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是給錯了係統還是穿錯了世界> 第129章 129. 神龍料理學園(六)

第129章 129. 神龍料理學園(六)

  第十層和第九層都是麵食,不過側重點各有不同。


  第十層以狹義上的麵食為主,專指麵條,像刀削麵、剔尖、切麵之類的。


  第九層以則是廣義上的麵食,包括了包子、餃子、烙餅、麻花、點心等。


  說起麵食,中華麵食足以傲視全球,而中華麵食中又以山陝兩地為最,其中山西更是被譽為“麵食之都”。


  山西麵食,曆史悠久,迄今至少有兩千年的文化傳統,且在中國獨樹一幟,又博采眾長,集其大成,南北貫通,稱為“世界麵食之根”。


  四川的“擔擔麵”,蘭州的“清湯牛肉麵”,上海的“陽春麵”,北京的“炸醬麵”等等,追溯其源淵都與之有密切的聯係,且山西麵條最負盛名。


  東漢稱之為“煮餅”,魏晉則名為“湯餅”,南北朝謂“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麵食名稱推陳出新,因時因地而異。


  山西麵食種類繁多,一般家庭主婦能用小麥粉、高粱麵、豆麵、蕎麵、蓧麵做幾十種,如刀削麵、拉麵、圪培麵、推窩窩、灌腸等。


  到了廚師手裏,更被做的花樣翻新,目不暇接,達到了一麵百樣,一麵百味的境界。


  據查,麵食在山西按照製作工藝來講,可分為蒸製麵食、煮製麵食、烹製麵食三大類,有據可查的麵食在山西就有280種之多,其中尤以刀削麵名揚海內外,被譽為中國著名的五大麵食之一。


  煮、蒸、煎、烤、炒、燴、煨、炸、爛、貼、攤、拌、蘸、燒等多種,名目繁多,讓人目不暇接。


  蒸製麵食有饅頭、花卷、刀切饃、圓饅、石榴饃、棗饃、麥芽饃、硬麵饃、蓧麵烤佬佬、高粱麵魚魚、包子、稍梅、麵塑等。


  煮製麵食品種豐富,製作多樣,大體可分為五十餘種,如細如發絲的拉麵,刀飛麵舞殷削麵,遊龍戲水的一根麵等。


  製作方法有擀、拉、撥、削、壓、擦、揪、抿等幾十種,所用原料除小麥麵外,還有高粱麵、豆麵、玉米麵、蕎麥麵、蓧麥麵等。


  調料上至雞、鴨、魚肉、海洋,下至油、鹽、醬、醋,不一而足,所以山西麵食有“一樣麵百樣做,一樣麵百樣吃”的曆史。


  在山西一年365天,可以品嚐到天天不重樣的豐富美味的麵食。


  從麵本身來講,有刀削麵、包皮麵、大拉麵(7扣以下)、龍須麵(七扣以上)、八姑、揪片、剔尖、貓耳朵、河撈、柳葉麵、抿尖、疙瘩等。


  烹製麵食中,有很多各具特色、別有風味的手工煮食,如貓耳雜、小撅片、撚魚、豆麵流尖、煮花塔。


  除此之外,山西麵食還有煎烤製麵食,如烙餅、煎餅、鍋貼水煎包、燜麵、燜餅等。


  還有炸製類食品,如麻花、油糕,炸糕、一窩酥、甩餅、鍋魁、煮餅、孟封餅等。


  除了山西外,陝西的麵食也是不遑多讓。


  雖然山陝地區的麵食基本同宗同源,但具體來講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山西更注重麵本身,而陝西更重澆頭;山西人喜歡吃醋,而陝西人喜歡吃辣。


  不過總的來說,陝西麵食也品種繁多。


  陝西岐山臊子麵具有3000年的曆史,最早始於周代。製作時以大肉“臊子“加豆腐、黃花、木耳,雞蛋片,烹湯澆麵而成;以“薄、盤、光、酸、辣、香、煎、稀、汪“的特點而聞名遐邇。


  楊淩蘸水麵的麵條薄而寬,像褲帶,俗稱叫大寬。好的蘸水麵要達到“薄““筋““光“。湯汁的味道也很講究,湯內突出油潑生薑大蒜泥和油潑鮮紅辣子,再加上鮮醋和炒熟的西紅柿雞蛋花,即使隻是小嚐一口湯,也會覺得香味滿腹,食欲大增。


  丁丁麵是白鹿原上非常有名的一道麵食,也有人叫它“懶麻食“。也炒可燴,也可以油潑,吃法很多。這丁丁麵用的是白鹿原當地的麵粉,非常筋道,麵直接擀成後片,切條改刀切小丁,吃起來滑滑的很有嚼勁,再加上搭配的蔬菜,很解饞也很頂飽。


  窩窩麵的形狀獨特,是用雞蛋和麵後將麵切為方丁,再用筷子頭將麵丁一個個都戳成圓窩形,筷子頭壓著圓窩在手心來回滾動便成如下形狀。


  合陽踅麵是一道冷吃麵。相傳,踅麵是由西漢淮陰侯韓信所創,到現在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


  陝北人愛吃餄烙麵是出了名的,不管是喜事喪事頭餐必須是餄烙麵,餄烙的種類也豐富多樣。另外餄烙麵在藍田當地也是非常有名的美食之一,一般用苦蕎麥做成。有人說隻有藍田的水、玉石和鄉黨,才能做成“藍田蕎麥餄餎”。


  菠菜麵營養多味道濃,菠菜麵的綠,好似晶瑩的翡翠,糅合了肉的“香“和菜的“爽“,將“葷“與“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鹵肉菠菜麵色澤鮮亮,營養豐富,那翠綠的顏色,全部來自菠菜的汁,是徹徹底底的自然饋贈。


  油潑麵更是陝西傳統的特色代表,起源於明代,並以鹹陽油潑麵最為著名,有鮮香味、酸辣味、香辣味。其做法簡便,將手工製作的麵條在開水中煮熟後撈在碗裏,將蔥花碎、花椒粉、鹽等配料和厚厚一層的辣椒麵一起平鋪在麵上,用燒的滾燙的菜油澆在調料上,頓時熱油沸騰,將花椒麵、辣椒麵燙熟而滿碗紅光,隨後調入適量醬油、香醋即可。


  除了麵條之外,陝西其他知名麵點也有很多,例如肉夾饃、羊肉泡饃等,不過最有文化底蘊的還要數麵花。


  麵花又稱花饃、禮饃,是饅頭的一種升華,集中體現了陝西人的麵食文化。


  麵花最早被用於祭祀,以後演變到生活的方方麵麵,如生日祝壽、婚喪嫁娶、民間送禮等等。


  從其製作工藝上大致分為蒸製和烙製兩大類,其中尤以蒸製的種類繁多、蒸的麵花又叫花糕。


  麵花最初是被用來替代牲畜的禮祭品,所以麵花最初多以牛、羊、豬、雞等動物造型為主。


  後來隨著麵花用途的擴大,麵花造型不再是單一的動物,各種人物、植物造型也被融入進來。


  麵花不論是做成飛禽走獸,魚鳥花蟲,還是牛羊雞豬,人物造型,大多有一定的寓意和寄托,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化內涵,更多地是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企盼,而吉祥、平安、喜慶、祝福、和順則是永恒的主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