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聽政
這一年多來,每每想起長安,璟和的心中總是複雜難言。長安回宮,他也是早就聽說了的。但他沒想到會在這個場合看到她,也沒想到看到的會是這樣一個她!
兩人的目光一觸即分,都沒有太多的情緒流露。
瑞慶帝開口道:「今日我急招眾愛卿來所議之事,想來大家也都心中有數!這是濟陽公主,我想讓她也一起聽上一聽,望眾愛卿不要見怪!」瑞慶帝不好明說今日所議之事正是因為濟陽公主偷溜出宮后的見聞,只好模糊過去。
聽在眾臣的耳中,卻是另外一番意思了!不禁重新評估起了這位在過去聲名不顯的公主的分量。
畢竟西漢以來,參政議事、重權在握的公主並不在少數,這在他們看來並不是什麼驚世駭俗無法接受的事情。
王太傅是知道長安的底細的,她此次密報江南的情況還是用了他跟他師弟的聯絡渠道。小老頭看著長安,兩眼放光,撫著鬍鬚直點頭,彷彿是看到他看上的璞玉終於開始發光了。
「想必眾愛卿也已聽說,這幾年發生了多少士族官員借著家族庇蔭私增稅負、驅趕流民之事,甚至還有地方官員同當地人販子勾結略賣子民,從中獲益的!近日,朕更是聽說江南一帶的學子暴動,起因是去年鄉品之時,中正收受賄賂,買賣舉薦名額!想來這樣的事情也並不少見!朕細思極恐,若是現在再不想辦法削弱士族,那麼國將不國啊!」
「陛下所言極是!如今外面小規模的起義軍此起彼伏,蓋因士族勢大,行事又有違人和所激起的民憤!」
「眾愛卿可有良策?」
眾臣皆相對嘆息不語。
「陛下,臣有一策,不知是否可行!」璟和上前一步,奏請道。
「哦?」瑞慶帝感興趣地直起了身體,目含期待地看著他,道:「但奏無妨!」
「臣以為,如今門閥勢大,兵、吏、戶、政幾乎皆被其所控!若要削弱,可從兵力入手!一旦奪了其軍權,再要削弱處置,就要容易得多了!」
瑞慶帝嘆了口氣,道:「話雖如此,但如今除了征北軍在爾父之手,其餘軍隊都被士族所掌,想要奪其兵權,談何容易!」
「陛下,我朝宗王皆是空有封號,而無其實,何不讓其就藩並給其置兵及參與地方政務的權力,好讓其出掌外軍大權,從而削弱士族軍權?」璟和道。
此言一出,舉堂皆驚!
「陛下,臣以為此計不妥……」王太傅剛要出言反對,就被瑞慶帝一個手勢制止了。
他轉而看向璟和,平靜的臉上看不出喜怒:「璟和,你可知我朝開立之初,□□分封諸王之時為何不讓其就藩也不給其置兵權?」
璟和似乎想說什麼,但猶豫了很久到底沒有說出口。他低下頭,好一會才嘆道:「臣知!」
王太傅亦嘆息,無奈道:「開國時,□□不給諸王以實權,無非是害怕其勢大,重蹈西漢之時,七王之亂的覆轍!這就無異於養虎為患了!」
長安看著幾個人你來我往,王太傅的顧慮是正理,但她心裡卻是贊同璟和的,只不過有些理由,到底是不能說透的。
瑞慶帝未作表態,看向子渭道:「太子呢,你怎麼說?」
「恕兒臣直言,以現在的形勢來看,我朝甚至等不到諸王勢大,就要有亡國之危了!」
子渭話落,周圍一片靜寂。
太子說的是實情,但當著君王的面就這麼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實在是有些……
瑞慶帝卻完全沒有動怒的意思,他悵然道:「朕過去總想著,只要有耐心,慢慢的,總能拔掉士族這顆毒瘤,就怕力度一大就動搖了國本!太子說的對,如今看來,卻是時不我待了!也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了!」
他用手虛點著王太傅調侃道:「朕老啦,進得你也老啦,年輕人的想法激進了些,卻未必走不出路來!」
議完事,瑞慶帝也像是被抽去了精神般,萎靡了起來。
他獨獨留下了太子,把太子和長安叫到了身邊。
「今日把你們留下,是父皇有些事要提前做好交代!」
兩人聞言,齊齊變了臉色。
瑞慶帝拍了拍長安的腦袋,笑道:「看把你們急的!別多想,父皇也就那麼一說,你們聽聽也就是了!」
他轉頭看向子渭:「子渭可知為父為何會同意璟和的提議?」
「父皇不是說兩害相權取其輕嘛!」子渭調皮地沖瑞慶帝眨了眨眼。
瑞慶帝虛點著他笑。
「為父想的,其實要更悲觀一些!若是天意如此,要讓江山旁落,那麼落到同姓宗親手裡總比旁落他姓,改朝換代要好!這樣父皇也不算對不住列祖列宗了!」瑞慶帝堪堪過不惑之年,卻已鬚髮皆白。他像幼時那般用手摩梭著子渭的臉,神情悲憫道,「只是苦了我兒!若真到了那一步,我兒要如何自處?又怎會見容於新帝?」
太子用手蓋住老父撫在他臉上的手,那嶙峋的觸感一下子讓他紅了眼眶。他強裝得意道:「父皇也太小看兒臣了!兒可沒打算就這樣認輸!兒同意璟和的計策可不是為了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讓宗王出掌外軍不過是緩兵之計,暫時用來削弱、制衡士族的!接下來我們所謀之事,才是重中之重!」
瑞慶帝來了精神,期待地看著子渭,鼓勵道:「我兒速速奏來!」
「兒臣看來,要抑制士族的大勢,只有大力培養和提拔庶族官員和將領!當他們徹底成長起來,成為一方勢力的時候,士族將不足為懼!到時候,庶族要仰仗父皇的扶持才能出人頭地,自然對父皇言聽計從,而那時候的士族同樣也要仰仗父皇的青睞才能與越來越強勢的庶族抗衡,到那時方才是父皇可以真正掌控士族之日,也是朝綱真正能夠穩固之時!」
瑞慶帝聽得眼睛都亮了,長安心裡也是驚嘆不已,猶記得當年阿兄還年輕氣盛的因為父皇不肯力懲犯錯的士族官員而鬧過情緒,如今不過幾年時間,兄長卻已經成長到了這種地步。
子渭被父親和妹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道:「其實兒臣也是看父皇這幾年提拔了好些個庶族官員才受到的啟發,只不過如今大小中正皆是出身士族,士族幾乎把控了我朝的整個官員任免體系,更別提軍隊里了!父皇提拔那麼幾個庶族官員恐怕難成氣候,若要大量提拔卻又不可能!只有先削弱了士族,朝廷的聲音才能被聽得見!至於軍權,父皇就沿用漢代的推恩令,慢慢從諸王手中收回來就是!」
「哈哈哈哈,此計妙絕!」瑞慶帝擊手而贊,然後調侃道:「既有如此良策,剛剛議事時為何不說?」
子渭挑了挑眉,也笑道:「那父皇又為何獨獨留下我說話?」
兩人皆笑。
瑞慶帝瞅了瞅安靜地坐在一邊一語未發的長安,問道:「長安說說這是為何?」
長安撇了撇嘴,無趣道:「帝王心術,法不傳六耳也!」
瑞慶帝撫手大笑:「哈哈哈,然也然也!」
瑞慶帝和子渭都笑得開心,長安的內心卻是咆哮的,你們口口相傳,法不傳六耳的事,讓我在旁邊聽著還非讓發表意見是幾個意思啊?!
笑罷,瑞慶帝嘆道:「如今,朕是真的可以放心了!子渭,你比朕強!我朝在你手中中興之日可期矣!」他又轉頭看著長安道:「長安,你一定奇怪為何朕這幾日聽政理政都把你帶在身邊吧?」
長安遲疑地點了點頭。
「朕雖被頌著千秋萬歲,卻也不避諱說個『死』字!一方面,朕確實是想加重你的分量,這樣即使朕過身後,也沒有人敢怠慢你!」看到長安急急想要說些什麼,他忙伸手制止,「先聽朕說!另一方面,你這次回來后,朕也看出來了,你太傅說的對,你有治國之才,朕也信得過你的心性!你兄長計策雖妙,真到那時,皇室的處境艱難是必定的!朕希望你可以快些成長起來,朕若不在了,你好輔佐你兄長,互為倚靠!」
長安不安道:「女兒實是惶恐,並無發現自己身上有父皇所說的治國之才!父皇莫要想東想西的,養好身體才是對阿兄最大的支持,才是江山社稷最大的倚仗!」
瑞慶帝笑笑也不再多言,只道:「你以後就懂了!到時候記著父皇今日之言便是!」
第二日,病中的瑞慶帝突發明旨,令諸王就藩,即刻出發,並規定王國有置軍權,大國五千兵士,中國三千兵士,小國一千五百兵士。同時,稍有才德的宗王都被任命為其所在封地的都督或刺史,以此來實際分薄士族在地方上的權力。
頃刻間,舉朝嘩然。士族中,更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士族重臣紛紛堵在正和殿外,要求覲見。瑞慶帝以身體欠安為由,一律不見。
各位大臣沒法,只好令內婦覲見皇后,想說服皇後去規勸瑞慶帝。
皇后同樣避而不見。
最後丞相不得不親自出馬,派出夫人,以擔憂女兒為由,上請安折,請求覲見。
皇后這才不得不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