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一杯鳩酒
韓文說完後也沒直起身,而是給朱厚照叩首三次,還有話說。
“請皇上允許臣最後一諫,請皇上保重,請皇上勵精圖治,務必將罪臣釘於史書為鑒,則臣於阿鼻地獄猶可自贖,罪臣韓文,謝主隆恩。”
有信念的人就是不一樣,張懋已經渾渾噩噩了,韓文還能回過神來。
他的這個要求倒是可以滿足,朱厚照答應了。
“準奏。你必死,但殺你的不是朕,而是推動你們用藥的人,等一下你和張懋還得再受心魔之刑,這樣等你們到錦衣衛詔獄時就沒有泄密的可能了。”
韓文又重重地磕了下去:“臣甘願受罰。”
朱厚照無法網開一麵,卻能讓他不那麽痛苦:“心魔之刑,對入魔念的人來說最痛苦,想一想你的誌向實現的那天,心中便會平安喜樂,人活著就是有念想,沒了念想,什麽時候咽氣無所謂。”
韓文這一次是真的感激,啞著嗓子又拜了下去:“謝陛下寬宏,願大明中興,祝陛下綿壽,罪臣拜別聖躬。”
朱厚照轉身出了地牢,呼出了胸中的悶氣,支使起手下來:“錢安和吳傑在這看著,抓緊,這一次一柱長香的時間,吳傑要確保他們沒有神經反射。”
吳傑理解不能:“神經反射?”
朱厚照這才發現自己說漏了嘴,忙換了個說法:“就是不用針炙也像針炙截脈一樣身體沒反應,能診出來嗎?”
“微臣必不辱命。”吳傑差點磕了,想到朱厚照不喜歡磕頭下跪,膝蓋彎到一半又改成了長揖。
朱厚照已經轉向錢寧了:“現在就去找一批畫作,將韓文家裏的畫換出來,交給王主事。”
錢寧想起養父收羅的那些名人畫作,有些肉疼,但還是毅然地點頭稱是,他不以為朱厚照是在給韓文栽贓,暗暗打算將藏貨一股腦心塞進去,這樣好加重罪刑。
可沒想到朱厚照沒說完:“有多少幅換多少幅,不許多也不能少,讓王主事估價,事後找王大人報銷,明白了嗎?”
“明白”倒是說了,但錢寧又不明白了,難道皇上扣的帽子不是貪賄,而是別的?
於是錢寧又開動小腦筋盤算起來,幹爹留下的字畫哪一幅可以跟謀反或怨望掛上勾的。
看錢寧的表情朱厚照就知道錢寧又想歪了,但他懶得理,而是交待起王守仁和湛若水來。
“最遲明天必須盤清楚,然後就讓那麽掌櫃抽身轉移。”
王守仁和湛若水都有些不自在,因為這事實在太大了,肩挑這樣的重擔,朱厚照又不派人監視,讓他們如履薄冰。
但他們心裏又產生了士為知己者死的念頭,朱厚照給的信任太重了,壓到他們呼吸都有些急促。
所以二人都沒有說話,幾乎同時行了個長揖大禮。
朱厚照沒扶,故意的,這樣的禮他受得起。
既有授業之恩,又有重用之遇,還是傾家相托,當然要看清王湛二人的根底。
差不多五百萬兩白銀的資產,說老實話朱厚照在行險,沒道理這麽考驗人的,人心經不起玩弄。
但他沒招,沒人了,大貓小貓兩三隻,要挑起這麽大的事,可不就人人都得擎天架海。
而且史書上的種種也說明二人經得起考驗,那就必須試試看,因為將來的責任和信任隻會越來越大。
要不是王守仁和湛若水都早已成親,朱厚照都想用上蔡震那招裙帶縛了。
最後處於張懋和韓文也要勞累老姑爺。
遲些,錢安、吳傑將輔助蔡震將張韓二人綁赴錦衣衛。
劇本寫好了,蔡震脅助清田,從勳貴中打聽到二人動機不純,詐出二人結夥走私食鹽,挑起清田掩飾,又擔心敗露密謀毒害皇上。
禦醫吳傑發現藥材不對路,因陪同皇上到淳安公主府,見識到老駙馬深明大義,無奈之下奔告求援。
禦前侍衛錢安忠心護主,製服了張懋和韓文二人。
至於朱厚照,啥也沒幹,病了又吃錯藥,差點死了,又因為洪福齊天,賴得臣下忠心護衛,又活了過來,躺著休息幾天就行。
最後,張懋和韓文會關進詔獄裏,好吃好喝相待,還允許探視申辯,由三法司明正典刑。
反近他們身上既沒傷也沒毒,哪哪都好好的。
至於為什渾渾噩噩,那能是壞事做絕被揭開了,怕受那千刀萬剮喪了膽,嚇傻了,都是報應啊。
這樣的方案能不能為張懋和韓文引來一杯鳩酒呢?
沒錯,朱厚照還是想釣魚的。
雖然王鍾英攔住了他,可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在宮裏都沒解決張韓二人,變數太大。
這會二人都落網了,證據確鑿,那還怕個球啊!
為此朱厚照都交待好了錢寧,在錦衣衛的詔獄裏設了好套,外鬆內緊,專等有心人。
可這杯鳩酒等到了,套子卻不能紮。
翌日,英國公張懋和前戶部尚書韓文勾結走私食鹽其後又毒害皇上的案子就發了,將滿朝堂的文武震驚到失語。
可他們又無法辯駁,因為此案太紮實是,可謂是證據確鑿。
不但換藥的證據,還有走私食鹽的,湛若水找來的那批掌櫃們立了功,起獲了大批往來書據還有賬冊,一夜間就整理了出來,一樁樁一件件,鐵證如山。
甚至於一些參與其中的將領還是先見到了證據才被抓的,連鼓動串聯都沒來得及。
更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還沒等三司法回過神來去提審張懋和韓文,司禮監秉筆太監蕭敬就拿著太後的懿旨進了詔獄,賜張懋和韓文鳩酒。
所有的人都傻了,這不是擺明了殺人滅口嗎?還能這麽玩?要掀桌子了嗎?
並沒有。
朱厚照在知道了那道懿旨的內容之後也不得不佩服張太後的狠辣。
張太後在懿旨中言明,張懋和韓文托同夥向其告罪,願意獻出所有貪鄙所得贖罪,以保全家人和朝廷的體麵,張太後接受二人所獻錢財,用於替皇上禮佛求福,以保佑江山社稷。
因而張太後願意擔下罵名,賞二人一個全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