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孤臣> 第一零四七章 菩薩細說阿修羅 順治閉關遇群魔

第一零四七章 菩薩細說阿修羅 順治閉關遇群魔

  龍神五爺無意中殺死了忠心耿耿的禮部侍郎傅達禮,在場的人都驚呆了!


  ??了塵和尚與傅達禮朝夕相處,感情最深,撲上去撫屍痛哭!

  ??忽然院子裏金光一閃,文殊菩薩的化身--老者文吉出現在水井旁!

  ??順治認得菩薩,五爺早已成神,也認出是菩薩化身,二人急忙上前參拜。


  ??文殊菩薩看看傅達禮的屍體,歎息道:劫數,都是劫數……”


  ??五爺跪著說:“菩薩,弟子早已斷了殺生,不想今日誤傷此人.……”


  ??文殊菩薩說:“你且起來,此事都在因果之中!傅達禮的前身,是龍潭裏的一條大魚,多次驚擾於你,而你當時已經不殺生,沒有吃它,但心中的嗔恨一直未消,才有今日的誤殺!龍神也屬於阿修羅道,借此機會,給你們講講。”


  ??在場的人都跪下聆聽,文殊菩薩說:“阿修羅是‘非天’的意思,就是有天人之福,而無天人之德,龍神也屬於阿修羅道。什麽樣的人會轉生阿修羅道呢?人在世間修行善業,能行大布施、積大福德,但在修福中夾雜了諂曲心、驕慢心、妒嫉心、瞋恨心、爭強鬥勝心。這些不善心是惡道之因,應下墮惡道,但由於修福大,不能下墮,故感生於大海水之下的阿修羅城中。阿修羅由於修福,故福報享樂如天人,有天人一樣的宮殿,自然飲食、自然衣服,不用辛苦織衣、耕田勞作,所需五欲享樂自然化現。


  ??阿修羅享樂如天,有神通力,由於修福不圓滿,感得每日三時空中有刑具自然出現,日日受刑;阿修羅雖食美味,最後一口總要化為青泥,難食難咽。阿修羅道眾生優劣懸殊,修羅王福報最大,居住宮殿縱廣八萬由旬,皆是七寶所成,內有園、池、花樹,眾鳥合鳴,自然飲食應念即至,百味食品自然化現。


  ??《楞嚴經》說,阿修羅因自身的修福大小不同,散居於其他五道之中。一共有四種阿修羅:鬼道有阿修羅,人道有阿修羅,畜生道有阿修羅,天道也有阿修羅。


  ??我們通常所說的阿修羅,很多情況下是說的天道阿修羅。這個天道阿修羅有特點:男的醜而有力,女的美而善妒。


  ??這個天道阿修羅是化生的,能力很強大,可以與天神們爭鬥,但是邪不勝正,最終總是阿修羅戰敗。


  ??鬼道的阿修羅,也是有神通的: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類阿修羅是卵生,鬼趣所攝,因為他前世有護持正法的功勞,會有神通。這類阿修羅,是因至誠發心建設佛像、寺廟,流通佛經法寶,供養僧眾,維護道場,支持保護修行人等等,具備神通。


  ??人道的阿修羅是胎生,是從天道阿修羅犯了錯,被罰到人間,就做了這個人道的阿修羅。此類阿修羅為人剛正,就是嗔心重,脾氣大,愛發脾氣。


  ??畜生道阿修羅是濕生,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遊虛空,暮歸水宿,屬於畜生道,包括龍類與各種碩大的海獸。


  ??地獄道阿修羅就是大鬼王,有福報,脾氣也極大!

  ??龍屬於畜生道的阿修羅,它擁有變化自在,所以可大可小,可令人看到,又可以不讓人看到。


  ??龍的生前是修行人。因為在修道時‘乘急戒緩’的原因,才墮落為龍身。‘戒’是戒律的意思,乘急戒緩,就是說他雖然修行很精進,但是卻不守戒律。因為怠慢戒律,所以墮落畜生道,因為修行用功,所以擁有神通變化。


  ??龍非常的厲害,擁有諸多變化,可呼風喚雨,上天下海,來去自如。但卻不知龍也有四種苦要受。第一,它天生就被金翅鳥所克,常被作為食物被金翅鳥吃掉;第二,一旦要交合之時,就會顯露蛇身;第三,在它的鱗片內,時刻有無數的小蟲撕咬它的身體;第四,為了避免被蟲咬的痛苦,就要在沙子上打滾來攆走蟲子,但是卻又要承受被太陽和熱砂燙身的痛苦。


  ??五爺作為龍神,修行多年,已上升為天道阿修羅,以其與靈珠子的淵源,本該與靈珠子一起得道成佛。但因一念嗔根未斷,種下殺業,非但今生不能成佛,還須轉世投胎繼續修煉,還連累了靈珠子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佛,隻能成個辟支佛,隨你轉世修煉!”


  ??五爺聽文殊菩薩說完,跪伏在地,放聲大哭!

  ??文殊菩薩歎道:“你莫悲哀,且回深淵修身養性,靜待壽終轉世吧。靈珠子,你隨了塵和尚去那清涼廟,苦修禪定,時機成熟,自然成個辟支佛!”


  ??順治倒不難過,反過來勸五爺道:“龍神,這也沒什麽,成佛也是為了饒益眾生,我們一道去轉世,將來還會相遇,不必難過。”


  ??文殊菩薩說:“你二人淵源極深,但是轉世後就是或敵或友,而且彼此都不知道來曆,一道在人世間磨練心性,最終一同成佛!”


  ??五爺聽了破涕為喜,恭恭敬敬地給文殊菩薩磕了三頭,現出金龍身,又朝順治點了三下頭,一頭紮進水井裏不見了!

  ??順治幹忙也跪下給文殊菩薩磕頭,隻見金光一閃,菩薩也不見了!


  ??順治心裏一片坦然,告辭了五爺廟方丈,由了塵和尚帶路,到了後山新建的清涼廟,閉關苦修。


  ??此時的順治,已經是羅漢境界,萬緣都已看淡,心裏也無歡喜也無悲,法喜滿滿。


  ??所幸傅達禮帶出皇宮的銀票,都由了塵和尚保管,順治簡單地交代了了塵和尚幾句,就在新建成的方丈室閉關修煉。


  ??房門關上,僅留一個不大的窗戶每日午時傳遞一頓齋飯,大小便溺用一隻馬桶,也從窗戶裏遞出去,交給了塵和尚去倒。


  ??順治不分日夜地用功精進,把累世修習的佛法那來重學,很快修得四禪八定,白天黑夜都在大光明定中,身心無比愉悅,飲食也可吃可不吃了!


  ??這天順治打開普賢菩薩送的法本,一看上麵現出文字,是專破三關的!


  ??經言:禪門修行常言“破三關”,即破本參、破重關、破牢關。何謂“三關”?學人或以為高深莫測,諱莫如深,或以種種情境感觸妄測三關,乃至信口開河,出言成妄,籠統真如,顢頇佛性。


  ??道不可言,但文字可以指示道之所趣。


  ??其一、破本參(過祖師關):知無量劫作善造惡、生死輪回皆一場迷夢,今醒過來,滿麵羞顏,大生慚愧,悲喜交集者有之,痛哭流涕者亦有之。自此改頭換麵,專做培福生活,於身三種惡習一時淨盡。


  ??有過重之根本習氣兼修兼了,要倒樹定拔種,種子者何?我人之心是也。今日進了祖師設的這個“念佛是誰”一道關口,不但進關,在這關外歇歇,也得無窮受用。何以?身業不淨,口業不淨,意業不淨,何能達到祖師關邊際?

  ??其二、破重關:進祖師關之人,見到祖師門下事,識得祖師度世心,雖在門裏,依舊徘徊殿角,未入堂奧者有之。祖師肺腑,關內幽微,尚未窺見者更有之。所以悟後重疑,即此意也。


  ??古人雲:“未悟以前,如喪考妣。”此皆破本參後,重起疑情,猛求上進。悟後用功,有兩條路:一條路到此,還依初路前進,即最初用功之路,此是大人工夫。若悟後修行,隻是修而無修、無修而修,可稱保任工夫,此為不住而住之見地。若求真住,必須真行,至更進一重門戶。


  ??然大悟以後之大疑者,更如初學,還加猛烈,不求悟,不成佛,不度生,心參意亦參識亦參,此名悟後大參,大參即重疑也。有重疑工夫,定必將開重關,為重悟行人,深入堂奧。


  ??根大者斯非我事,雖然生死可了、輪回可停,不肯自棄,自棄則善住矣。當要奮勇猛進,到不疑之地,可到重關,誠不在遠。直待深工精密,人法雙忘,聖凡迥別,緩緩直透重關。宗門三關,隻言行處,不言見處。


  ??其三、透牢關:參禪人到此重關後,萬不可離初步工夫,千萬要緊。類如最初用腳行路,非舟船、非馬車,用腳行到鎮江地頭,喻破本參也。


  ??力小者,住下盤桓幾日,或就此住下,此是過祖師關人行處。力大者,此處諒非到家消息,即舍前行,途中無荊棘瓦石,平坦大路,喻破本參後毫無阻滯、放手大行,又至南京,範圍較廣,眼界寬闊,在此想住之人多數,思維至再,前途有路,盡量進行,此行更勝如前。


  ??咦!佛本一乘法,方便而說三,宗本一法悟,方便說三關,因根器優劣故也。


  ??然此三關,初參“念佛是誰”,奮勇猛追,直破牢關。有由初參“念佛是誰”直達重關,後久苦修,亦破牢關,複初參禪,行不精銳,力不更奮,加力勉強過祖師關。


  ??大力者,如象過河,一腳到底;中力者,如鹿過河,半在水下,半在水上;小力者,如兔過河,全浮水上。假若盡是上根參禪,一起擁到末後牢關,一時打破,出牢關去。


  ??出牢關生涯,直任諸佛一切經教、祖師章典、菩薩度生事業,最上無比之法界、虛空界、實際界、真如界、涅槃界、任何一切佛聖境界,一超直上,過無不及。


  ??類如一切諸佛眾生,未出虛空一步,牢關正在虛空外,出虛空即出牢關。足可以虛空為關,誰個能出此關?隻有參禪人不勞寸步能出此關無疑。閱者問曰:“正義未見說明。”非也!一關未言正義,況三關乎?

  ??順治看了滿心歡喜,日夜用功,一悟即徹!順治是大根器的人,一念守定初心,製心一處,行住坐臥,一切時,一切處,時時處處都在參禪!

  ??然而功夫到了,魔亦來侵擾!

  ??第一種是自己本身的魔,與生俱來的“五蘊魔”--色受想行識。今天感冒,明天發燒,這裏痛,那裏癢,這就是色蘊魔隨時在障礙!

  ??順治連忙翻看法本,認清了這種魔,置之不理,隻是抱著一個話頭參,“念佛是誰!”很快身心得了輕安。


  ??第二種是“煩惱魔”,就是一切心理狀況,一切心理、思想都是魔,渾身不自在!順治萬念放下,置之不理,很快入定,所有魔都消失了!


  ??第三種是最可怕的“死魔”,隨時威脅順治,展現順治死時的痛苦,非常真切,如同真死,悲苦交織,十分難受!先是“地大”分散,如同萬座大山壓得順治動彈不得,渾身骨節劇痛,痛不欲生!過了一會是“水大”分散,順治渾身冒冷汗,有如溺水,喘不過氣來,如臨其境!繼而是“火大”分散,渾身冰冷刺骨,凍得發疼,身體猶如碎裂了一般!最後是“風大”分散,隻有出氣,吸氣卻吸不動,窒息得難受,五髒六腑都疼!


  ??順治心裏無比驚恐,因為佛經上記載過,這種“死魔”亦真亦假,是修道人的大敵!如果修道人一心不亂,不為所動,很快就過去了;如果修道人驚恐害怕,“死魔”真能要命!修道人隨時會死!

  ??順治鎮定心神,一心不亂,隻觀出入息,很快過了“死魔”這一關,但是最厲害的“天魔”接踵而來!


  ??“天魔”是第四種魔,無形無相,隨著人的心念而幻化!順治眼前一會出現董小宛,一會出現孝莊太後,一會出現玄燁,一會出現傅達禮,一會出現文殊菩薩!

  ??順治頓時額頭出汗,因為這些魔的出現,色香味俱全,不像是幻境!順治急忙按照普賢菩薩送的法本所說,由初禪修到四禪八定,最後修滅盡定,好不容易才攝住自己的念頭,過了這關!但是正如禪宗的一句話所言:“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是陰魔,倒起不起是煩惱魔。”念頭不動了,腦子卻昏昏沉沉,陰魔來了!

  ??順治急忙按照觀音菩薩的心經法門: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照起心動念,照管每個思想的起沒,但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去覺察它。起心動念,時時明白,個個清楚,來的時候不歡迎,念頭就跑掉了;去的時候不追求,不理它何處消失,如果觀行漸深,觀到妄心雜念,既不來也不去,正好,一段空靈,得初住休息之境。


  ??順治漸漸寧靜下來,繼續修行“觀照法門”,念念都舍掉,但舍不是壓製的妄造空境,隻是隨起隨消。如此直修下去,最後真智實相般若必然現前。此時一點都不吃力,不必觀了,到達另一境界——“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皆空就是身也空,心也空,精神世界、物質世界一切都空,身心也無,感覺也無。空了,沒有了,並非死亡;空了,自己找自己的身心覺受都找不到,沒有腰酸腿麻等現象,意識心中如果還有個感覺,那是受陰,也要空掉;妄想有沒有?沒有了!想陰也空。


  ??“照見五蘊皆空”,五蘊一了,什麽都了!無苦亦無樂,既無歡喜也無悲,實相般若自然呈現,見自性空性!

  ??順治滿心歡喜,已經見了空性,五蘊皆空,下一步應該是“虛空粉碎,大地平沉”,見性成佛了!可這境界一直沒有出現!也就是說,大徹大悟,這一步沒有出現!

  ??順治百思不得其解,按道理,功夫純熟了,魔鏡也一一經曆了,應該成佛了,可就差那麽一步,停滯不前!


  ??順治耐下心來,繼續打坐入定,把四禪八定又修習幾遍,還是不見效果!

  ??順治忽生奇想,把四禪八定打亂順序,隨意進入,發現也能做到,可就是達不到“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的境界!


  ??不知不覺中,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順治漸漸煩躁起來,心神波動,忽然耳中聽到“叮叮”幾聲,一驚出定!

  ??就聽到關房門外,“叮叮”聲響個不停,還夾雜著了塵和尚小聲但急躁的呼喚:“皇上,皇上……”


  ??順治微微一笑,站起身來,走過去拉開關房的門,對了塵笑道:“我早說過,我已出家,為何還喊皇上?就叫我的法名‘行癡’好了。”


  ??了塵和尚喜道:“皇上,不,行癡大師,你入定我不敢打攪你,可你已經三天三夜沒取窗戶裏遞進去的飲食,我怕你出事,才用引磬引你出定,你沒事吧?”


  ??順治笑道:“沒事,我這不好好地麽!”


  ??了塵和尚說:“既然此次入關沒有效果,不如出去經行吧?(打坐久了,四處走動,一邊走一邊心中念佛,稱為經行)”


  ??順治沉吟道:“也好,我就出去經行,你準備寫齋飯,等我回來再吃。”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