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清穿之福晉賢良> 第十八章 馬車

第十八章 馬車

  天一亮,周春貴就去了先生家,很快就回來了。


  宋先生聽說了這八個字,非常乾脆地寫了對聯和知味觀的大名。再問是誰對的對聯,周春貴反而不怎麼敢告訴他是盈淇了。支支吾吾地,宋先生只是說了句,「真是個極佳的對子。」周春貴聽到這個評價可就真被嚇了一跳,趕緊跑回來了。


  「淇妹兒還這麼小,我們可不能讓她有了什麼才名之類的,女孩子家還是文雅淑靜一點好。」趙玉蘭也同意這種說法。


  盈淇看了宋先生的字,有點神似董書。


  董書,就是董其昌的書法。董其昌,明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擅長書畫,其書法集古之大成,兼有顏骨趙姿,為中國歷史上十大書法家之一。康熙皇帝將其書法常列於座前,晨夕賞玩,並稱讚說:「華亭董其昌書法,天資迥異,高秀圓潤之至。結構字體皆源於晉人,能得其運腕之法,轉運處古勁藏鋒,似拙實巧,雄奇峭拔,草書縱橫排宕有致。」


  不過想想也是,因為清朝康熙皇帝就是最偏愛和推崇董其昌的書法的,因此導致滿朝文武,乃至追逐功名的士子學童,都以學習董書為練習書法的首選。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嘛。


  拿到宋先生的字,周春貴就準備去府城找大一點的木匠店,訂做牌匾了。馬上就是月底了,初一還要送富毅去進學呢。爭取這幾日就把店裡的事情初步解決。


  趙玉蘭在家裡給他們準備了兩天的乾糧,就是饅頭、包子和一點香鹵下水,這樣在路上可以吃。


  去府城必須要坐馬車的。只有每次市集才會有馬車到府城,主要是一些貨郎會從府城那邊過來趕集的,然後在這邊收的一些小玩意就賣回府城去。


  一大早,周春貴就帶著盈淇去了市集車馬點。


  「大郎,我們想去府城,要多少文呀?」周春貴問著車馬點的一個馬夫。


  「大人三十文,孩子二十文。」陳大郎回頭看見周春貴,再看看周盈淇。


  「你就給四十文好了。」還沒講價呢,直接就便宜了十文錢。


  「貴哥,你們去府城幹嘛呀?」看來兩人本來就熟識。


  「謝啦。開了個早點鋪子,去府城做個牌匾。」周春貴笑著說。「對了,要什麼時候出發呀?」


  「還早呢,你們估計只能去府城過夜的。都是未時末才出發的。」陳大郎說道。


  「行,給我留兩個舒適點的位置哦。我未時準點過來。」周春貴說著就告別了。


  「成,沒問題。」陳大郎答應著。


  「爹,未時才出發,為什麼我們這麼早就要來定位置呀?」盈淇起了個早還以為馬上就能出發呢。


  「都要早定,不然晚了人太多,到時就沒位置了。」周春貴解釋道,「而且晚了也沒有好位置了。帶你過來是讓人家看看你多大,需要佔多大的位置。一個車廂只有那麼寬,所以馬夫都要看看人然後才好確定座位。畢竟有些人長得胖些,有些人長得瘦些。」


  「哦,明白了。」盈淇點點頭。


  回去后才開始打包,也沒準備什麼,就是乾糧和銅錢。還帶了五兩銀子。畢竟周春貴先就在本地的木匠家裡打聽好了價格的了。


  到了未時,周春貴和盈淇準時到達陳大郎的馬車前。「貴哥,你們坐這。」陳大郎指著正座的兩個位置。周春貴點點頭,抱起盈淇上了馬車。


  馬車四四方方的,非常地簡易,屬於半鏤空型。靠著四壁的做成了三條長凳模式,左右還有扶手。上方也是空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除了是馬拉的外,盈淇感覺就和村裡的牛車一般,不過牛車是一塊板,馬車則是裝了幾根長凳而已。估計這個下雨天是完全不能用的。


  周春貴和盈淇坐在馬車後壁,也就是面對馬匹的方向,是最舒適的,所以叫正座。兩邊都是側座。這就是熟人的好處。當然,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價格,有些價格稍微高一點點,也可以坐這類的位置。


  他們上車時看見左邊已經有一人坐著了,是一個中年婦女帶著一個小男孩。見他們倆上來,露出了鄰居大嬸似的溫柔笑容,微微點頭示意。


  周春貴也微笑點點頭,畢竟要同一個旅程一段時間。


  不一會兒,兩個年輕的貨郎也上來了。其中一個貨郎有點偏瘦,就挨著周春貴坐的。


  盈淇算了一下,把兩個孩子加上,就一共六個人了。會不會超載呀?盈淇有些擔心著。


  「出發啰。」只聽車夫陳大郎一吆喝,就揮鞭出發了。


  而盈淇最直觀的反應就是一個大顫抖,幸好她爹半坐著半拉著她的,不然非一個趔闕摔出去不可。


  天啊,這個,完全沒有防震效果的馬車,終於讓盈淇感受了第一次古代的長途旅程。


  就這樣一抖一抖又一抖的,盈淇完全需要牢牢拉住扶手,再拉住她爹,這樣才不能坐得牢實。盈淇回憶起自己前世小時坐拖拉機的感覺,這個可比拖拉機更有震抖效果。


  神奇的是,因為空氣夠清新,全露天似的,所以盈淇竟然沒有暈車。


  半個時辰后,盈淇終於習慣了這種震感,開始能東張西望了。


  周春貴一直都有些緊張地看顧著她,擔心她感覺不舒適。見她沒什麼了,才長舒了一口氣。


  「爹,我們要多久才能到府城呀?」盈淇問著。


  「大概兩個時辰。」我的個天,盈淇聽了相當地無語。等到了府城不是都天黑了。


  看了一眼大道,幸好現在的官道還是比較寬敞的,足夠兩個馬車并行。


  而且因為今天是趕集,官道上偶爾也有同行的馬車,或快或慢地經過或者落後。路途倒是顯得熱熱鬧鬧的。


  「爹,整整兩個時辰,就酉時了。府城會關城門嗎?」盈淇記得大城鎮都是有城牆的。


  「酉時末就會關城門。我們一般跑得快就能及時趕到的。放心,大郎跑這條路都是很熟悉的了,我們肯定能及時進城的。」周春貴對於她這般擔心的笑著解答。


  「那爹,有沒有人會趕不上進城的呀?」盈淇問道。


  「當然有啦,很多的人都會趕不上固定的時間進城的。因為府城是大城鎮,天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步行或者像我們這般乘馬車或者牛車進城的。那個時間不穩定,就會趕不上進城而被關在城門外的。府城每天是卯時初開門,酉時末關門。」周春貴給她解答道。


  「沒事的,小姑娘。即使趕不上,關了城門,城門外也有茶肆可以暫時歇腳。如果是天冷的時候,則就需要到城外近一點的農家去找地方歇腳了。」旁邊的貨郎見盈淇天真可愛地發問,也搭腔著。


  「大哥哥,那城門外沒有客棧什麼的嗎?」這是多大的商機呀,怎麼會沒有人發現呢。


  「沒有客棧的,客棧都是在城裡。建在城外太危險了。」小貨郎熱忱地為盈淇解答。


  「建在城外沒有官兵保護,容易招小偷盜賊之類的。而且一旦到了災荒年生,就必須拋棄客棧逃進城內。所以沒有人會願意在城牆外建什麼客棧之類的。只有寺廟是在城外。」直接抹殺了盈淇商機的想法。具體地方得具體分析呀。


  這樣一邊聊著時間倒過得很快。大家也就都很熟悉了。


  中年婦女孫年氏,帶著的小男孩是她的外孫,去走訪親戚。說是遠房表親老爺滿四十大壽,去祝壽的。據說表親老爺還是個當官的,至於當的什麼官就搞不清楚了。


  兩個貨郎是堂兄弟,李氏,因為關係好,一直都是結伴四處賣貨。


  至於周春貴也提了一下,說自己準備開個小店,因此去府城打制一些木製品。


  李家兄弟倒是還給他推薦了兩間木匠鋪。一家在南街頭,就叫方木匠。一家在南街末,叫紅木家居。都是手藝相當不錯的店鋪,而且價格也適中。也給周春貴講解了一下,有些店鋪雖然手藝和質量更好,但是卻不是周春貴現在能消費的。而有些店鋪又相對質地手藝差一些。


  周春貴倒是非常地感激。其中方木匠那家店鋪正是鎮上木匠給他推薦過的。鎮上木匠就在那裡學的手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