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長鳴喪龍鍾
三步並作兩步的,李佈快速跑過來,“二哥,你怎麽還在跪著,我去求父皇。”
說罷,急急起身往大殿去,被人拉住衣角。
“別去,是我自己要跪的。”他的牙打著顫,說出的話輕飄飄的似要散在雪中,入目是刺眼驚心的白。
“二哥,你這是在糟蹋自己!”李佈急紅眼,手不停的給他打掉身上的雪。
手凍的紅腫。
“跪了幾日了?”一陣輕飄飄的風吹進來,大殿上坐在主位的人隻覺得一陣寒意從腳底往上竄,“他就真的非要接鎮遠侯的班?”
“兩日兩夜。”李佈直接推門而入,看著主位上也一夜未離開的人,替何公公回答,跪下請過安。
大殿裏的爐火依舊,木柴在火裏發出“劈啪”聲,聲音清脆響亮,與門外天地大不相同。
“父皇,無論您同不同意二哥去替代鎮遠侯的位置,都不該讓他在門外這樣跪著!”李佈直言不諱,一旁的魏懿來不及阻止。
“你當真以為是朕讓跪的?虎毒尚且不食子,你那二哥執意不起,與朕何關!”皇帝一身龍袍加身,站在爐火旁,身上披著厚厚的衣服。
“皇上,您是精細之人,應該了解他。”一旁始終垂首的魏懿開口,聲音同先前般,冰冰涼涼。
“朕就是了解他,所以朕不能由著他胡來。”
皇帝的聲音像是老了十多歲,在這書房裏不斷回響,良久,他歎了口氣,擺擺手,無心再說:“你們回去吧。”
大雪連著下了三天三夜,李蜍在外麵跪了三天三日,這期間不時有人進來,出去,多人勸說無果。
在這場較量博弈裏,誰也不肯先低頭。
“吱呀”一聲,門被人從裏麵打開。
“你當真如此堅定?”從石階上下來的人聲音渾厚,帶著老者的空洞。
“是。”李蜍咬緊牙關,一雙極為漂亮的眼睛即使藏在雪下也十分堅定。
靜默的空間裏,誰也沒有再開口,良久,何公公聽見他歎了口氣,趕緊把傘隨著他蹲下而放低,皇帝在他麵前緩緩蹲下,將自己的裘衣解下來給他披上:“你可想好了,要是去了,可就再難回來了。”
戍守邊關,鎮守邊疆並非過家家,半點離不得人。
“想好了,兒臣不悔。”一字一腔,是從未有過的認真,他的鼻尖紅著,臉色發紫,手紅的像是剛剛從冰窖裏撈出來一樣,又冰又冷。
皇帝站起身,衝背後的何公公擺擺手往大殿裏回,“送二皇子回去吧。”
何公公看了眼他回去的方向,趕緊給身旁的人打傘,“二皇子,老奴先送你回去。”
李蜍依舊不動,直到前麵傳來老熟的聲音:“罷了,你想去就去吧。”聲音很低,就像是幻聽般。
終究還是他先屈了服。
皇帝歎歎氣,一步一頓的上了台階。
原本低垂眉眼的人忽然抬起頭,定定的看著那身影關上門。
但是他卻一點也沒了贏了的開心,反而有些沉重。
……
三日後,啟程。
李蜍從城門上高高的向下看,舉目眺望,將整個城門盡收眼底。
“在這幹嘛?”魏懿從拐角處上來,走到他旁邊,同樣負手站立。
“看看。”李蜍看了一眼來人,而後又重新將視線移回去,“現在這樣看,這天下竟然與我之前看如此大不相同了。”
魏懿笑笑,循著他的視線看向遠處,“是啊,歲歲年年人不同,更何況這麽多年呢?”
猶記得幾年前,他怯怯懦懦的拽起他的袖子問他能不能和李佈一塊學習武功,千個日日夜夜裏,魏懿大多數是陪著他和李佈一塊長大的,先前的孩子突然長到和他差不多的身高,一時間,魏懿有些恍惚。
“還記得我之前說過什麽嗎?”李蜍扭過頭,眉眼含笑的問他。
“記得,”魏懿哂笑一下,“你說你要保家衛國,輔佐太子,成為一代明臣。”
他都記得,那天送他回去的路上,斜陽斜斜,餘暉曼曼,李蜍的誓言他記得一清二楚。
“所以,我這不就是在實現我當初說的話嗎。”李蜍抬起頭,臉上亮晶晶的神采,和半個月前聽說陸家一家的慘案的時候的人截然不同,那時候的他情緒幾近乎崩潰。
魏懿點點頭,眼睛瞥到他身側的小盒子,“這是信箋?”
他沒有提那個人的名字,但兩個人都心知肚明。
“嗯,走了,估計不會回來了,去哪裏嘛,又沒親沒友,總得有個念想和依靠不是。”李蜍笑更加深,把那小盒子拿過來,抱在懷裏。
魏懿不可否置的笑笑。
李蜍突然放下盒子,“於情於理,我該拜你。”
一個頭磕在地上,他速度極快,魏懿沒反應過來,等反應過來,趕緊扶他,“臣受不起二皇子如此大禮。”
他是臣,他說皇親國戚,如此僭越禮節,怕是要落人把柄!
“幾年前,是您教我習武,是您教我天下之理,是您讓我明白芸芸眾生所該當為何事。於情於理,您是益友,更是良師。”說完深深的叩拜,停頓幾秒後起身。
高高大的城牆下,馬匹已經備好,還有隨行的幾個人再此等候。
魏懿將他扶起來,解下自己隨身多年的玉佩,遞給他,“這個給你,倘若以後遇難,便托人傳這個給我,我便知道,定會全力相助。”
李蜍收手,朝他真摯的道謝後望了眼城下,抱拳離開。
時間總是在人們毫無察覺中流走,轉眼李蜍已赴邊疆一月。
京都突然響起了喪龍鍾的聲音。洪亮的鍾鼓鳴聲打破了京城裏的安寧,鍾聲從南方山上傳來,聲震百裏。
集市上來來往往的路人,買買東西的商人,開店的旅人等等,頓時駐足,不約而同地看向聲音的來源。
這是北唐的喪龍鍾,一般乃是君王駕崩所鳴。
不多時,坊間便很快傳來皇上駕崩的消息,消息幾乎是在一夜間奔相告走,家喻互傳。
一時之間,舉國上下,哀痛不已。喪鍾足足鳴了七天七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