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一個報人的筆耕歲月> 情溢征程——黑龍江特大洪水災區親曆記

情溢征程——黑龍江特大洪水災區親曆記

  第五部分

  ??獨家專訪

  ??情溢征程

  ??——黑龍江特大洪水災區親曆記


  ??今年進入7月份以來,嫩江、鬆花江流域相繼發生了曆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水,黑龍江省52個市縣遭受嚴重洪澇災害,3700萬人陷於水災危難之中。在這關鍵時刻,天津派出醫療隊支援黑龍江災區。我作為天津醫療隊隨行記者有幸親曆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抗洪救災。


  ??土崗夕暉

  ??高高的土崗已變成了孤島。


  ??洪水圍困了土崗,方圓幾十千米,除了水就是浮露出水麵的屋頂、高粱尖。


  ??站在綠草叢生的土崗上,隻有當地人才能辨認出洪水中哪是過去的村莊,哪是過去的田地,哪是過去的村頭小路。一棵碗口粗的旗杆露出水麵半截,那是被淹的小學校。


  ??這是黑龍江省的一個偏遠的小村子,名叫後烏古墩村。它是個自然形成的村莊,祖祖輩輩居住在這裏的人們,過著平靜的小村生活。8月的後烏古墩村應是一年中最美麗的收獲季節:碧綠的稻海,火紅的高粱,誘人的瓜香。然而無情的洪水衝毀了這一切。高高的土崗救了全村人,村民們逃到土崗上。


  ??作為天津醫療隊隨行記者,我有機會去了剛剛被洪水肆虐過的小村。土崗麵積不大,到處是零亂的帳篷,從洪水中逃生出的家禽,在土崗的綠草上悠閑覓食。土崗西邊有三個用紅、藍、白顏色帆布搭成的帳篷,一前兩後,兩個作教室,一個作教師的辦公室。這就是那個被淹的小學,成了“帳篷小學”。村裏的40多個孩子正在這裏上課。教師辦公室裏,擺滿了教學用具和書櫃,帳篷裏有一張大床,是教師們夜裏睡覺的地方。全校隻有5位教師,其中3位是民辦教師,兩位是屬於公辦的。他們白天夜裏都住在這帳篷裏,周末才回家一次。40多歲的校長,外表像個憨厚的莊稼漢,他告訴記者,民辦教師的工資每月40多元,他就是民辦教師,全家就靠這點錢生活,但他很知足,因為他愛教師這個職業,他愛這裏的孩子。


  ??帳篷裏傳出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


  ??太陽西下了。


  ??校長用鐵棍敲擊幾下掛在樹上的鐵管,這是放學的鈴聲。孩子們背著書包從帳篷裏跑了出來,跑向自家的帳篷裏。


  ??高高的土崗安靜了。


  ??此時,夕陽掛在天際,映紅了天空。土崗上的綠草青坡,土崗四周粼光閃閃的水麵,與夕陽的光輝交織,構成了一幅自然美麗的圖景。


  ??我與醫療隊隊員乘船離開土崗,來到了對岸。岸上也靜極了,老遠看不見有人來往。這時,從夕陽的光輝中走來兩個中年婦女,她們停在岸邊,坐在一塊大石頭上,遙望著對岸的高土崗。一問才知,她倆是其中兩位教師的妻子,今天是周末特意來接各自的愛人回家。


  ??土崗那邊劃來一隻小船,遠遠望去,土崗岸邊有一群孩子向小船不斷揮手,小船上坐的是5位教師,他們也不斷向孩子們揮手告別。在“孤島”土崗工作了一周的教師們,要回家歇周日。岸邊的兩位婦女看到了小船,立即站了起來,眼中閃出欣悅的目光,這目光與夕陽的光輝交織在一起,閃出了晶亮的光輝……


  ??醫療隊來到胡吉吐莫


  ??天津醫療隊到達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後,分成4支小分隊分別赴齊齊哈爾市、大慶市、哈爾濱市、佳木斯市的災區開展工作。由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醫護人員組成的小分隊被派往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胡吉吐莫鎮的災區。我隨小分隊一起前往進行了采訪。


  ??由於油田的開發,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4年前歸大慶市管轄。胡吉吐莫是蒙古族群眾聚居地區,有7個村莊,均地處窪地。今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打破了這裏平靜的生活,8月12日,嫩江洪水將這裏吞沒,村民們隻好逃到附近的高土崗上,而高土崗的四周全被一望無邊的洪水圍困。


  ??醫療隊從哈爾濱出發,經過一天多的時間於8月28日中午才到達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縣城通往胡吉吐莫鎮的路全是土路,由於洪水的浸泡,土路已成了泥潭,進不去人。醫療隊隻好駐紮在縣城裏一個已停業的小飯館裏。從醫療隊的駐地到災民區,必須乘40分鍾的汽車後,再乘20分鍾的船才能達到。


  ??下午2時,醫療小分隊的隊員沒顧上休息,背上藥箱就奔胡吉吐莫鎮的後烏古墩村災區。穿過泥濘的土路後,來到了水邊,一眼望去,水中一處高土崗,那就是後烏古墩村的災民區。當地衛生部門為醫療隊租了兩條船。在等船來接的時候,大家遇到了不可躲避的問題,這裏的蚊子極多,一巴掌就能打死幾隻,許多隊員的臉部、胳膊都被叮起了包。


  ??乘船登上了高土崗,我們才看到崗的那邊是被洪水淹沒的後烏古墩村,除露在水麵上原小學校的旗杆外,村子全部泡在水中。這個村280多人,70多戶人家。每家每戶在土崗上搭起帳篷,帳篷外淩亂不堪,豬、鴨、雞、犬亂跑,生活條件十分簡陋,特別是缺醫少藥。


  ??當醫療隊出現在高土崗時,災民們紛紛走出帳篷,圍上了醫療隊。村主任將村民們組織一起,排隊等候看病。醫護人員為前來看病的村民逐一檢查了身體,量血壓、聽心率。有的村民患感冒,有的嗓子痛,有的患了皮膚病,醫療隊員們對症下藥,還耐心教他們如何按時吃藥和應注意的事項。之後,又挨個深入每家的帳篷裏,查看飲水情況,向他們宣傳如何用消毒藥片淨化飲水知識,如何將家禽家畜隔離的知識,如何做到大水之後無大疫的知識。


  ??天津醫療隊隊員乘船到災區開展醫療工作時情景


  ??所到之處,村民們無不連聲道謝。村民蔡永泰的二女兒發高燒幾天不退,當醫療隊為他的女兒打了退燒和消炎針,分發了藥品後,絕望中的蔡永泰臉上露出了笑容,他眼含熱淚雙手握著醫療隊隊長郭陽的手說:“感謝黨派來的大夫,感謝天津大夫,我一定振作起來重新創業。”


  ??醫療隊員們在後烏古墩村整整工作了4個小時,天黑前離開了高土崗。


  ??災民點見聞


  ??哈爾濱市的鬆北鎮,地處鬆花江北岸與阿北河之間,是洪水最嚴重災區。


  ??由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和醫院和本市防疫部門組成的抗洪救災醫療小分隊,就負責鬆北鎮災區的衛生防病、防疫工作。他們駐紮在該鎮水泥廠街辦事處的辦公樓裏。連日來,醫療隊員們每天自己帶飯,到這個鎮的幾個災民點巡回醫療。9月1日一大早,醫療隊的隊員們就到水泥廠小學災民點去送醫送藥了。水泥廠街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得知記者是來采訪天津醫療隊的,都紛紛說:“天津派來的醫療隊真好。”


  ??記者直奔水泥廠小學。這所小學坐落的地點的地勢相對高些,當地政府將附近太平村的災民轉移到這裏。教學樓一樓的教室全部住著災民,每個教室裏搭著可睡10餘個人的地鋪,整齊幹淨,每個災民都配有棉被和毛巾被。此時,13名醫療隊員已為災民們檢查完了身體,正在向災民們發放《災區人群健康情況普查表》。普查表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和水災前的住址及健康情況。這普查表是天津醫療隊特意印的。他們在巡回醫療時,將災民健康情況收集上來,回到駐地進行統計、歸類、分析,以便掌握每個災民點病疫情況。


  ??在第二教室的一張地鋪旁,放著兩個大塑料兜和一大捆青菜,塑料兜裏裝著香蕉、蘋果、梨和蛋糕。地鋪上坐著一位老大爺,名叫姚良啟,是太平村兩位孤老戶中的一個。他今年75歲,無兒無女,在太平村土生土長。在這次洪水中,太平村被淹了,他住了70多年的房子被洪水淹沒了屋頂,他是被村裏的幹部背著轉移到小學校裏來的。


  ??據太平村的村主任介紹,姚良啟身體一直很硬朗,自從村子被淹,他就病倒了,血壓升高。天津醫療隊在到水泥廠小學災民點前,得知這裏有兩位孤老戶,隊員們自己湊錢,為孤老戶買了水果、蛋糕和蔬菜,來時首先看望了兩個孤老戶,並為姚良啟全麵檢查了身體,還給他喂藥。老人對記者說,他從來沒看到過這麽好的醫生。


  ??他鄉故知

  ??“我也是天津人。”我隨天津醫療隊赴黑龍江省災區采訪時,無論是在哈爾濱鬆花江畔的抗洪大堤,還是在離市區偏遠的受災小村莊,所到之處都能聽到這個聲音,每當聽到這個聲音,就為天津醫療隊員們感到驕傲,為戰鬥、生活在黑龍江抗洪一線的天津人感到自豪。


  ??佳木斯市樺川縣萬裏河村是個偏遠的小山村,離市區近200千米,這個村子被洪水圍困,形成了“孤島”。如果想到這個村子,得乘船走30分鍾的水路才能到達。就在這裏,仍然能聽到“我也是天津人”的聲音。8月30日,當醫療隊員們登上村子的土地時,村民們一下子將醫護人員圍住,問長問短。這時,一位30歲出頭的婦女擠上前來,說:“我的姨媽在天津,我在天津打工7年,對天津太熟悉了,很有感情,今天在自己家鄉見到你們更是感到親切。”


  ??8月31日,醫療隊來到哈爾濱市二茵二國道抗洪一線送醫送藥。正在這裏開展“鋼木土石組合堵口技術”演練的北京某集團軍戰士們,個個生龍活虎,其中一個年輕戰士見了天津醫療隊,跑上前說:“我也是天津人,當了兩年兵,在抗洪一線能見到家鄉人,格外親切。”


  ??黑龍江省衛生廳廳長宋兆琴現年56歲。1957年,她家遷往天津,隻她一人留在了哈爾濱,現在她的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都居住在天津。“我與天津有著血肉關係。”宋兆琴說:“天津醫療隊員們離開自己的家人,從千裏之外的天津來黑龍江支援災區,我作為天津的老鄉,為天津有這樣的好醫生而感到驕傲。”


  ??洪水麵前絕不能讓良知決堤

  ??8月26日,天津醫療隊到達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後,分成4支小分隊分赴受洪澇災害嚴重的齊齊哈爾、大慶佳木斯和哈爾濱巡回送醫送藥,記者隨一支小分隊前往大慶市。這期間,大慶市軍民仍然堅持與百年不遇的洪水進行著殊死搏鬥。然而就在這時,市內有的區、縣糧食價格卻悄悄地漲了起來,其中以大米最為突出。據市民們介紹,8月20日以前,每千克大米最多不過2.8元,可到了8月25日,一下漲到3.6元。一時間,人心惶惶,街頭巷尾,議論紛紛。不但大米價格上漲,同時雨衣、雨靴、電泵等救災物資的價格也直線上升。記者也深受漲價之苦,從大慶市向天津發傳真,傳真費也由平時的每傳一張稿紙3元,一下子上漲到15元。


  ??傍晚,記者來到離駐地不遠處的讓胡路昆侖副食商場糧油櫃台觀看,大米標價確是每千克3.6元。記者在薩爾圖區一家糧油綜合批發市場看到,前來批發大米的人明顯增多。據了解,近日一些批發店的大米庫存被搶購一空,有的糧店平時每天賣10袋左右大米,可近來能賣50袋左右,有的糧店幾乎每天斷檔。


  ??是何原因導致居民搶購大米呢?居民張女士告訴記者,現在人們都在議論,發大水了,糧食要缺了,得趕緊買點存起來。張女士說,她昨天也搶購了100千克大米。記者了解到,同張女士抱同樣想法的大有人在。


  ??那麽大慶市真的缺糧嗎?記者走訪了大慶市糧食局副局長李淑範。她說,大慶市目前糧食庫存總量為138萬噸,其中水稻22萬噸,小麥15萬噸,完全能夠滿足目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市場需求,並且已重新啟動曾處於停產狀態的第二製米廠加工大米。截至8月26日,已生產出100多噸優質大米,並以每千克2.8元的價格投放到市場。大慶市市場大米日需求量大約在1噸左右,不靠外運,僅自己加工的糧食就能夠充分滿足需求。而市糧食部門貯存的糧食,保守地說,夠大慶市居民吃上8個月。


  ??由此看來,大慶市根本不缺糧,依然處在供大於求的狀態,但卻有人散布謠言,目的是想趁洪澇災害哄抬物價,牟取暴利。


  ??大慶市糧價上漲現象,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市政府有關負責人在電視中發表講話時指出:洪水當前,趁機哄抬物價就是擾亂民心,對這樣的不法投機分子要嚴懲不貸,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很快,大慶市物價局根據《價格法》的有關規定,出台了文件,明確規定:切實穩定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務價格,確保災區人民看病、用藥和通行。對糧食、豆油、豬肉等生活資料及抗洪救災物資要堅決保持在8月20日價格水平上,對借災情之機哄抬物價者按《價格法》從嚴從重查處。


  ??同時,大慶市糧食局也做出規定;大米批發限價為每千克2.8元,所屬糧店出售的優質大米限價為每千克3元。與此同時,全市物價係統200餘人分成85個小組,對反映強烈的大慶采油七廠、采油九廠、創業莊和林甸縣、杜爾白特縣等地進行了檢查。隻8月25日至27日,這個市各縣、區物價局會同工商局共檢查糧店89家,經營抗洪救災物資的商店295家,對部分行為惡劣的商店分別進行了處理。很快大慶市糧食漲價風波被壓了下去。


  ??閃光的紅十字

  ??8月25日,天津第一批醫療隊登上北進的列車,奔向了洪水肆虐的黑龍江災區救災防病。20多個日子裏,在齊齊哈爾災區的醫療小分隊已為10個鄉的22個村屯進行了巡回醫療,巡診2700餘人次,並在帳篷中為災民做了兩例手術;在大慶市的醫療小分隊已走訪了17個村屯,巡診2000餘人次,並為270多名抗洪戰士送醫送藥,培訓當地防疫人員200餘人;在哈爾濱市的醫療小分隊走訪了8個鄉和4個抗洪駐軍點,為1500餘人診治;在佳木斯市的醫療小分隊在走訪受災村屯的同時,開展了為災區人民健康情況普查活動。


  ??8月25日下午3時20分,來自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第二中心醫院、第三中心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和醫院及市防疫中心、河西區防疫中心、和平區防疫中心、南開區防疫中心的65名醫護人員,登上了津哈線307次列車的一號車廂。此時此刻,他們之間除了同單位人員外,還相互不認識。從國務院決定天津對口支援黑龍江省救災防病工作之日起,到隊員們出發,隻有三天時間,許多隊員隻是匆匆帶了幾件衣服就上了火車。雖然互相不熟悉,但他們每人左臂上佩戴的繡有紅色“防病救災醫療隊”字樣的白色袖標,將大家緊緊連在一起。


  ??65名醫護人員中,年齡最大的58歲,最小的25歲,分別來自各單位的內科、外科、皮膚科、兒科、婦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科室,主治醫生占80豫以上。


  ??他們中許多人是克服了種種困難、惜別親人踏上北去列車的。天和醫院副院長耿鵬患有冠心病,但他主動請求赴黑。啟程前,醫院為他做了心髒檢查,結果是心肌缺血,領導勸他不要去了,但他堅決請纓,依然按時帶領本院醫護人員踏上列車。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李玉明患有糖尿病,卻主動要求隨隊赴災區,他的行動得到了愛人的支持。列車中,有一人引人注目,他的左手包著紗布,他叫杜建群,是市第一中心醫院耳鼻喉科醫生,他的手不久前劃破,已經感染,還沒有痊愈就隨隊來了。


  ??醫療隊員中不少人還克服了家庭中各種困難。天和醫院的護士長張玲的孩子還小,80多歲的公公患了膀胱癌。臥病在床的公公讓張玲不要惦念家裏,安心去災區工作。醫生王喜文,愛人出差不在天津,他隻好將孩子放在姥姥家,就背上行李出發了。


  ??醫護人員中有兩位年齡最小的,一位是25歲的劉娟,另一位是26歲的李靜,她倆都準備在今年9月份結婚,然而此次赴災區工作,歸期不定。記者問她們婚禮還能如期舉行嗎?她們告訴記者,臨行前,都與各自的愛人商量好了,什麽時候完成任務返津,再商量結婚之事。


  ??8月25日恰是醫生徐虹的生日,臨行時,她的孩子說,特別想在家為媽媽過生日。但孩子的這個願望,當母親的滿足不了了。當天傍晚,有人特意借來一部手機,讓她在列車上給家中的孩子打個電話。晚7時,徐虹撥通了電話,電話裏傳出孩子的祝福:“媽媽,您安心工作吧,多為災區人民看病,等您回家後,我再為您過一次生日。”


  ??黑龍江省災區分布情況與長江中下遊不同,這個省的災民點分散不集中,遭受水災的52個市縣相距很遠,都離市區偏遠,有的是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據當地有關部門統計,全省有5000多個村屯受到嫩江、鬆花江及內澇災害,200萬災民急需安置,其中不少村屯被水圍困,迫使村民逃到高崗上,使高崗變成了“孤島”。


  ??這些給醫療隊巡回醫療帶來了極大困難。從駐地到災民點的交通是個大問題。由於通往每個災民點的路過去全是土路,這次受洪水浸泡,多數路變成了爛泥潭,如果想到災民點,必須通過很長的泥路,有的還要坐船行幾十分鍾的水路,才能到達。交通工具是由當地衛生部門安排的救護車,這種車的座椅是兩排長凳,人隻能側身相對而坐。泥路的顛簸,其難受勁兒甭提了。乘坐的船均是當地漁民臨時將打魚的小船改造的,隻是將船加了個發動機。一條船隻能坐五六個人,來回接運。特別是在水邊等船的時候,蚊子極多,一巴掌就能打死幾隻,隊員們為防止蚊子叮咬,每人隻好穿上雨衣,並將雨衣的帽子紮緊,把露在外麵的臉部和手都塗上風油精,就這樣還是被成團的蚊子叮得滿臉、滿手是疙瘩。


  ??醫療隊員們每天除到災區為災民診治外,還按照水災後防治病疫的科學要求,與當地防疫部門人員一起,檢查災區點的病疫情況,密切注視傳染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對災區的糧庫、井水逐一進行檢查,向當地防疫部門提出治理方案,配合當地衛生部門建立三級醫療網絡,力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工作在齊齊哈爾的醫療隊,在泰萊縣一個災民點發現了30多位患紅眼病的災民,醫護人員立即采取治療措施,並且馬上與當地衛生部門聯係,通報病情。兩地醫護人員配合,對這個災民點進行了醫療監控,並建立了醫療網絡,一周內對這裏進行了4次巡回醫療,很快這個災民點的紅眼病就得到控製。


  ??工作在佳木斯的醫療小分隊,在桐江縣街津口鄉巡回醫療時,發現一災民家中母女倆同時患嚴重腹瀉病。經醫療隊員們的檢查,認定這個災民點飲用的地下水與汙水混雜,汙水已浸泡到水井內。醫療隊的醫護人員立即向當地政府提出建議。很快,省政府撥款30萬元改造這裏的地下水井。


  ??工作在哈爾濱的醫療小分隊,在對東風鎮豐果屯災民點巡診時,發現這個屯子固定人口680多人,而流動人口1300多人。這裏飼養的家禽逾萬,活豬5000多口,並且這個屯子仍被汙水泡著,防疫形勢十分嚴重。他們馬上向當地政府提出防疫措施和建議,當地政府派人立即對這個屯子的環境衛生進行了整頓。


  ??醫療隊員們在每天工作後,還利用業餘時間編寫防病防疫宣傳材料,在巡診時向災民發放。他們還趕印了《災區人群健康情況普查表》,對災民進行調查。與此同時,他們還在駐地為當地衛生防疫人員進行培訓。為搞培訓,他們認真備課,並用形象生動的形式進行講授,很受當地防疫人員的歡迎。


  ??寄給報社的感謝信

  ??尊敬的天津日報社領導:


  ??今年進入7月份以來,嫩江、鬆花江流域相繼發生了曆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水。全省52個市縣遭受嚴重洪澇災害,龍江3700萬人民陷入水災危難之中。在這關鍵時刻,《天津日報》積極響應天津市委、市政府的號召,把支援龍江抗洪救災宣傳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派貴報記者張鳴岐同誌到龍江災區一線采訪報道,張鳴岐同誌不顧旅途疲勞,立即趕赴災區采訪。這種無私忘我的精神、雷厲風行幹練作風,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欽佩,也為《天津日報》有這樣的好記者驕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8月26日我們采訪團一行深入大慶市杜蒙縣胡吉吐莫鎮重災區采訪,當時氣候特別惡劣,陰雨連綿,氣溫降到了10益左右,張鳴岐身患感冒、扁桃腺發炎、高燒38.5益,同誌們勸他休息,他堅決不同意,帶病采訪把災區災情及時向天津人民匯報,他這種高尚的精神使我們深受感動,給我們樹立了楷模。


  ??請允許我們代表全省23萬衛生人員和災區廣大群眾對天津日報社領導無私支持表示感謝,並向貴報同仁致以崇高敬禮!

  ??當前,我省抗洪鬥爭形勢十分嚴峻,救災防病任務十分艱巨。但是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向你們學習,克服一切困難,加強互相友愛,在黨和政府領導下,把衛生防病工作做好,把我們家園建設更美好。


  ??當年葉天津日報窯社內通訊曳刊登感謝信的剪報


  ??致以親切的感謝和崇高敬禮!


  ??黑龍江省健康教育所

  ??黑龍江省家庭保健報社

  ??一九九八年九月七日

  ??(1998年8月至9月發表於《天津日報》係列報道)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