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宋娛之王> 第二十二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 黃泉路上不孤單

第二十二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 黃泉路上不孤單

  是的,奔雷般的馬蹄聲傳來,耶律和魯斡親率一萬騎兵從濃霧中殺出,這是他所能調動的最高兵力,若再多,便需要遼帝下旨了。眼前的情況險些把他的肺氣炸!楊曉的計策失敗,那衝天的火光並不是城門被點燃,而且自己的侍衛長和兩名隊長也當場身死!


  只有強攻了!耶律和魯斡惱羞成怒,正待下令,楊曉道:「在下失策,王爺恕罪,如今不可攻城,如此這般,還有勝機。」忙把自己的謀划細細道來。


  原來此行未攜帶大量輜重,只有些營帳、糧草和簡易木梯,宋軍堅壁清野,又無樹木可伐,騎兵軟弓射程只有五六十米,無法壓制城牆火力,難道拿命去填?耶律和魯斡一時沖昏了頭,險些築下大錯!


  耶律和魯斡冷靜下來,便命大軍從南門轉移,五百人為一隊,以散騎隊形快速機動到北門,藉助馬力往城頭曲射,倒是小有斬獲。


  宋軍被迫均勢把守四門,遼軍在城下遛彎,忽而佯攻東門,忽而佯攻西門,宋軍乾脆不動,只是嚴守。


  蘇軾的心沉到了谷底,城中糧草最多堅持五日,到時只能殺馬宰牛再維持數日,這數萬軍民何去何從?坐以待斃還是棄城而出?恐皆是死路。自己可以殉城,但死有何用?定州一失,千古罪人啊!

  遼軍在外虛張聲勢並不攻城,朝來晚走已經三四天了,兵力雖然遞減,卻無罷兵之意。他擔心王進援軍兵少自投羅網,趁夜派了幾路勇士出城報訊,至今並無消息。


  遼軍明松暗緊,分兵減灶正是把主意打到了王進頭上,雖然並不知道城中虛實,但圍點打援還是十分必要的。


  十一月初八,遼兵四千兵馬各門叫罵,至晚便退

  十一月初九,遼兵兩千兵馬繞城而走,後晌便退。


  十一月初十,遼兵千騎在北門觀望,至午消失。


  十一月十一,遼兵未來,蘇軾派十餘騎勇士四下查探,並無伏兵,遂向南沿道接應王進,果然,在城外二十里處遇到援軍萬人並補給數百車。眾皆大喜,王進知城中糧盡,遼兵堪堪退兵,駭得一陣后怕,眾人快馬加鞭,勝利便在眼前。


  意外發生了,行至南門外十裡外,身後殺聲震天,竟有數千遼兵銜尾追來,王進領一千馬軍兩千步軍結陣斷後,蔡輝、鄧亮率六千兵馬護著補給直奔城池。


  走出大約五里,東西兩側又殺出數千遼兵,鄧亮率一千騎軍兩千步軍掩護,蔡輝繼續護送補給。這時許多民夫已經嚇得魂不附體,甚至有人拋下推車自顧自逃命而去。


  蔡輝無奈,命步軍一起推車,抓緊最後的時間入城。


  到了南門外不遠處,耶律和魯斡率軍攔住去路,蔡輝只得就地結陣保護補給,放火示警,城頭戰鼓擂起,蘇軾大驚失色。


  遼兵困住蔡輝,只是外圍騎射,不久,前兩路遼兵撇下王進、鄧亮,突襲而來,王進情知中計,命鄧亮率步軍緊隨,自帶兩千馬軍尾隨而來。


  城門前頓時殺聲震天,遼兵萬人遠遠的圍著蔡輝三千馬步軍繞圈攢射,密集如雨的箭矢覆蓋了蔡輝之部。


  蔡輝哪裡還顧得補給?帶著一千馬軍向北強突,兩千步軍持槍衝鋒。宋軍甲胄極好,許多箭矢歪歪斜斜的掛在身上仍然奮力衝殺。


  終於,王進率兩千馬軍迎頭阻擊,破掉了遼兵的圍殺箭陣,五千對八千廝殺起來。


  遼兵反常的並沒有快速機動,並攻一路,而是分頭掩殺,宋軍步兵結成槍陣且戰且退,向城池靠近。耶律和魯斡沒想到冀州竟有萬人來援,只好帶著兩千遼兵護住退路,防止城中支援。


  城頭上,逯嶺主動請戰,要率軍出城決戰,跪地以劍割手掌明志:「大人,切不可眼睜睜的看著援軍盡墨,橫豎是死,不如一搏!」


  蘇軾這時豈能不知遼軍所圖?但別無他法,只能被迫決戰。他命逯嶺率全部馬軍千騎分割敵軍,掩護步兵至城門口匯合,親率五千步軍出城接應,城頭留五百弓兵,其餘三千步軍皆到門後防御遼兵沖門。


  眾尉官苦勸不得,只好擋在蘇軾身前,防止流矢傷他。


  逯嶺一馬當先,他精擅刀法,揮舞一柄掩月刀,以迅雷之勢突入戰陣,連砍三員遼兵。宋軍士氣大振,兩股步軍越來越近,即將匯合一處。


  遠處,鄧亮率兩千步軍齊聲吶喊,他們一鼓作氣奔跑而來,正在百丈之外整軍稍歇,隊伍逐漸展開陣型。


  耶律和魯斡不慌不忙,一個唿哨響起,遼兵嗚嗚的叫著脫離糾纏,瘋狂的向城門衝去。又是一聲哨響,前鋒處遼兵張弓齊射,守兵突前豎起大盾,只聽篤篤篤的響聲,城門前多了無數的刺蝟,許多槍兵倒下,木盾的縫隙中不斷的響起悶哼聲。


  城頭五百弓兵齊射,不少遼兵落馬,驚馬相撞,亂作一團。


  王進和蔡輝銜尾追殺,後衛的遼兵極力阻擊,形成膠著態勢,王進擔心城門有失,徑自取道直奔耶律和魯斡而來,一路多有阻擋,王進左衝右突,手下無一合之敵,不料越殺越多,被數十遼兵圍住,身中數箭,血染征袍。


  蘇軾被團團護住,他手持機弩連續射殺了幾名遼兵,陣前無數人屍馬骸、斷槍殘弓。


  守軍初時士氣磅礴,卻因數日飢餓逐漸力竭,長槍脫手,盾牌歪斜,遼兵士氣如虹,守軍步步退卻,逼得城中步軍只得出來增援。


  遼兵越來越多,城下擠作一團,許多遼兵連人帶馬摔倒,復又爬起,揮舞彎刀奮力劈砍。


  王進的戰馬悲嘶一聲,將他重重摔下,若不是順勢一滾,就要被壓住不得脫身。原來那馬無甲,此時渾身帶箭,血流如注,終於氣絕身亡。


  王進被鮮血糊住了雙眼,顧不得擦拭,憑耳力躲過刀砍斧削,神奇的衝出了包圍,他眯縫著眼,驚恐的看到,護衛蘇軾的官兵們垂頭拄劍而不倒,渾身插滿箭矢。


  原來遼兵發現這些宋軍拚死護衛一個老人,紛紛張弓,一波箭雨,數百利矢直指蘇軾,眾人以身為盾,前仆後繼。


  逯嶺也已落馬,奮力揮舞大刀,回身殺開一條血路,大喝:「掩護大人速回!」


  蘇軾大慟,機弩早已射盡,身邊守軍盡數殉國,前方十米,全是屍骸,只他一人孤身佇立.……

  城頭弓兵拚命狂射,許多弓弦竟被拉斷,眾軍衝下城樓,撿起刀槍前來護衛。


  此時逯嶺和王進均被纏住,幾名遼兵手腳並用,翻過屍山奔蘇軾而去,蘇軾抽出青鋒劍,怒目橫視,鬚髮皆張,大喝一聲:「為國盡忠,便在今日!」奮不顧身的迎敵而上。


  王進甲胄破爛,披頭散髮,渾身插著數支斷箭,不顧一切的怒吼著衝去,不料身後一股巨力撞來,竟被一匹戰馬撞飛,剛好落到蘇軾身前。


  他吐出一口淤血,渾身似乎骨斷筋折,一名遼兵舉刀劈來,他閉目受死,只聽鏘啷一聲,蘇軾雙手奮力格擋,救了他一命,只斬掉幾縷亂髮。


  蘇軾老邁,雙手虎口迸裂,竟握不住劍柄,渾身顫抖不已,王進想要起身,卻見一支冷箭嗖的一聲射中蘇軾左肩,他踉蹌著後退幾步,嘴角溢出一道黑血。


  「啊——!」王進不知哪裡來的力量,悲痛的站了起來:「大人——!」


  鄧亮的步軍終於殺到了城門,城中的弓兵也沖了過來.……

  遼兵頓時不支,連連後退,全體步軍終於在城門外匯合一處,雖然精疲力盡,但槍陣再度成型,宋遼兩軍涇渭分明,幾乎已無騎馬之人,只有那耶律和魯斡與數十護衛騎馬在遠處呼喊。


  這一場惡戰只殺的天昏地暗,遼兵為了奪取城門,下馬作戰,付出了巨大代價,宋軍更是傷亡慘重,四千馬軍幾乎損失殆盡。


  王進如遭電擊,含淚抱著蘇軾,他大聲的呼喊著隨軍郎中,卻發現蘇軾的眼神已經渙散,嘴巴一張一合的說著什麼,他附耳去聽,蘇軾似乎說的是:「何惜百死報家國……我願守土復開疆.……弗兒……潤之……朝雲……晉卿……嚴政……」


  他看看王進,笑了:「去找高……高.……」


  終於,這笑容凝固了,一代文豪,國之棟樑,天下士人心中的神,當今官家心中的惡師,戰死沙場,時年五十八歲!

  「啊——!」王進淚如潰堤:「為大人報仇——!」無數的百姓從城中吶喊著湧出……

  天地為之色變,大雪洋洋洒洒,大地一片潔白,孤獨鋪滿了路,寂寞隨風而散,憂鬱的雪,被吹得模模糊糊,思念的眼淚,凍成了凄涼的冰碴,空落的胸腔,震顫著無休止的痛苦,一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卻牽動著無數人的心臟猛烈的跳動。


  風聲和著低沉悲切的哽咽之聲,定州軍民跪了一地,只有一個粗衣麻布的婦女仰天大笑。


  突然,她拔下發簪,猛地刺向自己的心臟,一道血箭飈出,儘力趴在蘇軾的身上,臉上帶著滿足的微笑:「黃泉路上誰撫琴,忘川河邊憶畫舫,奈何橋頭三生石,伴君共飲孟婆湯。」


  這殉情的婦女正是蘇軾的侍妾王朝雲,時年三十三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