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史記》成書,千秋之業
司馬遷邁著沉重的步子。
“因為這次禍事,我司馬遷‘死’了一次,雖然我愧對祖先,但卻不後悔進諫天子。李家世代忠良,為大漢而戰,功勳千秋。”
葉遲也是一聲歎息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是太史公對飛將軍李廣的評價,他平叛守邊,巧對匈奴,鎮守邊菌,功勳卓著,李陵死戰匈奴,無援而戰。”
司馬遷搖頭道:“浚稽山,李陵五千步兵抵擋匈奴主力三萬騎兵,自古騎兵突襲無敵,步兵迎戰自是不占優勢,在此等情況之下,李陵與成安侯韓延年死戰突圍,成安侯戰死,李陵無言回漢,力戰被俘。”
葉遲也是惋惜道:“隻可惜那公孫敖前往迎接李陵歸朝,卻以李陵將軍投敵,訓練匈奴兵士攻打漢朝所連累,然以太史公對於李陵的了解,絕非如此。但天子震怒,滅李陵家人,太史公為此受累。”
匈奴之地。
漢使在公孫敖之後再防。
“李將軍,天子希望你能夠回到大漢,可您為何投敵,您的好友司馬遷被處以腐刑,忍辱著書,可曾後悔?”
“後悔?我率領五千步兵死戰三萬匈奴鐵騎,卻無援兵救援,成安侯韓延年戰死,我李陵又有何麵目回大漢拜見陛下,唯有死戰,方能對得起我李家列祖列宗,然而最終力竭被俘,一場死戰,換來的卻是全家被殺,我真的後悔當時沒能來及自刎謝罪,但是即使是這樣,我又如何對不起這大漢?”
對於使者的問詢,李陵的質問。
一代大漢永將,自此真正的詐降成真。
“公孫敖上次迎接將軍未果,聽聞您為匈奴訓練兵卒,為以後的戰事能夠對抗大漢軍隊做準備,這已經是激怒了陛下。李將軍,這等事情,當時您又是如何想的啊!”使者一聲歎息,這也是朝廷中的文臣武將對李陵討伐的緣由之一。
“我說過那個人不是我,而是駐守奚侯城都尉李緒,公孫敖但憑一麵之詞,就讓我全家被誅,我又如何回去見李家的列祖列宗,唯獨太史公,是我李陵愧對了。”李陵說著對著南方一拜。
李陵拜完之後就拂袖而去。
司馬遷看著李陵想要叫住他,手臂卻停在了半空之中。
葉遲望著眼前的二人,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濁氣道:“塞外都尉李緒,不戰而降,成為了匈奴單於的座上賓,位次更是高於李陵一個位次。李家因為李緒為匈奴練兵而導致全家被殺,無論公私,李陵選擇刺殺了李緒,為了避免被大閼氏憤怒殺之,被看重他才華的匈奴單於藏於北地多年,最後還以自己的女兒下嫁,李陵成為了匈奴的右校王,直到病死。在太史公之後的《漢書》中,便有李陵傳一篇為其做傳。”
“《漢書》?”司馬遷聞言一怔道:“何為《漢書》?”
“《漢書》為後世班固所著,這部史記是太史公所著《史記》後續,能入正史,便是為李陵將軍平反,隻是無奈李陵將軍不願做反複無度之人,便留在了匈奴直到老死。而太史公您,也在這等殘酷的生活逆境中,寫下了千古名篇,流傳後世,讓後世之人知曉上古之事,傳下炎黃火種。”葉遲說著後退一步對著司馬遷作揖道。
“《史書》是我司馬家太史兩代的夙願,如不能完成,我司馬遷如何對得起先父,又如何對得起這天下?我身已殘,但心誌堅,忍辱負重,亦非我司馬遷一人,曆代先賢便是表率。《詩》、《書》含義隱微而言辭簡約,這是作者想要表達他們的心誌和情緒啊!”
“周文王被商紂拘禁羑裏,從而推演出了《周易》。”
“孔子在陳蔡之地受邀前往楚國講學,卻被不采納他的主張的陳蔡兩國國君圍困絕糧,由此而作《春秋》。”
“屈原忠心衛國,忠言逆耳,一勸楚王不聽敗於秦,二勸楚王不聽亡其都,三勸死誌汨羅江,留下《離騷》傳千古。”
“左丘明雙目失明,卻心靈通透,執筆作《國語》。”
“孫臏被困魏國,被龐涓殘其雙腿,未曾消沉,立誌著《孫臏兵法》。”
“前秦相邦呂不韋,被貶蜀郡,才有《呂覽》行於後世。”
“韓國公子非,被困秦國,有感而寫《說難》、《孤憤》。”
“他們之不得誌,從而追溯過往,警醒後世未來,我司馬遷雖不比先賢之偉,卻也願為世人留下一篇文章,供世人點評參詳。”
司馬遷言及至此,不由咳嗽了起來。
葉遲上前攙扶,並未言語。
“維昔黃帝,法天則地,四聖遵序,各成法度;唐堯遜位,虞舜不台;厥美帝功,萬世載之。作五帝本紀第一。”
司馬遷再次開口,這是華夏之開篇,更是《史記》之本源。
“這是在講從前黃帝以天為法,以地為則,顓頊、帝嚳、堯、舜四位聖明帝王先後相繼,各建成一定法度;唐堯讓位於虞舜,虞舜因覺自己不能勝其任而不悅;這些帝王的美德豐功,萬世流傳。作《五帝本紀》第一。”
葉遲在旁做著解說,一幅炎黃部族征伐合一的場景在眼前呈現。
“始皇既立,並兼六國,銷鋒鑄鐻,維偃幹革,尊號稱帝,矜武任力;二世受運,子嬰降虜。作始皇本紀第六。”
“這是秦始皇的本紀位列第六,可惜隻延續了兩朝而亡。”
秦國曆史猶如過眼雲煙從旁三國,秦皇之創舉天下唯一,可歎後世不為,難存天地之間。
“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脩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
“漢武帝劉徹功在千秋,攘夷安天下,震懾匈奴膽,修法度,泰山封,正立法,改服色,功比始皇。”
秦皇漢武,千古雄主。
“布衣匹夫之人,不害於政,不妨百姓,取與以時而息財富,智者有采焉。作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哪怕是布衣匹夫這些普普通通的人,隻要不妨害政令以及百姓,據時買賣增殖財富,智者在他們那裏可取得借鑒。作《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為凡事而立傳,太史公唯一。
“我曆述黃帝以來史事至太初年止,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雖未能辯證天下之事,卻已盡平生所見,無愧於先父與陛下。”
“太史公功在千秋,乃是後世之典範,請受小子一拜!”
葉遲深深的以現代禮儀鞠了一躬,代表的乃是所有的後世華夏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