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王琅定了定神,道:“你有沒有什麽想問我的?”
陸小七想想,想要問的她早問了,他也答了。好像沒有什麽要問的?“你的處境,在定親前我爹娘就打聽過了。我很抱歉,從來沒有關心過問過你過得好不好。”
王琅不意外她爹娘打聽過,道:“你還是個孩子,那裏懂這些,我並不介意!隻是這樣的我,為何你家應了親事?”
“我實話實說,希望你不要介意!”
“嗯!”
“我大哥被我堂哥坑,差點被砍頭,是你祖父幫求的情。當時我在京城風頭有點大,爹娘怕有貴人看上我,我爹官小,貴人正妻肯定輪不到我做的,但又不想得罪人。”
這事王琅是知道的,這也是當時他沒的拒絕的原因,當然也無法拒絕,祖父根本沒征求他的意見就定下來了,定下來才給他寫信。“就這個原因?不怕嫁我吃苦?”
“我還小,就想著你未必等得起。到時候再退婚好了。”
王琅:“……”所以他等她退婚,她也在等他退婚。不過這話肯定不能說,苦笑道:“這麽說,倒是我撿了個大便宜。當真幸運!”
“那你知道被定親後,是什麽感覺?”
“沒有什麽感覺,畢竟那時候你才十一歲,我能對一小女孩有什麽想法?不過知道才藝俱佳,心裏還是欣慰的,至少不是給我找一個,鬥大的字不認識一個的。”
陸小七沒忍住唇角翹起:“原來你娶妻要求這麽低啊?”
王琅心情挺複雜的,他娶妻要求一點都不低,不是因為她,早娶了西北節度使的女兒為妻了,而他也不至於被迫調到西軍來。道:“知道我為什麽會調到西疆嗎?”
“嗯?”
“西北節度使想把他的小女兒嫁給我……”
“哈?”陸小七驚訝!居然還發生過這樣的事。
“但祖父突然給我定了親,此事隻能做罷。後來祖父去世沒人給我撐腰了,節度使又舊事重提,我以守孝為名拒絕退親。加上家裏繼母使勁踩,待不下去了。所以調來的。”
“那你為什麽不告訴我們,如果你告訴我們,我們肯定同意退婚的。”
王琅抬眸看她,那隻不過是一個小庶女,西北節度使這樣做,無非是拉攏他罷了。一旦用不上,這個女婿不外如是!又不是把嫡女嫁他。
“就算退婚,我也是要守孝的。你我婚事是祖父定下來的,他屍骨未寒,我便退婚,還是人嗎?”
陸小七啞口無言,半晌道:“那你現在退嗎?之前人家沒等你守完孝,你現在也可以不用等我守完孝的。”
王琅睨她:“我現在也沒能出頭,退了會不會娶不到媳婦?我可沒程灝淵的命。不如你做主吧!”
陸小七大汗!不知他是自卑作怪,還是什麽的?總感覺他把自己身段放到塵埃裏去了。他這樣子,她退親確實不厚道!當初爹娘說了,若他不願意娶,就退婚,他沒說不娶她。
“我是不能主動退婚的,不然有點對不起你祖父。要不你提,我答應。再不然,你給我一個退婚的理由?”
王琅挑眉:“你該換藥了,退了誰幫你換藥包紮?”一點自覺都沒有,我都看過你了,你還想退婚。
陸小七:“……”眼前突然一暗,青年高大的身影站到了她的跟前,從腰間拿出了玉佩,拿起她的手塞到她手裏。他的掌心裏全是厚繭,磨得她嬌嫩的手背癢癢的,但很溫暖。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君子比德與玉,若非重大變故,不能舍棄了自己的道德。王琅在告訴她,如非必要,他是不會做背信棄義之徒的。
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君子死不改其誌,因此指除非是死了,無法再繼續自己的大道,這才讓人踐踏自己的信仰。
不管是前者,或是後者,他都表明他不會提退婚。陸小七摩挲著玉佩,一時無語!他們之間有太多的隔膜,不是幾句誤會解釋清楚就能親密起來的。
王琅顯然也沒有和女子相處的經驗,幹巴巴地坐了一會,關心了幾句她的身體狀況,便出去打理他的軍務了。
李旭等人對他的感觀不錯!之前確實有怪他從沒登門拜訪過主家。但看到他率兵死抗守城,半個月沒睡個囫圇覺,戰後軍務纏身,還利用自己休息時間打回一頭鹿給主子補身體,親自洗手做羹湯給主子喝,便在心裏偷偷原諒了他。
進來收拾東西,見主子已經坐回床上了,邊收拾邊道:“主子有沒有問王將軍在西軍這麽久,為何沒登門拜訪?是不是他另有心上人?”
換作從前他是不會也不敢問這些的,隻是老爺和夫人不在了,小娘子還小,他們年長許多,自然得幫她過問一下。
擔心從前王琅沒看到過她,不知道她這麽出色,現在見到了,又想哄回她。小娘子沒太多人生閱曆,萬一上當呢!
“他說他沒錢沒官,怕娶了我養不起,想把錢賺夠了,官職升上去再娶。擔心始終無法賺到錢、升官,不想讓我日後為難,所以不聯係。”
這個李旭能理解,道:“他想得還挺周到的,不過就算他做到一品大員,靠俸祿也養不起小娘子啊!按他這個說法,得娶個鄉下的,吃苦耐勞省吃儉用。”
陸小七笑出聲來,道:“這個可以有,等明兒見到他,我給他建議一下。”
李旭:“……”訕訕地道:“小娘子你就別坑我了。萬一真成了咱姑爺,我以後日子一準不好過。”
“逗你的,我還能坑自己人不成?去給我找筆墨來。我告安漢中一狀。”
李旭連聲應下來。
王琅派了人出去打探情況,龍子琦帶殘兵與另一部隊會合,攻打另一個大城衡郡。衡郡還有一個衛所的兵共八千,加上五千援軍,一開始一萬三人,對兩萬人,後來敵軍攻打下其他小城後繼續匯師過來,竟聚集了三萬餘人。
西軍折損得厲害不到十天沒了一半,後來知府鼓動百姓拿起武器守衛家園,軍民統一戰線,守城大半個月了。但此時城中糧食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估計再堅持不到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