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亂世明音> 第八十九章廢帝二年(公元553年)- 冬

第八十九章廢帝二年(公元553年)- 冬

  宇文泰不樂意此時被人打擾,不滿地開口問:「誰啊?怎麼不通報就進來了?」


  那頭響起由遠及近的腳步聲,啪嗒啪嗒地跑過來,歡喜地笑著:「真的是家家來了嗎?」


  宇文泰一聽也笑了,從床上又坐直一些:「是禰羅突呀。」


  邕兒跑進來,見到我,眼睛一亮,一下子撲在我身上,甜膩膩地撒嬌:「真的是家家呀!」


  宇文泰皺起眉:「都十歲了,怎麼還往阿母身上膩?快點下來!」


  邕兒吐了吐舌頭,乖乖離開我,站到他面前問:「阿父傷好些了么?」


  宇文泰一笑:「死不了。」


  邕兒突然嘆了口氣:「真是伴君如伴虎,阿父為至尊殫精竭慮,至尊卻要阿父的命。」


  宇文泰問:「你聽誰說的?」


  邕兒說:「這還用聽說?想想都明白了。阿父一直功高震主,元氏本來就如履薄冰。之前高氏又廢君自立,至尊這是害怕自己也有這一天吧。」


  宇文泰的表情諱莫如深,說:「好了,難得你阿母來了,不談這些朝政之事。——你阿干呢?」


  邕兒臉上那股子不和年齡的成熟氣一掃而空,轉眼那個甜膩歡快的孩子又回來了:「阿干在讀書呢,說天色晚了,不敢來打擾父母,明早再來拜見阿母。」


  宇文泰有些欣喜,對我說:「你不在這些日子,陀羅尼的功課頗有進益。他自己也聰慧好學,我覺得頗為欣慰。」


  又伸手一捏邕兒的鼻子:「就是這個東西不成器,整日只知道玩耍和賣弄小聰明。」


  邕兒不滿地搖頭甩開他的手,說:「邕兒才沒有賣弄小聰明。是那些人都太笨了而已。邕兒也有用功讀書啊,最近都在讀《六韜》和《太公兵法》。」


  宇文泰有些詫異,抬頭看看我,又低頭對他說:「你看得懂《六韜》?」


  他這麼詫異不奇怪。《六韜》相傳是周代姜太公呂望所著,共六卷六十篇,從治國用人到戰略兵法都有論述。太史公書中就評價它「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


  而邕兒才不過十歲。


  可他完全意識不到自己有多麼令人震驚,睜著一雙童真的眼睛看著他阿父說:「能看懂啊,而且受益頗深。」


  宇文泰一笑,大概是不信他如此年幼竟能讀懂六韜,有意要奚落他:「那阿父來考考你。若你面對一個很強大的敵人,你沒有足夠的力量能打敗他,但又必須要打敗他。你怎麼辦?」


  邕兒想了想,說:「《三疑》中說,夫攻強,必養之使強,益之使張。太強必折,大張必缺。要攻打強大的敵人,不妨讓他驕傲自大。《文伐》中也說到,表面上尊崇他,麻痹他,投其所好,親其所愛,陰賂左右。給他美人和珠寶,收買他的內臣,與他偽結親誼。然後就可以抓住他不設防的時機,一舉將他擊潰。」


  宇文泰聽了,睜大了眼睛,半晌,說:「你小小年紀,竟一肚子詭計了!」


  邕兒卻不以為意,笑嘻嘻地說:「阿父當年在爾朱榮帳下時、在賀拔岳帳下時也不在韜光養晦么?讓元氏和柔然結親,不也是偽結親誼么?」


  宇文泰板起臉:「這些都是當年情勢逼人,不得已而為之。你年紀尚小,少學這些陰險詭詐之術,還是要像你阿干一樣多學一些孔孟之道才是正途。」


  邕兒一臉不屑:「孔孟虛偽。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天下亂了兩三百年了,哪一天君君臣臣了?若是恰逢盛世,自然可以用孔孟之道來維護統治。可是在亂世里,孔孟之道是行不通的。阿父你難道自己真的信孔孟之道?」


  眼看宇文泰還要同他理論,我連忙拉過邕兒說:「不要同你阿父頂嘴了。這父子倆怎麼說著說著就要爭起來了!」


  宇文泰立刻也收起了爭論的架勢,說:「好了,你回去睡覺吧。我同你阿母也要休息了。」


  邕兒笑嘻嘻貼在我耳邊說:「阿父爭不過我就趕我走。」


  我摸了摸他的頭:「好了,去吧。」


  他朝著宇文泰又行了個禮,恭敬說:「阿父好生養傷,兒子明日再來探望。」


  看著他走遠了,宇文泰無奈地笑,卻也無比歡喜,說:「幾個兒子里,禰羅突最得我心。我不會看錯,將來成我志向者,必是此子。」


  可隨即又有些擔心:「只是他天資太高,我擔心他年紀輕輕就過於引人注目。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啊。」


  我猛的想起幾年前那個在福應寺在叫做史元華的人所說的瘋話。


  有至貴之相,可惜壽數不足以稱之。


  今日想來,一陣心驚膽寒。然而這卻是我最無能為力的。


  在他身邊依依躺下。他用未受傷的那隻手臂攬著我,又說:「有件事要告訴你。我已給陀羅尼訂了婚事。本想著該同你這個做阿母的商量,可是一直也沒有得空去那邊找你。」


  覺兒十四歲了。


  「是誰家的女孩?」我問。


  「晉安公主元胡摩。」


  「你要覺兒去適公主?」我有些不快。晉安公主是先帝的第五女,當今至尊的妹妹。不要說公主一向是難相處的,便是剛剛發生的這件行刺,也令我不想覺兒和皇家沾上任何關係。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算是安慰:「你也明白這種婚姻是怎麼回事。和元氏結成姻親,也可讓至尊安心。」


  「偽結親誼?」我白了他一眼。


  他噗嗤一笑:「你倒學得挺快。」


  我嘆了口氣:「覺兒怎麼說?情願么?」


  「他明白個中情由,沒什麼勉強的。」說到這裡,宇文泰頓了一下,說:「那個靈心,自小服侍他的那個侍女,我已同意他納為姬夫人了。」


  我這才稍稍安心。覺兒從小就喜歡靈心那丫頭,也習慣了她的服侍。納了她做姬夫人,好歹身邊還有個可心貼心的人陪伴。


  已漸漸明白,宇文氏的孩子,自出生起就不可能像平常人那樣去生活和選擇。他們在父親和家族的庇佑下享盡富貴,自也有要為家族分擔的重擔。


  婚姻,只是其中非常微不足道的一種。


  宇文泰受了傷,很快便沉沉睡去。我卻久不成寐。他呼吸的聲音響在我耳邊,回想著這一天發生的事情,恍如隔世。怎麼又如從前般恩愛?那些冷言冷麵、那些欲言又止都去了哪裡?

  他如今在傷中,脆弱又敏感。等到他好起來,我便又成了那個背叛過他的、可惡的女人。如今他身邊全都是身心完全忠於他的女子,我這樣的人又算什麼?

  不過是他偶然想起時心底泛起的一陣陳舊又懷念的氣味。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心中忽甜,忽酸,忽苦。心虛茫然。


  轉眼,窗外就泛白了。曙色無比蒼茫,斗列的星辰隱退,天際泛白,泛紫,泛紅。天邊發出五彩的光,似微笑。


  真願如此庭院靜好,歲月無驚。


  他還在沉睡。是受傷,又受了驚嚇。他是該好好休息一夜。


  我看著他,心中澎湃。


  幾年間,我努力於無憂無悔無愛無恨,只為了那無數孤獨的夜晚能安然入睡。可昨日狼狽地跑來探他安危,功虧一簣。


  愛的還是愛,恨的還是恨。且憂且悔,依舊是一個平凡女子。


  軟弱之際,愛恨大舉入侵。


  他熟睡中的表情是那麼安靜而無害,鬢角花白著,令人憐惜。


  忍不住伸手去輕輕撫了一下。他有些醒了,輕哼了一聲,不安地轉動了一下頭。片刻又睡沉了。


  眼中噙起淚光,一片模糊。真希望他永不會老去。不願見時間對他的殘酷。他永遠做那個鮮衣怒馬少年輕狂的宇文泰,舉手投足,光芒萬丈。多好。


  卻眼睜睜看著他漸漸屈服於時間,無可奈何地,百花凋落。


  我悄悄起身,將寢殿四周角落裡點了一夜的蠟燭都吹滅。青煙裊裊騰起,伴隨著一股好聞的煙火味。刺著鼻子,卻那麼真實。


  我穿衣挽好髮髻,輕手輕腳地出門去。走出院子,看到莫那婁守在那裡。


  他見到我,一躬身:「夫人如何這麼早便起了?可要先用早膳?眾位姬夫人和妾已經等著拜見您了。」


  我在聆音苑數年,除了叱奴氏之外未有人來。昨夜宇文泰將我留在寢殿,今早便都趕來拜見了。


  也不知這富麗空曠的雲陽宮裡,這幾年又多了幾個新人。


  我是嫉妒的。想到那些年輕嬌艷的面容,那些軟凸輕盪的身段,一個個都是春風裡的百靈,艷陽下的嬌花,沒來由的嫉妒。舊人見新人,除了心酸,還能怎樣?


  便笑了笑,說:「都免了吧。你去準備車馬,我這就回聆音苑了。」


  他一愣,猶猶豫豫地去了。


  片刻,又回來,說:「車馬在門口等著了。可是……」


  我往外走,邊走邊問:「怎麼了?」


  他站住不前,說:「夫人應該明白太師的心思,為何還要回那地方去?」


  我停住腳步,愣了片刻。


  他的心思?他的心思我怎麼敢猜,又怎麼猜得到?

  低頭看著自己腳上嶄新的絲履,一笑,抬頭說:「我喜歡聆音苑。」


  「可太師,還有公子們都希望夫人搬來雲陽宮啊。這雲陽宮,本就該是您來當家的。」


  我回頭看著他。他也老了。頭髮白得厲害,臉上的褶子一道一道。他跟著宇文泰將近二十年了。一直兢兢業業,盡忠職守。無論是在丞相府還是在雲陽宮,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和宇文泰也算半是主僕,半是朋友。


  現在能同我說這話的,大概也只有他了。


  我想了想,說:「雲陽宮太大了,我住不慣。」


  他垂下眼睛,似是十分失望。過了一會兒,問:「聆音苑的僕從可夠用么?要不要再派幾個過去?」


  「不用。那裡一切都好。自從玉瓏出世,已經添了很多僕人了。」我說。


  我上了車,正要讓車走,莫那婁又一把抓住車轅,說:「夫人,留下來吧。您這樣走了,太師醒來會傷心的。有些話太師說不出口,可是他天天都在惦記啊。」


  「我……」我猶豫了一下,說:「我已經習慣一個人了。這裡有你們照顧著他,我放心的。」


  馬車沿著街道緩緩走動。我掀開車帘子抬頭看去,天邊紅雲鋪天蓋地,層疊漫卷。很久沒見過這樣瑰麗的朝霞。只不過,隨之而來的便是暴雨吧?


  朝霞不出門呢。


  街道依舊還在戒嚴著。大概借著元烈行刺的事情,宇文泰還會處置一批同他交從過密的人。他太明白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這又是個清除異己的機會。那一刀不能白白承受。


  他是該住在雲陽宮那樣曠大的宮殿里指點江山的人。


  而我只想要一個聆音苑,靜靜地生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