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楊家父與子
武陽楊家,在幾十年前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世家,如今卻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家中出了一個楊洪,瞬間搖身一變,躋身武陽乃至犍為頂尖氏族之一。
要說起這武陽地界的楊李兩大家族,就不得不說如今兩家的代表人物,楊洪,以及李嚴。
初時楊洪只是李嚴手底下的一個功曹,因不滿李嚴遷移犍為郡治,直接撂挑子不幹,不過這人才華倒是讓李嚴欣賞,有推舉其為蜀部從事的意思。
後來到了蜀部任職,頗得識人厲害之至的諸葛亮青睞,前不久,就在劉備出兵爭漢中向成都求援之時,在諸葛亮詢問下,以「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一言證明了他的忠心學識,被諸葛亮上表為蜀郡太守。
如今兩家平起平坐,而楊洪作為蜀漢崛起之新秀,更是讓楊家風頭壓過李家一籌。
不過楊洪此人重公忘私,實際上並沒有給家中人牟取多少福利,反觀李嚴,卻是有些重私忘公,雖然算個百姓口中的「好官」,但卻是一直死死的扣著權力,打算來個官位世襲。
「楊公,你可知如今你那犍為老家,卻是有些風起雲湧啊。」此時蜀郡太守府中,一名書生跪坐在一名中年儒生面前,言語間凝重的說道。
楊洪漫不經心的端起一杯茶,將蓋斜起,「這茶卻是有些燙手。」
書生見此卻是有些心急,「楊公,如今你已為蜀郡太守,已經不再是昔日那個功曹了,有些事,非得考慮了啊。」
「考慮什麼?」楊洪表情略微嚴肅,說道:「君肅啊,今日你來,可不像之前說的只是與我喝喝茶,虧我還拿出這珍藏已久的前朝廷貢,可你這樣子可不是品茶的心思哩。」
這中年儒生便是那楊洪,而書生,卻是其門下書佐何袛,是其頗為欣賞的青年才俊。
聽到這話的何袛卻是一愣。他可不是什麼愚笨之人,能被楊洪看重,自然證明其不是庸人,原本還有些急切的心思,在這位他奉為伯樂的儒生的再次提點之下,還是反應了過來。
他不由看向案幾之上擺放的兩杯熱茶,心中逐漸升起一絲明悟。
發現眼前這位自己看重的書生終於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茶杯之上,楊洪心裡搖搖頭又點點頭。
「此子雖聰慧機敏,倒還是有些浮躁,看來還得磨練其一番。」
他正想著,何袛卻是輕聲開口:「楊公,你是想不偏不倚,不插手此事?」
楊洪拿起已經溫熱的茶盞,輕抿一口,看著茶杯,卻不出聲。
「如此。」何袛臉上的急切也消弭不見,他本就是想提醒一下楊洪,好報其知遇之恩,如今卻是發現自己自做了聰明,當即有些羞赧,「楊公既已有如此定策,學生卻是莽撞了,學生愚見險些害的楊公行錯矣。」他站起身來,躬身一拜。
楊洪這才有些笑意,朗聲說道:「君肅,坐下品一品這茶,靜下心來才能看的通透。」
見到何袛坐下之後,他又接著說道:「自古以來,這君王繼統都是臣子大忌,主公如今已於帝王何異,如今漢中已勝,萬里江山已重回漢室,那麼這繼承之統,可不像昔日諸侯傳位那般隨心所欲了。」
他舉起茶盞,高度與二人視線平齊:「以吾之觀,主公對身下几子之中,實則最為重視長子劉禪,一是其身為長子,自古長子為大,二是此子……」
他這一停頓卻是引得何袛不由發問:「此子如何?」
聽到何袛的急躁問話,楊洪臉上的神色有些神秘,有幾分希冀,幾分猶疑,「此子,智量非凡,諸葛先生多次閑聊時與我誇讚這位主公長子,更是以近日為甚,言語之中,似已有奉主之意。」
「諸葛先生竟是如此?」何袛聽聞卻是有些驚訝,喃喃自語。天下哪有不知諸葛亮名諱之人,世人公認其識人之明不輸其才華,如今連這蜀漢肱骨大臣都已認定此子,那麼,這皇叔長子劉禪劉公嗣,多半其智量不輸其父,只怕是還要更勝一籌。
不過,他卻還是有一事想不通:「可主公卻為何……」
楊洪看著茶杯說道:「這茶剛剛有些燙,現在涼了片刻,不就可以一飲矣?」
「那被主公推上前台的劉封,卻是這日後蜀漢之主的磨刀石,但磨刀石,未嘗也沒有磨斷刀刃的機會,只不過,希望比較渺茫罷了。」
「其實不僅如此,這君王臣子,不也如同這杯茶?我們做臣子的,便是那茶盞之上的圓蓋,不管茶水燙不燙,實則都與茶蓋無關,茶蓋需要的,只是契合底下稱托天下的茶盞而已。」
「這一點,我與那李公想法卻是一致,靜觀其變就是,刀刃可要磨得鋒利,便不能心軟。」
「若其亦有君王之道,再蓋上茶蓋也無不可。」
說完話的楊洪,收回手,將茶一飲而盡,卻是離那品茶二字相去甚遠了。
……
武陽城楊家。
一名婦人手中捏著身前一朵蘭花的葉子,輕輕擦拭,很是悠閑。
「母親,喚兒子來有何事?」一名已經及冠的俊俏青年一路快步走到婦人身邊,輕輕喚醒有些樂在其中的母親。
婦人這才注意到自己兒子已經走到身邊,笑著說道:「信兒啊,母親可有好些日子沒見到你了。」
楊洪有子,名為楊信。
楊信聽聞慢慢走至婦人身後,伸出手搭在其肩膀上,輕輕按壓起來,「母親,兒子大了,也像做些實事,好賺得幾分薄名,當作為官的資本。」
說這話的時候,他語氣中的怨氣雖然被掩飾得很好,但依舊被將其養大的婦人瞧了個通透。
婦人轉過身,將自己這個兒子的手牽住,直視著對方的眼睛,片刻后微微搖頭。
「信兒,也別怨恨你父親,他的脾氣你也是知道的,從來都是公私分明,雖然他當了那蜀郡太守,但身後也是有著無數雙眼睛盯著,本就新被提拔,引得那些老臣不滿,也是更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了。」
「可是……」楊信還是有些不理解,正想開口,卻被婦人下一句話給生生打斷。
「你父親寄了一封家書回來,指定要交予你,還是好好看看吧。」婦人嘆了一口氣,從袖口中拿出一封信函,交到楊信的手中,然後拍了拍他的手背,「你最喜歡喝那桂花羹了,我去與你做上一碗,嘗嘗娘親的手藝是否生疏了。」
片刻,婦人離開的背影之後,打開信封將絲巾上寥寥幾句話語看完的楊信,牙關緊咬。
有些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