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城內城外
洛陽城外,唐軍營地大帳正在進行一次激烈的爭吵,爭吵的原因和洛陽城內傳出一份情報有關。筆Δ 趣閣wwΔw. biquwu.cc
唐軍總管劉弘基向坐在主帥位置的李二拱拱手:「我軍只需依計劃行事,逐步攻佔洛陽周圍鄭軍的據點即可,何必節外生枝?況且王世充困守孤城,現在巴不得要尋找與我軍決戰的機會,李玄邃前車之鑒不遠,請殿下三思。」
他這番話一說完,帳內的瓦崗舊將李世績羅士信秦瓊程咬金等人都是面有異色,這些人都是在那一戰中失敗的,雖然劉弘基說的是是事實,但他們心中卻充滿了不服。很多人私下討論過,如果李密行事再穩妥一些,不要急功近利,驕兵自滿,那一戰的成敗還兩說。
李世績先站了出來:「俗話說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當日雖然與今時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也有很多不同。那一戰瓦崗軍當時已經圍困洛陽數月,再加上宇文化及北上之前圍困洛陽的時日,實際上那時洛陽城已經被圍了半年之久,城中大飢,這才導致王世充急於決戰,當時瓦崗軍佔據著幾大糧倉,並不缺糧,魏公若能採取穩妥之策,自然是上上之選。
但我軍不同,自七月從關中出兵以來,已經過去近半年時光,又趕上冬日黃河渭水等水路結冰,糧草已然出現短缺,士兵連番苦戰,思歸心切,拖得越久雖然拿下洛陽的機會越大,但我軍損失必然也會加大。
據說王世充已經派兵向河北竇建德求援,現在夏軍雖然沒有異動,但難保竇建德不會趁機出兵,坐收漁利,因此我軍還當戰,不宜拖延。」
李世民點點頭,看向下的杜如晦,杜如晦心領神會,起身說道:「若是真能如情報中所言,不失為一個趁機攻城的大好實際;若情報有誤或是城內因故無法動,此刻出兵與鄭軍交戰,乃是下下之策。」
「但是如何保證城內真能如情報所言,會對我軍的攻城進行策應?聽說那個王小麥只是一介書生,又無兵權,恐怕難以成事。」老帥屈突通擔憂的說。他倒不是擔心情報的真假,聽說洛陽為了送這份情報出城,被搗毀了一個大聯絡點,損失很是慘重。
這番話卻也說到了李二的心坎上,他最不放心的也是這一點,雖然手下的瓦崗舊將對王小麥都很是推崇,但此人之前在瓦崗卻基本上籍籍無名,並無單獨領兵的經驗,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沒見過他本人的能力,始終讓人不放心。
但是自從元日那天洛陽城門被上萬百姓衝擊之後,出城限制的更嚴了,恐怕此後情報很難再送出城來,也不知道他們準備的怎麼樣了,這期間有沒有變故生。
李二好奇的看著魏徵,往日他都是比較活躍,今天卻一反常態的沒有說過一個字,便開口詢問道:「魏參軍一言不,可有心中早有計略?」
魏徵搖搖頭:「我與王小麥有舊,自然需要避諱,殿下不必徵詢我的意見。」
「無妨,」李二搖搖頭,「軍中誰不知你魏玄成鐵面無私,自然不會有人對此有所非議。」
「那在下就直言了。」魏徵說道,「王小麥此人胸中頗有韜略,做事從不拘泥於常理,對事情的切入方向與常人大大不同,在下斗膽向秦王殿下進言,應當依情報所言全力配合他在城中的行動。」
他這一番話又與別人不同,其他人無論贊同與否,都是以唐軍為主,城內為輔。而魏徵卻仔細看過那份情報,情報上的要求是城外唐軍配合城內的行動,雖然不知道為何王小麥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但是魏徵憑直覺卻覺得王小麥一定有一個非常完備的大計劃將要施行,因此才提醒李二要重視起王小麥來。
「不可,」魏徵剛一說完,諸將紛紛表示反對,「我軍豈可將成敗寄希望於一個外人之手?」
就連與王小麥交情不錯的秦瓊等人也是搖搖頭:「王小麥雖然有才幹,但是城內無糧無兵,至多在我軍進攻之時製造一些混亂,恐怕難有很大的作為。」
「不然,」魏玄成繼續說道,「信中言之鑿鑿,要我軍配合他在城內的行動,恐怕並不是製造一些混亂如此而已。」
李世民皺著眉頭:「但是現在我軍與洛陽城內的聯繫不暢,也難以知曉他們到底在城中有何行動」
「殿下以為,即便我軍按照計劃進行,對洛陽城正式動進攻還需多少時日?」魏徵突然問道。
「這」李二思索了一會兒,「按照目前的進展,還需一月才能完成對洛陽的合圍」
眾將紛紛點頭,這已經是最樂觀的估計。
「那攻破洛陽需要多久?」魏徵繼續問道。
「本王唉」李世民搖搖頭,即便他對此戰信心滿滿,但是看到洛陽這座天下第一堅城之後,也是對唐軍短期拿下洛陽不報希望。
魏徵又轉身看著帳內的眾人:「諸位都是當世名將,若是強攻洛陽,需要多少兵力,耗費多少時日,即便拿下洛陽,我軍又有多少損失?你們心中可有計較?」
眾人都是低頭思索他的問題,帳內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
「楊廣營建東都之後,洛陽經歷過兩次大戰,其一是楊玄感叛亂,圍困洛陽數月不克;其二是瓦崗,本來已經勝券在握,魏公卻急於決戰,導致敗亡。我軍勞師遠征,只有八萬人,還分散在中原各地,諸位以為我軍何時能攻破洛陽?」魏徵的話在帳內響起,竟然沒有一人反駁。
「報!長安八百里加急。」帳外突然響起的報令聲打破了帳內的寧靜。
李世民忙急忙召見來人進帳,一個滿身大汗,步履蹣跚的士兵呈上了一份貼著三根雞毛的信件。李二拆開一看,表情瞬間凝重了幾分,帳內的眾人紛紛互相對視,不知道信里的寫了些什麼內容。
「傳令三軍」李世民站起身,終於下達了最後的決斷。
洛陽北城,楚王王世偉站在洛水橋上做著最後的動員:「北市暴民作亂多日,奉陛下旨意,將所有北市之人遷往郭城,如有違命者,格殺勿論。」說完大手一揮,三千士卒分批進入北城進行挨家挨戶的搜查。
「叔父,此次北市暴民作亂,必然與唐軍細作分不開關係,父親提醒我們此次務必要將唐軍細作清除乾淨,以防後患。」太子王玄應看著開入北城的士兵說道。
「太子放心,」王世偉胸有成竹的說,「北市不足為慮,大軍所到之處,那些手無寸鐵的暴民只能跪地求饒,到時候把所有人押到郭城,唐軍的細作自然是無處藏身。」
「但是」王玄應擔心的說,「這些暴民膽子越來越大,竟然開始公然抗拒搜捕的武侯,我只怕三千人力有不逮。」
「張繼就是個廢物,」王世偉罵道,「虧陛下信任他,將右武侯府一府兵馬交他調遣,沒想到短短几天,竟然被一幫暴民打的屁股尿流,真是丟盡朝廷臉面,對待那些暴民,就該雷厲風行,不能讓他們有可趁之機,我已經下達了死命令,那些暴民膽敢有異動者,立刻就地格殺,只要多殺幾個人,他們就會老老實實了。」
「叔父明鑒!」
北市上林坊內,幾個人趴在屋頂上看著鄭軍的一舉一動,不停的向下面傳送著消息:「來了來了來了來了已經進了坊門」
「準備!」坊門兩側的院子已經藏好了不少人,每人手裡都提著一桶滾燙的熱油。
「開門!」院子響起急促的叩門聲。
院門兩側的兩人對視一眼,點了點頭,同時使勁把院子門迅的打開。身後提著桶的人果斷的把桶里的熱油朝門口潑了出去,瞬間就聽到門口傳來無數聲撕心裂肺的慘叫聲。
「怎麼了?」身後不知情的軍士頓時一滯,紛紛踮著腳朝前方看去。
「頭頂!」不知道誰喊了一聲。眾人仰起頭一看,只見圍牆上不知道何時已經站滿了提著木桶的人。
「啊」滾燙的熱油澆在密集的隊伍里,頓時響起一片哀嚎,不少人捂著臉上身上開始滿地打滾。
「放火!」牆頭傳來的聲音讓剛慶幸沒挨到油潑的士兵心涼到了底,只間牆頭飛過來無數只火把,瞬間引燃了沾染了滿身熱油的士卒身上的衣服,這些士卒看到身上著火,頓時更加混亂,爭相朝坊外逃,想跳進坊外的洛水裡滅火。但哪還來得及,曲巷裡堆積的干茶此時已經被引燃,窄窄的道路上已經是火海一片。
還未進坊的士卒嚇得面如白紙,紛紛朝外面逃去。
「扔石頭!」院子里再次傳來命令。
話音剛落,牆內兩側又飛出無數的石頭瓦礫,遮天蔽日一般,巷子里沒來得及逃走的士兵紛紛拿胳膊抵擋,但哪能擋得住,不一會兒頭上就中了好幾下,被砸的腦漿迸裂。
看到巷子里再也沒有活人,牆頭上的眾人高興地紛紛吶喊出聲,不一會兒,各處的院子里也都傳出勝利的歡呼。
「打掃戰場,收繳武器。」屋頂傳來了新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