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首陽山尋隱士遺迹 神仙泉度青龍西行
話說老子騎青牛載灰鼠,由徐甲牽引前行,金虎背伏玉兔緊跟其後,離開古風台文旗山,溯渭水繼續西上。【零↑九△小↓說△網】老子沿途講經傳道,尋訪聖跡;生肖問道詢道,相互調侃,有說有笑。師徒不知不覺又行進了半月有餘,來到秦地隴西境域的首陽山下。
這首陽山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處宗教勝地,位於今渭源城東南七十餘里處,九峰環峙、峰峰蒼翠,狀如蓮花。其山勢南高北低,東西走向,其主峰列群山之首,陽光先照,因而得名首陽。
又據史料記載,公元前十一世紀,商周交兵時,積仁潔行的商朝上大夫伯夷、叔齊阻攔攻打商紂的周武王大軍失敗,遂南行隱居於首陽山,採薇而食,義不食周粟,過著自力更生,獨善其身生活。二人種花植草,每天清晨迎受第一束朝陽照射,嘆道;「奇哉美哉首陽山!」首陽山喚名由此而來。
老子在古風台住宿那晚,便聽那風姓老者講過,當年伯夷、叔齊來到首陽山,隱居一洞穴之內,不食周粟,最終餓死,其孤冢墓地就在首陽山中。老子帶生肖弟子此行來首陽山,不僅因欲過烏鼠關山必經首陽山,也有尋訪拜祭伯夷叔齊孤冢墓之意。況且,生肖們對此行興緻極高,尤其是金虎,離開古風台時還言稱曽到過首陽山,並親耳聆聽過伯夷、叔齊死前同吟《採薇歌》。伯夷、叔齊死後,還是金虎扒土將那兄弟倆掩埋。灰鼠認為金虎是在誇口,就假裝認真道:「你既去過首陽山,這一路該由你前引。」金虎面露愧色道:「只是年代久遠,路途不再記得。」眾生肖聞之,也不計較。
其實,老子早在洛邑為周朝守藏室史官時,曾經對秦地作過一次短期遊歷。在遊歷期間,對伯夷、叔齊不食周粟故事,當然也有所耳聞,並對其聚積仁德、修潔品行之行為,心生由衷敬意。
據傳,商紂王朝歌執管朝政時,昏庸暴虐,弒殺忠良,荒淫無道。各地民不聊生,戰亂四起。地處冀州的孤竹國,是殷商王朝諸侯國之一。該國雖是遠離朝歌邊陲王國,但也未免受到當時戰亂壓抑和不安。孤竹國國君墨胎初,有三個兒子:長子伯夷,二子公望,三子叔齊。墨胎初看到戰亂將至、殷商快亡,自己也年邁體衰,難以應付這動蕩局面,更擔心自己死後三個兒子為爭奪君位會手足相殘。於是,在病重期間,便召集群臣來病榻前,對自己死後君位繼承立下詔書:死後傳位於三子叔齊。
墨胎初駕崩后,眾臣民欲按先君遺詔立叔齊為君。卻不料,叔齊不肯接受,言道:「伯夷兄在先,我怎能立為國君呢?應立伯兄。」然而伯夷堅辭不受,言說:「尊父君命應立叔齊為君。」二人互讓不肯就位,眾臣左右為難。於是,伯夷尋機偷偷離開了京地。叔齊也不辭而別,逃離孤竹。二人同時離開孤竹國京城,眾臣無奈,只得擁立二子公望為君主。
伯夷、叔齊逃離孤竹國后,從此一個天南,一個地北,遊盪數十載,歷經人間磨難,飽嘗世上辛酸。直到兩人均年過半百,兄弟二人竟在北邙意外相遇。後來聽說西伯周文王姬昌養賢納士,堪為明主,兄弟二人便決意投奔。經過千里跋涉,在首陽山下遇到周武王大軍。此時周文王已死,其子周武王姬發,振軍備械東行伐紂。見此情景,兄弟二人便攔住武王馬頭叩諫道:「你父已死,本該讓他入土為安,卻要興兵打仗,這能說是孝子行為嗎?此外,你身為臣子,前去弒殺天下共主商紂王,這能豈是仁者行為?」周武王聽伯夷叔齊此番言語,非常生氣,當即下令手下綁縛兄弟二人,要殺掉這兩個不速之客。這時,武王身邊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姜子牙急忙勸阻道:「大王息怒,這兄弟二人雖說出這番話來,但他們是孤竹國君之子,也是互讓君位賢義之人,不可殺害,就隨他去吧!」武王接受姜子牙勸阻,放過伯夷、叔齊兄弟二人。
伯夷、叔齊一番苦心勸阻武王,差點送性命,就感嘆道:「今天下暗,周德衰,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潔吾行。」於是便到首陽山中隱居起來。幾年過去后,周武王大軍消滅殷紂王朝,取得天下,建立周朝。四方諸侯紛紛響應,歸順周朝。伯夷、叔齊獲悉這些信息,心裡非常矛盾,為武王不義所憤,立志不食周朝土地上長出糧食。【零↑九△小↓說△網】二人便上山采折薇菜充饑。雖然首陽山薇菜色白味美,且有很高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但它畢竟是山珍野菜,很難供給人體所需要營養。兩人身體日漸消瘦,面呈菜色,且出現浮腫。一天,一村婦在山中遇到伯夷和叔齊,言道:「二位先生有氣節,不吃周朝糧食,令人敬佩,可你們吃野菜也是周朝的啊!」兄弟二人聽后,從此就再也不食野菜,直至而死在首陽山中。
卻說老子與生肖弟子來到首陽山下,進入一名為叩馬的小村落。此村落正是當年周武王伐紂時,伯夷、叔齊兄弟倆叩馬而諫之地,因而小村得名叩馬村。
老子師徒進扣馬村時,已是過午。村人見老子不凡,鶴髮童顏,仙風道骨,又有青牛、灰鼠、金虎、玉兔為伴,很是詫異。有人便問老子尊姓,從何方而來。老子詳細回答村人。村人知來人是函谷出關西遊老子,便爭相欲邀老子師徒到家中做客。老子便向村人打探進首陽山探訪伯夷叔齊孤冢墓地路徑。恰巧,此時遇一年青採藥人進首陽山歸來,便說道:「我剛好從伯夷叔齊孤冢墓回來。不過,您所言那首陽山,如今被我扣馬村當地人稱馬鹿山。」
老子疑惑問道:「這是為何?」
採藥人說道:「聽我太祖父講,當年伯夷叔齊聽村婦一席話,連薇菜等野菜也不再食用后,餓得快要要死時,玉皇大帝動憐憫之心,派一神鹿給他們餵奶,不想二人誤認為神鹿也是周朝之鹿,斷然不食鹿奶,於是只好活活餓死。死前同吟《採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與嗟徂兮,命之哀矣。』」
伏於金虎背上玉兔悄悄問老子:「《採薇歌》何意?」
老子道:「你可問金虎。」
金虎得意吟誦道:「登上那西山啊,採集那薇菜。用**代替**啊,還不知道自己的過錯。神農、虞舜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這種人還怎麼過活。哎呀呀,生逢亂世,只怪我們命中薄。」
吟誦后,又聽那採藥人言道:「伯夷叔齊同吟《採薇歌》而死。神鹿久久不忍離去,直到有一隻斑斕金虎慢慢走近,才躲入遠處瞧看。只見那金虎用前爪扒土,很快填起兩個新墳,將伯夷叔齊掩埋,離去。從此,無人再見金虎,而神鹿便常在山林出沒。那神鹿像馬一樣高大健壯,逐叫它馬鹿,首陽山也因此被叩馬人稱馬鹿山。」
灰鼠不禁嘆道:「原來金虎所言屬實!」
金虎言道:「區區小事,不足掛齒。」
又聽老子嘆道:「虎兒有這等奇迹,難得!」
採藥人道:「我太祖父言,伯夷叔齊並未餓死,已成仙人。」
老子驚問:「這更奇了!可否細細說與我聽?」
採藥人道:「先生等今晚可住宿我家,我太祖父可細說與你。待明日我願帶路,一同前往伯夷叔齊孤冢墓。」
老子點首道:「也好!」
於是,年青採藥人引老子與眾生肖來其家中,並介紹一位年紀與其相仿的年輕人道:「此人便是太我祖父。」
老子詫異,為採藥人道:「你太祖父貴庚?」
採藥人道:「年過九旬。」
老子嘆道:「容顏看來不過而立,我卻應呼兄弟。」
這晚,葯人的太祖父,向老子講述了他所經歷的奇事。
原來,青採藥人的太祖父,年輕時是一樵夫。一天上午,他在首陽山伯夷叔齊孤冢墓一帶砍完一擔柴,時間還很早。心想:首陽山九峰環峙,每天砍柴賣柴,雖忙忙碌碌,已登過八峰山頂,只有一峰還沒有到山頂轉過呢。今天砍罷柴還有這麼多空閑時間,何不到此山峰頂一游。於是,他把腰帶緊了緊,向最後一峰山頂爬去。這一峰很高,從山下往上看,雲纏霧繞,根本看不見山頂。山路崎嶇,藤蔓橫路,不時還聽到野獸的吼叫聲。據說,扣馬村早有人試圖想登上山頂,不是沒了蹤影,就是在摔「捨身崖」下來,從此,沒人再敢去山頂,無人知曉山頂是什麼樣子。樵夫爬到半山腰一山坳,樵夫看到前面沒了路,一堵懸崖立在面前。左右兩邊都是斧劈刀削一般。他知道,這便是「捨身崖」。
相傳「無量祖師」在首陽山練功多年,卻不能得道成仙,百思不得其解,祈求高人指點。【零↑九△小↓說△網】這日,在此懸崖之上遇到伯夷叔齊。伯夷道:「你只所以不能得道成仙,是因你不願捨去肉身,若你肯捨去肉身,憑你多年修行,定會步入仙境。無量祖師問道:「如何捨去肉身?」叔齊便指前方道:「從此崖跳下。」於是,「無量祖師」便選此崖捨去肉身,成了仙,在仙界成為一代無量祖師,故此崖名曰捨身崖。
此刻,樵夫來到懸崖下,見有一洞穴,溜出涓涓清水,集一泉清水。令樵夫感到驚異的是,在這樣人跡罕至之地,竟有兩個老人正在清泉旁下棋。這兩個老人鶴髮童顏,銀髯垂胸,精神非常專註,似乎沒有感覺到有人來到他們身邊。樵夫不想打攪兩位老人,靜靜地站在一旁觀看。太陽正南時,兩位老者停一下手,從袋裡拿出幾個紅艷艷桃子,慢慢吃起來。一位老者,一扭臉,看見樵夫,就給樵夫一個桃子。樵夫深施一禮,接過桃子,細細品味。這桃子,又香又甜,滑潤爽口,吃過後,只覺得渾身輕鬆,無處不舒服,無處不清爽,全身肌膚,變得如嬰兒般柔嫩。兩位老者吃罷桃子,又接著下棋,樵夫這時也不好意思下山,站在一旁看起來。樵夫看著棋盤,覺得光線如波浪一樣飛快地晃過來晃過去,不一會,太陽已經挨近西山頭。樵夫準備下山,就問兩位老者:「敢問兩位仙人大名?」
其中一位言道:「我乃伯夷。」
另一位言道:「我乃叔齊。」
樵夫大驚,不敢再問,告辭兩位老者,匆匆下山。
下山的路上,樵夫發現,好多來時的東西都跟原來不一樣了,尋找那擔柴草,已變成朽木土灰了。樵夫好像已經預感到了什麼,慌裡慌張地跑回家。家裡的情景讓他驚呆了,原先的房屋已幾經修繕,變得認不出來。房前屋后樹木有的不見,有的變得很粗很高大。在家門口,他遇到一個白鬍子老人,忙向老人打聽父母兒女情況,老人說,自己的曾祖、祖母和父母早已去世,祖父一次上山砍柴失蹤了。現在,家裡已兒孫成群。樵夫聽著落著淚,老人感到奇怪,問:「年輕人,你問這幹啥?」樵夫就把自己家世和經歷給老人講了一遍,老人聽后感嘆不已,知道樵夫遇上神仙吃了仙桃,趕緊稱呼「爺爺」,把樵夫請進了家。第二天,樵夫與兒孫們到墳地祭拜了親人,又前往伯夷叔齊孤冢墓祭奠。然後一同來到首陽山山坳中捨身崖看稀奇,結果洞穴依舊溜出涓涓清水,沒找到神仙,卻見清泉內正中一塊石頭上有一副端端正正棋盤,棋盤上隱約有兩三顆桃核。此後,扣馬村還有多人來過山坳中捨身崖清泉邊瞧看,都言只看到一池清水,並無棋盤與桃核。再後來,便有人說見有一青龍卧於捨身崖洞***獨守清泉,見人還張牙舞爪,此後便無人敢去。
老子聽老樵夫講述了他所經歷及所聞奇事,便問到:「您是否也見過捨身崖洞穴中有青龍?」樵夫道「只是聽說,並未親眼見過。」
據樵夫講,他從馬鹿山清泉回叩馬村后,便聽其人講起過青龍和珠鳳的故事。那是樵夫去馬鹿山失蹤那年,家住叩馬村北的珠鳳父女,還在靠做賣豆腐為生。一天,珠鳳去井台挑水,鉤搭上掛上來一條有足小黑蛇。她把有足小黑蛇捉下來放到井台上,說:「怪可憐的,放了去吧!」有足小黑蛇對她點了點頭,一轉身竄到井裡去了。
珠鳳挑水剛進屋,聽見背後有人叫她。轉身一看,是個二十來歲的漂亮小伙。小伙拉住珠鳳的手,在她手心裡放了一粒滾圓滾圓的珠子,向她講述了自身的經歷。
原來這小伙便是適才那條有足小黑蛇。是渭河龍君的五太子青龍,當年父王命他參加十二生肖競選,要他必須拿得第一,否則,要疏通首陽山所有泉池,方可回來見龍君。不料,青龍在生肖中僅排第五位,無顏面再回渭河,便躲在此地下龍潭中,開始疏通首陽山所有泉池。
青龍首先疏通位於渭源城北寨鎮暖陽口溝門河灘處「黑眼泉」。該泉疏通后,無旱之年,此地泉水杳無影蹤,但遇到大旱之年,泉水充沛,從地下向上翻滾向外奔流,豐盈的水量使人們不但可以食用,還可以灌引農田。
青龍接著又疏通奇位於新寨鎮四坪村探花墳下山坡處「氣泡泉」。此泉疏通后,在遠處觀看清水一泉,走到泉旁,泉水仍然照樣不變,當有人高聲喧嘩,即使不在泉中丟棄廢物,泉水也會冒出氣泡,過陣時間后水質將變的渾濁。因而,就有「靜心不語觀水泉,歡聲笑語變混濁」的奇異景象。所以,百姓前來此泉挑水,只能小聲留心,不敢大聲喧嘩吵鬧。
青龍再后又疏通位於渭源五竹鎮石頭溝村的牛溝門處「娘娘泉」。此泉疏通后,泉水冬去春來,清澈常流,甘甜可口,甚似乳汁,潤物濟人。當地贊云:「冬轉娘家春天回,留下乳汁濟子民」的美譽。奇妙的是,為什麼冬天乾枯的泉水到了春天就會溢滿呢?並且這裡的泉水,水質甘醇清涼爽口,與其他泉水相比,水質最佳。
青龍再后又疏通位於渭源城西南的太白山「龍眼神泉」,引來王母娘娘瑤池中的神水。當人們在泉中洗臉或者丟棄不潔之物,泉水就會變干,只有誠心誠意的燒香禱告祈求,清水方能重現。故前人發出「太白離天三尺三,攀越八十一道彎,瑤池神水多靈秀,氣爽神清飲甘甜」的感嘆。喝一口泉水,可治病解乏,延年益壽。
當青龍再疏通捨身崖「神仙泉時,不料將此泉與叩馬村中水井貫通。這日正在水井中遊戲,不小心撞在珠鳳鉤搭上掙脫不得。
青龍講述自身經歷后,對珠鳳言道:「多謝大姐救命之恩,不傷害於我。時才放你手上是一顆龍珠,你將它放在水缸里,從此便不用天天挑水。日後若遇有為難之事,,大姐只管到水井邊呼聲青龍」說完,頓時不見蹤影。
珠鳳追出門外,只見井口一團白霧,聽得井水嘩啦啦響聲。她覺得像是在夢中一般,再看手裡,分明是顆寶珠。進屋后,她將龍珠往水瓮里一丟,水花翻濺,泛起滿滿一瓮清水,嘗一口,比那井水還甜,珠鳳知是寶物,對誰也沒講,連她父親也瞞著。只是常常想起青龍,照例每天都去井台上挑一擔水,偷偷往井裡看上幾眼。
距叩馬村四五里孟津堡,住著一家財東尹立先。珠鳳媽死時,珠鳳爹沒錢殮葬,借尹財東十兩銀子。日子窮,還不起,卻常給尹家送些豆腐,全當付利息。這十兩本銀尹財東也不催要,樂得一年到頭吃豆腐,不花錢買。珠鳳姑娘年長一年,越發出落。尹立先起了珠鳳的鬼主意。先是請個能說會道媒婆,來給珠鳳說媒下聘禮。珠鳳老漢執意不肯,珠鳳心性剛烈,提起禮盒子摔到門外,媒婆碰一鼻子灰。尹財東得知,氣得直翻白眼,罵道:「老東西給臉不要臉,十兩銀子欠著十年不還。連本帶利紋銀百兩,限三天內交來。交不來銀子,叫珠鳳姑娘來頂賬!」話傳到珠鳳爹耳朵里,他沒了主意。珠鳳只是爬在炕沿上痛哭,左思右想沒辦法。等到半夜她大睡定,跑到井台上,牙一咬,心一橫,眼睛一閉,縱身撲進井裡。珠鳳只覺得頭暈目眩,像是騰雲駕霧一般。忽聽得耳朵邊有人呼喊:「珠鳳,珠鳳妹妹!」慢慢睜開眼一看,原來自己不曾落到水裡,卻躺在烏龍的胳膊上。「青龍哥!」她像見到親人一般,伏在烏龍的懷裡大哭起來。青龍勸她說道:「珠鳳,你的事我都知道,你不要難過。狗財東為富不仁,天理難容,看我如何收拾這條老狗。我先送你回去吧!」
聽得珠鳳投井、鄉親們打著火把下井救人。青龍見有人下來,輕聲對珠鳳說:「好妹妹,我不送你了。」雙手將珠鳳托起。下井的人摸到珠鳳,連忙綁上繩子,把她救了上來。夜深人靜,珠風把她和青龍的事從頭到尾給父親學了一遍,老漢聽了暗暗驚喜,卻又半信半疑。珠風從瓮里撈起龍珠,老漢見果然不是世俗之物,才信了珠鳳所言。
珠鳳跳井得救的消息傳到尹立先耳里,老賊捋須一陣奸笑:「嘿,分明是天公作美。我尹某家財萬貫,金銀滿箱,再能有這麼個美人,豈不樂乎。」賊眼一轉,吩咐下人分頭準備。第二天一大早,老賊帶著一夥家丁,朝珠鳳家奔去。走到半路,一陣狂風卷著沙石吹得天昏地暗,帶來的財禮早颳得沒了蹤影。狂風過後,老賊一看,財禮雖空,人馬俱在,就帶人揮棍舞棒,直奔劉老漢家,來搶珠鳳。
青龍見老賊三番事過,仍不知改,待老賊衝到井台邊,便現出真形,口中噴出一股清泉。一時間電閃雷嗚,惡浪滔天,尹賊一夥狼哭鬼嚎,隨波翻滾,被沖入渭水河中,餵了魚鱉。一會兒雲消霧散,滿天霞光,雲端里舞起一條黑色巨龍,龍背上坐著珠鳳姑娘,飛到馬鹿山捨身崖洞中。青龍與珠鳳結為夫妻,珠鳳因有龍珠護身,雖容顏不變,但百年後仍然仙逝,烏龍便守候在珠鳳仙體旁,不吃不喝,日見消瘦,三年不肯離去。
老子聽樵夫講過青龍的神奇經歷,自覺要與青龍結下一段奇緣。第二日便騎青牛載老鼠,由金虎開路,去往首陽山,以探究竟。師徒先來到伯夷叔齊孤冢墓前祭拜。之後,經歷千辛萬苦,來到捨身崖神仙泉。老子向崖洞中觀望,只見一位瘦骨嶙峋青年,閉目端坐在一如花似玉女子遺體旁。見老子他們到來,微微睜開雙眼,不驚,不喜,面露憂鬱。老子沖其說道:「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青年再次微睜雙眼,也不答話,僅看了老子一眼,復又合上,依然端坐不動。老子無奈,吩咐大家住了下來。青牛托來食糧,老鼠銜來草藥,金虎叼來柴禾,老子精心為青年調治。這樣在洞中住了月余,青年面容漸漸有了血色,身體也恢復健康。終於有一天,青年跪於老子面前說道:「師父,你剛來時教導我那番言語,我懂了。我之所以有憂愁,是因為我有一個身體在,人活著不會一帆風順。既然不會一帆風順,應該經得起生離死別之痛,不僅不要輕生,而且還要貴生,重生,愛生,護生,珍惜生命,愛護生命。我願從此追隨先學道。」說完,即刻變回青龍原形,將妻子托起,飛到到其父母墳頭前,卷土掩埋后,飛回到龍泉洞中。
老子笑言道:「我們近日命犯桃花,連遇兩個生肖情種。走吧,與我一同西行。」青龍道:「請師傅容我片刻。我聽說楚國有一葉公,喜歡龍,我即刻前去一見即回。」言罷,青龍飛出洞口。
其實青龍所言葉公名為沈諸梁生於楚國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其父沈尹戌在吳楚之戰中屢立戰功。秦國出兵擊退吳軍后,楚昭王把沈諸梁封到楚國北疆重鎮「方城之外」的葉邑為尹。沈諸梁受到了楚國朝野及四境諸侯的敬重,時年24歲。葉公到了葉地之後,採取養兵息民,發展農業,增強國力的策略,並制定出了修建東西二陂的工程計劃,發動葉邑百姓開工興建。西陂主要用於攔洪,東陂主要用於蓄水。東西二陂的修建,可以說開創了我國古代小流域治理的先河。現在,東西陂遺迹尚存。公元前475年,葉公讓賢。然後,葉公回到葉地,安度晚年。葉公經常對別人說:「我特別喜歡龍,龍多麼神氣、多麼吉祥啊!」
卻說青龍飛至葉地葉公家中,果然看到他在房樑上、柱子上、門窗上、牆壁上到處都雕刻上龍,家裡就像龍宮一樣。就連葉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綉上了栩栩如生的龍。青龍想:「沒想到人間還有一個這樣喜歡我的人呢!我得看看他。」青龍就把大大地頭伸進葉公家的窗戶,長長的尾巴拖在地上。葉公聽到有聲音,就走出卧室來看,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隻真龍正在那裡瞪著自己,葉公頓時嚇得臉色蒼白,渾身發抖,大叫一聲逃走了。
青龍大失所望,即刻飛回龍泉洞。老子師徒見青龍飛回,問其所見。青龍道:「那葉公並非真正喜歡我。只有那珠鳳才是真正愛我。」
老子道:「用「葉公好龍」這四個字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歡某種事物,其實並不是真的喜歡的人或事十分貼切。」言罷,便騎青牛載灰鼠,金虎背伏玉兔,由烏龍上空隱身護行,走出首陽山,告別叩馬村,一路西去。
自老子一行度化青龍離去后,首陽山最難登頂山坳中一年四季清水滿泉,在端午節前後,泉水就會變少或無,傳說地下水位降到一百多米的地方,水源就會流向相距兩公里遠的沙坡子河口村轉娘家,待過節后返回。如此便出現「年復一年代代傳,水去一日天天還」的現象。轉娘家是下山,回來是上山,水往高處走?真是個大疑問,難以揣測。而且飲用這裡的泉水,能夠解除百病,對治癒胃病非常有效,還能延年長壽。後人便將這眼清泉叫「神仙泉」,將「神仙泉」那座山峰取名「老君山」。
後人有歌頌曰:
首陽山涌神仙泉,逢節回家無水源。
伯夷叔齊拒周粟,神體不死成神仙。
青龍重情戀珠鳳,固守誓盟世罕見。
老君超度西行路,終歸大道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