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國之霸王張繡> 第四百零二章 吾收奸雄略盡

第四百零二章 吾收奸雄略盡

  在此之前,馬騰其實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但是現在被楊阜點破了。


  他堂堂馬騰,伏波將軍馬援之後,縱橫羌胡多年。終於到了這種地步了。


  或請降、或是逃走。


  這都不是好的選擇。投降,乃是寄人籬下。哪有縱橫一方逍遙快活?


  逃走,現在他還能逃去哪裏了呢?西入西域,北走鮮卑罷了。那都是苦寒之地啊,而且都是異族的地盤,更是寄人籬下,看人臉色過日子。


  馬騰猶豫了許久,抬頭問楊阜道:“義山。我北走武威,繼續領兵抗衡張繡如何?”


  河西諸郡之中,張繡的老家武威郡,更遠離關中,更能【恃遠不服】。從軍事上的角度來看,去那邊做垂死掙紮,也是可以的。


  楊阜歎息了一聲,誠懇對馬騰說道:“以張繡為人,定然不會坐看大帥你們東山再起的。必窮追二位到天涯海角。你們逃到武威一帶,也隻是多堅持一段時間罷了。何必呢?”


  楊阜的話已經是明示了,現在局勢已定了,該投降還是投降吧。


  但馬騰還是猶豫,輕歎了一聲,說道:“容我想想。”


  楊阜知道要做這個決定並不容易,也是微微歎息著,站起來搖搖頭,轉身離開了。


  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的。


  張繡親自率領一路大軍,自羌中往東,到達金城之外。


  龐德領一支大軍,由南向北,到達金城,雙方會師。


  張繡與龐德並沒有見麵,而是各自在城外安營紮寨。張繡在城西,龐德在城南。


  不過張繡的帷幄大謀臣們都紛紛離開了龐德,回到了張繡的身邊。


  中軍大帳內。張繡大馬金刀的坐在帥座上,其下文武分別而坐。武將有趙雲、胡車兒、華雄。


  文官有荀彧、沮授、法正三位軍師祭酒,以及主簿蔡瑁,還有諸葛瑾。


  看起來人數有些稀少,但都是濃縮的精華。


  張繡環顧了一眼眾人,笑道:“先禮後兵,乃是古法。如今我已經兵臨城下,大軍數十萬蝟集。馬騰、韓遂連戰連敗,已經衰弱到了極點。這個時候,可以派人去勸降他們了。諸位,誰敢前往?”


  說到這裏,張繡的眸光在文官集團中掃視了起來。


  主簿蔡瑁挺身而出,躬身下拜道:“明公,我願以三寸不爛之舌,遊說馬騰、韓遂歸降。”


  張繡張了張嘴,然後又看了其餘文官們。文官們都是人精,平常不僅不會得罪蔡瑁,反而相處的不錯。


  畢竟,蔡瑁乃是張繡的小舅子。是親眷。


  文官們全當沒有看見張繡的眸光,各自眼觀鼻,鼻觀心。


  張繡無奈,隻得對蔡瑁說道:“好。德珪且去。若能說服馬騰、韓遂歸降,我上表朝廷,赦封你為列侯。”


  “多謝明公。”蔡瑁大喜過望,拜謝了一聲,昂首挺胸的走出了大帳,雄赳赳氣昂昂的讓親兵準備馬匹,隻帶著兩個隨從,馳騁出了大營,往金城而去。


  張繡難得瞪了一眼文官們,埋怨道:“德珪沒有才能,這一次去,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你們也不出個聲音?”


  文官們齊齊看了一眼張繡,然後沉默以對。
……

  事實證明,張繡是有些看輕了自己的小舅子。


  蔡瑁雖然沒有才能,但是從小在世家圈子裏混,口才還是有一些的。如今他更是綁上了大腿。


  身後有張繡有張繡的數十萬大軍支持,自然也是膽魄無比。


  在一番交涉之後,蔡瑁從城西進入城內。然後被一名官員迎接進入了韓遂的府邸大廳內。


  偌大的地方也沒有別人,隻有馬騰、韓遂、楊阜三人。


  蔡瑁不認得這三個人誰是誰,但是大概能猜測出來。


  “這位一定是楊長史了。”蔡瑁先是對楊阜躬身一禮,然後稱讚道:“長史才能幹練,乃是涼州上士。大司馬經常叨擾。【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楊阜邪】。今日能得見楊長史麵容,真是榮幸。”


  楊阜不得不承認,蔡瑁很會說話。而且他內心有些竊喜,張繡竟如此看重我?


  但是楊阜隨即又想起來自己的遭遇,不由竊喜全無。羞愧拱手說道:“蔡先生言重了。我為馬、韓二位大帥出謀劃策,卻屢戰屢敗,堪稱無能,算什麽【涼州上士】。”


  蔡瑁笑著說道:“楊長史不必慚愧。長史是【涼州上士】這毋庸置疑。隻是要看與誰比。以長史一人之力,與我張大司馬以及帷幄大謀士們對峙,自然智窮。並非是長史無能。”


  楊阜稍稍搖頭,但再一次對蔡瑁拱了拱手。


  蔡瑁先與楊阜寒暄了一陣之後,才與馬騰、韓遂見禮。馬騰、韓遂也沒為難蔡瑁,請了蔡瑁坐下。


  “如今兩軍對陣,廝殺就在下一刻。先生進入城池,不知道是什麽意思?”韓遂其實對蔡瑁的來意,清楚的很,卻故作不知道。


  “乃為【武】而來。”蔡瑁笑著拱手說道。


  “這是何意?”韓遂蹙起了眉頭,有些不解。


  “止戈為武。”蔡瑁昂首挺胸,眉目間有神光,拱手說道:“如今雙方大軍蝟集,數十萬之眾,廝殺隻在下一刻。聽聞馬大帥寬厚,待民眾不錯。韓大帥保境安民,也頗有功勞。這個時候,何不憐惜百姓,放下矛戈,與朝廷握手言和呢?”


  蔡瑁口才不俗,這個時候不說勸降,不說張繡大軍如何如何兵強馬壯,韓遂、馬騰如何如何虛弱,隻說握手言和,很給馬騰、韓遂麵子。


  馬騰口才不行,楊阜已經氣餒。韓遂便當仁不讓站出來說道:“既然是止戈為武,心念數十萬士卒性命。大司馬又何必咄咄逼人呢?朝廷與我們分別統帥秦、涼二州,互相和睦。不就少了很多是非?”


  馬騰這才接話,點頭說道:“若張大司馬能表奏我家賢弟為涼州刺史、平北將軍、封侯。我們必然對朝廷恭敬有禮,按時貢獻。”


  這就是沒得談了。


  文的不行,那就來武的。


  蔡瑁稍稍端正了一下坐姿,眉目間露出淩厲之色。宛如有張繡的加成一般,氣魄無匹。


  他沉聲說道:“天下一統,大勢所趨。張大司馬上奉天子,下討不臣,氣吞萬裏。如今手握雄兵數十萬之眾,麾下良將千員。而二位大帥,勢窮、智窮。大司馬又怎麽能放虎歸山呢?”


  說到這裏,蔡瑁抬起頭來看向韓遂道:“先生號稱【海內名士】。”而後轉頭看向馬騰,說道:“將軍乃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世為漢臣。二位各有名望。”


  “二位若能以數十萬之眾,歸降朝廷。以大司馬豪橫,必表奏朝廷,封二位為列侯,富貴榮華。豈不美哉?若二位硬要抗衡朝廷王師,則破城之後,恐怕性命不保。”


  說到最後,蔡瑁聲色俱厲。


  這一刻,他仿佛就是天下無敵的。背後的張繡,以及張繡麾下的帷幄大謀士,萬人敵猛將,以及數十萬大軍,給了他無比的氣魄。


  哪怕是身在敵軍老巢,他也敢這麽說話。


  或文或武,或笑顏,或厲色,遊刃有餘。


  韓遂、馬騰頓時動怒,但是他們隱忍沒有發作。馬騰暫且不說,韓遂其實也有投降這個選項。


  而如果做了蔡瑁這個使臣,那這個選項也就塗抹了。


  他不能殺了蔡瑁。


  但是韓遂也沒有弱了氣勢,冷笑道:“那就沒的說了。我經營金城多年,城中多的是糧草輜重。精兵尚有三十萬,可以據守三年。張大司馬既然想要天下一統,那麽就讓他親自領兵來取吧。”


  這一下,蔡瑁沒轍了。這文的不行,武的不行。韓遂是頭鐵了,打算在金城這烏龜殼內盤橫,抗衡張繡的長槍大劍。


  靠語言,是很難勸降韓遂的。


  不過蔡瑁還是努力掙紮了一下,又言語刺激著馬騰、韓遂,希望這二人能回心轉意。


  但是最終也沒成功。不過韓遂、馬騰雖然被激怒了,但也很是有禮貌的將他送出了城池。


  這一匹快馬進入敵軍老巢,在數十萬大軍之中,說的這麽暢快。


  蔡瑁雖然沒有完成任務,但是仔細一想,覺得也不虧,爽。


  這就是邦交啊。


  大國氣魄。


  如果換一個人跟馬騰、韓遂這麽說話,恐怕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而蔡瑁的這一番表現,讓馬騰、韓遂、楊阜三人誤判了。


  送走了蔡瑁之後,楊阜輕輕歎息了一聲,說道:“張繡麾下,能人異士何其多也。傳聞這個蔡瑁,是個沒有才能,善於阿諛奉承的人。但今日一見,卻也是膽魄驚人。可見傳聞不可信。而張繡又有識人之明,留了蔡瑁在帷幄之內。”


  “義山說的沒錯。這蔡瑁出生於名門,又一表人才,膽魄過人。未來必然也是張繡麾下的重要大員,青史留名的人物。”馬騰點了點頭,也對蔡瑁的膽魄十分稱讚。


  韓遂沒有說話,但是眼神卻是讚同二人的。


  蔡瑁這個家夥,能在他們三個人的麵前,說出什麽“城坡之後,性命不保”的話,確實是夠膽色。


  他也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