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

  衰老


  新陳代謝是社會普遍規律,但衰老是件可怕的事么?


  女者悅容,男者悅能。


  女士敏感於容不可說,故說說男士。


  對於男士人過45身體開始感到不行。比如:摔跤的時候感覺自己不再是年輕時那樣如同一塊橡膠,而是玻璃瓷器:「砰噹」掉地上,然後是炸紋。修養不得法,恢復也慢:年輕時病沒有過一個禮拜的。開始注意打坐修持:年輕時一切都是浮雲,現在情緒波動難以平復。記憶力開始消退:記不住人是沒有辦法的事。大腦構建功能開始關閉:多線思考要慎重,不如頭疼開始出現:快速閃念變成需要醞釀;聯繫性體系需要豐富。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不用就消逝么?很多時候由於人們慵懶也許是如此。


  時間、命運,最後是死神么?人的恐懼開始降臨嗎?

  其實,不然!

  對於衰老,要麼徹底的成熟,要麼「回嬰望憶」回返初心。


  有一正一反,一男一女,兩個人物可以參照。


  反面男士如《教父》裡面老維托·唐·科萊昂那樣欣然,拿著小鏟子,哄著兒孫,最後時刻依然說著:「生活,這樣的美好!」


  正面女士如過世的英國伊麗莎白王太后。看過《國王的演進》的人知道這個女士是如何贏得英國人民的尊敬的。記得以前看過一組伊麗莎白王太後晚年的照片,她依然保持樂觀熱心園藝、梳妝,沒有「老頑童」般的心態是不會有如此朝氣面對生活。


  現代社會的緊張是可以遠離人們內心的,開放心靈享受生活是人們常態:喝下清晨的豆漿、愜意的下午茶、清涼的傍晚散步。這一切都可以用溫馨圍繞在人們的周圍。


  所以,女悅容、男悅能、老悅德。


  在《戰國策·東周·秦攻宜陽》裡面有「景翠得城於秦,受寶於韓,而德東周」的故事,「德」發展至今「因得而德」的理念是有傳承的一面的。老年尤其注意戒貪,或財或色或名或壽數,回饋社會後代是「得德」的基礎,這樣既是「老驥伏櫪」的暮年、也是安逸的暮年。


  2016.3.19作—2016.7.4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