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騰飛會有時
就算是撿漏,那也得看眼力勁,也得談好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價錢。
??銀龍的很多生產設備,秦威是直接能用上的,特別是那條橋線,仿佛是為秦威量身打造的。當時銀龍從國外花大價錢買來了車橋裝配線,但是基本上沒發揮什麽作用,一方麵產量太少,另一方麵技術不到位自己組裝的還不如直接購買的。
??所以現在銀龍打算甩包袱,最好的買主,在宋時忠看來依然是秦威。
??接二連三,在秦威需要的時候,宋時忠來送溫暖,簡直讓麥文舟感激涕零。
??但是這條線價錢卻非常貴,一條線上所有裝備加起來,價錢超過麥文舟目前廠內所有設備價值的一半以上。
??麥文舟隻能欠賬,但是這次宋時忠提出了一個讓麥文舟無法拒絕又無法即時答應的提議,連帶這條線,還有一些設備,再加上之前所有欠債打包,可以算做是銀龍集團對秦威的入股投資,所求不多,全部股份的20%,雙方以後資源共享,銀龍集團會幫助開拓客戶資源,而且銀龍集團將會向秦威下車橋訂單。
??這個合作條件太突然,讓麥文舟很是意外,他現在要擴大產能,擴大客戶資源,確實需要更多的投入,但是進行股權合作,這根本不在他的計劃之中。當時無法答複,他回去後反複研究,連續多次開會討論,並經西汽同意後(西汽現在占秦威股份49%,需要均分股權出去),終於確定可以同意銀龍集團入股合作的要求,但要求是不能幹預秦威獨立經營權,同時最多入股不超過15%。
??這個條件,銀龍集團很快批複同意了。
??就這樣,一分錢沒花,秦威就引進了一批先進設備還有一條完整的車橋生產裝配線。
??這條線引進後對秦威的影響有多恐怖呢?
??簡單來說,直接將讓秦威的產能短時間提升一倍有餘。
??當然不可以直接安裝複製,實際上,秦威是進行重新的設計和優化,在原先銀龍車橋線的基礎上,搭建半自動化的橋裝配線,結構還是翟紅武提出的三環一線。
??這是秦威騰飛的起步時光。
??這一年開始,秦威的技術實現全麵的轉變,產能實現了急劇的擴張。在實際情況中,產能的擴張主要來自於“變”,而不是擴,主要的改變就是生產線和設備的布局改善,物流通道改善,現場管理改善。
??一邊生產,一邊研究改進,他們實現了布局的改善,設計把以前“加工島”的模式,打散重組為專業化流水線,比如以前的磨床,都是集中在一個“島”中,所有磨削工序都集中到這裏,排序加工的,改善之後,把磨床分散到專業生產線上,專門執行一個固定的操作,比如轉向節軸頭磨削,以前一批12件半成品送到磨床“島”等待加工需要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分散到轉向節加工線上之後,節拍縮短到4分鍾一件,這就是通用加工轉變為專業加工之後的效果,其實流水線就是這個原理,一台設備隻幹固定的工作,不需要操作人有很多的經驗,隻需要按固定程序運行就行,簡單培訓即可,而且配合專用的工裝夾具,快速上下活,定位精度也有保障,加工速度和效率,還有合格率都大幅度提升,以前廢品率在2%左右,改善之後降低為千分之二。
??這一年,整個秦威的設備鳥槍換炮,設備全員大換裝,逐步全麵用數控設備代替手動設備,比如車床,以前用60普車,後來改為500數控車床,以前一個人開一台,現在一個人開四台,加工節拍還快,產品一致性提升了很多很多,增加設備多,但是人數降下來了。
??而最重要的還是車橋線流水線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包括橋裝流水線,橋一改造的減殼流水線,差殼流水線,橋二的輪轂流水線,等等。
??秦威請來了國內知名設計專家,與翟紅武等人一起,埋頭鑽研,優優設計。那條引進自銀龍的車橋線結構圍繞著三環一線設計開展,主環,差環,合環,輪邊線,主環和差環是配對運行的,主環給主動錐齒輪壓裝軸承組,還要配齒側間隙,差環裝配差速器,安裝被動傘齒,這裏麵關鍵的是,主動錐齒和被動傘齒是配對加工的,裝配的時候不能隨便換,一對一堅決不能換,因為牽扯到原始加工的齒側間隙,主錐和被動齒配的調整墊厚度都是匹配的,所以在主環和差環的結束點必須是原始配對的兩個,而兩條環線上的工位不一樣,裝配節拍也不一樣,很容易混亂,然後,實踐證明自動化設備還是有好處的,一對一絕對不會亂。主環和差環裝出來的主錐和差速器總成轉到後麵的合環上,就是合裝到主減速器殼裏。合環旁邊還有一條支線,過橋箱蓋裝配線,用於中橋裝配過橋箱蓋上的軸承和貫通軸。合環裝完的就是完整的主減速器總成。林林總總改進,整條線下來,終於實現了產能的倍數暴增。
??這一年開始,與產能擴張匹配的,則是秦威開始使用全麵推行信息化工具,上了ERP,把生產物料從手工帳轉換為數字台賬,大幅度的提升了庫存管理的有效性,生產組織更加簡單快捷,而且缺件和庫存會自動核算,一旦庫存數低於警戒值,就會自動發起采購或者加工流程,讓整個生產秩序得到了充分的保證。另外設計從二維轉三維也是巨大進步之一。其實最早引進三維製圖的目的是為了做模擬裝配的幹涉分析,也就是用傳統的平麵二維製圖設計零件,然後轉為三維模型檢驗裝配關係是否有礙事的或者裝不上的,然後做優化,然而後來逐漸轉變到直接設計三維零件,這樣的結果就是設計更加直觀,錯誤更少,而且由於三維製圖軟件自帶尺寸鏈和公差鏈計算,所以在設計過程中就省掉了很多麻煩,也減少了因為計算錯誤或者基準選擇錯誤等人為因素引起的錯誤,大幅度降低了設計出錯的可能性。
??在這方麵,顏苿發揮了主要作用,在產能擴張,資金得到保障後,顏苿就提出全麵實現電子化辦公和現代工業化設計改造。麥文舟自然無有不準,甚至在資金緊張的時候都全力傾斜,秦威逐漸擁有了越來越先進的設計研發辦公環境。
??現代化設備的引進,帶來的就是大量高端研發人員開始逐漸被吸納進入,有從別的廠打挖來的,有顏苿從高校裏直接招進來的。他們大大充實了研發力量。
??而研發力量的投入,帶來了巨大轉變,很快就體現在一些配套的新產品開發上,比如前軸,它不帶驅動,隻起承載和轉向作用,結構比前驅動橋簡單的多,用量也大的多,民車很少用前驅動的。2005年開始秦威開始嚐試自己生產前軸,擺脫其它供應商的供應體係和幹擾。試製很快,畢竟這前軸經常用,大家對結構都很熟悉,頂多就是找供應商費點事,關鍵件是轉向節鍛件和工字梁鍛件,這兩個都是複雜外形,隻能用模鍛,經過反複比對,終於在本地找了替代供應商,很成功,價錢便宜,質量更好,工藝從模鍛改成了輥鍛,效率以上上去了,外觀質量也上去了。
??這一年開始,財大氣粗的秦威開始在生產的巨大壓力下,改進生產工藝,很多工人在實際生產中提出了改進方案,結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果。秦威還倡導改變觀念,引入了更多更先進的生產理論,甚至是生產工具,比如徹底轉變了刀具選用的概念,以前的觀念是越便宜越好,比如盤銑刀刀片,用兩毛錢一個的硬質合金片,一個刀片一般12片,基本上幹三件貨換一個刀片,後來流水線改造以後,以及數控設備大規模應用之後,轉變了觀念,開始大規模使用高檔數控機夾刀片,用的都是世界頂級供應商的,就算是國產的用的也是一線供應商的產品,刀片壽命大幅度提升,一致性好,之前一片25塊錢,但是壽命是普通硬質合金片的十幾倍,而且加工後的表麵質量好的多,上千塊錢的刀具給加工中心也舍得配,比如中心冷卻U鑽,橋式銑刀,精密鏜刀,逐步成為了秦威橋廠生產中的標配。
??這一年開始,秦威開始涉足其它車橋,從銀龍過來的關係和資源發揮了作用,從歐洲國家引進了客車橋的全套技術,這是個單級減速橋,橋包尺寸大,但是隻有一級減速,適合客車用。當時國內沒有太合適的適合8米以上客車用的客車橋,基本上都是用卡車橋,或者一汽二汽的中卡橋代替,而高端客車上用的更是沒有,全部進口,曾有廠家嚐試做過客車橋,但是隻能在中低端市場晃悠,高端上不去。銀龍方麵帶來的高端客車市場,讓秦威看到了機會,所以掏出真金白銀購買了技術,隨著齒輪和製動成熟,氣囊懸架開發成功了,最終秦威開拓了大量客車市場,受到市場認可。
??這一年開始的變化還遠不止這些。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