺,而大片的集體農莊土地又需要耕種,蘇聯人從美國進口了大量的卡特彼勒履帶式拖拉機。
雖然美國資本家們沒有人會對共產主義有好感,但馬克思的那就話是怎麼說的來著,「為了錢,資本家會出賣絞死自己的繩索!」翻譯成30年代美國工商業界的流行語就是:「不想把產品賣到共產主義國家去的資本家不是好資本家。」
當時,在經濟危機的壓力下,很多美國企業都想盡辦法與蘇聯人做生意。他們不僅買產品,還出售技術、甚至有的企業連工人帶生產線都一起打包賣給了蘇聯。
在這段美蘇貿易的「蜜月期」里,卡特彼勒公司的表現最為搶眼。整個30年代,他們不僅向蘇聯出口了大量的拖拉機和柴油發動機,還幫蘇聯人在斯大林格勒和列寧格勒設計新建了兩個巨型拖拉機工廠。這兩座工廠後來都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到了1940年,卡特彼勒公司的這條盈利線突然斷裂了。由於蘇聯悍然吞併了波蘭西部和波羅的海三國,美蘇兩國短暫的「蜜月期」結束了。羅斯福政府宣布對蘇聯進行經濟制裁,卡特彼勒公司的產品被列入了禁運名單。
自從禁令頒布后,卡特彼勒公司的股價就開始一路下跌。這不僅導致了公司董事長貝斯特(c.l.best)正在運作的幾樁併購案直接擱淺,整個公司的資金鏈也面臨斷裂的風險。而這反過來又激化了卡特彼勒公司內部的矛盾,一場權利鬥爭正進行的如火如荼。
當初,卡特彼勒公司是由霍爾特和貝斯特兩家拖拉機公司合併而成的。目前的公司總裁兼董事長貝斯特是當初貝斯特拖拉機公司的創始人丹尼爾-貝斯特的兒子,執掌卡特彼勒公司已經15年了。
貝斯特是個了不起的工程師,擁有超過27項專利,他設計的底盤一直到下個世紀仍然被很多卡特彼勒公司產品所採用的。但是現在,他遇到了霍爾特拖拉機公司出身的副總裁——魯尼-紐米勒的挑戰。
紐米勒是個從基層速記員和製圖員崗位成長起來的團隊管理的高手,1925年兩家公司合併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通用零件部門的經理。1938年,他就爬到了公司副總裁的位置,成為了整個公司日常運營的實際管理者。
約翰知道,歷史上,明年這個時候紐米勒將成為卡特彼勒公司的總裁,並於1954年正式登上公司董事長的寶座。在他的任期內,卡特彼勒公司的產品線從3種拓寬到了11種,開設了13個新工廠(6家位於海外),初步完成了自己的全球化布局。
要是幾年前,約翰把手裡的這100來萬美元資金全砸到卡特彼勒這個光年銷售額就達幾千萬的大盤子里,估計連聲響都聽不見。但是現在,卡特彼勒正處於內憂外困之中,來自軍方的訂單將是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如果約翰能用好自己的軍方身份的話,未必不能從這場內部權力紛爭中分到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