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揚威
「莫憚驅馳向遼遠,張騫猶說到天河」
********************
自鄭和第一次下西洋,便有很多沿路國家的使臣跟著一起回大明,參拜朝貢,瞻仰天朝風光。無一例外,都受到了永樂帝的慷慨接待。
而這第五次下西洋,有諸多國家的使臣隨船隊回國:麻林,卜剌哇,木骨都束,阿丹,沙里灣泥,剌撒,溜山,忽魯謨斯,古里,柯枝,甘巴里,錫蘭山,南渤里,蘇門達臘,滿剌加,爪哇,彭亨,急蘭丹,占城。共十九個國家的使臣,在大明吃喝玩樂了幾年,這就要坐鄭和的船回國。
永樂帝念及這些使臣不畏艱險,遠涉重洋,無非是仰慕中國忠誠大明,於是又大加賞賜,錦綺沙羅彩絹綢緞,茶葉青瓷,麝香樟腦甚至雨傘鐵鼎等等大明特產,流水價自內府庫中搬出,流入這些使臣的行囊。
瑈璇捧著擬就的詔書進宮,正見到海壽在指揮小太監們搬東西。瑈璇急忙上前恭恭敬敬行禮道:「伴伴在忙吶?」
海壽回頭見是瑈璇,含笑道:「是啊,都是賞賜各國使臣的。」瑈璇張望了下:「哇,可真不少。」
海壽嘆道:「這些物事在大明尋常得很,到了西洋番國可就稀罕。這些使臣都恨不得多帶些,除了聖上賞賜的,還向聖上討要。聖上一向慷慨大方,這每次光賞使臣就要許多銀子。」
瑈璇聽說過,鄭和前四次下西洋的十年之中,這隻近三萬人的船隊僅僅從內府中就支取了六百多萬兩白銀,而當時大明的國家收入,每年也就三百萬兩。朝中不少大臣反對下西洋,就是因為實在太花錢了,這其中反對的最厲害的就是戶部尚書夏原吉。
夏原吉自永樂之初就是戶部尚書,管全國財政。永樂帝大手大腳慣了的,不顧靖難兵戈初定,要封賞功臣,分封諸藩,增設武衛百司,發大軍問罪安南,起北京宮闕,疏通運河,造大報恩寺,等等這些都需要萬萬兩銀子。夏原吉絞盡腦汁,耽精竭慮,發展農業,移民墾荒,進行鹽鐵稅務改革,為這些大手筆提供巨大的資金。可是還要造船,下西洋,賞賜番國!
瑈璇笑了笑,不敢多說,海壽示意:「聖上在裡頭呢,進去吧!」
瑈璇見過永樂帝,待要呈上詔書,永樂帝擺擺手道:「念!」
「奉天承運,大明皇帝詔曰:朕奉天承大寶位,君主天下。撫有四海,如天地覆載,日月照臨。際天所覆,極地所載,莫不歸於德化之下;普天之下,率土之濱,莫不悉歸於涵養之內。我太祖高皇帝掃胡元之敝習,正華夏之彝倫,振綱常以布中外,敷文德以及四方。朕亦體上天之心,施恩布德,洋溢乎天下,施及四海。舟車所至,人力所通,莫不尊親。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隨其生衍,不致失所。永樂十年五月,特遣太監鄭和齎敕往賜西洋諸國王,撫諭朕意。爾等只順天意,克遵朕言,循禮安分,不可欺窮,不可凌弱。亦宜講信修睦,各保疆土。熙皞同情,庶幾共享太平之福。」
永樂帝聽著,含笑點頭。這個小狀元長得是弱,筆下卻硬是有千軍萬馬。鄭和首先贊道:「聖上,陳狀元這詔書寫得好。既顯我大明泱泱大國之博大風範,這『共享太平之福』又撫慰了各國的擔心。」說著呈上了這次的行程。
第五次下西洋,乃是太倉出發,下福建,首達番國占城,爪哇再往後,經舊港,過滿剌加(今馬六甲),彭亨,到蘇門答臘,南渤里,向西經錫蘭山,然後到柯枝和古里。再由古里向西北到忽魯謨斯,南下阿拉伯海,至剌撒,阿丹,從阿丹過曼德海峽,抵達木骨都束,卜剌哇,麻林等非洲國家,再從麻林而東,橫渡印度洋,經過溜山,錫蘭山等地回國。計劃要花兩年的時間。
瑈璇與皇帝身側的朱瞻基對望一眼,都是喜滋滋的。整整玩兩年吶!與把兄弟一起!
永樂帝一邊看,一邊嘆道:「太祖曾有言:『海外蠻夷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轍自興兵。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絕不伐之』。這些沿途番國,既然尊崇大明,認了藩屬,年年朝貢,也就可以了。」
朱瞻基在一旁好奇問道:「那鄭大人前幾次下西洋,動過武嗎?難道一路都是太平無事?」
永樂帝笑:「哪兒那麼容易?太平都是要打出來的。三寶,你說給太孫聽聽。」
鄭和躬身領命,想了想,緩緩說道:「至今為止,打過三次大仗。」
第一次下西洋,便打了一場生擒海盜陳祖義之戰。
舊港,就是三佛齊國(今印度尼西亞東部)。廣東人陳祖義在洪武年間犯了法,全家人逃到了舊港,幾年打拚居然成了舊港一霸及海盜頭目。殘忍強橫,經過的船隻都要掠奪一番。不少商船深受其苦,告到朝廷,永樂帝一聽,又是生氣又是好笑,我大明的一個逃犯,跑到西洋也能稱霸海上,不可一世達十幾年。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去時初到舊港,勸告陳祖義改邪歸正,陳祖義見到大明如此大的船隊,表面答應歸順,心裡卻起了搶劫之意。待鄭和返航又經舊港時,一邊佯裝歸順,一邊準備半夜劫掠。
鄭和是何等人物?夜色中張網以待,瓮中捉鱉,滅了陳祖義的十七艘海盜船五千名海盜,捆了盜首陳祖義金志名帶回應天府交永樂帝處置,最後是一律斬首示眾。舊港一帶十幾年的海盜問題由此解決,海上恢復了暢通。大明又在此設立舊港宣慰司,掌控了南洋的核心要害。
瑈璇聽得雙目圓睜:「這陳祖義也太不識相了,本來就是大明的逃犯,見到朝廷欽使不躲,還要圖謀不軌!」
永樂帝笑:「十幾年沒遇對手,自高自大罷了。人有時候,遭遇些挫折好。」說著有意無意看了眼瑈璇。
瑈璇心中一凜,又有些不服氣,難道在皇帝眼中,我是個自大的?我多謙遜有禮啊!
鄭和含笑接著說道:「第二次是在錫蘭山國(今斯里蘭卡)遇險。」
朱瞻基笑問:「錫蘭山國?是那個獅子國嗎?不是鄭大人還在那裡布施了?」
鄭和點點頭:「不錯,殿下記性好得很。錫蘭山國又稱僧伽羅國,乃是我佛家聖地。微臣曾數次作為大明使臣奉養布施,《法華經》,各色紵絲,香爐檀香等。錫蘭山佛寺那裡立了石碑,刻以漢文,泰米爾文,波斯文三種文字。」
瑈璇搶說道:「啊,對了!那段碑文我看到過:『大明皇帝遣太監鄭和,王貴通等,昭告於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圓明廣大,通臻玄妙,法濟群倫,歷劫沙河,悉歸弘化,能仁慧力,妙應無方。』鄭大人,佛牙舍利也是那裡迎回來的吧?那怎麼還會打起來?」
永樂帝笑道:「三寶,就是你前兩次去太客氣恭敬了,反而讓那錫蘭山國王小覷了我大明。」
鄭和苦笑:「是,微臣身為佛弟子,恭敬禮佛,沒想到竟被人當作可欺的了。」
錫蘭山國大概鄭和前兩次去時表現的太文明,錫蘭山國的歷史記載為:「有中國佛教徒一隊,來錫蘭鮮香火於佛齒聖壇,為國王維哲耶巴亞六世所虐待」。維哲耶巴亞六世當時在海上相當強橫,各國航道均受影響,自高自大之餘,小看了大明,竟然打起了鄭和船隊里金銀財寶的主意。謊言願受大明冊封,將鄭和騙到了錫蘭山國內,然後砍樹阻住歸路,意欲加害鄭和及隨行的三千大明官兵。
鄭和,實在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區區三千人面對錫蘭山國全國數萬之軍,臨危不亂,遣一千人小路返船隊,自己領著兩千人,夜半走山路攻入王城,居然將正在呼呼大睡的維哲耶巴亞六世及王室成員一舉俘獲,又送回了京城交永樂帝發落。其實這一招半夜襲營,不過是馬三寶當年用熟的招數。
朱棣稱維哲耶巴亞六世是無知之人,最終開釋遣送回國。大明的威望自此傳遍了西洋。永樂帝巨大成就感的同時,更加堅定了揚威四海的豪情。
朱瞻基笑嘆:「鄭大人真是厲害,看來這些番國,也是不打不服。然而太祖在《祖訓錄》里列出許多『不征諸夷』,說是怕『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之功,無故興兵,至傷人命』。這中間的分寸,可難得很。」
說到太祖,鄭和與瑈璇都不敢接話,大殿里頓時一片寂靜。半晌永樂帝揮揮手:「三寶你接著說。」
鄭和接著說道:「第三次是在蘇門答臘(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平叛。」
蘇門答臘在永樂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正式獲大明冊封,因此避免了當時海上強國爪窪的侵犯。蘇門答臘國王對永樂帝感激之餘,在永樂一朝的二十二年裡,年年遣使遠朝大明。之後的蘇門達臘發生內戰,幫助國王平息蘇干剌叛亂,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海上用兵,指揮大明舟師與蘇門答臘水軍聯合大兵團作戰,將蘇干剌的數萬叛軍擊潰,逃到南渤里過也抓了回來。鄭和
瑈璇聽得忍不住鼓掌:「鄭大人實在太英勇無敵了。大明艦隊上的軍隊與當地政府軍聯合作戰,好幾萬人,這多難指揮啊!」
永樂帝笑笑,不說話,這小狀元是沒見過打仗,幾萬人就覺得了不起了。北征蒙古和靖難之時,動輒幾十萬人的對陣,鄭和也從沒怵過,或者說,就是那時候學到了集團軍作戰的本領。
朱瞻基笑道:「鄭大人最厲害的不光是打,而是該打則打,不該打時絕對不打,沉著冷靜。」瑈璇不解地望著,朱瞻基便說了段往事。
爪哇國(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在西洋,是個比較強大的國家,但是國內分裂為東王西王兩個部分。自洪武十年起,兩個王就分別前來大明朝貢,自認藩屬國。
永樂四年鄭和第二次下西洋時,正碰上爪哇的西王與東王內戰,鄭和的船隊經過東王屬地,官軍上岸貿易之時,被西王的部隊誤殺了一百七十人。鄭和震怒,這一百七十人都是自己帶出來的大明士兵啊!
然而鄭和記得自己和平出使的使命,剋制了憤怒,冷靜對待,一邊上報朝廷,一邊列兵西王陣前,並沒有開打。當時大明剛滅了安南胡朝,威震西洋,爪哇西王叫都馬板的嚇壞了,當即遣使向明朝認罪,再三解釋是誤殺。
永樂帝是個吃軟不吃硬的,雖然當時只要鄭和的二萬多人打一下,爪哇估計也就滅了,但還是沒有動武,只訓斥了一番,讓西王賠償六萬兩黃金作為一百七十名大明官兵的撫恤金。而西王窮到舉全國之力,也湊不出六萬兩,最後賠了一兩萬兩也就不了了之。
瑈璇靜靜聽完了這個故事,良久才吁出一口氣:「聖上,爪哇島的百姓,可有多感激您聖上!還有鄭大人!」
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部,有一個著名的商埠名叫「三寶壟」,裡面並建有三寶廟和三寶洞。表達了爪哇對鄭和的深深懷念和感激。三寶洞中有紀念鄭和的石碑,乃是僑居於此的華僑所立。碑文云:「明永樂年間有鄭和者,中國雲南人氏。奉命特派為欽差大臣,周遊各國,故七下西洋。茲如爪哇,蘇門達臘,孟加拉,亞拉伯等國,都是必經之地。受命以來,懷抱綏撫政策,宣揚文化為主旨,所到之地,備受各國歡迎,且派使臣往還,借作投報之誼。五百年來邦交弗替,故吾僑來此謀生者絡繹不絕,幾如過江之鯽。間者生於斯,食於斯,長於斯者,瓜瓞綿綿,數以百萬計。推溯原委,非鄭公功德之賜而云何?」
確實,鄭和統領著一隻舉世無雙的無敵艦隊,不作威作福,不魚肉鄉里,更沒有象日後的西班牙葡萄牙艦隊那樣,踏上一塊土地插上小旗子就自認總督王公。而是作為和平的使者,傳播中華文化,傳授先進的科技,得到沿途各國的一致崇敬與歡迎,美好的故事數不勝數。
滿剌加(今馬六甲)國王拜里米蘇剌永樂元年朝貢,被詔封為滿剌加國王,與不斷欺凌的暹羅(今泰國)同為大明藩屬國,守大明保護。鄭和在此設立「官廠」,作為大明的航海基地。「翻中國寶貨到彼,則立排柵,如城垣,設四門更鼓樓。夜則提鈴巡警,內又立重柵,如小城,蓋造庫藏倉廒,一應錢糧屯在其內,去各國船隻回到此處取齊,打整番貨,裝載船內等候南風正順,於五月中旬開洋回還。」這個滿剌加中轉站的設立,不僅為鄭和船隊提供了便利,四周各個小國家,也將此視為與大明通商貿易朝貢往來的渠道門戶,雲集於此,大大帶動了當地周邊的經濟。至今馬六甲仍有三寶山,三寶城,三寶井,三寶廟等古迹。
暹羅(今泰國)當時正處於阿瑜陀耶王朝,自柬埔寨借來一套神王的概念,開始大力推行南傳小乘佛教,興建了大量佛寺。因為欺負鄰居,得知被告到大明那裡,嚇得不清。後來見鄭和只是口頭相勸,態度誠懇,鬆了口氣。感於和平鄭和的恩義,將大城的帕南車寺改為「三寶公廟」,「祀中官鄭和」。
過小葛蘭國(今印度半島的奎隆),柯枝(今印度西海岸的科欽),然後便是西洋大國古里(今印度半島西岸),乃是印度洋內貿易船隊的集散貿易中心。「風俗甚厚,行者讓路,道不拾遺。法無刑杖,惟以石灰劃地乃為禁令。國有大頭目二人,掌管國事,俱是回回人,國中大半皆奉回回教門」。永樂元年古里國酋長沙米的遣使大明,於永樂三年到達京城金陵。永樂帝見這麼萬里迢迢來朝拜的,當即冊封沙米的為古里國王,賜印綬文綺。鄭和在永樂五年到古里時,頒發詔書,賜誥命冠帶。建碑庭,立石云:「去中國是萬餘里,民物熙皞,大同風俗,刻石於茲,永樂萬世」。這塊碑石至今猶存,銘記著六百年前中國與印度的和平友誼。
還有西洋的甘巴里國,彭亨,急蘭丹,加異勒,比剌,孫剌,真臘(今柬埔寨)然後到阿拉伯半島,忽魯謨斯(今伊朗),祖法兒(今阿曼蘇丹),阿丹(今葉門),天方(今沙烏地阿拉伯),甚至溜山(今馬爾地夫),處處留下了大明和平使者的足跡。
鄭和的船隊,一直行駛到了非洲。在木骨都束國(今索馬利亞),卜剌哇(今索馬利亞布拉瓦),麻林(今肯亞)這些國家進行了貿易。其實以當時大明艦隊的實力,可以駛過好望角,去到歐洲。然而在當時中國人看來,歐洲太落後了,歐洲所產的毛織品和就類,也對中國人毫無吸引力。反而是非洲的木骨都束國的龍涎香,象牙,乳香以及非洲動物等更覺有趣。長頸鹿被稱為麒麟,斑馬獅子犀牛孔雀金錢豹都自此引進了中國。布拉瓦至今仍有「中國村」,又名「鄭和屯」。
對比之下,83年後比迪亞士發現好望角,87年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93年後比達伽馬發現新航路,113年後麥哲倫發現菲律賓,船隊的規模和技術都遠遠無法與鄭和船隊相比,比如哥倫布的船隊只有3艘船,88名船員,到達美洲時,只剩了兩隻船。而最關鍵的是,船隊航海的目的和動機,完全不同。歐洲船隊是為了新航線新大陸,而新航線新大陸為的是什麼?財富和殖民地。
有一種看法,由於鄭和奉行的和平外交路線,對於船隊所到的國家並沒有產生根本的變化,甚至沒有巨大的影響,所以鄭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遺忘。而歐洲這幾位航海家,因為對所到之處的強取豪奪,因為掠奪財富和傷害原住民的殖民地做法,因為暴力和血腥,被稱為「大航海時代」「地理大發現」,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倘若時光倒流,永樂大帝與鄭和,會改變做法,將所到之國變為大明的殖民地嗎?會去劫掠這些弱小國家,會恃強凌弱搶奪別過的財富甚至土地嗎?
不會。
因為中華民族,是有著幾千年歷史沉澱,有著燦爛文化傳承的,古老又富生機的文明。我們文化核心的儒家智慧,註定了我們信奉和平,信奉禮儀,信奉自立自強,信奉扶助弱小。
六百年前的朱棣,詔書里「不欺寡,不凌弱,共享太平之福」的天下觀,來源於儒家的天下觀,至今,仍然是我們對世界秩序的理想。
在強盛得舉世無敵之時,我們友愛地對待弱者;在因一時落後而屈膝受辱甚至瀕臨滅亡之日,我們絕不屈服。自鴉片戰爭落後挨打,不過一百多年,中國頑強地再次崛起,我們的文明依舊輝煌傳承。與六百年前一樣,我們強大的今天,說的仍然是「和平崛起」。
因為,那是我們的道德準則,那是我們的信念,也是我們古老的文明經歷幾千年風雲變幻的境界。
渤泥(今汶萊)至今有一條「王總兵路」,是紀念和平使者王景弘。而渤泥國王親自率領使團一百五十多人,於永樂六年朝拜永樂帝,最後病故在金陵,死前還說,以「生居絕域,習見僻陋」而得「獲睹天國太平樂事之盛」,感到「死且有光」,希望「體魄托葬中華」!這位大明的鐵杆粉絲,被永樂帝厚葬在南京城南石子岡。各位有興趣的,不妨去南京看一看這渤泥國王墓。
菲律賓的蘇祿群島,蘇祿國王仰慕大明,親自來朝。回國時不幸病故在山東德州,大明以王子之禮厚葬,並派了三戶回人守墓。國王的大兒子回蘇祿繼承王位,王后和二王子卻自願留在了德州,子孫後代從此甘心做了中國人。
這兩個小小的例子,只是說明,以德服人所得到的崇仰,不是武力屈服強取豪奪造成的所謂歷史改變能比擬的。可惜這個境界,信奉「強權就是真理」的人,恐怕理解不了。
印第安人的血淚,難道可以輕鬆忘記嗎?又例如,為搶奪殖民地,歐洲人把非洲許多民族部落劃在了爭奪國界的兩邊,以至到今天還爭戰不休,甚至時常有滅族戰爭。這樣的改變世界,真的值得推崇嗎?踩著白骨和鮮血的「進步」,真的是進步嗎?
瑈璇聽了爪窪國的故事,望向鄭和的目光滿是崇拜。在這樣的大智慧大擔當之前,自己的一點文字詩詞小才實在不值一哂。
鄭和察覺到了瑈璇的目光,瞥了眼他清澈的雙眼,忽然又有一絲失神。這小狀元的眼睛,與她太像了!那殘陽如血的沙漠中,她醒過來,美目乍睜,如兩汪清泉。。
鄭和搖搖頭,定神笑道:「殿下太過獎了。微臣只是秉承聖意,牢記聖上教誨的『宣德化而柔遠人』罷了。」
永樂帝做了十幾年皇帝,對這前無古人的永樂盛世極為自詡,下西洋揚威懷柔海外,朝貢的國家達到三十個,也是頗為自得。笑著對朱瞻基道:「瞻基這次去見識見識,有什麼想法?」
朱瞻基微一思索,昂首吟道:「似聞溟海息鯨波,近歲諸番入覲多。雜還象胥呈土貢,微茫島嶼類星羅。朝廷懷遠須均及,使者敷恩合褊過。莫憚驅馳向遼遠,張騫猶說到天河。」
念完了伸頭見瑈璇主動在一旁寫好了,側頭笑問:「如何?」
瑈璇笑:「真好,倒看不出你作詩也好。」這才發覺不小心在皇帝面前也如兩人平日說話,用了個「你」字,不由得紅了臉。
永樂帝倒沒在意,頷首道:「瞻基這詩甚好。海上出使這事,還真是自張騫出使西域,自大夏(今阿富汗)了解到海上可以往天竺(今印度),漢武帝才遣使出海南天竺的。史書上稱為『海上絲綢之路』。」
鄭和也贊道:「殿下才思敏捷,熟習經史。之後的唐宋和故元幾朝,海上貿易都甚發達。」
朱瞻基笑道:「可是要說發達昌盛,還要說我大明今日,你鄭大人下西洋之後。皇祖父此番壯舉,真是前無古人,」說著頓了頓,思索怎麼接。
永樂帝介面道:「後有來者。看你朱瞻基的了!」祖孫二人相視一笑,對大明的未來,都是充滿希望和信心。
鄭和道:「聖上和殿下的這份胸襟視野,當真令微臣感佩不已。欲我大明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於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如今我大明之艦隊戰無不勝,可進一步擴大經商,制服異域,使其不敢覬覦南洋也。」
六百多年前,鄭和就有了此等海洋意識和海權思想。可惜,他所擔心的「危險來於海上」不到一百年就成為現實。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葡萄牙滅馬六甲國,兩年後登上在廣東中國土地,之後建雙嶼港租借澳門。很多學者認為,近代史的起點不應該由鴉片戰爭,而是應自馬六甲滅亡開始,因為正是這,拉開了中國悲劇的序幕。
然後有了鴉片戰爭,甲午海戰,中國一敗再敗,導致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難怪梁啟超嘆曰:「鄭和之後,竟無第二之鄭和。噫嘻,是豈鄭君之罪也?」
鄭和問永樂帝:「此次下西洋,宮裡可有什麼喜歡的物事要帶回的?微臣貿易時也好一併安排。」
永樂帝笑道:「那些食物番鹽椰子米穀,大伙兒都嫌粗糙,不要再多買了。倒是玳瑁瑪瑙犀角大貓眼石這些,宮裡不少人喜歡,還有沉香木烏木這些帶回來倒罷了。」想了想又道:「北京的皇宮新建,珍奇異獸別緻花木不妨多些,放在宮裡新奇些。」鄭和答應著記在心裡,果然回來時白老虎獅子白鳩火雞海棠五穀樹藿葡花等這些帶入了中國。
瑈璇和朱瞻基並肩出了殿門,瑈璇忍不住問道:「聖上和鄭大人望著我時常有些出神的樣子,你知道為什麼嗎?是我長得象誰嗎?」
朱瞻基搖搖頭:「我也覺得奇怪,皇祖父待你是有些不同。鄭大人看著你的眼神有時也很特別。」想了想道:「不過好像不是什麼壞事,也許是因為你長得像一個人?我回去問問父親看。」
二人很快便忘了這事,計劃起這次的旅程。江南初夏的清風徐徐吹拂,兩個小夥伴嘻嘻哈哈,笑聲響徹在紫禁城中。
註:鄭和之墓建在南京市江寧區谷里鄉周肪村牛首山南麓,伊斯蘭風格,整個墓的形狀是個「回」字。墓前有四組七層高共二十八級台階,象徵著鄭和七次下西洋歷時二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