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孤臣> 第一零一六章 臨行問計熊廷弼 袁崇煥築關寧錦

第一零一六章 臨行問計熊廷弼 袁崇煥築關寧錦

  袁崇煥心情無比沉重地趕回北京,把前線戰況向吏部尚書周嘉謨匯報,周嘉謨震驚不已,立刻進宮麵聖。


  ??不想天啟皇帝卻胸有成竹地說:“周大人,前方將士總喜歡謊報軍情,誇大敵人的實力,這樣才好向朝廷要糧餉,要兵源。熊廷弼此人朕深知之,頗有謀略,暫時可保遼東無虞。


  ??熊廷弼於萬曆三十六年巡按遼東,當時遼東大旱,熊廷弼巡行途經金州,在城隍廟求雨,對城隍說‘約七日雨,不雨毀其廟’。過期三天,沒有下雨。他拿出自己的寶劍,派人去斬城隍,那人未到城隍廟,果然風雨大作!遼東之人視若神明!


  ??熊廷弼居官清正,拒絕送禮,整頓糧餉,嚴肅軍紀,雷厲風行,收到實效。


  ??後來到了萬曆四十七年,楊鎬在薩爾滸大敗之後,熊廷弼代楊鎬為遼東經略。熊經略接受任命後,未出京,開原失,剛出關,鐵嶺陷,關外防線,一片混亂。他派僉事韓原善前往沈陽招撫流民,原善害怕不肯前去;又派僉事閻鳴泰去,閻鳴泰剛到虎皮驛,聽說敵勢浩大,嚇得大哭而返。熊廷弼親自巡曆,從虎皮驛抵沈陽,又乘雪夜,趕赴撫順,一路安撫軍民,整頓防務,大見成效!

  ??天命汗努爾哈赤很怵熊廷弼,稱他為“熊蠻子”,不敢輕舉妄動。後來熊廷弼與魏忠賢不和,受到閹黨的誹謗,被迫離職,回鄉聽勘。努爾哈赤這才趁虛而入,舉兵攻下沈陽、遼陽。現在大臣劉一燝保奏熊廷弼,朝廷再次起用他為遼東經略,以王化貞為遼東巡撫。遼東雖然軍情緊急,但有熊廷弼在,並無大禍。”


  ??周嘉謨跪奏:“臣派人親自去前線看過,努爾哈赤部下作戰悍不畏死,弓強馬壯,我軍士卒缺乏訓練,臣乞陛下調‘九兵’增援遼東前線,並向西洋購買‘紅衣大炮’鞏固邊防。”


  ??天啟皇帝點點頭說:“準奏,這就下旨命兵部去辦,你先回去吧。”


  ??周嘉謨跪安出來,回到吏部,把情形告知袁崇煥。袁崇煥大吃一驚,說:“久聞熊廷弼與巡撫王化貞不和,王化貞分兵駐守在廣寧,如此將相不和,豈不誤事?”


  ??周嘉謨點點頭說:“王化貞還是有能力的,他駐防河西,蒙古人十分敬佩他,不敢作亂。他與熊廷弼隻是用兵方略上的分歧。王化貞部署將領,沿河設立六所軍營,每營設置參將一人,守備一人,各自畫地分守。西平、鎮武、柳河、盤山等要害地分別設立防哨。此議報上後,熊廷弼不以為然,上書說:‘河麵狹窄不可靠,城堡太小難容駐兵,現在隻應牢牢地守住廣寧。如果分兵在河上駐守,部隊分散力量就弱小了。敵人用輕騎兵偷偷渡過河來,專攻一所營房,我軍力量必然不支。一營潰敗,其他各營就都會敗,西平等地的防哨也不能守住。河邊隻適於設立遊擊隊,輪番出入,使敵人莫知淺深,不該屯聚一處,給敵人乘隙襲擊的機會。’天啟皇帝深以為然,下詔表揚了熊廷弼。


  ??另外,王化貞平素不學習軍事,輕視大敵,好說大話。文武將吏的規勸一點也聽不進去,與熊廷弼尤其抵觸得厲害。王化貞主張聯合蒙古各部攻擊後金,熊廷弼主張請朝鮮出兵相助,朝中尚書張鶴鳴支持王化貞,對他有求必應,處處掣肘熊廷弼,因此督撫不和!”


  ??袁崇煥頷首道:“我也聽說了,廣寧有十四萬軍隊,而熊廷弼的山海關上卻沒有一兵一卒,隻是徒有經略這麽個虛名而已。從延綏調來的部隊不能作戰,熊廷弼請把主帥杜文煥治罪,張鶴鳴卻寬恕了他。熊廷弼奏請任用佟卜年,張鶴鳴遞上奏章反對。熊廷弼奏請派遣之垣去朝鮮,張鶴鳴故意扣發他的餉銀。於是兩人之間相互怨恨,事事爭吵。熊廷弼這個人也器量狹小,剛愎自用,火氣一觸即發,盛氣淩人,朝臣大多都厭惡他。如此下去,遼東局勢堪憂!”


  ??周嘉謨歎了口氣說:“還有一個原因,王化貞是東林黨重要成員、內閣首輔葉向高的弟子。朝廷黨爭厲害,東林黨與魏忠賢互相惡鬥,我這個尚書都不敢多言,朝政如此,軍事可知,聽天由命吧……”


  ??袁崇煥聽了悲憤不已,卻又無可奈何,隻得在北京城先住下,等待機會。


  ??果然過不多久,禍事來了!後金軍統帥努爾哈赤,趁著明朝黨爭惡鬥,親自統領八旗大軍,渡過遼河,進兵西平!經過激戰,西平失守。後金進軍廣寧,廣寧遊擊孫得功投敵作為內應,巡撫王化貞狼狽出逃。後金軍沒有發一矢、揮一刀,占領廣寧。


  ??努爾哈赤的軍隊,繼續南進,攻入義州,逼近寧遠。明遼東經略熊廷弼、巡撫王化貞,帶領逃將潰兵、大量難民,以十萬計,向山海關全麵潰退,饑民哀號,哭聲震野。


  ??努爾哈赤占領廣寧,並接連攻陷義州、平陽橋、西興堡等四十餘座城堡,把廣寧等地數百萬餉帑、糧食、軍器、火藥、馬牛、布帛等,車推驢馱,運回遼陽。


  ??遼東經略熊廷弼因“失陷廣寧罪”拿問進京,後來於天啟五年八月,被處斬於京師菜市口,並傳首九邊。天啟皇帝隨即任命王在晉為遼東經略,遼東經略王在晉認為,明朝先失陷撫順、清河、開原、鐵嶺、遼陽、沈陽,又失陷廣寧,丟棄全遼,無局可守。


  ??朝中人心惶惶,吏部尚書周嘉謨和禦史侯恂聯名保奏袁崇煥,說袁崇煥雄才大略,才堪大用!天啟皇帝破格升袁崇煥為職方主事,正六品。


  ??(明朝兵部下設武選、職方、車駕、武庫四司,每司設司長(郎中)一人,正五品;副司長(員外郎)一人,從五品;主事兩到六人不等,正六品。)

  ??袁崇煥終於參與國家大事,主動請命,單騎出關,巡視形勢。


  ??袁崇煥再次來到山海關。山海關有“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於明洪武十四年築城建關設衛,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山海關城周長約四千米,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十四米,厚七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禦建築。包括“天下第一關”的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甕城以及一千多米長的明代平原長城。


  ??袁崇煥博聞強記,騎在馬上邊看邊用筆畫下山海關的形勢圖,何處屯兵,何處蓄糧,何處安置火炮,一一標畫明白,回京後獻給皇上。


  ??天啟皇帝看完大喜,升袁崇煥為山東按察司僉事、山海監軍。


  ??皇帝問袁崇煥,須用多少兵馬把守山海關?袁崇煥果敢地說,隻要自己一人足矣!豪言一出,滿朝文武震驚!當時朝臣已有不少人暗中收拾珍寶準備南逃,京城文武,談道遼東戰事,無人敢請命前往!


  ??袁崇煥同當時文武官員懼怕出關、畏敵如虎相反,敢於冒險、敢挑重擔,的確膽略過人。袁崇煥任職後,上《擢僉事監軍奏方略疏》。他在奏疏中一掃文臣武將中普遍存在的悲觀、恐懼情緒,力請練兵選將,整械造船,固守山海關,遠圖恢複。


  ??疏中言道:“不但鞏固山海,即已失之封疆,行將複之。”袁崇煥赴任前,專門前往拜見革職聽勘在京的熊廷弼。熊廷弼已被打入天牢,袁崇煥特地進宮請旨,說要見見熊廷弼,探討遼東戰敗的原因,對將來大有好處。天啟皇帝猶豫半天才答應下來,派欽差送袁崇煥去見熊廷弼。


  ??欽差帶著皇帝諭旨,一路護送袁崇煥進入戒備森嚴的天牢,連進幾道門,彎彎曲曲,來到最裏麵的天字號牢房。袁崇煥上前一看,裏麵一個五十來歲的胖老頭,蓬頭垢麵,蜷縮在角落裏,袁崇煥連喊了幾聲“熊經略”,他才抬起頭來。


  ??袁崇煥看了不勝哀憫,自我介紹了一番,恭恭敬敬地說:“熊經略,下官即將赴任遼東,大人有何計策教我破敵?”


  ??熊廷弼沉思了半天,反問:“袁大人準備怎麽辦?”袁崇煥沉吟道:“敵軍新勝,銳氣正旺,不宜輕易出戰。兵法雲,避其朝銳,擊其暮歸。我意先堅守,伺機再出擊!”


  ??熊廷弼大喜,喜極而泣,從木柵欄裏伸出手,緊緊握住袁崇煥的手說:“大人真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有大人前往,遼東無憂矣!老夫並非敗於努爾哈赤之手,而是敗於朝廷黨爭!堂堂一個經略,卻調不動千人以上的兵馬!王化貞手握十四萬重兵,卻不聽老夫號令!朝中大臣,還為王化貞撐腰,處處斥責老夫不對,這仗還怎麽打?”


  ??袁崇煥安慰熊廷弼一番,二人商議恢複遼東方略,誠懇交談,竟然一直談道晚上!

  ??欽差催促袁崇煥出去,說自己要回宮複命了。熊廷弼緊緊握著袁崇煥的手叮囑道:“袁大人,前車之鑒呀!要想打勝仗,必須手中握有重兵,這樣才能掌握主動!若是調不動兵馬,我勸大人還是別去遼東了。”接著把自己部將孫承宗提出的,“以遼人守遼土”的策略和盤托出。


  ??袁崇煥深以為然,再三拜謝熊廷弼,跟著欽差進宮,連夜求見天啟皇帝。


  ??天啟皇帝聽說袁崇煥要重建一支軍隊,麵露難色,說:“全國軍隊龐大,每年要養活這些士兵,耗費錢糧無數!若是再建一支軍隊,恐怕財力不支.……是否調其他關隘的勁旅,前去遼東作戰?”


  ??袁崇煥激動地跪奏:“陛下!我朝軍隊是多,但各有防地,除了後金,還要防備韃靼、蒙古、瓦剌,不能輕易調動!太祖皇帝設立‘九邊’,就是防範這些異族入寇。而且‘九邊’的兵馬,曾經調一部分去遼東,卻毫無建樹,不堪大用!遼東雖然吃緊,但江南富庶之地未受影響,稅賦征收正常,應該負擔得起重建一支‘關寧軍’。熊廷弼的部將孫承宗提出的‘以遼人守遼土’的策略,確是上策!遼東慘遭後進軍蹂躪,百姓無不痛恨,自古哀兵必勝!微臣就地招募軍馬,定然是一呼百應!讓遼東本地人以“耕戰”結合的方式自行防禦,平時耕地種糧,充作軍糧,戰時化民為兵,拿起武器殺敵,朝廷也花不了多少銀子!”


  ??天啟皇帝猶豫半天,說:“茲事體大,待明日朝議後再決。”袁崇煥磕頭退出,第二天早朝,君臣經過一番激烈的辯論,最後皇帝采納了袁崇煥的策略,即“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開始用本地將領招募本地精壯,組建關寧軍,部分軍費物資由朝廷調撥。


  ??第二天,袁崇煥去兵部領了皇帝特撥的十萬兩軍費,帶著烏有貴出發赴任。袁崇煥心情大好,寫了一首《邊中送別》,抒發出京赴遼的雄心與抱負:五載離家別路悠,送君寒浸寶刀頭。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杖策隻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故園親侶如相問,愧我邊塵尚未收。


  ??袁崇煥赴任後,先駐山海關,不久移駐中前所。當時山海關外廣大地域,為漠南蒙古哈剌慎等部占據,袁崇煥便駐守關內。


  ??這時朝廷采納薊遼總督王象乾的奏議,對邊外蒙古部落實行“撫賞”政策,就是頒發賞銀,爭取他們同明朝結盟,共同抵禦後金。一些蒙古部落首領接受了“撫賞”,遼東經略王在晉令袁崇煥移到山海關外中前所,便於與蒙古部聯絡。


  ??袁崇煥很快與蒙古哈剌慎等部打成一片,惦記著籌建“關寧軍”的事,幾次上疏請求,王在晉同意袁崇煥遷往前屯,已近前線。


  ??袁崇煥受命之後,帶了烏有貴連夜趕路。為了不被後金軍哨探發現,袁崇煥決定走小路。一路盡是荒山野嶺,沿途不住地聽到虎豹的叫聲,膽大如烏有貴都麵有懼色,袁崇煥卻毫不在乎,終於在天明時,趕到前屯城內。


  ??將士們得知袁崇煥是夜間走小路趕來,都讚歎他的勇敢與膽量,士氣大振!


  ??王在晉更加信任、器重袁崇煥,於七月初上表朝廷,題請任命袁崇煥為寧前兵備僉事,負責招募兵勇,安置遼民流亡、失業者,以及明軍的潰兵。


  ??袁崇煥帶著烏有貴開始招募兵勇,一試膂力,二試膽略,三試忠誠!袁崇煥並且寫家書送回老家,從家鄉招募了一批兵勇。他推薦叔父袁玉佩負責招募廣東兵,又從廣西調集狼兵,由他的親戚、為人慷慨且善武藝的林鳳翔帶領。他們中包括袁崇煥生平所結納的死士謝尚政、洪安瀾、羅立等人,朝廷一一批準。(狼兵製度肇始於明代,是明代軍製的重要組成環節。於明代“剿賊”、“禦倭”多有使用。但由於缺乏有效的管束手段,軍紀混亂,燒殺害民之舉很多,以至百姓有懼狼兵甚於賊之說,亦稱廣西猴兵、猿兵等。)

  ??就在袁崇煥刻苦訓練士兵的時候,與遼東經略王在晉發生了爭議。


  ??王在晉提出在山海關外叫八裏鋪的地方,再建一座城,設官兵四萬,護衛山海關,以為掎角之勢,防止努爾哈赤忽然進攻山海關,措手不及!


  ??袁崇煥卻認為,不應當在近在咫尺的八裏鋪築城,這是消極防禦,而應當在山海關外二百裏的地方——寧遠,修築堅城,設立寧遠衛,捍衛山海關,拱衛京師。兩人意見不合,發生尖銳爭論。


  ??與王在晉爭辯無果後,袁崇煥直接上書給首輔葉向高。葉向高認為不能憑主觀猜測,於是皇帝派曾做過自己老師的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孫承宗前往遼東巡視,了解邊情,決策方略。加封孫承宗為太子太保,並賞賜蟒袍、玉帶、銀幣等。


  ??孫承宗到後,王在晉主張盡棄山海關外城池、台堡、土地、軍民,退守山海關的消極防禦兵略,遭到了巡邊大學士孫承宗的批評。王在晉雖經孫承宗“推心告語,凡七晝夜”的規勸,仍固執己見,冥頑不化。孫承宗隻好上奏朝廷,免去王在晉遼東經略的職務,奏經旨準,自任督師。


  ??孫承宗上任後,采納袁崇煥等人的建議,奏報關外防守方略——修寧遠衛城,建關寧錦防線(山海關—寧遠—錦州)朝廷準奏,孫承宗、袁崇煥等在遼西建立山海關至錦州的關寧錦軍事防線,阻遏後金軍渡河西進,衛守關門,以固京師。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