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家有直男> 第167章 辦學的想法2

第167章 辦學的想法2

  吳煙見她神遊天外,朝著白延禮尷尬一笑,暗中撞了撞鳳離的胳膊,提醒她回神。


  鳳離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臉紅了紅,道:“抱歉,走神了。”


  白延禮溫聲問道:“你在想什麽?”


  鳳離脫口而出:“想辦學校······”話一出口,她便有些後悔。


  她隻是有個大概的想法,卻貿貿然說了出來,怕是要遭嘲笑了。


  白延禮果然笑了,不過不是嘲笑,而是誇她:“我家小離果然長大了,都想辦一家書院了。”


  隔壁耳力好的南謹行捏碎了手裏的茶杯,嚇得明天明地二人悄悄往後退了幾步。


  鳳離不好意思的道:“我隻是這麽一說,並沒有······”


  許是看出了她的窘迫,白延禮為她倒了杯茶,道:“你想辦什麽樣的學校呢?白家也有書院,說不定能幫你。”


  他溫和帶笑的眼神讓鳳離的心定了下來。她組織了一下語言,道:“大凡讀書人,想的都是依靠科舉一飛衝天,但這類人入仕之後,為國家和百姓做的事情要麽不多,要麽幹脆就搜刮民脂民膏以彌補自己前期的辛苦。我不否認有好官清官,但就我聽過的,那些在官場迷失自我乃至成為罪人的亦不在少數,拉幫結派、官官相護在官場上更是常態。且這些人自詡是文士,是君子,藐視非文科出身之人,排擠與自己政見不合之人,搞得朝堂烏煙瘴氣。”


  “我一直覺得這個世界能夠接受教育的人太少,且書院能教的類型單一,導致這些讀書人自視甚高,沒有了最基本的道德禮儀,沒有了做人的底線。書上常說教書育人,但我們現在的書院書是教了,人卻沒有育好。我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沒有競爭的心態。”


  “競爭的心態?”白延禮本來隻是抱著不打擊她的心思聽她說,沒想到她卻說出了自己未曾想過的事情,頓時嚴肅了許多。連一心念詩的荀老夫子都坐直了身子,目不轉睛的盯著她。


  鳳離點頭道:“不錯。我說的競爭不是指他們在科舉上沒有競爭,而是指他們在所學類別上沒有競爭。現在的書院,都隻教學子熟讀典籍,教他們作詩寫文章及騎射和棋類,好一些的便會多教些為人處世之道和治國之典,其餘與民生相關的卻是半點不讓他們沾。這樣的人出了學校之後自然無法站在百姓的角度去做事,而蔑視百姓的人,又怎麽可能當好官,為國家效力呢?”


  “所以我想的是,咱們為什麽不設立專科學校,招募所有有心學一門技術的人入學?”


  她說得有些口渴,停下來喝了口茶。


  隔壁,南謹行亦聽得津津有味。他轉頭對明天道:“去拿紙筆,把王妃說的話記下來。”


  明天剛要出去,就聽他笑著說了一句:“不愧是我家阿離,心中裝著家國百姓,才擔得起安王妃之名!”


  明天和明地猝不及防的接了一嘴狗糧,還得笑著附和:“是是,王妃最厲害!”


  另一邊,鳳離接著道:“聖人曾言有教無類,說的是教育不該分人,不管什麽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我覺得,這裏還可以加上一點,就是教育也不該分種類,不管是什麽類型的技術,都應該傳承給下一代。現而今,咱們許多民間的絕技靠的都是家族或師門傳承,傳著傳著就消失了。如果我們能夠把這樣的人集中起來當夫子,把技術交給願意學習的人,那百姓多了吃飯的本領,技藝也能代代傳承,何樂而不為?”


  白延禮和荀老夫子思考著她的話,沒有開口。


  鳳離還說道:“古往今來,咱們還是把教育局限在一個小範圍之內,如果可以,我想打破這個局限,讓每一樣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百姓、有益於進步的技術和思想都能被記錄、被傳承、被發揚光大。如此,社會才會不斷進步,人們才能越來越好。”


  “白大哥,我想,如果真把這樣的學校辦起來了,那我們就可以給所有的書院和學校下達要求,即每個學生想要畢業,都必須達到學校製定的畢業標準,成功畢業的人將得到書院下發的證書。有些行業必須擁有專門的證書才行。比如一個人想當官,那他必須要有文科類學校的畢業證書。有人想行醫,那就要有醫科類的畢業證書。有人想做陶瓷,也要有陶瓷學校的畢業證書。還有建築類的等到。這樣一來,我們起碼能保證參與這些行業的人確實有相應的本事而不是去混吃等死。”


  “一旦我們實行學校證書製度,那學子們便會有危機感,而不是自覺在學院讀過書便與旁人不同。另外,所有的畢業證書都是國家承認、全國通用的,這些隻會舞文弄墨的學子也再沒有資格去藐視別人。隻要他們有了危機感,失了優越感,便會沉下心來好好做人做學問,於國於民都是好事。”


  “還有,國家也不應該隻以科舉選人才,完全可以從專科學校中選拔相應的人才。比如橋梁建造、水利、道路、禦醫、刺繡、製衣、商業、武術等等,這類人才都是國家和百姓需要的,朝堂之上,官員並不僅限於文官,還應該有各門各類的專業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


  白延禮思慮道:“按你所說,這樣的學校最終不是也會變成文科類學校一樣,隻偏重一門嗎?如果隻學某一科,那文化知識跟不上,也難有大發展吧?”


  對此,鳳離早就想好了:“所以每個專科學校都應該開設基礎文化課程,包括基本的國學、算術、德育、體育等等,其餘的琴棋書畫可視學生興趣開設相應的興趣班,不強求。”


  荀老夫子又提出疑問:“可是這樣學習的周期會不會長了些?據我推算,這樣至少要有五年時間才能入門。”


  “學習周期長是為了讓學生學到真本事,但考慮到有些家庭確實負擔不起,所以我們可以為他們設立半工半讀製度,即幫助他們在讀書之餘賺取學費,對於確實困難的設立助學金,同時設立獎學金,對家庭有困難但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予以獎勵。”


  “這樣的學校可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啊!”吳煙雖不太了解,但聽著就感覺很燒錢。


  鳳離認真的道:“再費錢,隻要有利於國家和百姓,也都要去做的。就好比有個地方麵臨決堤,難道我們能因為燒錢就不去修嗎?而且,我們設立的學校不隻讓朝廷出錢,還可以拉富人入股,朝廷占主導權,在平時可以給富人一些政策上的優待,這樣朝廷、股東和學校都能獲利。”


  她的思路清晰了許多,愈發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這是她的世界,她想讓這裏變得更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