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晉陽,晉陽!
趙昆很滿意底下人看他的目光。
沒錯,要的就是這種造神效果,要的就是這種敬畏感。平日里那些反對皇帝的聲音似乎一夜之間消失,很多人戰戰兢兢的,真把他當神來看。而且越是底層將士,把他神話的越厲害。
他們沒辦法解釋那天的現象,只能將之歸為上天的意志。單純上天的意志也就罷了,大周皇帝陛下,可是提前打了包票會怎麼怎麼樣,並且要求將領們按照預計會出現的情況作出安排的。
這說明什麼?他們各有各的說法,但是最最低級的,也認為趙昆是天命所歸。總之,皇帝的權威通過戰爭,特別是戰爭時的「自然」現象得到了極大的強化,趙昆親征的第一個目的算是達到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接下來的戰爭中,他沒有再出過手,只是在前線視察,或者也可以叫壓陣——真到了危急時刻,他肯定會出手的。
因為輕鬆的擊敗了北漢、契丹聯軍,禁軍的成色並沒有經過檢驗。順風仗誰都會打,並不能說明什麼。儘管禁軍目前還沒有軍卒擁立李嗣源、楊光遠刺殺張敬達、杜威北伐前線整軍倒戈這類荒唐事生,但是這些人在另一個歷史上,可是將驕兵惰、品流混雜,連敵前轉進,整編投降的時候都幹得出來的。
而且他們的戰鬥力也值得質疑。禁軍中有一部分軍隊,連順風仗都打得稀里糊塗。什麼追擊戰追著追著把自己追散了,什麼清剿潰兵中各種不力,甚至在追擊過程中被反擊打的潰散或是北上攻擊北漢控制區域時候被人伏擊,成建制被消滅……
看看侍衛親軍打的這叫什麼仗?
好在,這種時候暴露出問題總比關鍵時候暴露出來強。趙昆也不著急,就這麼命令軍隊北上。一路走一路把那些無能的禁軍軍官收監,那些作戰不利的士卒也被編入先登營。
大勢已定,倒是沒有必要殺人立威。晉陽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到時候正好給他們一次機會——作為先頭部隊攻城,證明自己的勇氣和能力。
一路走到晉陽城下之後,趙昆直接把龍旗釘在前線,親自督戰,觀看周軍攻城。
皇帝不下前線,指揮作戰的禁軍將領自然得拚命表現。進軍的過程中趙晁說殺就殺,樊愛能、何徽這些作戰不力的高級將領也是說收監就收監,顯然皇帝不好伺候,對於武夫優待歸優待,卻並沒有之前那些被軍頭擁立的皇帝那麼縱容。
不管是為了表現,方便升官發財也好,為了不被皇帝問責也罷,總之,統兵大將一個一個都拿出吃奶的勁來,猛攻晉陽城。
————————————
晉陽城下,周軍四面圍城,日夜攻打。晉陽城上整日空濃煙滾滾,殺聲震天,數也數不清的大片軍隊團團包圍住它,不停地攻打。
不過,在趙昆不出手的情況下,攻打晉陽城並不順利。面對這種堅城,沒有火炮沒有炸藥,實在是難打的很。對方的兵力雖然不甚充足,可有晉陽堅城為依,城內糧餉俱足——這裡畢竟是歷代經營已久名城,又是北漢的都城。
所以,周軍想要攻破晉陽,只能選擇蟻附攻城。也就是讓士兵像螞蟻一樣爬上去,與守軍爭奪城池。
當然,人不是螞蟻,所以他們上去靠的是雲梯等攻城工具。先登營玩命的往上爬,而後方的弓弩手則是盡量用遠程武器支援攻城部隊,盡量壓制城頭的守軍。
每天從早上開始,知道日落之前周軍收兵,天空中總是有無數箭支飛舞,整個城池也煙火不斷,城上城下火光閃動,黑煙四起。雲梯上爬滿了周軍,守軍除了對周軍的遠程力量進行還擊,就是把滾木石頭砸下去,北漢軍還時不時倒油下來,沾火就著。先登營的周軍不是被砸下去,是被點著,能夠順利登上城頭的人很少。況且,就是上去了,也會被人家包圍,然後被消滅。
城下也有人推著牛皮衝車靠近城門,奈何城門兩邊都有石洞,專門潑油,一台衝車很快就會變成一堆熊熊的柴火。
儘管如此,周軍還是前赴後繼,不斷有人死傷卻沒有停下進攻的腳步。
這麼打了五天,陪著趙昆待在前線觀看周軍攻城的文官先受不了了,王溥帶頭進諫,認為這麼攻打晉陽太損耗兵力,周軍即使打下晉陽,自己也會損失慘重,勸趙昆圍而不攻,把晉陽困死。
正好之兩路偏師已經在忻州會師,派人報信說遼軍大舉南下,請求支援。因此,王溥認為可以派人領一隻偏師看住晉陽,大軍前往忻州。只要能擋住遼人,晉陽這處在四面包圍中的城池不是想怎麼打就怎麼打嗎?
如果劉崇不死心,出城野戰,周軍也正好可以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北漢的軍隊已經在之前的大戰中傷亡慘重,加上周軍的追擊和兩路偏師,能撤回晉陽的,十中無一。即使周軍在晉陽分兵,也能輕易對北漢保持人數優勢。
王溥一帶頭,後面的文官也紛紛進諫,趙昆沒有發怒,只是以輜重問題應對王溥。
周軍的後勤補給問題極大,河東近左諸州,包括隰、慈、絳、澤、晉、潞、邢、趙、鎮、定等等無數州縣都在徵發民壯運糧支前。巴公原大戰之後,右僕射李谷被任命判太原行府事,正在使出全身解數調糧。即使如此,周軍的糧草儲備依然不多。
王溥認為漢軍已經膽寒,周軍可以以精銳北上援助忻州,大部分仍舊圍困晉陽,但是圍而不攻。如果對方主動出擊,就消滅漢軍在攻城,對方不出來,就困死晉陽。
趙昆把王溥的意見向武將諮詢,大部分人都贊成他的話。無面者便不再堅持,反正輪迴者們已經有了足夠的攻城戰經驗,可以派到忻州,去體驗一下守城戰了。
可惜魏王符彥卿膽子越來越小,周軍的兩路偏師——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領兵自磁州固鎮路赴潞州,以鎮寧軍節度使郭崇副之;河中節度使王彥領兵取晉州路東向邀擊,以保義節度使韓通為副——可都是一路北上,早早控制了忻州的。
沒錯,晉陽是契丹人非救不可的,這和他們的戰略有關。而對方要救晉陽,不拔掉忻州的話,他們連南下都做不到。周朝派了重兵駐忻州,目的便是守住忻州,阻擊契丹援軍,避免他們威脅晉陽的圍城部隊。
自五代以來,契丹一直沒有放棄向南擴張,侵蝕中原王朝的企圖,這麼多年,他們幹得也不錯。
在東線,他們攻佔了幽雲十六州,從河北打開了漢人核心地區的門戶。在西線,他們扶持北漢割據晉陽等地,從這裡高屋建瓴俯視整個河東地區,如果順利南下便可飲馬黃河,直逼中原腹地。
從戰略上來看,契丹人已經打開了通往中原的兩條路,而且盡占戰略要地,進可攻退可守。同樣,從戰略上來說,晉陽對遼國非常重要,他們就算正值內亂,而且之前損失了一大波精兵也要派人來救晉陽。
問題是,契丹人並不怎麼善於攻城,連守城也不行。雖然說契丹人進入河北地區后,其實已不能算是純粹的游牧民族,而是處於半牧半耕的狀態,連畜牧也很盛行,他們學到了很多農耕國家的東西。不過漢人善於經營發揮城市的軍事作用,他們在這方面似乎並不注重。
連上北漢的降軍,忻州已經有了三萬多人將近四萬的規模,符彥卿還沒完沒了的派人來晉陽報信,要求援兵。這貨要不是國丈加大軍頭,趙昆早派人把他拿下去砍了。
符彥卿的任務目標很清楚,便是駐守忻州等地,堵住契丹援軍救晉陽。幹這種事其實最輕鬆不過,就算正面干不過,消極防禦總會吧?哪怕野戰打不贏,只要賣力經營防務,對方以騎兵為主的部隊也別想拿忻州有辦法。這麼一來,周軍牢牢釘在忻州,對方別想順利從這裡過去。
忻州的情況可不是潞州那種只剩一座孤城,能被對方繞過的局面。巴公原之戰以後,趙昆就給兩路偏師下了命令,急速北上,在潰兵到達之前拿下忻州,最好能搶佔沂口。由於忻州之前防禦薄弱,周軍來的時候忻州守將投誠,周軍很容易控制了這片區域,並非只有一座孤城。
倘若只有一座孤城的話,死守忻州就是個笑話——這麼多人馬(將近四萬人)糧食不夠吃,守城人太多,反而起不到要緊的作用。所以要麼出去野戰,野戰打不贏契丹的話,主力就可以往回撤了。
這種情況下,擔心野戰打不贏對方,要援兵還可以理解。
問題是,沂口可是在周軍的控制之下。忻口是兵家必爭之地。傳說漢高祖劉邦親征匈奴被圍,死戰突圍,一路逃奔到此地才得以脫險。大難不死,劉邦十分高興,就把這個地方取名「忻口」,意思就是很高興的口子。
忻州號稱晉北鎖鑰,自古以來忻、代盆地就是是北方進入晉陽地區的要道。而忻、代兩地之間又有群嶺阻隔難以翻越;唯有忻口鎮前面有兩處交通孔道可以通行,險要的孔道,就是忻州地區往北的主要道路。
周軍佔領忻口,派兵阻塞就近的兩個孔道,對方南下的道路已經被徹底堵死。契丹人南下又怎麼樣,周軍只要卡住忻口鎮的兩處險要,他們過不來就是過不來。
於此相反,那種忻口的周軍具有主動權。如果對方的兵力不多的話,周軍完全可以北上。反正山地作戰,契丹人的騎兵發揮不出來,周軍完全可以嘗試收復代州,最好把雁門關控制在手裡。
但是符彥卿沒有任何北上的意思。他只是在軍報中叫苦連天,要求增援,甚至連在忻州囤積重兵會對周軍脆弱的後勤造成更大的壓力都不考慮。
如果換了個大將,趙昆早就把他免職了。可符彥卿不僅早就封王,女兒馬上就要封皇后,兄弟兒子無一不是掌兵大將,符家根本就是一個五代時期的軍中門閥……
趙昆可以依仗著自己地底牌,無視誅殺大將后造成別的武將產生兔死狐悲的抵觸情緒。奈何符家是一等一的軍頭世家,符彥卿又是國丈。在他下定決心清洗武將勢力,尤其是地方藩鎮之前,他不能把這老頭子怎麼樣。
————————————
被派往忻州的是張永德,禁軍中一等一的實權人物。也就是這個級別的人去了才有用,不然魏王符彥卿根本沒人管的了,一般的高級將領都不敢扎刺的。
張永德是殿前都指揮使、禁軍實權派人物,而且名聲很好。五代的許多大將都有毛病,不是貪財好色就是酗酒打罵士卒,還有的頂著「不義」之類的名聲,或者嗜殺……但手握重權的張永德身上反而很難發現有明顯的缺點。
這種傢伙簡直是個皇位接班人,有人望有實權有名聲,說實話,趙昆對他也不放心,但是他不怕張永德造反。倘若是趙匡胤,還有在低武頂峰位面爆種的可能性,畢竟是欽點的天子,張永德則沒有這個優勢。他敢造反的話,第二天之前就會被趙昆的炎爆術送去陰間稱王。
你有科學,我有神功;你有軍隊,我有魔法,如今的趙昆基本上可以橫行無忌。
而張永德也沒有辜負趙昆的希望。他去得快,回來的也快,來回只用了半個月,就擊敗遼軍,帶著大軍回來了,只在忻州留下幾千人繼續守衛。
這時候,圍攻晉陽城的戰鬥已經停止了,周軍圍而不攻,正在觀望。蟻附這種無腦爬牆的攻城戰術並不太好用,傷亡太大……可是仔細想想,難道有別的辦法嗎?挖地道這等所謂的奇謀妙術,在常年的戰爭中都用濫了,守城的也懂得防範,根本起不到作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