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從華爾街到矽穀(套裝共9冊)> 第二十七章 i “你好(又見麵了)

第二十七章 i “你好(又見麵了)

  第二十七章 iMac

  “你好(又見麵了)


  iMac

  回到未來

  喬布斯和艾夫搭檔之後的第一個成功之作就是iMac——麵向家用電子市場的台式計算機,它於1998年5月問世。此前,喬布斯對這個產品有明確的說明:它應該是一個一體化的產品,鍵盤、顯示器和主機被組合到一個簡單的裝置中,從箱子裏麵拿出來就能用;而且設計要獨特,要能體現品牌文化;價格定在1 200美元左右(當時蘋果公司沒有標價在2 000美元以下的計算機)。“他告訴我們,要回到1984年第一台Mac電腦那個設計理念,設計成一體式的消費電子產品。”席勒回憶道,“這就意味著設計部門和工程部門必須要通力合作。”


  最初的計劃是開發一款“網絡計算機”er),這一概念得到了甲骨文公司的拉裏·埃利森的支持,它特指一種廉價的、沒有硬盤驅動器的終端,主要用來連接互聯網和其他網絡。但是蘋果公司的首席財務官弗雷德·安德森認為,為了使產品更加動力強勁,還是要增設一個磁盤驅動器,這樣它就可以成為一台正式的家用台式計算機。喬布斯最終采納了他的建議。


  負責硬件的部門主管喬恩·魯賓斯坦,決定給計劃中的新機器采用蘋果高端專業版電腦Pozky)的名言:“要向著冰球運動的方向滑,而不是它現在的位置。”在當時他這個做法非常前衛,但是最終大多數計算機都取消了軟盤驅動器。


  艾夫和他的第一助理丹尼·柯斯特(Danny Coster)開始計劃這種未來主義的設計。喬布斯不客氣地否決了他們最初設計的幾十個模型,然而艾夫知道怎麽去溫和地引導他。艾夫認同所有的模型都不完美,但是他指出了其中一個有希望的——曲線形的有趣外觀,看上去也不像是一塊釘在桌子上挪不走的板子。“它帶著一種剛剛來到你桌上,又隨時可能會飛到其他地方的感覺。”他這樣告訴喬布斯。


  在下一次展示之前,艾夫又完善了這個模型。這一次,喬布斯帶著他那“不是傑作就是狗屎”的評判標準喊著說他喜歡。他帶著泡沫模型在總部到處遊走,充滿信心地向他信賴的中層和董事會成員們展示。蘋果公司一直在廣告中宣傳自身所做的一切都“非同凡想”。然而直到那時,也沒有人提出過什麽東西讓蘋果計算機與市麵上的其他計算機相比多麽與眾不同。這一次,喬布斯終於有了新玩意兒。


  艾夫和柯斯特提出要把機箱塑料外殼設計成海藍色——之後這種顏色被命名為“邦迪藍”(bondi blue),靈感來自澳大利亞的邦迪海灘。而且外殼是半透明的,你可以看到機器內部。“我們想要傳遞一種感覺,就是計算機能夠根據我們的需求而改變,就像變色龍那樣。”艾夫說,“這就是我們喜歡半透明的原因。雖然有固定的顏色,卻又不呆板,可以一眼看到裏麵,有種調皮的感覺。”


  無論是比喻還是現實,這種半透明都把內部的工程學構造和外殼設計聯係在了一起。喬布斯一直堅持要讓芯片整齊地排列在電路板上,即使它們不會被人們看到也要這麽做。但現在,它們能被人看見了。通過這個半透明外殼,人們將能夠看到喬布斯對產品的用心,而這種用心貫穿於所有元件的製造以及組裝過程中。這種有趣的設計將傳達簡約的理念,同時也體現出真正達到簡約所需要的深度。


  在這如此簡約的塑料外殼中也蘊含著十足的複雜性。艾夫和他的團隊與蘋果公司在韓國的製造商合作,力求完善外殼的製作過程,他們甚至去了一家生產糖豆的工廠,學習如何把半透明色彩做得更富活力。每個外殼的成本超過60美元,是普通計算機外殼成本的3倍。換做其他公司,可能會就此進行專門論證,討論半透明外殼是否能幫助提升銷量,並證明額外的成本是值得的。但喬布斯不需要這種論證。


  他們還在iMac外殼的頂部設計了一個內嵌的提手。它的趣味性和象征意義要大於其功能性。這是一台台式計算機,不會有什麽人真會提著它到處走。但艾夫是這樣想的:


  當時,人們對科技產品還比較陌生。當你畏懼一樣東西的時候,你不會去觸碰它。我就看到我媽媽不敢碰計算機。所以我想,如果它上麵有個提手,就能使一種關係變為可能。它是易於接近的,是與生俱來的,它允許你去觸摸它。它使你覺得它與眾不同。糟糕的是,要製造一個凹陷的提手要花費很多錢。這要是在以前的蘋果公司,我的想法肯定會被否決。但讓人驚喜的是,喬布斯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就說了一句,“這太酷了!”我沒向他仔細解釋為何要這樣做,但他就是自然而然地領會了。他認為,這就是iMac友好及有趣的方麵之一。


  喬布斯還要麵對製造工程部門的反對,這些反對者得到了魯賓斯坦的支持。麵對艾夫對美學的需求和“異想天開”,魯賓斯坦提出了現實的關於成本的考慮。“當我們把做提手的建議提交給工程部門時,”喬布斯說,“他們提出了38種不能這麽做的理由。然後我就說,‘不,不,我就是要這麽做。’然後他們問,‘那麽,為什麽?’我回答道,‘就是因為我是CEO,我認為這麽做沒問題。’結果他們就這麽不情願地照做了。”


  喬布斯還邀請TBWAChiatDay廣告公司的李·克勞和肯·西格爾一行人來到蘋果,看看這裏正在做的事情。他把他們帶進戒備森嚴的設計工作室,並戲劇性地展示了艾夫設計的半透明的淚滴形外殼,看起來很像20世紀80年代一部電視動畫片《傑森一家》(The Jetsons)裏關於未來的場景。在那一瞬間,他們驚呆了。“我們非常震驚,但沒人敢說出來。”西格爾回憶道,“我們的真實想法是,‘天哪,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嗎?’這簡直太出格了。”喬布斯請他們給這台計算機起個名字。西格爾給出了5個,其中一個就是“iMac”。起初,喬布斯哪個都不喜歡,所以西格爾在一周後又拿出了一張列表,但是他說他的公司還是更傾向於“iMac”。喬布斯回答說,“現在我倒覺得這個名字不那麽討厭了,不過也算不上喜歡。”隨後他試著把這個名字印在一些模型上,然後接受了它。iMac的名字由此誕生。


  離iMac完工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喬布斯那傳說中的壞脾氣又冒了出來,尤其是遇到生產方麵的問題時。在一次產品測評會上,他發現製造的進度變慢了。“他表現出令人恐懼的憤怒,而且是絕對純粹的憤怒。”艾夫回憶道。喬布斯圍著桌子走了一圈,從魯賓斯坦開始,把在座的人都挨個兒罵了一頓。“知道嗎,我們是在努力拯救公司,”他大喊,“而你們卻要把它毀了!”


  和當年的Mac團隊一樣,iMac團隊也是跌跌撞撞地趕在發布會的前一刻完工了,但還是沒能逃過“最後一劫”。在一次發布會預演中,魯賓斯坦拿來兩台趕製出的樣機。在此之前,包括喬布斯在內,這裏的所有人都沒有見過最後的成品。喬布斯在台上看到,在機器的前方、顯示屏的下方有一個按鈕。他按了下按鈕,CD托盤彈了出來。“這他媽是什麽鬼東西!”他一點兒也不客氣。“我們誰都沒有說話,”席勒回憶說,“因為他當然知道那是CD托盤。”喬布斯繼續責罵。他堅持說,這原本應該是一個幹淨利落的CD插槽,就像高檔汽車裏用的那種優雅的吸入式光驅。盛怒之下,他把席勒趕出了演講廳。席勒於是向魯賓斯坦求救。“史蒂夫,這就是當時我們討論組件時我向你展示的光驅。”魯賓斯坦解釋道。“不,從來就沒有什麽CD托盤,隻是一個CD插槽。”喬布斯堅持著。魯賓斯坦也沒有讓步。喬布斯的憤怒一點兒都沒有減弱。“我當時幾乎要哭出來了,因為要做任何改變都為時已晚。”喬布斯後來回憶道。


  他們停止了預演,接下來的那一刻,大家認為喬布斯似乎要取消整個產品發布會。“魯比看著我,就好像在說,‘我瘋了嗎?’”席勒回憶道,“這是我和喬布斯合作的第一個產品發布會,我也第一次明白了他的心態:如果有什麽不對勁兒就幹脆取消。”最終,他們達成了共識——在下一代iMac中把托盤式光驅變成帶插槽的吸入式光驅。“隻有確定了我們將盡快生產帶插槽的光驅,我才可以放心地籌備發布會。”說到這裏,喬布斯已經眼含淚水。


  此外,他計劃展示的一段視頻也出現了問題。在這段視頻中,喬尼·艾夫向大家講解他的設計理念,並問大家:“你們認為‘傑森一家’應該擁有什麽樣的計算機?這在昨天看來遙不可及。”這時,會出現一個兩秒鍾的卡通片段:簡·傑森正看著一個屏幕;接下來的兩秒鍾片段是傑森一家在聖誕樹前咯咯地笑。在預演中,一個製作助理告訴喬布斯,他們必須要刪掉這四秒鍾的畫麵,因為他們沒有得到哈娜–巴貝拉(Hanna-Barberra)製作公司的許可。“我就要放在這兒!”喬布斯衝他喊道。那個助理向他解釋這樣做會違反相關法規。“我才不在乎,”喬布斯說,“我們就要用它。”最後這段視頻被保留了。


  李·克勞正在準備一係列彩色的雜誌廣告。他給喬布斯發了一些排版後的打樣,很快便接到了喬布斯怒氣衝衝的電話。喬布斯堅持說廣告中的藍色和他們挑出來的iMac照片上的藍色不一致。“你們這幫家夥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喬布斯嚷道,“我要另找別人做這個廣告,因為你們把它給毀了。”克勞反駁道:“你再去比比看。”喬布斯根本不在辦公室裏,卻一直堅稱自己是對的,而且不停地喊叫。最後,克勞讓他冷靜地坐下來,再對比一下原始的照片。“我最終向他證明了這個藍色就是他要的那個藍色。”幾年之後,在Gawker網的“史蒂夫·喬布斯討論區”裏冒出來一個帖子,發帖人曾經在加州帕洛奧圖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工作,這家超市離喬布斯的住宅隻隔幾個街區。帖子寫道:“一天下午,我正在整理購物車,看到一輛銀色的奔馳停在殘疾人停車位上。史蒂夫·喬布斯正在車裏對著他的車載電話大喊大叫。當時正值第一代iMac發布前夕,所以我非常肯定我沒有聽錯,他在大喊:‘去他媽的!不夠藍!!!’”


  一直以來,喬布斯都會絞盡腦汁準備揭幕時那戲劇性的一刻。就在上次的預演因為CD托盤事件而中止之後,他又預演了好幾次,以確保它在正式發布會上令人矚目。他一次次地演練那個高潮時刻——他走到舞台另一邊,揭開遮布,然後宣布:“向新的iMac問好吧!”他要求燈光恰到好處,把iMac的半透明效果襯托得栩栩如生。但是在幾次預演之後,他仍然不滿意,這也讓人想起了1984年Mac電腦發布會預演時的那一幕,當時斯卡利目睹了他在舞台燈光上的糾結:他要求把燈光再調亮一些,而且要早點兒開,但是他始終不滿意。


  最後他走下舞台,坐在觀眾席正中央的位子上,把兩條腿搭在前排的椅背上。“咱們調吧,直到調好為止。”他說。工作人員又嚐試了一次。“不對,不對。”喬布斯抱怨道,“這根本不行。”又試了一次,這次燈光的亮度夠了,但出現得太晚。“我已經懶得再說你們了。”喬布斯喊道。最後,iMac終於在燈光下閃亮登場。“對了!就是這樣!非常好!”喬布斯興奮地大叫。


  一年之前,喬布斯把他早期的導師兼合作者邁克·馬庫拉從董事會開除。但是出於對iMac的自豪之情,以及iMac與Mac之間千絲萬縷的聯係,喬布斯私下把馬庫拉邀請到蘋果總部,讓他提前看一下產品。馬庫拉覺得iMac棒極了,但他唯一反對的就是艾夫設計的鼠標,他說它看起來太像一個冰球了,人們不會喜歡的。喬布斯不同意他的觀點,但後來事實證明,馬庫拉是對的。除此之外,iMac像它的老前輩Mac電腦一樣無與倫比。


  iMac發布會:1998年5月6日


  在1984年的Mac電腦發布會上,喬布斯就創造了一套新的舞台效果——產品發布就像一場劃時代的盛會,整場盛會以“要有光”的神聖時刻為高潮:天地分開、一束光射下來、天使歌唱、唱詩班合唱《哈利路亞》。而對此次產品發布的盛會,喬布斯有兩個希望,一是使蘋果公司起死回生,二是再次顛覆個人計算機的形象。因此,喬布斯特意為這次發布會選擇了庫比蒂諾市迪安紮社區學院的燧石禮堂(Flint),這也是舉辦1984年發布會的地點。為了消除疑慮、重整旗鼓、在開發者社區獲得支持,並快速啟動iMac營銷,他願意全力以赴。不過,他這麽做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很喜歡做“發布會總指揮”。和醞釀新產品一樣,準備一場盛會也能大大激發他的熱情。


  他還不忘顯示自己多愁善感的一麵。作為開場白,他首先對著第一排觀眾席上他邀請的三位嘉賓禮貌地“喊話”。他曾經和這三個人漸行漸遠,但是現在,他需要他們重新加入他的團隊。“我曾經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在我父母家的車庫裏成立了蘋果公司,現在,他就在這裏。”他說著,用手指向沃茲,觀眾爆發出一陣掌聲。“後來,邁克·馬庫拉加入了我們。不久之後,我們還迎來了我們的第一任總裁,邁克·斯科特。”他接著說,“他們今天都來到了這裏。如果沒有他們三個人,今天我們誰也不會來到這裏。”掌聲又響了起來,他的眼眶濕潤了。觀眾席中還有安迪·赫茨菲爾德以及當年Mac團隊的大部分成員。喬布斯向他們微笑致意。他相信自己會讓他們感到驕傲。


  在用幻燈片展示了蘋果公司新的產品策略和新計算機的性能之後,喬布斯準備公開他的新寶貝了。“現在的計算機是這副樣子的。”他說著,身後的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套米色的、方方正正的計算機配件和顯示器。“而我要榮幸地向你們展示,從今天起,計算機會變成什麽樣子。”他揭開了舞台中央桌子上的遮布,燈光灑下,嶄新的iMac閃現在大家麵前,熠熠生輝。他按了一下鼠標,就像在Mac電腦的發布會上那樣,屏幕上快速閃現著介紹計算機各種奇妙用途的圖片。最後,“你好”(hello)的字樣出現了,用的還是1984年Mac電腦上的有趣的字體,但是這一次在“你好”下麵還加了一個括號,裏麵寫著“又見麵了”(again)。這一刻,雷鳴般的掌聲再次響起。喬布斯站在那兒,自豪地看著他的iMac。“它看起來像是從外星來的。”他說,觀眾大笑,“顯然是來自一個不錯的星球,那兒的設計師更棒。”


  喬布斯又一次推出了標誌性的新產品,這也是一個新紀元的開端。它履行了“非同凡想”的承諾。計算機不再是米色的方形主機和顯示器、纏得一團糟的電線和厚厚的安裝手冊;在你麵前的是一部友好的、生氣勃勃的裝置,手感順滑、賞心悅目,就像一隻知更鳥的蛋。你可以拎著那可愛的小提手把它從典雅的白色盒子裏麵提出來,然後通上電源。那些以前害怕碰計算機的人現在也想擁有一台,而且他們還想把它擺在房間中最顯眼的地方,好讓人羨慕甚至是嫉妒。“這是一台結合了科幻之光和奇思妙想的機器,”史蒂芬·列維在《新聞周刊》中這樣寫道,“這不僅是近幾年來推出的外觀最酷的計算機,同時也是一個強有力的宣告——矽穀這家最初的‘夢想’公司終於不再‘夢遊’了!”《福布斯》將iMac稱為“一個產業的華麗轉身”。已被驅逐的約翰·斯卡利也表示:“他采用的是和15年前一樣的簡單策略——製造大受歡迎的產品,發動無比強大的營銷攻勢。這個策略讓當時的蘋果公司大獲成功。”


  唯一吹毛求疵的聲音來自於一個熟悉的角落。iMac屢獲殊榮之際,比爾·蓋茨確信這隻是一時的潮流而已。他對一群拜訪微軟公司的財務分析師說:“蘋果公司現在唯一勝出的就是顏色方麵。”蓋茨指了指一台他故意漆成紅色的Windows計算機,“我們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做到,我認為不會很久。”喬布斯氣壞了。他告訴一個記者說,蓋茨——這個曾被他公開嘲笑“完全沒有品位”的人,根本沒搞清楚是什麽讓iMac比其他計算機更有吸引力。“我們的競爭對手大錯特錯的地方就在於,他們認為這隻是時尚,隻是表麵功夫而已。”他說,“他們會說,‘我們也要在這破機器上噴點兒漆,不就是這麽回事兒嗎。’”


  1998年8月,iMac正式發售,售價1 299美元,上市6個星期就售出27.8萬台,到年底售出了80萬台——成為蘋果公司曆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計算機。最值得注意的是,32%的購買者是首次購買計算機,12%的購買者曾經使用的是Windows計算機。


  除“邦迪藍”之外,艾夫很快就為iMac設計出了4款看起來非常誘人的新顏色。為同一款電腦提供5種顏色必定會為製造、庫存、分銷帶來巨大挑戰。對大多數公司來說,包括曾經的蘋果公司,都會有專門的研究和會議來討論成本和利潤。而喬布斯看到新顏色時非常激動,並馬上召集其他高管到設計工作室。“我們要使用所有這些顏色!”他興奮地對他們說。在眾人離開之後,艾夫驚訝地看著自己的團隊。“在其他公司,做這樣的決定要花上好幾個月,”艾夫回憶道,“而史蒂夫隻用了半個小時。”


  喬布斯還希望對iMac做出一個重大改進:去掉討厭的CD托盤。“我看過一套非常高端的索尼立體聲音響用的就是吸入式光驅,”他說,“所以我去找了光驅製造商,讓他們為9個月之後上市的新版iMac製造吸入式光驅。”魯賓斯坦試圖勸喬布斯不要做這個改動。他預計今後的趨勢是光驅不僅能播放音樂,還能刻錄音樂光盤。而且這種新功能將先在托盤式光驅上實現,然後才是吸入式光驅。“如果你要做吸入式光驅,那你就會永遠在技術上落後一步。”魯賓斯坦堅持道。


  “我不在乎,我就是要這麽做。”喬布斯毫不讓步。他們當時正在舊金山的一家壽司店吃午餐,直到飯後散步時,他們的對話仍在繼續。“就算是我以個人名義請你幫個忙,幫我做吸入式光驅吧。”喬布斯請求道。魯賓斯坦當然不能拒絕,但是後來事實證明,魯賓斯坦是正確的。鬆下推出了一款讀寫兼備且能刻錄的CD光驅,而且是先裝在那些使用“過時的”CD托盤的計算機上。這件事的影響在之後的幾年中以非常有趣的方式逐漸擴散開來:它導致了蘋果公司無法滿足用戶想要自己刻錄音樂光盤的需求,但是這也恰恰促使蘋果公司發揮想象力,大膽地尋找一條越級攀升的道路,直到後來,喬布斯意識到他必須進軍音樂市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