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分批 8
宋代和蒸穀米同時記述的是冬舂米。冬舂米產生的背景與蒸穀米類似,即潮濕的地區稻米不易貯藏,經過冬舂處理可以慢慢供應吃食,直至新谷登場。同時冬季勞力較充裕,開春以後即忙於農桑。
冬舂米在湖州地區非常普遍,以至有一個早熟的早稻品種名叫「趕冬舂」,意指這個品種很早熟,正趕上開春以來冬舂米快要吃完的時候登場[8]。
南宋范成大有專門一首《冬舂行》的樂府詩,記述農家忙於製作冬舂米的情景,詩前的序言中提到「余歸石湖,往來田家,得歲暮十事,采其語,各賦一詩,以識土風,號村田樂府。其一冬舂行。臘日舂米,為一歲計,多聚杵臼,盡臘中畢事。藏之土瓦倉中,經年不壞,謂之冬舂米」。
詩云:「臘中儲蓄萬事利,第一先舂年計米。群呼步碓滿門庭,運杵成風雷動地。篩勻箕健無粞糠,百斛只費三百忙。『齊頭』圓凈『箭子』長[9],隔籮耀日雪生光。
土倉瓦龕分蓋藏,不蠹不腐常新秀。去年薄收飯不足,今年頓頓炊白玉。春耕有種夏有糧,接到明年秋刈熟。鄰叟來觀還嘆嗟,貧人一飽不可賒。官租私債紛如麻,有米冬舂能幾家?」[10]
這詩生動地描述了臘月集體舉行冬舂的熱鬧勞動景象,也包括對冬舂米品質的讚許和貯藏的優點不蠹不腐。但同時也點出有力進行冬舂米的只是大戶人家,窮人的官租私債都還不清,那有餘力準備冬舂米!
「冬舂行」雖然描述得很生動,但對冬舂米加工后的貯存較簡略。
咸豐戊午年(1858)的《南潯鎮志》,光緒《烏程縣誌》等雖都提到冬舂米,亦皆語焉不詳。
唯道光年間(1821~1850)許旦復的《農事幼聞》有稍詳細的記述;「繼乃扎稻草為圈,每圈高約二尺,層疊增高,名曰屯。
先用菜葉麩皮裹以稻草,扎縛成團,高數尺,直立屯心,曰發頭。然後將米入屯。
旬日後,發頭蒸熱,濕氣上沖,急用礱糠隔麻布腳袱以收之,隨濕隨換,務收盡其濕而後止。
則米黃白停勻,不霉不蠹,所謂冬舂米也。」這一段記述表明冬舂米的貯藏方式不同,用屯貯藏要解決米堆發熱濕氣的問題、在屯心豎立「發頭」,其道理同王禎《農書》所說的「谷盅」一樣,多了一道「隨濕隨換」的手續。
(五)孛婁(即爆米花或凍米花)南宋范成大《吳郡志》中提到當時蘇州的風俗中有一項名「孛婁」的風俗,即後世吃爆米花的起源:「吳中自昔號繁盛,四郊無曠土,隨高下悉為田。……上元影燈巧麗,它郡莫及……爆糯谷於釜中,名孛婁,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歲之休咎。」[11]
說明爆米花的開始原不作食用,系卜一歲休咎的風俗。但怎樣按米花卜休咎則不詳。這種風俗自宋至元明不衰,明代《戒庵老人漫筆》中收錄了一首「爆孛婁詩」:「東入吳門十萬家,家家爆谷卜年華。就鍋拋下黃金粟,轉手翻成白玉花。紅粉美人占喜事,白頭老叟問生涯。曉來妝飾請兒女,數片梅花插鬢斜。」
作者說:「此爆孛婁詩也,錄之以觀風。」可見不是戒庵老人所作,是他記錄當時流行的這首詩。詩的作者和時間不得知,總在戒庵老人寫漫筆之前業已流行於民間是無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