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越來越好
天氣越來越熱,路上的行人也少了,再耽擱就買不到雞蛋了。再說備下的肉都賣完了,籃子裏帶來的雞蛋也用完了,沒辦法再賣了。暮玲和暮煙收拾東西,準備去集市。
“姐你真聰明,那麽容易就讓暮豐交出了錢。”暮煙狗腿地恭維道。
“這次是真的要去買雞蛋,下次呢!下次咱娘一定會把錢收走的,說買什麽,可著數兒給留下錢,一文都不會多給。”
暮煙歎口氣:“真盼著冬天快點到來。”
暮玲笑著在她額頭戳了一下:“不孝順!”
姐妹倆推著車先去了南街,賣雞蛋的都在那邊。暮玲將車放在街邊的陰涼處,才提上籃子拉著暮煙去看雞蛋。
現在這裏隻剩下幾個人了,見她們走過來都紛紛圍上來問:“姑娘買雞蛋嗎?”
“多少錢一個?”
暮煙在一旁說:“雞蛋有大有小,論斤更合理。”
那幾個人見她們真的要買,連忙說:“論斤也行,你說多少錢一斤。”
“十三文錢一斤。”暮煙搶著說。
雞蛋論個賣兩文錢一個,大個的六個一斤,小的七八個,所以給這個價錢很合理。
姐妹倆挨個籃子裏看著,誰賣東西不是把好看的擺在最上麵,雞蛋當然是大個的擺在上麵。
看來看去,她們鎖定了一個雞蛋籃子,籃子裏的雞蛋都很小。就是因為雞蛋個小,送人拿不出手,所以才到現在都沒有賣出去。
守著那籃子雞蛋的是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看樣子就很靦腆,直到暮玲問了才回答:“我願意論斤賣。”
小姑娘沒有稱,暮玲她們也沒有稱,要去借。她們正考慮去哪裏借稱,蹲在一邊的一個胖乎乎的婦人怯怯地問:“鴨蛋你們要嗎?”
那籃子剛才她們看過,因為裏麵的蛋個個都挺大,所以就沒有問。原來那是鴨蛋,不是雞蛋,怪不得呢!
“這鴨蛋怎麽賣?”暮玲問。
“也兩文錢一個。”那婦人答道。
暮煙過來說:“鴨蛋煮了炒了都腥,都沒有雞蛋香,所以你才沒有賣出去。”
那婦人已經在這裏蹲了半日,一聽是鴨蛋,人家都不要。好不容易有人問價,婦人滿臉無奈道:“便宜點也行,我急著用錢。”
連急著用錢的話都能說出來,可見這婦人很實誠。暮玲道:“一文半錢一個。”
“成!”
賣雞蛋的小姑娘以為她們不要她的雞蛋了,急得都要哭了:“那我的雞蛋呢?”
暮玲安慰道:“都要,我們在官驛那邊做吃食生意,若再有同樣小的雞蛋,送過去便可。”
從賣菜的那裏借了稱,稱了小姑娘的雞蛋,一共八斤多,按重量付了錢,將雞蛋撿進自己家籃子裏,小姑娘高高興興走了。
那胖婦人的鴨蛋也數了,正好一百個,她應該是出門前就數好的。
“大嫂,我沒有空籃子了,想借你的籃子用一下。等下個集日,你再送一百個鴨蛋來,送去官驛那邊。”
婦人見攬下了生意,高興得眼淚在眼眶裏轉:“我是下河村的,挨著河,家裏有四五十隻鴨子,五天都不止下一百個蛋。平日都是在附近的集上賣,這幾日集上收鴨蛋的沒有去,我著急用錢,便跑到這裏來賣了,順便給我男人請先生看病。”
“我們的攤子就在官驛對麵,去了就能看到。”
暮玲付了錢,將一籃子雞蛋一籃子鴨蛋都提上推車,推著又去了賣吃食的北街。烤餅油條老豆腐,餃子包子,賣的都是尋常吃食,但是隨便一樣都令她們咽口水。
“現宰的新鮮豬肉,剩的不多了,便宜了!”這聲音聽著耳熟,姐妹倆看過去,那不是去過她們攤子的那個胖掌櫃的。
胖掌櫃也認出了她們兩個,笑嗬嗬道:“賣鹹雞蛋那兩個小姑娘,看看想買點什麽。
姐妹倆將肉攤打量一遍,肉案角上的一堆豬皮引起暮煙注意:“姐,豬皮,可以熬肉皮凍,一斤豬皮能熬好多。”
這時候賣肉的掌櫃朝暮煙點點頭:“嗯!小姑娘有見識,肉皮凍夾餅,別有一番味道。”
暮玲問道:“肉皮凍還能夾餅吃?它一見熱不就化了嗎?尤其是這大熱天,能不能成凍都難說。”
從上午這掌櫃的跑著去買吃的,就知道他是個吃主兒,他說好吃,味道應該不會差,再說豬皮很便宜。
讓掌櫃的稱了,那些豬皮才一斤多,十幾文錢,暮玲決定都要了。
再看看肉案上,隻剩下些不規整的肉頭,筋頭巴腦,旁邊一塊白色的東西入了暮玲的眼,那是豬油。
窮人家別說吃肉了,油星都少見,若是買些豬油回去熬了,豬油炒菜,頓頓都有肉味兒,油渣還能包包子,包餃子。關鍵還是,豬油比豬肉便宜很多。
豬皮豬油,一共才花了三十幾文錢,今日賺的錢還剩下不少,梁氏應該不會責難。
走在路上,暮煙問:“姐,剩下的錢要不要再留下點?”
暮玲白了她一眼:“鬼丫頭,在別處可不許這樣算計,不然該被人說不走正道。”
“我知道,咱留下了錢也沒打算就歸自己,就是再想做啥生意,省的娘舍不得掏本錢,誤了商機。”
暮玲思忖片刻:“算了,這才頭一日正經做生意,反正日後肯定都比今日賺得多。”
“姐你發現沒,今日買咱東西的多是過路的。”
“發現了,多是進出官驛,客棧的,咱這生意與集市關係不大,所以日日都可以做。”
“姐你真聰明!”
有件事一直困擾著暮煙,她這麽聰明,漂亮,能幹的姐姐,究竟是看上了誰呢?
回到家,梁氏不在,準是去陸家還沒有回來。暮玲將錢袋和買回來的雞蛋鴨蛋都放在桌上,省的梁氏回來再大加解釋。
熬豬皮凍還要等梁氏回來,暮玲將將豬油先熬了,盛在一個小陶罐裏。油渣剩下大半碗,也等梁氏回來處置。
就著熬油的鍋,將趕集剩下的一點麵烙成了油餅。鍋裏看著還是油浸浸的,幹脆添水做了一鍋疙瘩湯,最後撒一點蔥花在上麵。
梁氏在院子外麵就聞到了香味,一進大門就嚷著:“這是在家裏作啥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