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有人也想要
王安只是孔洵的老師,跟孔甫一點關係都沒有,與鄧家的關係只能說是不打不相識,鄧驊更是素未謀面。孔甫為何要幫鄧驊送請柬給自己,難道真像孔甫說的自己將來會被舉薦參加賢良方正科?大概是有人對他說,只要你把王安請來,到時就舉薦你參加賢良方正科。賢良方正科啊,多少的名師大儒,多少的寒門士子對此望眼欲穿。王莽之所以不阻止王安參加智謀將帥科,就是為了避免被有心人舉薦參加賢良方正科。所謂宴無好宴,自己跟鄧家樊家關係都不好,他們也沒有親自前來,而是請他人代送,說明他們也是病急亂投醫。現在不是當英雄好漢的時候。
王安拿定了主意,對孔甫道:「多謝鄧家的好意,孔兄應該知道,在下接到朝廷的徵召之後,我家大人就對在下嚴厲督促,要在下這段時間不得出門,不得飲酒,只能在此埋首苦讀,要在下為王家爭口氣,讓人知道,王家不是盡出酒囊飯袋之徒。所以此次邀請在下是不能去了,還請孔兄在鄧驊面前代在下表示歉意,就說他的好意心領了,若是願意等考試之後大家再來相聚也不遲。來人,送客。」孔甫黑著一張臉離開了王家莊。
王安馬上把杜詩和小胖子找來,跟他們說起此事,問小胖子:「你家兄長與鄧家關係很好嗎?怎麼會幫鄧驊送請柬?」
孔洵也感覺奇怪,搖搖頭:「家兄在郡學呆了兩年,然後就外出遊學去了。」
「他是一個人外出,還是跟同窗一起的?」王安問道。
「反正不會跟姓鄧的,鄧家因為家中出了幾個都尉,郡丞,所以看不起我們孔家。」孔洵一臉的不屑,「有啥了不起的,孔家在孝武皇帝時可是官居大司農,位居九卿之列。他們鄧家可沒進入中樞,盡在江左為官,那都是無人願去之所。」
王安讓孔洵寫信給其父,把孔甫看好,防止他上當受騙,被人利用。
孔洵走後,杜詩才問還宴請了誰,當聽到湖陽樊家時,杜詩的臉色也不好看,當初孔夫人可是婉拒了樊家的試探,然後把女兒送到王家給王莽之女當老師,孔休與王莽的關係雖然不好,也沒把女兒接回去,等於默認了夫人的處置。如果赴宴談起此事,王安他們是做不了主的。
杜詩問王安:「那三名老者來自哪裡?」王安搖搖頭。弄的杜詩苦笑不得,來歷不明的人你都敢收留,不怕出事嗎?王安道:「我不是信他們,我是信段丫頭。」於是把經過詳詳細細告訴了杜詩。
杜詩聽完,沉默不語,過了一會才道:「叔孫能被南郡太守舉薦也是這個丫頭的相助?」
王安搖搖頭:「我覺得不是她,是她師傅,布局的人可能是她師傅。」
「是誰請她師傅出手相幫的?」
「不知。」
孔甫離開王家莊乘坐牛車來到了新野縣城,見到鄧驊向其賠禮道歉,為自己沒能達成使命感到於心不安。鄧驊哈哈一笑:「他王某人不來,難道我們就不能吃酒了。不要浪費了那些酒菜和那些姑娘,今天只好委屈孔甫兄在新野呆一宿,等到了宛縣在好好款待孔甫兄,不能讓孔甫兄悶悶不樂的,讓他們把酒菜端上來,把樂器演奏起來,把姑娘叫下來。」二人攜手走進新野縣最好的青樓楚館。鄧晨落後二人幾步。
當孔甫摟著姑娘休息后,鄧晨才問道:「兄長,為何要宴請王安?」
鄧驊把臉擦了擦,喝了醒酒湯,這才道:「這個孔甫,別看瘦,喝酒還是厲害。不是為兄要宴請他,是有人想要探探底,因為王安這個當陽長是當定了。」
鄧晨大感意外:「蕭明府的舉薦歸舉薦,可還要考試,還要陛下定奪,王安能否通過還不一定啊?」
鄧驊道:「偉卿,你只要知道此事就行了,陛下早就有意要王安出仕,蕭明府只是恰逢其時而已。當陽地處南陽與南郡的交通要地,商賈眾多,有人也盯上此處,想要舉薦為兄出任當陽長。可惜晚了一不,被蕭育這麼一弄,當陽就落入王安之手了。現在王安的資料也是偉卿所提供的,按照材料所記,王安就是開工坊,辦學堂,養豬養鴨,他第一次下酒肆就被偉卿碰上了,此後他就再也沒到過新野縣。這些有什麼用?」
王安拒絕鄧驊之後就不再管他,現在王安只希望三位老者趕快開始煉丹,最好是弄出驚人的動靜出來。結果那三位倒好每天都在莊子里轉悠,去學堂,去醫館,去農田,偶爾還會去工坊看看,就是沒有煉丹。搞得王安都為他們著急,卻不敢催他們,萬一他們一發火,說「你又不吃,著急什麼。你吃我們就煉」,那不就慘了。
孔休的回信很快就到了,孔甫在新野縣呆了幾頭,已經回到宛縣,準備再次出去遊學。孔休的信里透露出他對孔甫不再抱有希望了,信中還說同意小胖子隨王安到長長見識,希望能有所裨益,不要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