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沒有對錯
蘇清宴聞言忙躬身回道:“回陛下的話。草民……草民鬥膽,許是為了……禦狀一事?”
言罷,少年似是欲抬頭探上一眼禦座之。但臨了,卻又猛地收止了動作,將頭垂了下去。
但少年此番帶著幾分猶疑,帶著幾分恭敬,又帶著幾分庶民自骨子裏生出的對子的懼意的模樣,才是最正常不過的了。
“哦?”昭明帝聽罷,嘴角輕劃過一絲笑意。
隨即,才對著蕭忱歎笑道:“既明,你這侄兒果真是個實心子的。”
“是。朕今日召你前來,就是想瞧瞧這近日來於京城聲名鵲起的少年郎,究竟是個甚麽模樣。”
昭明帝仍舊笑眯眯地落下話音道。
“這……”
禦案之下立著的少年竟似乎語噎了一瞬。
“不必如此畏縮。”
昭明帝將少年這一副不複先前機變的模樣看在眼裏,眸底興味漸起,隨手摩挲了幾下扳指。
“既然你替那張氏子告了禦狀,那想必對此事也是自有一番看法在。”
“你且大膽,以你之見,此事的來龍去脈是怎麽一回事?”
昭明帝輕砸下一番話道。
“回陛下……這……”
少年聞言似被梗住了脖子一般,囁嚅出聲。
“無妨,你且來就是。朕先恕你無罪,如何?”
話至此處,若是蘇清宴再不開口,便有些不妥了。
“回、回陛下的話。那草民便鬥膽地言上一言。”
少年袖袍輕垂,躬身揖道。
“周語有雲,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而今無論真相為何,總歸百姓心中是憋著一口氣的。”
“此氣許是因為張嗣敏,也許僅僅是因為觸到了百姓心鄭”
“畢竟……畢竟陛下雖賢聖清明,但俗言道,真龍也有打盹的時候。”
“保不齊就有那麽些跳梁之人,暗中做了些手腳。”
昭明帝聽及此一笑,“這般來,你對張嗣敏此裙信得真牽”
“不過,你這後生就不怕……信錯了人,告錯了狀?”
話音剛落,便是少年就這麽垂著頭,昭明帝也能瞧見那忽而一滯的身形。
果真還是個少年人。
而下方的蘇清宴又將頭埋地更深了些,有些吞吐地回道:“回陛下……草民今日也不怕陛下怪罪了,草民當時告禦狀……確是存了幾分求名私念的。”
“但恰恰是因草民此舉,才得了一物。”
言罷,蘇清宴便從袖中探出一物。
冊子模樣。
不錯,蘇清宴赫然呈出的,便是按著張嗣敏的指引,於雲漪居所處找出的那本賬冊。
昭明帝見狀神色未變一分。似是早就料到了一般。
不過,還是開口吩咐道:“你且呈上前來。”
語畢,倒是將目光從蕭忱處收了回來。
而蘇清宴低聲言了聲“是”,便緩步將冊子雙手奉了上去。
一旁如老僧入定般立了許久的顧庭季,則將目光鎖在了一反常態的少年身上。
眸子沉靜,卻如流深之水,觸不到底。
不過,隻須臾間,便收回了視線。
望著禦座之上,絲毫不見訝異或震驚之色的帝王,大盛帝王,顧庭季也隻得心中微不可聞地輕輕落下一聲歎息。
吏治向來難治。
無論貪吏、酷吏亦或是權臣,向來都是各朝各代難祛難除的沉屙痼疾。
朝中向來便沒有單線,有的,不過是一張又一張纏得人難以透氣的網罷了。
牽一發,動全局。
無論是對錯,還是利弊,皆不過隻在帝王翻掌權衡之間。
可,若無人去爭,便會再也不得與爭。
思緒間,顧庭季又將目光挪至了前方的少年身上。
或許,真正的變數,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