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乾為天,崑崙之緣(2)
旋轉的矛!
飛射心臟的矛!
戎胥牟猛然想起了周老伯當年被飛矛穿心的情形,在他眼前,護著身下的他……
奇鬼,他看清了對方的面目與身形,對方既沒有穿血面的紅袍,而是一身黑衣勁裝,也沒戴血面,露著他那隻攝人心魄的猩紅豎瞳,甚至比血面上的黑紅巨眼還要駭人。
手中隕鐵黑弓,滿弦欲射出第二支短矛。
這矛射之技,他聞所未聞,但毫無疑問,是秘術中的秘術。
周老伯的死果然不是犬亞黃袞所為,自己當年依據矛頭的指向與射來的方位,始終懷疑殺人者另有其人,如今見到這等射矛秘術,心中恍然。
但算算年歲,奇鬼與自己相當,絕非當年之人,何況是射殺罡身強者的一矛,那麼當年的真兇便呼之欲出,箭殺!
岐山城頭射傷阿爺的神秘高手是他,之後射殺周老伯的也是他。前者的他顯然是在暗助周昌,那後者呢?
這許多念頭只在電光火石之間,他已舉刀躍起,真氣灌註腳下,與麋樁結合,腳快身疾,俯衝而下,向著藏身樹頂的奇鬼撲去,絕不再給他從容遠射的機會。
奇鬼似乎一驚,他的進境,本以為在新一代山中人中是絕對的佼佼者,殺死對手綽綽有餘,卻驚詫地發現被自己視為恥辱與潛在大敵的癸子,如今的四鬼封殘,竟然絲毫不遜於自己。
「你在遺迹中有收穫?」
戎胥牟眼瞳一縮,在遺迹時,他竟然認出了自己,何時?怕是自己出聲示警霄妘的時候,看破了易容,也是,區區易容怕是躲不過他那詭異的三目。
「遺迹的事,若是已經暴露了,我怕是麻煩不小!」
就在他不斷撲近時,奇鬼弓上的短矛再度離弦,速度比先前快了三成。同時四道弩箭,分別從其四肢射來,前後只差毫釐。這時樹杈間,更有事先隱藏的勁弩數支,也在同一瞬射了過來。
原來一切都在奇鬼的算計布置之中,他的言語,只為擾亂自己的心緒。先前的連珠箭,也沒指望能偷襲成功,反而引自己縮近距離,當人在半空而無處著力時,才盡露猙容,以獅子搏兔之全力襲殺。
戎胥牟凝神眉心,讓自己的念頭變到最快,看清矛路,一刀精準劈在矛尖,這是旋矛最強也是最弱的一點。
腦海中還閃現出黎航御道躲避箭殺之箭的身法,借力騰挪,在近十隻錯落的弩箭中找到縫隙,先以蛇樁的柔法,捲曲身形,再以拍、擋、踢、踏,借勁弩的反衝之力,連續閃避。
就在奇鬼信心十足的一擊中,他彷彿從亂弩叢中穿花而過的蜂蟲,令其大驚失色。
「被湯王滅了族的夜目奇肱餘孽!」
戎胥牟也專門查了三眼一族的記載,此刻大喊出來,令對手心頭一震,心緒同樣微亂一瞬,刀已臨頭。
『鷹落怒』,這一剎那,他將今夜化生的無盡憤怒,融入了這一刀。
好似惡鷹攜著對遁逃獵物的怒氣,從天撲落。
奇鬼不愧是這一代的天才,並非初次面對意境,及時回神,用長弓去擋,只聽嚓的一聲,隕鐵鑄造的黑弓竟然被戎胥牟飽含真氣的銅刀劈斷。
隕鐵弓的外端是堅硬的利刃,同樣反將銅刀割斷,才讓奇鬼趁反震之力,無傷的縱落林中。
就在戎胥牟想追殺時,忽有一道狂紅隔在了樹上樹下的兩人之間。
「都住手吧!奇鬼,雖說血面生死關有十招機會,但你一個羿者,失了弓,已經是敗了!看在箭殺的份上,就此退去吧!」
來人魁梧野性的身軀,一頭醒目的紅髮,臉上猙獰的長疤,赫然是血殺。他逼視著奇鬼,眼中露出難得的深邃。
「血面生死關是甚麼?我怎麼沒聽說血面晉陞還有這麼個生死關?你與未羊故意瞞了我?」戎胥牟怒目而視。
「血面晉陞有個生死關,又有甚麼奇怪的,難道還要我們提醒你,那些被咱們殺死的,哪一個又有人事先提醒?」
戎胥牟從先前一刀的怒意中漸漸平復下來,知道血殺所言不虛,「奇鬼,知道我會來這裡的人不多,是魔誅女告訴你的?」
他想血殺可能是從未羊那裡獲知此處,那奇鬼呢?鬼山很大,知道這裡的人不超過三個,未羊、魔誅女、瘟殺。
「你的行藏逃不過我的夜目!」奇鬼冷著臉轉身遁走。
「恭喜你四鬼封殘,即日起你就是血面眾了,還算不差。」
「堂堂七殺大人,來做甚麼?」
「來看看你若被殺,幫你收個屍,也算前峰主的一點心意。」
「你是想看看我如今夠不夠資格殺你?」
「這麼想也不算錯,可惜你還差得遠。」血殺咧嘴笑了笑,一股嗜血的味道,令人不寒而慄。
戎胥牟聞到了血殺身上的血腥氣,「聽說你與箭殺交手敗了,看來傷得不輕。」
「有個廢物手下,在媧神遺迹露了形跡,連累了我這個峰主,你說我該怎麼處罰他?」
「你是來殺我的,還是想問遺迹之事?」
血殺輕蔑地一笑,「你的命不值得我專程前來,遺迹嘛,倒是真有些好奇,箭殺興師動眾,卻落得損兵折將,敗給了崑崙鍊氣士,而那些鍊氣士也同樣遇到了強敵,連山腹都塌陷了,遺迹徹底被掩埋,想再挖出來,都難了。」
戎胥牟從樹上一躍而下,來到血殺面前,問道:「能夠匹敵鍊氣士的強敵,是甚麼人?」
「其中據說有個手持鍾鈴的女子!」
「是咱們在九國追蹤的女子?」戎胥牟一愕,自己這個仇人究竟是甚麼人,弟弟妹妹的下落可還要著落在她的身上。
曾經以為阿爺、周老伯、帝神教巫歴、大巫主就是當世最強之人,但隨著進入山中人,接觸了七殺這等高手,之後又遇到四弟的白衣女子師父,和崑崙鍊氣老者,還有黎航御道,都讓他自覺坐井觀天,如今聽聞又出現了不遜於崑崙的強敵,才知天下之大。
難怪當年阿爺曾說,天下隱世無名的高手不知凡幾。自己越強,才越知自己的渺小與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