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東周五百年> 第172章 172. 舌戰群臣

第172章 172. 舌戰群臣

  鬥成然敗下陣來,可仍有不服氣的,左班中一個人問道:“平仲自負識時通變,可當年崔杼與慶封作亂,齊國臣子中自賈舉而下,跟隨效死者無數,那陳文子(陳須無)駕十匹馬離了臨淄。你妄稱是齊之世家,上不能討賊,下不能避位,中不能效死,豈不是貪戀名位嗎?”


  晏嬰一看,原來是楚國上大夫陽匄,楚穆王的曾孫,便對答道:“守大誌者不拘小節,有遠慮者豈能隻盯著近處?君死社稷,臣當從之。可先莊公並非為社稷而死,跟隨從死的不過是為的私恩。晏嬰不才,不敢躋身於寵臣之列,以死來沽名釣譽。國家有難,人臣能救則救,不能救則去之。我之所以不離朝堂,隻是要議定新君以安社稷,並非貪戀名位。如果人人求去,國事怎麽辦?何況這弑君之變,各國都有,你們楚國諸公,難道個個都是討賊效死的人嗎?”


  這一番話說的,暗裏諷刺熊虔弑君,楚國諸臣反而擁戴這樣的人為國君,隻知指責他人,從不檢點自己。陽匄無言以對。


  少頃,右班中的右尹鄭丹跳了出來,說:“你說什麽‘欲定新君,以保宗祀’,太誇張了。崔慶兩家相攻,欒,高,陳,鮑四族火並,你都是居間觀望,從不出謀畫策。難道忠心報國的人,便是如你一般的嗎?”


  晏嬰笑了:“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崔慶的陰謀,我並未參與。四族發難時,我在主公處。所謂宜剛宜柔,相機而動,都為的是保全君國,怎能算是旁觀呢?”


  左班中又站出一人說:“大丈夫匡時遇主,有大才略必有大格局。我看平仲為人,未免過於吝嗇小氣了。”


  晏嬰一看,喲!這不是太宰蘧啟疆嗎?問道:“足下怎知我吝嗇小氣?”


  “大丈夫貴為相國,自當華服美飾,盛車馬,以彰國威。如何穿件破裘服,騎匹瘦馬出使外邦,難道是俸祿不夠用?我聽說平仲的裘服穿了三十年都沒換一件,祭祀的時候,肩上的洞都有黃豆大,這還不是吝嗇小氣嗎?”


  晏嬰拍手大笑:“足下之見怎如此淺薄?我自居相位,父族衣裘,母族食肉,妻族亦無凍餓之狀。民間草莽之士,燒火做飯接待晏嬰的足有七十餘家。我家雖節儉,但三族衣食無憂,自身吝,但群士足。以此來彰顯君恩,豈不是大格局嗎?”


  話音剛落,右班中又一個人站了出來,指著晏子大笑:“我聽說成湯身長九尺才做了賢王,古代的明君達士,哪個不是身材魁偉,才能立功當世,青史垂名?你身高不足五尺,手無縛雞之力,隻是會逞口舌之功,還自以為是能事,豈不可笑?”


  這個原叫囊瓦,出自楚國公族,現為楚靈王的車右。晏嬰微笑著說:“秤錘小,壓千斤;舟漿長,卻終為水役。僑如身長,南宮長萬勇力絕世,最後怎麽樣了?我看足下倒是身長力大,莫非世上無人能近身?我自知無能,不過有問必答而已,又何來逞口舌之說?”


  囊瓦張口無言,忽報:“令尹蘧罷來到。”眾人拱手而立。伍舉送晏嬰入朝門,對諸大夫說:“晏平仲乃是齊國的賢士,你們怎能這般口舌相加?”


  楚靈王升殿,伍舉引晏嬰入見。楚靈王一見到晏嬰的矮小身材,便問:“齊國難道沒人了嗎?”


  晏子說:“齊國人嗬氣成雲,揮汗成雨,臨淄街市上摩肩接踵,怎會無人?”


  “那為什麽派你這麽個小人來我楚國行聘?”


  “我國出使有規矩,賢者出使賢國,不肖的出使不肖之國,大人出使大國,小人出使小國。臣個小,又最不肖,所以才來出使楚國。”


  這話說的,楚靈王心中暗自驚異。出使的禮節走完,正好城外獻上合歡橘子,楚靈王先賜一枚給晏嬰吃,他皮也不剝,整個兒放嘴裏嚼了。楚靈王大笑著問:“齊國人難道沒吃過橘子麽?怎麽不剝皮?”


  晏子說:“受君賜者,瓜桃不削,橘柑不剖。如今蒙大王恩賜,猶如我君上一般,大王交未明諭剝皮,我怎敢不全吞了?”


  靈王肅然起敬,賜坐上酒。不一會兒,有三四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從殿外走過去。楚靈王問:“這個囚犯是哪裏人啊?”


  武士答:“是齊國人。”


  “所犯何罪?”


  “偷盜。”


  楚靈王故意看了晏子一眼,問:“齊國人莫非習慣了偷東西麽?”


  晏子知道他是故意嘲弄自己,對答道:“我聽說江南的橘子移到江北,便化為枳,正因為水土不同的緣故。齊國人在齊國不為盜,到了楚國卻成了盜賊,莫非是楚國的水土所至,於我齊國何幹?”


  楚靈王幹坐了許久,這才長歎一聲:“寡人本想羞辱你,沒想到反被你所辱。”於是厚賜晏嬰,送他歸國。


  此次出使大獲成功,齊景公大喜,拜晏嬰為上相,賜以千金之裘,還要割地加封他的采邑,晏子死活不受。景公本要擴建晏氏的宅第,也被晏嬰拒絕了。


  一天,齊景公到晏嬰家去,見到他的妻子,說:“這是你的內子嗎?”


  “是的。”


  景公笑了:“嗨!怎麽這樣又老又醜?寡人有愛女,年輕貌美,可以賜婚給愛卿。”


  “以色事人者,也有年老遭嫌惡的那天。臣的妻子雖然年老貌醜,但臣已多年受其照

  拂,怎可相負?”


  齊景公很有感慨:“愛卿不背負其妻,何況是君父呢?”自此更加信任晏嬰,國事盡數委托。


  話說那楚靈王,自從滅陳吞蔡之後,為加強邊界軍防,將許,胡,沈,道,房,申六個小屬國的百姓遷到荊山,搞得百姓們流離失所,怨聲載道。這些他都不管,此時的楚靈王以為天下已是唾手可得,日日夜夜在章華台上飲酒作樂。還要派遺使臣去洛陽,把周天子的九鼎搬來以鎮楚國。


  這就過份了,究竟楚國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