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北涼道四線皆戰,龍象軍苦戰流州 (4)
身經百戰的李陌藩對此沒有半點驚訝。天底下當然少有真正不怕死的人,但是戰場之上,尤其是涼莽對峙的戰場之上,你越怕死就死得越快,這幾乎是每一名新卒在進入北涼邊軍後,都會被老卒鄭重其事告知的第一件事,北莽蠻子不會因為你的怯弱而手下留情。也許很多北涼新卒起先都感觸不深,可當他們親曆戰場搏殺後,就會很快發現死人真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被箭矢貫穿,被戰刀劈殺,被槍矛捅落。久而久之,能夠活下來的新卒,就自然而然變成了老卒,也許內心深處依舊畏懼死亡,但是起碼已經知道怎麽讓自己不因畏懼而減弱戰力。偌大一座戰場,也容不得誰傷春悲秋,隻要你渾身浴血,眼睜睜看著袍澤一個個倒下,甚至有些時候是替你去死,你如何能夠畏死?!如何對得起那些並肩作戰,不惜讓自己戰死換你活下去的兄弟?!
李陌藩掂量一下手中那根沉甸甸的鐵槍,低頭望去,然後轉頭看了一眼涼州方向。
大將軍,我李陌藩脾氣古怪,說好聽點是恃才傲物,說難聽點就是目中無人。這些年在邊境上也做了不少見不得光的醃臢事情,若是在離陽軍伍,這輩子都出不了頭。結果能夠在雄甲天下的北涼鐵騎中,擔任手握實權的正三品武將,拿最好的刀,騎最快的馬,在這天高地闊的西北大漠之上,帶著萬騎在黃沙千裏之中,馬蹄之下更是戰死邊關袍澤的累累白骨,這輩子經曆過的精彩跌宕,是別人幾輩子累加也比不得的。
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就讓那些英雄,在各自戰場上轟轟烈烈去死。讓那些梟雄,在廟堂上鉤心鬥角,機關算盡。求名求利求仁求義,各有所求各有所得,各有所求不得。所有風流人物,無論敵我,都盡顯風流。
這句話是李義山說的。
李陌藩覺得自己這種在中原惡名昭彰的家夥,竟然都能當一回義無反顧的英雄,值了。他提了提長槍,輕輕說道:“那就坦然赴死吧。”
一行人走在天井牧場的草地上,地麵柔軟,偶爾還會有積水從靴子周圍緩緩溢出,足可見隴西此處牧場的水肥草豐。作為僅次於纖離牧場的北涼道養馬地,冬春無界,夏秋相連,氣候條件得天獨厚的隴西,自古以來便是每個盛世王朝的馬源重地。大奉王朝在隴東隴西一帶養馬三十萬匹,設置隴右牧馬監一職,被譽為不輸大奉開國皇帝的中興之君劉澤兩次北伐,就曾經在此地征集戰馬十六萬匹。北莽隴關貴族其實最早就是八百年前大秦王朝在戰亂中往北遷徙流落的遺民,追根溯源,曾經都是隴西至潼關之間的大秦子民。
在一行人中,天井牧場的主事人趙綠園顯得尤為戰戰兢兢。沒辦法,身後暫時給他當綠葉陪襯的那五六號人物,有官職的,就像角鷹校尉羅洪才,無一例外都是北涼十四位實權校尉。至於那個唯一沒有官身的,早先也是做過幾年涼州將軍的北涼軍大將石符,隻可惜拖累於上任北涼都護心腹的標簽,不等新涼王世襲罔替,石符自己就識趣地請辭卸甲了,不知為何這次又給拎了出來。趙綠園也不知石符是要被秋後算賬還是東山再起。趙綠園忐忑不安,除了因為身邊那個年輕人便是徐鳳年外,更多還是因為天井牧場這次臨危受命,卻隻能抽調出不到五千戰馬,甲等戰馬更是隻有六百餘匹,距離北涼王的要求還差了不少的數額。但是趙綠園有苦自知,如果王爺早個半年來,這次要馬,別說是不分等級的八千匹戰馬,就是八千匹甲等北涼大馬,他也能給出。先前北涼都護府從此地緊急抽調出一萬匹戰馬,這六百匹甲字馬還是他好不容易才留下的最後家底,跟前來牧場要馬的懷陽關“欽差大臣”急紅了眼,大罵那人是做竭澤而漁的勾當,還說你們都護府有啥了不起的,趙綠園拍著桌子揚言要跟王爺的清涼山梧桐院“告禦狀”。不過如今涼王徐鳳年來到身邊了,趙綠園還真不敢當麵說懷陽關那座北涼都護府半個字的壞話,隻能絮絮叨叨說些卑職無能有負所托的廢話。趙綠園又不傻,別說北涼,全天下人都曉得褚都護跟新涼王的關係,隻是姓氏不同的真正一家人啊。
徐鳳年和趙綠園並肩走在牧場草地上,身後是正值壯年卻常年沉默寡言的石符,還有角鷹校尉羅洪才等人,其中就有負責涼州西大門安危的隴西校尉趙容光。天井牧場地勢廣闊,風景旖旎,隴西冬長無夏,有六月寒凝霜的獨到氣候,所以時下比起別地,要清涼許多。隻是除了麵無表情的徐鳳年,羅洪才等人的神色都顯得火急火燎,便是退出軍伍已經將近兩年的石符也眉頭緊皺。
徐鳳年望著眼前的肥美草地,感慨頗多。自版圖延伸到西域的大奉起,天下軍馬半出此地的兩隴,就有很多皇親國戚和王侯將相在這裏私養馬匹,喜好以養馬多寡攀比權勢高低。生財有道的北涼道經略使李功德早年就提議是否可以打開馬禁,向太安城和中原達官顯貴販賣乙等戰馬以下的馬匹,這必將是一筆巨大的收入,以此為北涼賦稅減少壓力,但是被徐驍直接拒絕了。士子赴涼後,不乏讀書人提出同樣策略,在涼馬一事上大做文章,在不削減甲乙丙戰馬的儲備前提下,依然能夠增賦稅,添兵餉,結交京城顯貴,示好離陽趙室,可謂有百利而無一害。宋洞明的龍門和徐渭熊的梧桐院對此都不敢擅自定奪,交由徐鳳年決策後,他也有過一番深思,最終還是擱置了此事。
徐鳳年在一處坡度舒緩的山坡頂停下腳步,舉目望去,隻見綠意盎然。他突然轉頭對年近五十、老態畢現的趙綠園笑道:“趙大人,這其實是咱們第二次見麵了。當年本王年紀還小,陪著徐驍來這裏避暑,記得那時候趙大人剛剛從涼州邊軍退出,在天井牧場上任不久,那會兒馬場百廢待興,趙大人拍著胸脯跟徐驍保證,不出十年,就能讓隴西變成離陽第一大的馬場。不知道趙大人還記不記得,答應過徐驍總有一天要拿出一匹天下第一的神駿,慶賀我這個世子殿下的及冠禮?”
跟戰馬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人頓時就激動了,顫聲道:“王爺還記得,還記得啊……卑職如何敢忘,不說天井牧場兢兢業業培育良馬,這麽多年還一直托付邊軍將校和遊弩手,隻要在大漠草原上瞧見那俊逸非凡的野馬之王,捕獲以後一定要送到天井牧場。事實上四年前還真有一匹神駿送到牧場,隻是王爺及冠禮的時候,老兒誤以為王爺把這事給忘了,又怕被人說成是不務正業、隻知道溜須拍馬的混賬官員,猶豫了好些天,到底還是沒有送往清涼山王府。最後實在拗不過咱們騎軍周副帥的百般請求,隻好送了出去,早知如此……唉,老兒真是悔死了!”
徐鳳年笑道:“沒關係,我們北涼鐵騎能有今天,包括天井牧場和纖離牧場在內所有的大小馬場,功不可沒。時至今日,本王才上過幾次戰場?要說有兩匹乙等馬以供騎乘,倒也勉強配得上,再有匹甲等大馬就是暴殄天物了。”
大概是知道趙綠園要為自己打抱不平,徐鳳年擺擺手說道:“你們先回去,我和石將軍說些事情。”
眾人離去,留下那個北涼公認宦途坎坷的石符。此人和幽州刺史胡魁昔年號稱“涼州雙璧”,都是年紀輕輕卻戰功顯著的邊軍“老人”。“雙壁”這個說法,最早是說春秋戰事中最早冒頭的兩位騎軍將領吳起和徐璞。那時候徐驍還在轉戰春秋,沒有封王就藩,故而兩人被譽為“徐家雙璧”,如今一人在北莽敦煌城隱姓埋名,一人去了西蜀輔佐陳芝豹。陳芝豹的離涼入蜀,徐鳳年的世襲罔替北涼王,成為石符和胡魁在官場上的一道分水嶺。後者重新崛起,擔任一方封疆大吏,官階更高的石符卻黯然失色,解甲歸田。不過奇怪的是,對於石符的辭任,無論是清涼山還是之後設置的懷陽關都護府,都以置之不理的態度對待,甚至哪怕後來褚祿山兼任涼州將軍,也沒有明確告知涼州軍界石符已經退出軍伍,軍情邸報依舊會按例每半旬一次送往在家休養的“涼州將軍”石符。
徐鳳年輕聲問道:“石將軍,西蜀道這次一萬精兵奔赴廣陵道,韋甫誠和典雄畜兩人僅任副將,交由一個外人呼延猱猱擔任主將。而北涼、西蜀兩地交界的邊境,陳芝豹讓一個叫車野的年輕人鎮守西蜀北門,對於這兩件事,石將軍有什麽看法?”
石符眉頭皺起得越發厲害,閉口不言。
徐鳳年安靜等待下文,似乎鐵了心要等這位昔日的蜀王心腹開口,以此交納投名狀。但是石符咬著牙就是不說話,神情越發黯然。若是年輕藩王問計流州,或是涼州虎頭城、幽州葫蘆口,石符自認都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是陳芝豹對他石符有栽培之恩,不管陳芝豹是否與北涼背道而馳,但隻要陳芝豹一天沒有明確把矛頭對準北涼,他石符就一天不會對陳芝豹反目為仇。哪怕因此在今天惹惱了徐鳳年,石符依舊在所不惜。對於身邊這個年輕的徐家人,石符其實極其佩服,隻是有些觸及底線的事情,石符過不去心裏那個坎,所以當年身為騎軍大統領的懷化大將軍鍾洪武,才會對石符這個年輕人破例“刮目相看”,視為眼中釘。
徐鳳年沒有等到答案,又問道:“如果本王說石將軍能夠舉族三百人,全部安然遷徙到西蜀,那麽你會不會去西蜀?”
石符猶豫了一下,苦笑道:“不同於韋甫誠、典雄畜,也不同於來自北莽孑然一身的車野,我石符的家族在涼州是大族,就算我本人願意去西蜀,加上王爺也不阻攔,可是習慣了北涼風土的家族內不少老人,也不會答應背井離鄉,這跟我石符能不能在西蜀重新當上大官沒有太大關係。不瞞王爺,說來無奈,退一萬步說,事實上石家真要帶著那些祖宗牌位搬去了西蜀,別的不說,家族與我同輩的三人,還有那四個在涼州邊軍中任職的侄子輩年輕人,應該都會留在北涼。如此一來,還沒有離開北涼道,石家就已經四分五裂。”
徐鳳年皮笑肉不笑道:“石將軍倒算是坦誠相見。”
石符笑了笑,說道:“藏藏掖掖也沒用啊,我知道石家內就有安插多年的拂水房諜子,不是我有這份火眼金睛的能耐,而是褚祿山在就任北涼都護以前,專程到了石家跟我‘坦誠相見’。所以這兩年,我就沒有哪天能睡得安穩。說來好笑,早年在邊軍中,哪怕很多次深入北莽腹地,靠著戰馬隨地休息,睡得都要比如今在自家床榻上來得好。”
徐鳳年對於褚祿山在石家內安插眼線一事不置可否,轉移話題,笑問道:“天井牧場目前有八百白馬義從,羅洪才和兩名校尉的三千四百騎,加上牧場本身的隴西駐軍和趙容光留在原地的兩千騎,加在一起,仍是不足八千。接下來本王最多隻能等三天,涼州東門潼關的兩大校尉之一的辛飲馬也會領三千精騎趕來,人數堪堪過萬。石將軍覺得這一萬騎匆匆忙忙投入流州戰場,是能夠雪中送炭,還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石符反問道:“如果石符直言不諱,王爺當真會聽?”
徐鳳年淡然道:“先說來聽聽看。你石符畢竟不是燕文鸞、陳雲垂這樣的春秋名將老將,也不是褚祿山、袁左宗這樣戰功煊赫的徐家自己人,還沒有資格說什麽就讓本王聽什麽。”
石符歎息一聲,仍是緩緩開口道:“在我看來,王爺這一萬騎不說杯水車薪,但是可能對流州這一州之地局勢有所裨益,卻斷然無益於北涼大局,如果我是王爺,那就更加徹底些,讓陵州兩位副將汪植和黃小快領銜,以煙霞校尉焦武夷等校尉兵馬作為主力,要涼州境內騎軍擁入流州解燃眉之急,還應該果斷讓這些陵州拿得出手的騎軍也北上進入流州,在戰勝北莽西線的柳珪大軍後,迅速填補涼州關外和懷陽關以南的那片空白……”
石符驟然感受到年輕藩王的殺機,坦然道:“原本不知道情況,但是既然來了天井牧場,聽說了這座牧場的戰馬數目,見微知著,石符多少也猜得出王爺和都護府的謀劃,王爺對此不用多想。”
徐鳳年點了點頭,蹲下身,拔了一根甘草咀嚼起來。
石符繼續說道:“歸根結底,涼莽之爭,涼州關外和流州還有幽州,三座戰場都會各有勝負,但是真正決定我們北涼存亡的地方,其實隻有涼州關外,這個地方輸了,北涼也就輸了大將軍和王爺兩代人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北涼大勢。王爺兵行險著,讓袁統領的一萬大雪龍騎和兩支重騎軍奔赴幽州葫蘆口,要一口氣吃掉楊元讚的東線大軍,自然沒有錯,相反出奇製勝。但是用兵一事,從來都應當奇正相和,不能贏在一時一地卻失去大勢。在春秋之中,有過許多這樣的明明將領贏了大仗卻害得君王亡國的可笑戰役。西壘壁戰役最終分出勝負之前,外界誰都看好打了一連串細碎勝仗的西楚,但是大將軍就是拚著兵力急劇消耗也要完成對西壘壁的圍困,甚至不惜拿幾支兵馬在重要卻不算關鍵的戰場,主動引誘西楚大部精銳去吃掉,就隻為了造就西壘壁外圍防禦的那點點縫隙,袁統領大放光彩的妃子墳戰役,就是一個明證。”
徐鳳年猛然站起身:“石將軍,這一萬騎就交給你了,最遲三天,你就要帶著他們去流州馳援青蒼城和龍象軍。”
石符愣在當場,既費解自己為何能夠擔當大任,也疑惑為何不是徐鳳年親自領軍。
徐鳳年吐出嚼爛的草根,沉聲道:“今早得到的消息,虎頭城已經失守,北莽大軍壓境懷陽、柳芽、茯苓三鎮。”
石符臉色大變,震驚道:“虎頭城怎麽可能這麽快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