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復邊疆,為西樓之喜。
天下英雄逐鹿,而樓國,如今彷彿處於盛世。
樓景帝在書房同禮部侍郎商議宴會事宜,大太監醴酒手下的小徒弟湊過來向師傅彙報,說是殷嬅帝姬來找景帝。
今天是將士的接風宴席,來找帝皇的人有些多,前頭剛剛拒了的貴妃所出的殷悅帝姬的通稟,這會兒殷嬅帝姬又來了。
若是旁人也就罷了,換上這位主,多此一舉通報一聲也是給自己的顏面。
入內稟了,便見帝皇難得的溫和:「直接讓她進來。」
華服墨發的帝姬施施然走來,朝皇帝施施然行了個禮,禮部侍郎端端正正朝帝姬作了個揖,帝姬頷首回了,樓景帝覺得事情說得也已經說的差不多,便揮手讓那小侍郎退去。
「阿嬅來御書房找父皇,可是有什麼事?」樓景帝問道。
「父皇。」殷嬅落落大方道,「把蕭桓給阿嬅吧。」
#
樓國統共八位帝姬,一位將來接任大統的帝子,三位無繼承權的皇子。
八位帝姬中,較為受寵者有三:殷嬅帝姬、殷悅帝姬、殷媛帝姬。
其中最尊榮得帝心者,為樓景帝長女殷嬅。
母系家族勢力最盛者,為皇貴妃之女殷悅。
性子最跋扈不羈,容貌最美最妖的,卻是棄妃之女殷媛。
此時堵在御書房外頭,正是貴妃所出的帝次女殷悅。
「皇姐進去了?」女子姣好的臉上閃過不快,「父皇對皇姐真是縱容。」
身後幾名侍女慌忙低下頭,誰也不想惹不痛快,殷悅見此,心頭火氣更加旺盛了幾分。
還不待她發作,御書房的門從內打開,環佩錚錚,淡淡勻妝,正是她正在提及的皇長姐。
殷悅收了火氣,迎上去:「嬅姐姐!」
面上一派長姐氣度,心下卻燃著一團火,那是原主「殷嬅」殘餘的觀感,她透過「殷嬅」的記憶,看著二妹妹這張臉,就想到皇貴妃那張柔媚的面容,真想……毀了。
「殷嬅」對左相和皇貴妃有諸多憎恨,這裡頭的彎彎繞繞幾乎打成死結,只是這個妹妹,倒是一如既往的無腦天真,無知膽大。
殷悅臉紅了紅:「我都不小了,哪裡還會鬧著姐姐。」復又想起自己在這兒的緣由,又忍不住酸道:「父皇總是縱著姐姐的,先前我想去找父皇,醴公公都不讓我進去。」
殷嬅三言兩語笑意盈盈安慰她,心裡愈發寒涼,面上愈發和煦。
#
皇貴妃到底更加看重兒子,對這女兒雖然寵著,卻沒真的教出什麼東西。
呵,這般天真不加掩飾的心性……和「殷嬅」已然陰暗腐爛的過往一比,當真是……諷刺。
多諷刺。
「殷嬅」在程宮那數載歲月,其間的顛簸詭譎,生死掙扎、恩義相負,給她的磨折和歷練,非尋常人家可以想象,這一切的一切,有大部分都拜這個妹妹的母妃、母族所賜。
這甚至可能牽扯到文德皇后的死。
幼時的那些錦繡榮華,詩酒唱和,衣袂飄飄,君子芳蘭……都在後來看見的那些諂媚的笑容,飄零的鮮血,詭異的手段,凄厲的面容里磨滅了。
「殷嬅」看得,太多,而她曾經經歷的位面,也太多。
當年的「殷嬅」,早就不在了。
#
晚間,便是宮宴。
用於宴會的昇平殿,層檐歷歷,高峙十丈。
此時,此地,絲竹飄飄,瓊樓玉宇,歌舞若仙。
帝長女殷嬅帝姬,隨著帝坐在上方席位,其位高於眾妃嬪,僅次於少數閣老。
老將軍攜軍師華含章、少將軍蕭桓等將士入殿,其凌冽之氣勢,直教一干文官心頭髮虛。
殷嬅取了玉樽,代替了她已逝的生母,當朝文德皇后華瑤,伴於君王側行駛後宮之權。皇貴妃坐在下首已看得暗自咬牙,面上不動聲色,手中杯盞卻拽得死緊。
皇貴妃打算示意一下自家兄長,當朝左相,讓他替自己拿捏一下殷嬅,卻發現兄長的目光根本沒有看著她,只是直直看著大殿上為首的三人,不知道具體在看哪一個。
還沒來得及做些動作,卻見帝皇閑閑瞟來一眼,皇貴妃忙展露一個溫柔開懷的笑。身側的女兒殷悅卻沒眼色地撇了撇嘴,皇貴妃嬌柔的臉上露出幾分恰到好處的尷尬責備。
殷嬅帝姬容色端莊,長裾上鳳凰于飛的圖騰曳地鋪展。
帝皇歌頌將士功勞,犒賞三軍,賜瓊漿玉液共飲,殷嬅一手執杯,一手虛虛搭在杯壁上,指尖蔻丹襯得指節精緻白皙,蕭桓眼光略過,心間微微一動。
華含章正巧看見,眼裡閃過笑意,只覺得這小子今日要栽。
嘖嘖,今日是個好日子,軍中血氣足,也需要些喜氣漲漲運勢。
#
主要的幾位將士由內侍引入高台就座。
殷嬅也隨著帝皇向上走,卻感覺到一股有些炙熱孺慕的眸光,拂在臉上。殷嬅瞭然,微微笑著回眸相迎。
說起來,「殷嬅」留下的局勢,說不上很好,也說不上很糟。
當初「原主」的結局,有起碼一半的原因是原主放任,若不是原主當初被蕭桓和他那個未婚妻刺激得狠了,將手裡的優勢放棄,最終和親的也不一定是哪一位。
如果她當真要放手一搏,支持她的人絕對不少,比如華國公府,比如帝子殷景行,又比如……
那位在她不遠處坐著的,紫色公主朝服的女子——原主「殷嬅」牢牢操控著的五妹妹,帝姬殷媛。
殷媛為棄妃之女,可她母族的勢力其實並不弱,而她本人更是得諸多官家子弟、將士權貴愛慕,說起來也算一把好牌。
看見殷嬅轉來的目光,殷媛頷首回了個禮,就又低垂了頭,默默喝酒,小半張臉被發遮了,露出的尖細下巴卻帶了楚楚可憐的風情,豐腴朱唇顯得極其妖魅。
似乎這殿前歌舞昇平,繁華似錦,才俊風流,於她只是局外的熱鬧。
她方才只是看著殷嬅,這會兒殷嬅隨帝皇上高台,她便收回了目光,低調得有些過分。
怎麼也看不出,她是帝皇最頭疼也最放任的跋扈女兒。
#
酒過三巡便是正事,樓景帝重武,封賞自然有分量。
幾輪賞賜下來,文官看得咋舌羨慕。
輪到主將,賞賜更是隆重。
輪到少將軍的時候,樓景帝撫掌大笑,趁醉指著那低調卻奪人眼球的青年將軍道:「朕也聽過京中傳言,說少將軍是難得的良人,擬配天女。今日朕的女兒都在這裡,蕭桓,你可願成為朕的女婿?」
樓景帝生性豪邁,樓國更是民風放達,當眾說出這番話,群臣配合調笑,更令場下在座的幾位帝姬們驚嗔羞怯不已。
殷悅下意識看向自家母妃兄長。
殷媛抬起頭,挑剔審視地看向這個脊背挺直的青年,又下意識看了一眼首座之下的殷嬅。
殷嬅心中默默笑了笑,面上端莊模樣,對群臣時不時瞟過來的視線只當沒看見。
這事是註定不會有結果的了……「殷嬅」所心悅的少將軍,如何正直不阿,如何恪守孝道?她可不信他能夠因為少年時期的曖昧歡喜,應下這婚。
她如何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當年的「殷嬅」因為次日,瘋狂耿耿於懷,幾乎間接導致了她最後的死亡。
以及「釋迦」的死亡。
但也只有讓這一齣戲唱下去,她才好引出之後的主線。
引出那個應該前來皇都尋未婚夫的葉家小姐,引出那些個陳宮的魑魅魍魎,引出北疆的豺狼虎豹,引出羌浮帝「顧安竹」……
上一世參與一切的那些人,一個個的,都逃不了。
#
樓景帝爽朗笑著讓蕭桓切莫拘謹,就等著他開口。
高台之上,面容端肅的殷景行放下酒盞,眸光深深,一隻手摩挲案牘,彷彿台下的人什麼回答都不會讓他滿意。
華國公世子兼三軍軍師華含章往那邊瞥了一眼,同華國公對視,交換了一個眼神。
皇貴妃氣急,帶著和煦笑容對身後侍女耳語幾句,那侍女便往外頭去了,左相身後的侍者,不多時也不動聲色離去。
殿內燈火通明,燭火燒出輕盈的熏香,殷嬅默默飲了一口酒,等著那聲註定的回答。
是怎麼說的來著?將「殷嬅」逼的近乎瘋魔的話?
好像是……
卻見殿上青年臉色有些白,神色幾端變化,垂在身側的手拽出青白色。
殷嬅心裡突然生出諷意,群臣竊竊私語更盛。
卻聽那人驟然嘶啞的嗓音:「臣,身負婚約。」
對,就是這一句。
臣,身負婚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