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1)

  第74章(1)

  王氏一行人遇險之事,自然是瞞不過家裏的,這件事在小五房激起了軒然大波。


  老太太就嚴禁一家人出門,“好麽!連王法都沒有了,光天化日,才出了西安城多遠!以後沒有事,連鳳翔府也別去。”


  榆哥去定西尋醫的事,自然也就耽擱了下來——“這一次是三妞臨危不亂,你們身上又帶了錢財,還有二十多個軍爺跟著,也都是人高馬大,兵強馬壯的。若不然,怕是見不到你們了。榆哥要是遇到一樣的事,折損在半路上了,那可怎麽是好?”


  有了路途上的一番驚嚇,王氏也不能再堅持己見。也的確,以如今的局勢來看,恐怕榆哥出門,也實在是讓人無法放心。便隻得自我寬慰,“先寫信給你爹,讓他在定西相機尋找,再好言相求,請先生到楊家村來也是一樣的。”


  話雖如此,可誰都知道這也不過是空話罷了。神醫權仲白身份貴重不說,行蹤更是飄渺,性子喜怒無常。就算二老爺能拋下公務全心尋找,人家來不來還是兩說的事呢。就是不來,二老爺還能逼著他來不成?


  再說,沒有多久,往定西的音信都不通了:這一場冰雹影響了整個陝南,北戎當然不可能得不到消息,如今乘勢來攻,可謂是意氣風發。整個陝甘戰線竟是全麵開花,如此兵荒馬亂的時候,還有誰敢來往於前線送信?更何況夏收之後天氣更冷,想要套種一季雜糧也幾乎沒有可能……世道是眼看著就亂了起來。


  這時候就看出世家大族的好來了。自從下了冰雹,宗房就召集族內各耆宿商議過了,等善桐回到楊家村的時候,村牆已經立了起來,還要比往年更加高了。密密實實地將整個楊家村圍繞得風雨不透,楊家村倒有幾分像是楊家寨了。十多名鐵衛又分了組上夜值守,就是平時要進村的百姓,也得詳加盤問。等善桐諸人帶回了差點被劫道的消息,善桐又言明劫匪有來年再見的言語之後,生麵孔更是一個都不肯放進村裏了。雖有幾戶宵小也遠遠地隔著河岸探看過動靜,但畢竟沒有再出什麽事。


  和如今動輒傳到耳中的‘某某人又當道被劫殺’、‘某某村餓死了若幹人’相比,村內的日子雖有些艱難,但總也還算是過得下去的。今年既然大家都沒有收成,家貧無存糧的人家,宗房也都有打點糧米送去,倒是那些個依附楊家村居住的外姓商人並奴仆繁衍之輩,因年成不好,十成裏散去了九成。也讓村子裏有了少許蕭條。


  這一日早上,善桐黎明起來,先在院子裏習練了一套防身用的女子長拳,打出了一身熱汗,翻身進屋又梳洗過了,見天氣還算晴好,便吩咐六州道,“你一會同娘說一聲,就說我先過主屋去請了安,就去跑一跑馬。”


  六州應了,又笑道,“您也不喊著大姑娘一道,仔細她又數落您呢。”


  自從遇匪一事之後,王氏的思想竟發生了很大轉變,本來她對善桐騎馬,總是不大鼓勵,無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可如今非但放任善桐練習騎射,還讓兄弟姐妹們沒事也都跟著學一學。隻是幾個男孩子都粗通騎術,也無須多加練習。善櫻身子骨又弱,禁不得馬上的顛簸。隻有善榴有興趣跟著善桐學,可她到底是養尊處優慣了,在馬上坐久了,回來就抱怨腰骨疼。


  “我今兒不帶她了。”善桐笑道,“昨兒才拉她出去跑過一遭,大姐麵上不說,回來就累得躺下了。眼看著就要辦喜事了,要是累病了大姐,我怎麽向姐夫交待,今兒我帶善喜和我一道去。”


  雖說兵荒馬亂,但諸燕生和善榴的年紀放著,也實在是拖不得了。諸家又打算安排諸燕生進京讀書——也有避禍的意思,因此婚期安排得就很緊,諸家又帶話來,請楊家將一應嫁妝中的大件都直接送到京城去。


  “說是怕打了人的眼,村裏又有事了。”王氏就和老太太感慨,“真是成了驚弓之鳥了,連幾件箱籠都怕招賊。”


  世道亂成這個樣子,還有什麽辦法?無論是升鬥小民還是世家大族,都隻能想方設法地保全自己了。老太太歎了口氣,“諸家恐怕是要合族內遷避禍了。”


  就是有了內遷的心思,所以才打發走了長孫,又不願多出大件家具難以搬運,老太太見微知著,倒是要比自己更精細一些。


  王氏就露出了受教的樣子來,垂首道,“媳婦還是比不上母親的敏捷。”


  人心肉做,這一年半載,楊家村的日子並不好過,老太太處處要倚重王氏,王氏也處處都尊重老太太,相處得多了,往日裏總是橫亙在兩人之間的心結,似乎也模糊了些。婆媳之間雖不說顯見得親密起來,卻沒有從前那股子劍拔弩張了。


  “什麽敏捷不敏捷的,其實也都是從自己去推別人。”老太太眼神就暗了下來。“宗房老哥多大的年紀了,按說是故土難離,前兒見我也在犯愁,不知道戰事要維持多久,咱們是不是也該往南邊走走。可我們人口太多了……諸家就不一樣,繁衍幾代而已,一百多號人還都是五服內的親戚,說一聲走,大家一道,倒是比我們幹淨得多。”


  現在誰不想離開西北這個大悶鍋子?要不是二老爺在前線做事,王氏早就打發人回京城打掃房屋了,聽了老太太的話,也是心有戚戚焉。“上回德寶過來請安,說是西安的白麵叫到了十兩銀子一石,鳳翔府這邊跟著水漲船高,還要比西安賣得更貴,吃不上飯的人多了,往年放糧的人家今年又都不放了……城裏自己都亂起來。”


  亂、亂、亂,現在到哪裏聽到的都隻是亂字,北戎還沒進關,西北亂象已成。從前死個人是大事,如今死人已經聽得麻木,老太太長出了一口氣,忽然有了幾分頭疼,她輕聲和王氏商議,“你看,咱們是不是也該把善柏、善桂、善櫻、善柳幾個孩子送到安徽去了!”


  王氏不禁悚然動容,“娘……”


  “老了,一閉眼就想到從前的事,那時候年紀輕不懂事,隻覺得人家死人,和我們有什麽關係。楊家村牆高槍利……嘿嘿,楊家村是沒事,可鄰近幾個村子全被屠空了,屍山血海的又是夏天……也顧不得立碑了。連我們全村人都出動了,一概草草掩埋。”老太太閉上眼,夢囈一樣地道。“就怕起了瘟疫,那是全村都沒有活人了。我親自騎了馬,你公公陪著我去了娘家,我在死人堆裏翻啊!一家人全翻出來,唯獨隻有大侄子是怎麽都沒有找到。那時候連眼淚都沒有了,就忙著打下手,你公公挖坑,一家人好歹是葬在了一起。這人逢亂世,命賤如紙……”


  老太太這是要給小五房再留幾條血脈了。


  王氏雖然飽經世故,但自小在富裕豐饒的江南長大,從未經過戰亂,說起這些事,自然沒有老太太這樣淡然。一時間是從心底往外一個勁地冒著寒氣,半天才道,“就是要送,現在怕也不是時候,等明年開了春,這些人總是要回去種地的。道路上好歹能太平一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