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治理水患
柏輕音回去的路上跟魏治洵提起杜文淵:“陛下覺得他如何?”
“有才氣,但太過年輕,需要打磨。”
魏治洵承認,這人有才氣,比起高深也差不了多少,高深比他厲害也就厲害在了早入朝堂,跟著他經曆的多了。
若是兩人一同入朝,一起跟著他從平城打到京都,他想著人或許現在也是他的左膀右臂。
柏輕音笑了笑:“治理南方水患是個重任。”
魏治洵瞬間就明白了柏輕音的意思。
“你是想讓他去?”
“你也看到了,他是有才能的,況且去南方,咱們需要一個底子幹淨,一心為民辦事兒的人,他是貧農出身,骨子裏想為百姓爭一口氣,很合適,當然,如果他殿試落榜了,也隻能證明是我看走了眼。”
“娘子總能想的很長遠。”
別人看一步,柏輕音已經看到了十步之後。
“在這個位置上,想的不長遠,苦的就是天下百姓。”
柏輕音也是坐上了這個位置,才知道這個位置有多重,每一個決定都得經過深思熟慮。
希望杜文淵不要讓她失望。
半月後,殿試開始。
今日魏治洵柏輕音嘟嘟以及朝中的大臣都在,外麵下著雨,柏輕音的心思沒放在科考的學生身上,她在看手裏的這本書。
這本書是前朝戶部尚書編寫的,上麵寫著治理水患的方式。
柏輕音這兩日讀的入迷正。
魏治洵從高堂上下來,見柏輕音還在看那本書,不由得歎息一聲,有一個一心為國的皇後,他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今年有才氣的學子很多,走到這一步的比往年多了許多人。
魏治洵看著那些學子胸有成都的答卷,也有因為第一次踏足金殿,緊張到手抖的,可即便如此,這些人的試卷都很讓人滿意。
靠近柏輕音,魏治洵小聲說:“如果不是名額有限,我真的每個都想錄取,那個四十多歲的你看到了嗎,他的文章比起杜文淵不落下風,見解獨到,對政事一針見血,老辣的很,還有那個,我剛剛隻看了一半他寫的文章,但是已然感覺到這人也有幾分墨水。”
柏輕音挑眉:“那就把你看中的都安排到翰林院去,名額可以放寬,明年要大換血,咱們的人也不見得個個都能扛大梁,這些人裏如果有有能力的,明年可以破格提拔一下。”
大換血是柏輕音早就想做的事情,也是魏治洵早就想做的事情。
“好,朕聽皇後的。”
放榜那日,無數學子在榜單前激動到哭泣。
柏輕音怕眾人不服,直接將前三甲的試卷讓人抄譽了掛在狀元樓裏。
授封那日,柏輕音看著呆滯的杜文淵,沒忍住笑著調侃:“杜狀元,醒醒,你再不接旨小心陛下把聖旨收回去了。”
杜文淵忍不住猜測過柏輕音和魏治洵的身份,可不管他怎麽猜測,都沒想到,那個溫柔賢明的美婦人竟然會是當朝皇後。
而那個身材高大的人會是當朝陛下,那,那修竹兄和雲哲兄?
他一轉頭,便看到坐在丞相之位上的高深和坐在護國將軍位置上的蔣雲哲。
不行了,他有點暈。
授封結束後便是打馬遊街、瓊林宴。
次日休沐,魏治洵召見了狀元郎榜眼和探花郎三位。
狀元郎是杜文淵,榜眼則是魏治洵誇讚過的那位沉穩的中年男子,而探花郎卻並不是三人裏長得最英俊的,三人裏長得最好看的是杜文淵,但杜文淵的文章實在是太出眾了,便點了狀元。
“三位坐吧。”
柏輕音放下手裏的書卷,自那日一場雨落下,秋風便帶著許多涼意。
柏輕音讓他們坐下,他們行完禮便恭敬的坐下了。
見他們拘謹的模樣,柏輕音率先開了口:“狀元郎可有向心儀的姑娘提婚。”
杜文淵頓時羞紅了臉:“回稟皇後娘娘,提了,婚事定在明年臘月。”
“叫你們來,不是為了別的事情,想必諸位也聽說了,今年我欲與陛下在南方修建堤壩水渠,這是方案。”
柏輕音將擬定好的方案遞給了三人。
韋治洵自始至終都沒說話。
三人麵麵相覷,沒想到給他們說這些的不是皇帝,而是皇後娘娘,一時間除了杜文淵,其他兩位看皇帝的眼神都有點變味道。
杜文淵知道魏治洵和柏輕音並未是那種為了權勢鬥的你死我活的夫妻。
他看完後,直接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這計劃從眼前看的確有些費錢費力,但目光放長遠,是利國利民的大事,若水渠修成,中下遊日後的水患想必都會好許多,尤其是下遊,雨季的時候上方水庫積攢水源,旱季的時候水庫放水,緩解下方幹旱問題。
隻是不知陛下打算派遣誰去做這件事情。”
魏治洵笑了一聲:“如果是你們,你們會派誰去。”
三人麵麵相覷,杜文淵最先說出了高深和蔣雲哲的名字。
世人都知道皇帝信任當朝丞相和大將軍。
榜眼李朗給出了另一個答案:“如果是我,我不會安排丞相去,高大人坐鎮內閣,每日處理的事情遠超我們所想,他調遣去南方一來顯得我們無人可用,二來若是高大人有什麽損傷,對朝廷和陛下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他已經有答案了,一時間看皇帝的眼神都帶著光。
探花郎是三人中最年輕的人。
“高大人手握重兵,他是必然要去的,畢竟隻派遣文官去,怕是……”
他沒說,但其中的意思大家都懂。
柏輕音看著李朗,當初在朝堂上,魏治洵誇讚過李朗的文章,柏輕音看完後,感覺這人是有本事的,沒辜負皇帝的期待。
“三位覺得自己合適嗎?”
柏輕音沒賣關子,也沒必要賣關子。
杜文淵愣住了,他雖然心中有猜測,但完全沒想到皇帝是派他們去挑大梁。
“你們三個能取的如此成績,本宮從不懷疑你們的能力,為人處世榜眼比你們二人更厲害,這是個好機會,若此舉成,三位歸來之日,這朝堂便有三位的一席之地,當然,本宮和陛下也知道此行甚是危險,願意與否全憑你們個人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