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第141章


  有了之前這麽個插曲,楊家三個姑娘雖然麵上不說什麽,但卻是你一個眼色來,我一個眼色去,尤其善櫻更是幾次按捺不住,就要開口。雖然被善桐眼色止住,但琦玉又不是個死人,如何察覺不了?小姑娘就越發有些不自在了,連和善桐說話都帶了拘謹。


  善桐心裏也挺著急:眼看著她就要回村子裏去了,下次有機會和琦玉見麵,還不知道是什麽時候呢。琦玉家現在沒有主母,父親又遠在老家,看哥哥那樣子,對她竟似乎是一見鍾情,要真上門提親,那琦玉父親肯定是要問過女兒自己的意見的。


  雖說楊家門第也不算矮了,配琦玉可以說是綽綽有餘,但世間很多親事,倒未必是一個高門一個低戶,就能成就得順理成章的。還是要先慢慢和琦玉聊開來,才好套問她對榆哥的看法不是?

  若不說功名,其實榆哥生得也是文質彬彬的,絕對拿得出手。就怕剛才他表現得實在是太憨傻了些,琦玉未必看得上呢……


  好容易等吃過了午飯,她這才找到空當,借口要拉著琦玉一道午休,將她拉進了自己屋內,才輕聲道,“雖說咱們見麵不多,但我心裏是拿你當好朋友看的,前幾年局勢太亂,通信不方便,也沒能聯係。等我後來到了西安,你又回家去了。這些年來,家裏事多,辛苦了吧?”


  她沒有把話題圍繞著榆哥來說,顯然令琦玉頗為放鬆,小姑娘擺弄著辮子,輕聲說了一句,“唉,是我命苦……”


  善桐也說了幾件家裏的煩心事兒,終於勾引得琦玉打開了話匣子,將她回鄉預備選秀,偏巧繼母感了時疫去世,連初選都沒能參選,便不得不在家守孝的事和善桐細細道來,這一年間世情冷暖,自然有些心酸是不足為外人道的。善桐也頗為琦玉惋惜,“要是能夠參選,以你的美貌,現在都是個娘娘了……”


  “哎,多半也就是個陪太子讀書的,現在宮中那位姐姐,也是侯門一係的嫡女出身,論身份要比我強得多了。”琦玉便輕聲細語地道,“我除了這張人人都誇,其實並無一點好處的臉之外,還有什麽能比得上她呢?”


  她麵上掠過了一絲惆悵,又輕聲道,“就是可惜令姑姑失望了,從小她待我那樣好,比爹待我都要和氣得多,可我卻沒能讓她如意。她也不在乎,還是對我這樣好……”


  兩個小姑娘也唏噓了一陣,善桐才問,“那你現在可說了人家沒有?才出孝,怕是還沒議親吧?不過你也還小,也還能等得。”


  琦玉麵上頓時就飛過了一線紅暈,她大膽地閃了善桐一眼,像是在掂量著善桐的心思,過了一會,才聲若蚊蚋。“這我就不知道了,這種事肯定還是父親做主,就是姑姑有意思為我說親,也是直接寫信回去問爹的意思,我一個女兒家,知道那麽多又有什麽用呢?”


  兩個小姑娘一時都沉默了下來,善桐品著琦玉話裏的意思,不禁暗暗皺眉。不過兩個女孩子,話也不能說得太過露了,琦玉也說的對——這種事,沒有當麵和女兒家自己提起的道理。真要說出口來,那就是把琦玉當個丫鬟看待了。


  她便不再說親事,而是問起琦玉,“一路上都有什麽好玩的事麽?”


  “也沒什麽!就是走著山路,鳥獸不少,有一天我們錯過了宿頭,隻好在驛站打尖,表哥還打了一隻獐子呢,現場就剝皮烤起來吃,。”琦玉便和善桐笑道,“味道的確是鮮美得很,結果又引來了一頭老鷹!一來二去也不知怎麽著,表哥就掏了它的窩了,得了兩三隻小鷹,現在家裏喂小米粒,也不知道能養活不能,要是不能,可就造了孽了。”


  善桐聽得一驚一乍的,又和琦玉念叨,“年前有段時間,山上旱得慌,我們村裏也有人在晚上,遠遠地看見老虎下山來喝水呢——”


  這兩個小姑娘說起山野間的事,一高興,嘴上也就都沒了把門的。善桐和琦玉指手畫腳,比著個大小,“你一說老鷹我就想起來了,我大哥跟著他先生出門遊曆的時候,當地人打死了一隻金雕,槍法也準,恰恰就是腦門進去了一個洞。火彈卡在裏麵,並沒有炸。大哥也不知道怎麽鬧的,把金雕買回來了,這樣那樣炮製一番,居然做成個栩栩如生的標本,連毛都沒掉的!現在就放在他院子裏。前兒有人來看了,說是能賣上五百兩銀子不止!”


  琦玉頓時來了興致,“真有這樣稀奇?我還沒見過金雕呢,長得如何,威風不威風呀?”


  她頓了頓,又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不過,你大哥倒是悠閑,一般人在他這個年紀,像你們這樣的人家,可不都是忙著考功名呢——”


  善桐微微一怔,想了想,也不虛言相欺。“我大哥天分不在讀書上,也就是相機取個秀才功名傍身就夠了。他還是對雜學有興趣多些,特別是算學、圖學、煉丹……反正也不閑著就是了。”


  琦玉眼神一閃,若有所思,“噢。”


  到了向晚時分,衛太太便派車來接了琦玉回去。王氏倒也不甚留,隻是握著琦玉的手笑道,“好生保重,在西安城多住些時日也好的。”


  卻並不提再接琦玉來玩的事,琦玉似乎品出了味道,便低了頭靦腆地謝過王氏招待,又衝善桐招了招手,回過身一語不發地隨著婆子就上了車。王氏母女自然回身預備用飯不提。


  若是在往常,榆哥剛得了一本算學新書,不要說過來請安,要是二老爺不在家的時候——聽王氏說起來,五六天不出院子都是有的。就是二老爺在家,當晚他也必定不出來請安用飯。可今日就不一樣了,王氏那邊人才一散,榆哥就踱進院來給母親請安,他也不說話,就隻是望著善桐——想必是打聽出來了,這一位美若天仙的琦玉姑娘,是善桐的朋友。


  他從小到大,性子都憨厚實誠,雖然年紀漸大,似乎應該漸漸知道人事,但卻對王氏院子裏那些個年輕丫鬟視若無睹,二老爺的兩個通房也算有幾分姿色了,進出遇到,榆哥待她們和待望江態度都不曾有多少差別。沒想到如今情竇初開,居然這樣急切,王氏忍不住要笑不說,就是善桐都禁不住逗他,“哥哥,我們下午還說起你呢!”


  榆哥頓時撲到了善桐跟前,漲紅了麵,聲音都期期艾艾的,又見了結巴。“怎、怎麽說起我來了!怎、怎麽說的!”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連善桃這樣的老古板,都不禁掩唇莞爾。善桐倒不忍心再逗他,便老實把金雕的事說了,笑道,“前幾天我要討來看個新鮮,你還這樣那樣地拿捏我,現在好啦,要是擺在我屋裏,牛姑娘早都看過了,又怎麽會留樁遺憾呢?”


  榆哥也自懊悔得很,他狠狠地跺了跺腳,回頭就把金雕送善桐屋裏了。“下回牛、牛姑娘來的時候,你給她看!”


  看王氏意思,是已經想要托人上門說親了,為了避嫌,肯定不會再邀琦玉上門做客。善桐笑眯眯地望著那威嚴的金雕標本,擺了擺手,和榆哥逗悶子,“現在晚啦,就是送來,人家也不愛看了。”


  “怎麽忽然就不愛看了呢?”榆哥頓時急眼了,見妹妹情不自禁露出笑意,才明白自己又被擺了一道,他上來就擰善桐的頭頂心,“年紀大了,也敢和哥哥耍花樣了?”


  兩兄妹打鬧了一會,見婆子們沒進來催善桐進裏屋就寢,便知道二老爺還在裏間和二太太說話。善桐索性拉著榆哥進了巡撫府的小花園,兩兄妹肩並肩坐在假山石上,榆哥指了北鬥七星給善桐看了,又隨口說了好些善桐根本一無所知的星宿,一一點給她看。“這就是二十八宿裏的心宿了,你看它和它周圍那兩顆星星,像不像一頭蠍子?”


  這一次相見,榆哥的改變就細微得多了,善桐也是到了如今才漸漸品味到了他舉止中那淡淡的放鬆:顯然父親放鬆了對他功名上的期望,允許他在雜學上下工夫,的確是投合了榆哥的喜好。善桐回頭看了看哥哥,見他麵龐上除了寧靜,還籠罩著一股淡淡的自信,心頭便是一暖,她將頭慢慢靠到榆哥肩上,輕聲問,“哥哥,你在西安還住得開心嗎?”


  榆哥沉默了片刻,他低聲而溫暖地道,“和鳥兒一樣開心,李先生待我很好,爹娘兄弟也都和睦,像鳥兒一樣,能夠四處高飛,我覺得頂頂開心。”


  善桐微微一笑,她輕聲附耳對榆哥道,“你就放心吧,娘心底都明白的,要是爹也點頭,咱們肯定不日就上門提親……到時候,你就更開心了。”


  就算隻有滿天星光,和腳邊的一盞燈籠,善桐依然可以看出,榆哥的麵色漸漸放亮,在黑暗中,竟似乎可以與星月爭輝。


  善桐猜得不錯,王氏果然和二老爺挑燈說到了半夜,第二天早上,二老爺就派人回村子裏送信。


  “本來想把你也打發回去的。”他就和善桐開玩笑。“可走的急了,就沒來得及安排,等回信送來了,再打發你回去送一封更要緊的信吧。”


  善桐一下就捕捉到了父親的潛台詞,她眼睛一亮,閃了父親一眼,雖有喜悅,可又惦記著要穩重些,到末了也隻是矜持地一笑——這小女兒情態落到二老爺眼裏,倒惹得他哈哈大笑,拍了拍女兒的肩膀,又隨意地道。“這個牛琦玉,你看著如何呢?”


  這是已經將善桐當個小大人,連哥哥的親事,都要開玩笑一樣問過她的意見了。善桐心底湧過一陣激動,她輕聲道,“這是能送進宮中選秀的姑娘,調.教得有多精心,那是不用說的了。說老實話,要不是她家出身低了一點,恐怕哥哥還配不上她呢。”


  言下之意,自然是很看好牛琦玉來做這個長媳,二老爺撚須不語,隻是點頭微笑。


  又過了幾天,等村裏回信到了,王氏便帶了善桐,罕見地主動上衛家拜訪,衛太太自然是又驚又喜,安頓了酒席迎接。席盡了,善桐又被打發去和琦玉玩耍,沒能旁聽母親和衛太太的私話,偏偏琦玉多少也意會到王氏上門的含義,羞得連一句話都不肯多說了。善桐無聊起來,又不好強拉著她說這說那的,隻好站在院子裏看著太陽影子出神。也不知過了多久,外頭忽然隱隱鬧騰起來,似乎有追著喊要請大夫的聲音,善桐倒嚇了一跳,連琦玉也被驚動——不過,她側耳細聽了片刻,卻又放鬆下來,笑著對善桐道,“不要緊,恐怕是表哥練武,又無意間傷到了陪練的兵士。”


  幾年不見,衛麒山功夫居然到了這樣高深的境界,無意間就能把人傷出這麽大的動靜。善桐也嚇了好大一跳,見琦玉神色寧靜若無其事,便知道這是衛家常事——想到她幾年前居然還和這麽一個凶星起過衝突,小姑娘倒不禁有些後怕起來,喃喃道,“難怪說,江湖走老,膽子越小,我的膽子也真是越來越小了。”


  過了一會,衛太太便派人來請兩個小姑娘出去喝茶,當著女兒家的麵,太太們自然是不動聲色,言笑晏晏。善桐留心揣度母親神色,見王氏神色寧靜篤定,便先放下心來,倒是衛太太似乎有些心事,話也不多,同她素來爽快健談的形象,差別頗大。


  “這門親事,按理可沒有什麽為難的地方。”回家的路上,善桐就和母親嘀咕,“要是能成,怎麽說也都是兩好合一好的美事,怎麽我看著衛伯母卻像是不大開心,連話都少了?”


  王氏掃了善桐一眼,唇邊不禁掛上了一絲驕傲的笑意,她撫了撫女兒順滑的鬢角,輕聲道。“你衛伯母對這門親事,是沒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也答應下來,會寫信給琦玉父親提親。她所慮者,倒是結了這門親事,恐怕就不好說你做媳婦兒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