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蕭楚袁秦> 第25章 連雲賊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連雲賊寇

  當初太子楚則還在世的時候,這幾年朝中的事務多是由左相張尚與右相蕭岸兩人共同審議后再交由太子批複即可。遇有大事不決的,則再找皇上商議。

  平日里左右兩相接見下屬官員及處理朝中日常政務的地方,叫做政事堂,這政事堂就位於華清殿東側,又分為東西兩院。

  六天前,當楚邦在華清殿里宣布了新一任的左右兩相之後,蕭岸便讓人把自已呆了九年的西院都清掃整理了出來,自己則搬進了原來左相張尚理事的東院,而西院也迎來了他新的一位主人。

  袁岩到這政事堂西院已經六天了。

  這六天下來,袁岩倒也漸漸習慣了,似乎並沒有他當初想像的那麼繁索。

  這會袁岩剛剛與一個下屬官員議罷了事,就當這位官員剛走之時,與西院僅一廳之隔的東院左相蕭岸便親自找了來。

  袁岩見了蕭岸前來,便起身相迎,笑著請了座,又讓袁雲去泡了茶來。

  蕭岸坐好后,便把手裡拿著的一個青瓷瓶放在了身旁的茶几上,道:「袁相,這可是難得的上好茶葉,是西州的特產,前不久我老家人特意帶了一點來,今日送些給袁相嘗嘗。」

  袁岩道:「那我就謝過蕭相了。」說著就讓袁雲收了起來。

  蕭岸又道:「自從半年多前太子病故之後,皇上又准了左相張尚歸家養老,這幾個月來,朝中的一些大小瑣事都壓在這政事堂里。唉,我也是年過五十的人了,實在是既忙不過來身子也吃不消。我也早就奏請過皇上,請皇上另擇能臣接任左相,好讓我也輕鬆一些。只是沒想到,這次皇上會任我為左相。不過,這下好了,皇上讓袁大人出任右相,我這肩上擔子總算能輕鬆不少了。」

  袁岩道:「蕭相,我雖然遠離京城十多年,可就是在章陵縣時,便也多次聽人說起,滿朝的文武官員們無不稱蕭相您為當朝第一能臣。再說,我本是一介武夫,若論騎馬射箭倒還過得去,只是這處理政事,我自知萬萬比不上蕭相。再者,我新入京不久,凡事還請蕭相多提點些個。」

  蕭岸笑道:「袁相太過謙虛了。」

  袁岩道:「不知蕭相這會前來,是不是有事找我?」剛才蕭岸進來的時候,袁岩就已經看到蕭岸手裡除了那瓶茶葉之外,手上還拿著兩份摺子。

  蕭岸這會便把那兩份摺子遞了出來,道:「這兩份摺子,是剛剛呈上來的,你先看一下。看過後,咱們再一起去見皇上吧。「

  袁岩知道,如果不是有重大的軍政要事,是不會去找楚邦商議的,便接過摺子,看了一會後那臉上的神色就有點凝重了。看罷了兩份摺子,便又重新還給了蕭岸。

  蕭岸站起身道:「那咱們走吧。」

  袁岩便隨同蕭岸出了政事堂,往養心居走去。

  而這會皇三子楚玄也剛剛來到了養心居的暖閣里來給父皇請安。

  請安已畢,楚邦卻把楚玄留了下來。

  楚邦靠坐在床頭上,看著楚玄道:「這次你和老七離京救災,做得不錯,父皇很是欣慰。」

  坐在皇上跟前的楚玄道:「只要能為父皇分憂,苟利社稷,兒臣就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

  楚邦笑了笑,忽然嘆了口氣道:「你大哥死得早,二哥呢…如今也先你父皇一步走了。唉,父皇的身子也是越來越不行了。」

  楚玄離座跪下顯得極其動情的道:「父皇善養龍體,必能長命百歲!」

  楚邦擺了擺手,道:「起來吧。」待楚玄重新坐下后,楚邦又接著道:「你知道父皇這次為何要讓你去親自去請袁岩入京嗎?」

  為何請袁叔入京這事,其實楚玄早在三個月前就想過了,在他看來,父皇讓自己不遠千里去請袁叔入京,而且又讓自己與袁月訂了親,那都是為了傳位給自己而做的準備,因為如果沒有袁叔的幫助,自己只怕是很難斗得過老四與蕭岸他們。不過,楚玄卻不能把自己心裡的這些想法說出來。楚玄道:「還請父皇明示。」

  楚邦似乎對楚玄的這個說辭並不意外,他沒有回答楚玄,而是又問道:「朕問你,你覺得做為一個皇上,要統領百官保持朝局穩定,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嗎?」

  楚玄聽了一時無語,因為父皇問的這個問題,要是讓他說出三五個要點來,他則肯定說得出來,比如什麼廣開言路、恩威並濟、近賢遠佞、知人善用這一類的,但是要讓他說出最重要的一點,他一時之間確實是回答不出來。於是想了一會,道:「兒臣愚昧,想不出來。」

  楚邦笑了笑,看著楚玄剛想開口,這時太監董好卻走了進來,道:「皇上,左相蕭岸和右相袁岩在外求見。」

  楚邦道:「哦,那叫他們進來吧。」

  楚玄見父皇要見左右兩相,便起身道:「兒臣先告退。」

  楚邦卻擺了擺手,讓楚玄暫時留了下來。

  不一會,左相蕭岸與右相袁岩便走了進來,二人參見了皇上,也向皇三子楚玄施了禮。

  楚邦道:「你們兩位一起來,是有什麼要事嗎?」

  蕭岸道:「皇上,這裡有兩份摺子,是今早到的。」

  「哦,都關於什麼事的?」

  蕭岸道:「一份是南州牧守劉浮呈報的。摺子上說,南州境內有一股連雲山賊寇,五天前攻破了其境內的玉饒城。玉饒城守軍共死傷五千餘人,百姓更是死傷無數,城中糧草兵器也都被搶奪一空,玉饒城守將朱凌也戰死了。據劉浮所說,這連雲山賊寇,已至六七萬人,聲勢浩大。劉浮請旨,想讓朝廷急擇良將發兵剿賊。」

  楚邦道:「那還有一件呢?」

  蕭岸道:「還有一件,是邊關守將孟佑將軍呈報上來的。」

  蕭岸邊說邊把兩份摺子遞了出來,楚玄接過交到了父皇的手上。

  楚邦把兩份摺子都看了一遍,就丟在了身旁的坑几上,道:「那咱們就先議一議連雲山賊寇一事吧。坐,蕭岸袁岩,你們都坐著說話。」

  蕭岸與袁岩便在靠窗的兩張椅子上正襟危坐了下來。

  楚邦道:「你們說說看,對於連雲山這伙賊寇,應該怎麼辦為好?」

  蕭岸道:「臣愚見,宜照劉浮所奏,派大軍前往征剿,不能坐視叛軍一日日壯大。」

  楚邦聽了沉思不語。

  蕭岸又接著道:「近年災患不斷,各地多起盜賊,而南州境內這連雲山一夥,其聲勢最為浩大,倘放任不理,則必增長賊人氣焰。如儘早平定連雲山一夥,則足以震懾群賊。」

  楚邦點點頭,嗯了一聲,又看著袁岩道:「你呢?袁岩。」

  袁岩道:「皇上,臣以為,宜招撫為上。據臣所知,這些盜賊平日聚于山林,既無文書部曲,又無旌旗號令,更不曾占城據地,只一心轉掠錢糧婦女,可知其只志在財帛而已。便是此次連雲山攻破玉饒城,亦是如此。臣以為,盜賊裡面雖確實有些作奸犯惡之人,但大多只是些窮苦百姓出身,實為近年天災頻發饑寒所迫才淪為盜賊,其大多常思歲熟歸鄉。臣建議,宜由官府出面,皆免其罪責,給與穀物糧種,詔其歸家,至於那些賊首,則可以適當的給以官職富貴,如此,則賊勢可解。」

  楚邦也只點點頭,嗯了一聲。

  蕭岸道:「皇上,袁相所說,臣卻不敢苟同。」

  楚邦道:「哦?蕭相但說。」

  蕭岸道:「這自古以來,民以貧困饑寒犯法以非,大者群盜,小者偷穴,不過此二類。而今這些亂賊結謀連黨以萬千計,聚于山林,攻城破州,殺官害民,是乃逆亂之大罪者,豈是饑寒這二字可蔽?如若依袁相所言,皆赦免其罪責,則恐反滋長其賊心。凡民但有不順,便聚于山林,專等招撫,如此,則更生盜賊也。」

  楚邦聽了之後,依舊還是只點了點頭,嗯了一聲。然後看著邊上坐著的楚玄道:「你呢?你也說說看。」

  楚玄道:「回父皇,兒臣以為,這凡事皆有兩面,方才蕭相與袁相所說,似乎都無不妥。兒臣建議,可先照袁相所說,先從朝廷選派重臣前去招撫,如若能不動刀兵,便可以平亂,則是最好。如果盜賊仍頑固不化,不從天命,則是其自取滅亡,那時再行發兵征剿未遲。」

  楚邦這會臉露笑意,點了點頭,嗯了一聲。然後又看著左右兩相道:「你們覺得楚玄講的這個法子如何?」

  蕭岸與袁岩便立時都看出來了,皇上對楚玄所講的頗為認同,於是這會兩人便所見略同,都道:「三爺所說甚為合理,臣無異議。」

  楚邦道:「嗯,好!那就照楚玄剛剛說的這個意思去辦,至於派誰前去招撫,這個事嘛,你們一會下去后,商量一下,再報給朕。」

  蕭岸與袁岩同聲回道:「臣遵旨。」

  關於南州連雲山賊寇一事,就暫時這樣議畢了。但是還有一件事沒議,楚邦這會看著身旁坑几上的那份由邊關守將孟佑傳來的摺子,臉上的神色忽然顯得有些難看,甚至有些古怪,連說話的語氣似乎也有些變了。

  「那,咱們接下來,就再議一議這邊關一事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