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一)
這所軍隊醫院不僅全軍聞名,而且聞名全國。
這所醫院聚集了全軍乃至全國著名的專家教授,擁有全國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如果你有幸,不,應當說不幸染病,不得不到這個醫院去治療的時候,你會有一種感覺,好像世上所有的人都在害病,都在這裡開方取葯找醫生,而且來這裡看病的老百姓比軍人要多得多,門診大樓里,操不同口音、著不同服裝的男人和女人,匆忙地跑前跑后,急切地上樓下樓,人擠人,臉對臉,全無了陌生人之間應有的距離和矜持。
到這裡來的病人或病人親屬,辦理治療手續和交費的時候,你分不出誰是窮人誰是富人,誰是官員誰是百姓,對醫院的工作人員都一樣的表示出謙恭,對收費的標準都一樣的不認為不公。
在這個醫院裡看病難,住院更難,屬於典型的「一床難求」,即便是醫生給你開了入院證明,半年六個月才能等上床位也是常事。按照這個時間計算,越軌女孩子肚子里懷了孩子想住院打胎,等排上隊的時候,只有準備去婦產科當產婦、品嘗苦澀的禁果了。當然,這只是「理論數據」,打胎不一定非要住院,需要住院醫生也會採取有力措施,不讓你等那麼久,以免私生子滿大街跑。
***
挂號大廳里熙熙攘攘,張玉梁雖然穿著軍衣,佩帶著上尉軍銜,但是卻不能在「軍人挂號處」排隊挂號,因為他是帶著父親來看病,要掛地方人員的號。
張連根老漢六十多歲的年齡,看上去像是七十多歲的樣子。被生活重擔壓彎了的腰佝僂著,整個人的身體成了一張弓,蠟黃的臉上溝渠縱橫,書寫著他在艱難環境吃苦受累的全部履歷。現在農村的年輕人穿上時髦服裝,與城市的年輕人相比,沒有多大區別,但是上了年紀的人不一樣,即使完全是城裡人打扮,別人也會看出來你是農民,因為長期的農村生活會在一個人身上銘刻上無法磨滅的印記。
張老漢被大兒子張玉柱攙扶著,無力地靠在牆壁上,好像玉柱的手一松,他就會癱坐在地面上。
張連根兩眼已經昏花,但是二兒子玉梁那一團模糊的綠色身影,一直在他的視線內。
張連根在玉梁面前一直有一種負疚的感覺,在生產大隊當黨支部書記的那些年,他的一顆心都操在了大夥身上,對這個從小就不吵不鬧、乖巧聽話的二兒子,自己幾乎就沒有怎麼管過。直到玉梁高中畢業考上軍校,快要離開家的時候,他才突然意識到,多年來,自己沒有盡到一個當爸爸的責任。現在的這個家在經濟上主要靠玉梁支撐了,為了省出更多的錢補貼家裡,玉梁把自己生活上的開支已經壓縮到最低限度。不久前,是他今年第二次回去探家,他說回家是坐的火車卧鋪,但他媽媽給他洗衣服時發現了口袋裡揉皺了的一張硬紙片,玉柱對媽媽說,那是火車硬座車票。
「對象吹了?」今天早上下了火車一見玉梁的面,爸爸就問。他要對二兒子已經打電話告訴家裡的信息再證實一遍。
「吹了!」玉梁肯定地回答。
「談了一年多,咋就吹了?」
「前邊是一年多,後邊是一輩子。」
爸爸知道,女孩子給兒子吹的原因之一,是玉梁的家在農村,兩個老人身體狀況都不是太好,經濟負擔太重。
「大娃子,像這樣的大醫院,掛個號要多少錢?」張連根看玉梁還在蛇一樣的長隊里排著,有氣無力地問玉柱。
「掛普通號要不了幾個錢,掛專家號收費可能高一些。」玉柱回答。
「給你弟說,掛個普通號就行了。」
「我弟說了,這一次要找最好的醫生,用最好的葯,不管花多少錢,都要把你的病治好。」
張連根聽了玉柱的話不再言語,閉上乾澀的眼睛,任憑嘈雜的人聲衝擊脆弱的耳膜。
今年春天,縣醫院的診斷結果出來之後,張連根並沒有把自己得了肝炎的事告訴玉梁,農村得肝炎病的人不少。過去醫療條件不好,肝炎病不好治,老家農村就有「肝炎肝炎,活不了三年,條件不好,還要提前」的說法。現在醫療條件和生活條件都比過去好了,肝炎不算是難治的病,治起來比較麻煩就是了,「得了肝炎,住院半年,半年不好,沒完沒了。」這是一種新的說法。
也正是自己的心存僥倖和粗心大意,時間不是太長,張連根就覺得肝部越來越不舒服,縣醫院的醫生對他說,可能是得了肝硬化,讓他最好到大醫院確診,他這才也不得不讓玉柱給玉梁打了個電話。
玉梁已經是二十五六歲的人了,好不容易談個對象還吹了,張連根覺得,這比自己得了肝病還讓人心裡難受。
玉梁手裡拿著掛到的專家號,走過來輕輕地喊了一聲「爸」,張連根才艱難地把眼皮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