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睜隻眼閉隻眼
不過這聲音聽著耳熟,聽著好像是獅子樓的掌櫃?
他知道那掌櫃是武大郎,是武鬆的哥哥。
上麵辦事的是武大郎?
接著又聽那女子嬌聲說:
“大郎,你太厲害了。”
西門慶暗笑,武大郎這也太無所顧忌了,我們還在樓下喝酒呢。
這樓板隔音也太不好啊。
就在這時,又聽那女人叫喚:
“大郎,月娘要死了……”
月娘?
西門慶仿佛又被一道雷電劈中。
這聲音太熟悉了,又叫月娘。
難道是自己的娘子吳月娘?
難怪剛才聽那聲音怎麽那麽熟,比跟自己那個時叫得還歡。
西門慶感覺自己腦袋綠油油的。
他望向武鬆。
武鬆卻似笑非笑瞧著他。
西門慶嘴巴張了幾下,愣是一個字都不敢說出來。
上麵聲音越叫越大,一浪接著一浪的,魯智深實在喝不下去了,說道:
“哥哥,武大這廝忙得很啊,這沒法喝了。也罷,改日再喝。”
一仰脖將碗裏的酒喝幹,起身告辭。
西門慶也正好借故開溜。
潘金蓮和武鬆把他們送出院外。
關上房門,站在院子裏都能聽到樓上隱約傳來的地動山搖一般的聲音,潘金蓮都不好意思回屋裏麵去了。
武鬆指了指天上淡淡的月亮,說道:“今夜月色真好,要不我們把酒水端出來,在院子裏賞月吧?”
潘金蓮心頭感激,還是武鬆體貼,知道進去聽到那聲音會很尷尬。
她更堅信那女人應該是武鬆找來給武大郎的,而不是武鬆自己的。
於是,兩人把屋裏的菜肴和一爐火都搬到了院子裏,在月下烤著火,吃著酒,說話賞月。
月亮時而鑽進雲層,時而又露出半張清冷的臉。
雖然也烤著火,可是夜風吹來還是有些刺骨,潘金蓮忍不住打了個哆嗦,裹緊了衣服。
武鬆也是喝了酒,伸手過去攬住了她的腰肢。
潘金蓮順勢便倒在了他懷裏。
…………
西門慶急急忙忙趕回家,一問吳月娘,果然不在,丫頭春梅也不見了,馬車也不在,氣得暴跳如雷。
他卻不敢返回武大郎家捉奸,隻能抱著腦袋不言語。
天快亮的時候,樓上地動山搖的動靜終於停歇了。
接著,聽到樓梯響。
院子裏武鬆立刻拉著潘金蓮躲在了院子角落裏,接武大郎陪著吳月娘從屋裏出來。
武大郎替她打開了房門,憨憨的聲音說道:“月娘,今天對不住了,我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吳月娘卻把他摟進懷裏,在他額頭上吧嗒親了一下,說道:“大郎,這是老天爺安排的,我很快活,從今以後我就是你的女人,我走了,改日再來找你。”
說著又親了一下,才戀戀不舍的放開武大郎,出門上車走了。
武大郎看她馬車走了之後,才回到屋裏,關上院門。
武鬆這才出來說:“大哥!”
武大郎瞧著他,撓著頭,很是不好意思的說道:“二弟,你聽我說,我喝醉了……”
武鬆笑了笑搖頭說道:“大哥不用解釋,剛才吳月娘說得很好,一切都是天意。
你喜歡她就跟她好,放心,不管是西門慶還是誰,都不敢對你怎麽樣。”
武鬆已經想清楚,西門慶這官是吳月娘的爹吳千戶給的,西門慶真不敢鬧翻。
最關鍵的是他娘子自己出軌,又不是武大郎去招惹的。
而且,武大郎還有個自己這麽有能力的兄弟罩著,他西門慶也隻能打掉牙往肚子裏吞。
誰叫他平素沾花惹草,還想勾搭潘金蓮,這也是報應。
潘金蓮也跟著進來,羞澀地對武大郎說道:
“夫君,是妾身對不住你,所以你跟她好,妾身不會有什麽二話。”
武大郎原本心中忐忑,聽到潘金蓮也這麽說,這才長長的舒了口氣。
果然不出武鬆所料,吳月娘天快亮回到家,西門慶裝著不知道,在屋裏睡覺沒有起來。
第二天兩人見麵也各自跟沒事人似的,該幹啥幹啥。
從這之後,吳月娘算嚐到了甜頭。
兩人好得如膠似漆的。
西門慶睜隻眼閉隻眼。
…………
獅子樓。
武大郎正在櫃台處給客人結賬。
武鬆到衙門去了,他畢竟是衙門的人,衙門有事還得去。
就在這時,忽見外麵進來許多人。
正是武鬆指腹為婚的李巧奴和她的父母,身後還跟著李桂姐以及七八個保鏢。
他們大搖大擺一直來到了櫃台前。
武大郎趕緊出來跟李父拱手道:“李家大叔,多年不見,你還好嗎?”
李父神情有些尷尬,旁邊錢氏卻冷笑說道:
“武大郎,你還認識我們呀,我還以為你們得了獅子樓,眼睛長在頭頂上,把我們這些窮親戚拋到腦後了呢。”
“怎麽會呢?上次我來晚了,到的時候說你們已經走了,而且還退婚了,我家二郎我還正懊惱呢!”
錢氏說道:“那你不用懊惱了,我們不退婚了,今天就是來跟你商量婚事的。”
武大郎撓撓頭:“這個二郎說了,他的婚事他自己決定,不讓我做主,要不還是等他來了咱們再商量。”
李桂姐說道:“等他來幹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既然已經不在了,長兄為父,你替他做主有何不可?媒婆我都叫來了,馬上三聘六禮過門。”
李巧奴雙眼貪婪地瞧著富麗堂皇的獅子樓。
上一次來她不知道這獅子樓是武鬆的,以為是別人的,所以也沒怎麽在意,現在就好像看自己家的東西似的,看每一處都要掉哈喇子。
我一定要成為這裏的女主人,不管付出什麽代價。
她突然撲通一聲跪在了武大郎麵前哭訴道:
“大哥,二郎他不要我了,他沒良心,想拋棄我,我父母帶我千裏迢迢來投靠他,居然有了錢了就看不上我了,居然要退婚。
你替我做主啊,如果他不娶我,我今天就吊死在這。”
說著從袖籠中拿出一截麻繩,尋死覓活的便要去找橫梁上吊。
慌得武大郎趕緊一邊阻撓,一邊叫李父和錢氏,讓他們勸勸。
這一鬧騰,有不少人過來看熱鬧。
李桂姐扯著嗓門喊道:
“諸位鄉親,大家來評論評論,這是獅子樓東家武鬆的指腹為婚的發妻,當年武鬆父母可沒少得到這李巧奴的父母的恩惠。
他們窮得揭不開鍋,李家舍米舍錢幫他們渡過難關,感激之下定了這門婚。
如今人家李巧奴一家來投親了,他居然把人家攆出門去,不認賬了,有這樣不要臉的人嗎?”
一時間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紛紛議論:
“天哪,見利忘義,真不是個東西。”
“沒想到獅子樓東家做菜這麽好吃,心卻這麽黑,以後我不來了。”
“是呀,小時候家裏危難,得到人家接濟錢米,如今有了錢了翻臉不認人,真是狼心狗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