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當麵鼓對麵鑼
壽縣城西門甕城內,兩側牆壁上鑲有兩大塊青石,分別刻著一麵鼓和一麵鑼。就是這兩塊看上去不起眼的石板,銘記著一位管錢人"身居錢庫,一文不沾"的高尚品德。 明萬曆年間,修築壽州西城牆和泊岸時,管錢的是一個姓閻的老人,他雖然官卑職小,但做事卻非常認真。凡工程中的每項開支,他都及時向監工稟報,監工嫌繁瑣,便說:"以後開支不必樁樁跟我講,你開銷就是了。"閻老頭卻較真兒:"錢糧大事馬虎不得,為人做事就該當麵鼓對麵鑼,免得事後被人說長論短。"監工知道閻老頭的脾氣,奈他不得。數月後,城牆工程即將竣工時,有人在州官麵前告了監工一狀,說他克扣民夫錢糧,貪公肥私。州官迅速派人核查,閻老頭便把施工過 程的全部賬目搬了出來,每筆開銷的來龍去脈交待得清清楚楚,經查,錢糧件件有據,絲毫不差。後來,州官懲罰了誣告者,同時表彰了監工和閻老頭,監工對剛直不阿、辦事認真的閻老頭十分敬佩,便令工匠在新修的甕城城牆壁上雕刻了一鼓一鑼作紀念。後來,"當麵鼓對麵鑼"便成了壽春"內八景"之一。 簡評: 這個管錢人官職小到沒有名字流傳下來,他留下的是直接爽快的小人物的坦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