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生活總是雜亂無章> 第16章 第四小節 古詩詞(補)

第16章 第四小節 古詩詞(補)

  小學學古詩詞,更多是認字和背誦,有些甚至是不知道意思的。這是我當時上小學的時候對古詩詞的印象。


  小學我算是不安分的小孩子,而且還有很強的求勝心。事事不肯落於人後,各種調皮搗蛋的事都做過,但在學習上,我也是較勁的。那時,除去考試,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自己背熟了哪篇課文了或者詩詞了。要是當時給我們舉辦一場唐詩宋詞背誦活動,我鐵定參加!雖然一開始並不懂古詩詞說的意思,但是後來讀到後麵,看了相關參考書的翻譯,才恍然明白那些古詩詞寫的什麽。那時我上小學三年級前(不太確定,忘了),還不是九年義務教育,父母又不管我們孩子學習內容,所以不知道有參考書這回事,隻有參考答案。直到我們現在知道了,才頓時覺得當時上學真是差了別人一大截。沒了適時的參考翻譯,便沒有及時領悟到古詩詞的魅力並培養起對古詩詞的興趣,所以導致我對於古詩詞的興趣點在高中之前隻集中在一點上——那就是該不該背誦(笑,相信不少人同我一樣)。


  初中時,對古詩詞突然有了好感,於是讀過不少古詩詞,覺得朗朗上口,有時還可以當作作文引用句子,於是覺得有用,所以倒是來了些興趣。不過,那時候的理解還不深,所以隻是知道詩句的書麵意思。但因為對考試作文偶爾有用,就不至於完全冷落這項學習。那時可能還仿造著寫了幾首淺薄的詩?反正是沒什麽印象了,隻記得當時高中曾回想起來取笑過自己。


  高中時,是對古詩詞的熱衷時期。不僅僅是因為逐漸讀得多了,也漸漸明白了不少詩詞的書麵意思之後,還因為了解了詩詞的背景故事,頓時就喜歡上古詩詞了。那時是真的上心,不過卻僅限於課本上和部分課外的古詩詞。考試時候不起多大作用?為什麽呢?因為試卷上的考題考的,隻有極少是翻譯書麵意思的(但我熱衷於此)。大部分是考背景意義和揣度作者當時心情的(這參考答案一定準確?反正我到現在還是持懷疑態度的)。我常常即便理解書麵意思,但背景故事卻不甚了解,就像相同的話在不同場景有不同意思一樣,所以答案時常是偏題的。這樣考古詩詞我倒是覺得意義不大(因為我不可能去狩獵所有古詩詞並了解詩詞背景,所以淨吃了啞巴虧),這樣考試太打擊一個對古詩詞剛剛有熱衷的人了。從此之後,我對古詩詞幾乎失了興趣,除了死記硬背以外,再無其他想法了。


  但是後來上了大學,我又重新對古詩詞提振了信心。隻因為電視上播的《中國詩詞大會》,才重新對古詩詞有了興趣。古詩詞與現實的場景搭配很有意境,這跟當時考試的氣氛是完全不同的,這才是我心目中古詩詞該有的樣子!

  後來我重新讀古詩詞,才逐漸重新體會到很多詩句的美好。可惜唐宋古詩詞已過鼎盛時期,現代仿作鮮少有名作佳品了。我倒是建議,假如非深入研究的人,仿作詩詞自己看看即可。非是專家不作勢,這樣也就不會顯得太矯情或者招來不必要的尷尬,也不會顯得不尊重古詩詞文化(如果被人拿來調侃嘲笑,那就是打擊人的利器了,尤其對初學者來說)。


  而且仿作詩詞並非易事,字詞押韻各類手法都得學得。這樣太過刻板,更像考古一樣玄乎,實在不是在學古詩詞的,而是在流水線上組裝文字的!到頭就隻是鬧笑話而已。古詩詞確實是經典,但貴在精簡,精妙,精絕!雖尊崇,但每個人都要求他較真就不必了。


  對於學古詩詞,我覺得先學完整的詩詞,後對比翻譯。再去慢慢錘煉手法,最後煆字,才有可能在古詩詞上有所作為。就像啟蒙讀書,我們都是先讀簡單的對話和文章,再根據拚音去認字一樣。先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全。提醒最後還要了解相關曆史背景,以免會錯意,誤解意思。有時候讚美會由於背景相反變成諷刺,所以,治學還是要嚴謹些!否則這些個文化財富可就糟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