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海上升明帝> 第573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

第573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

  議到午後。


  今天議論的外鎮、屯鎮、團練的糧餉的議題也談的差不多了,事情議定,看著時間也不早了。


  身著紅色團龍袍的皇帝便起身,「諸卿就在此留飯,一起用午餐吧,朕讓人傳御膳房。」


  聽說以前大明天子都習慣吃早晚兩餐,中間不吃,喝茶、點心等打發了。不過朱以海還是習慣三餐。


  也不需要搞的很隆重。


  四菜一湯,葷素搭配就好。


  御膳房動作很快。


  很快傳菜上來。


  四菜一湯,分別是蔥燒海參,糖醋排骨,然後是素炒韭菜,清炒蓮藕,一個海帶湯,另外一個涼拌什菜素菜。


  十分簡單。


  但做的還挺精緻。


  洪承疇看著面前的這幾個盤碟,量不多,恰剛好,也不會浪費,配上糯米飯,確實很不錯,他也餓了,謝恩后也就不客氣的開動。


  吃飯時沒喝酒,這本就是個午間便餐。


  大家也沒怎麼閑聊,很快吃完。


  內侍送上來茶和一拼盤水果。


  洪承疇感嘆著道,「韃子黃台吉在時,僅他個人膳食,一天就要用盤肉二十二斤,湯肉五斤,豬油一斤,羊二隻、雞五隻、鴨三隻。


  另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十九斤。


  大蘿蔔、水蘿蔔、胡蘿蔔共六十個,包菜、冬瓜各一個,苤藍、干閉蕹菜各六斤,蔥六斤、酒四兩、醬和清醬各三斤、醋二斤。


  此外,主食早、晚隨膳餑餑八盤、每盤三十個,而每做一盤餑餑需要上等白面四斤、香油一斤、芝麻一合五勺、澄沙三合,白糖、核桃仁和黑棗各十二兩······」


  相比起來,紹天皇帝的御膳還真是簡單節儉。


  而據說韃子入關后,攝政王多爾袞雖不是皇帝,但享受皇帝待遇,比黃台吉那時還要上檔次。


  早起,冰糖燉燕窩一品,卯正,進早膳,最起碼十個菜。比如有一次洪承疇拜見時,留下來一起,那天他陪多爾袞呆了一天,吃了兩頓飯,事後都詳細記錄下來。


  早膳燕窩肥雞鍋燒雞野意熱鍋一品,膾銀絲一品,羊肉絲一品,清蒸鴨子湖豬肉攢盤一品,蒜湯額芬白糕一品,蜂糕一品,竹節卷小饅首一品,銀葵花盒小菜一品,銀碟小菜四品,大菜湯膳一品。


  中午則吃了十八個菜,有蓮子火熏鴨子、火熏蔥椒肘子、蒸肥雞等。


  晚上又有六個菜,醋熘鴨腰,清蒸鵪鶉、酸辣羊腸湯等。


  反正這一天吃了三十四個菜,不帶重樣的。


  皇帝根本吃不了多少,好多菜動都沒動過,用完膳,賜給大臣或後宮嬪妃,或是直接賜給御膳房的人,而那些御膳房裡的人,還會偷偷把菜賣到京城的飯館里去。


  相比起來,大明紹天皇帝這四菜一湯加個冷盤,確實簡單的過份了。


  而皇帝卻覺得挺不錯。


  外面兵荒馬亂,多少人還吃不上飯呢。


  今年夏收過後,江南難得不錯的豐收,沿太湖各地,糧價也是回落到一兩一石,但是為了供應其它地方,朝廷仍還實行統購政策,按口留給口糧,其餘的統一收購。


  其它不種地的百姓,都得憑糧票限量供應,計劃外的糧,那都得是階梯高價糧。


  再有銀子,也不敢隨便浪費。


  因為口糧以外的糧,分檔階梯計價,買的越多越貴。而豬羊牛雞鴨奶蛋這些,價格卻依然很貴。


  甚至朝廷在全國禁止私釀酒,只許官府專賣,限量釀造供應,價格也是比以往貴了不知道多少倍,原因便是釀酒得消耗很多糧食。


  當然,皇帝天下之主,就算一餐想吃一百零八個菜也沒問題,但皇帝提倡節儉,禁止奢侈浪費。


  洪承疇做為諫院院長,手底下的言官們就經常盯著百官,誰敢大吃大喝奢侈浪費,立馬就會彈劾。


  甚至有人專門盯著那些官員家,他們家倒掉的垃圾桶,都會有人去翻,誰敢浪費,那第二天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對於有錢來人說,食物決不會消費不起,就算二兩三兩銀子一石,又算什麼。但對於朝廷來說,這個浪費的頭不能開,所以盯的很嚴。


  現在奉天的官員們都不敢隨便請客,一般也就是喝喝茶,要留飯也是便飯,絕不敢超過四菜一湯。


  皇帝都是四菜一湯,你臣子還敢逾越么?

  入夏后,天氣漸熱。


  朱以海看著殿外小海碧波蕩漾,水面上又停了許多船。


  還有剛從覺華島回來的船。


  天雄鎮駐於覺華島,去年故意誘虜踏冰而攻,結果這顆精心準備好的毒丸,讓韃子損兵折將數千人,還損失了大小數十門炮,浪費無數火藥。


  可謂是打出了明軍的威風。


  搞的韃子不得不調蒙古兵增援寧遠,防範山海關。


  而天雄鎮還又佔了幾個遼西海邊小島,甚至還計劃覺華島東面的葫蘆島半島上建堡,還計劃奪取原望海台。


  引的清軍慌忙來爭。


  葫蘆島是個半島,三面環海,北面錦州灣,有五里河、連山河等注入,西面寧遠衛城,東北寧遠中左所,望海台西還有寨兒山堡,隔錦州灣還有塔山堡等。


  這個地方其實不好爭奪,可韃子先前吃了這麼大虧,哪敢大意,只得全力來爭。


  結果總兵盧象觀也不過是虛晃一槍,等調來了寧遠錦州等地清軍后,他便回頭往西去打廣寧諸地,韃子疲於奔命,配合山海關守軍來援。


  盧象觀沿海搶了幾把,又往東再去打望海台。


  雙方你來我往,韃子東奔西走,不增援又怕守不住,雖然清軍守住了廣寧、寧遠、錦州諸城,明軍並沒怎麼去攻這些堅城,可是遼西走廊人口很多,土地肥沃,雖經戰亂,但韃子入關后,還是在這裡遷移安置了大量的滿人及漢人。


  現在盧象觀的天雄軍在海上來去自如,到處登陸攻擊,不打堅城,主要就打那些滿人庄屯,每破一屯,必殺韃子青壯,然後擄其年輕婦人孩子離開,並解救那些被擄為奴的漢人。


  對那些降清的漢人,也都勸他們隨船遷往覺華島,然後前往登來,再做安置。


  這種打法,搞的韃子苦不堪言。


  卻又沒有辦法。


  當年他們就是這樣搞明軍的,誰知道現在被反施其身。


  他們也只得主動開始強遷遼西沿海的百姓,要求百姓遷離海岸三十里。


  實際上,這幾乎就是要把這條長達三百多里的遼西走廊徹底放棄,因為遼西走廊窄的地方也就十幾里,寬的地方三四十里而已。


  韃子無法承受明軍搶人的後果,只好跟遼東、北直等地一樣,全面遷海,把沿海放棄。


  但對山海關、廣寧、寧遠、錦州等城、堡,則派滿、蒙八旗駐防,對遼西的三百里沃土莊田盡行放棄,甚至要堵塞河口,立柵修牆。


  朱以海在登州聽到這消息,非常高興。


  這正是他的目的,他在覺華島修了棱堡,派了一鎮兵馬在那,讓韃子坐立難安,不得不主動放棄遼西走廊的沃土。


  實際上朱以海並沒有打算對遼西用兵,這裡只是威脅牽制,以騷擾為主。


  遼東則是佔據半島,控制沿海與鴨綠江一線。


  可就算如此,韃子也扛不住,他們要是不遷界,那天雄軍可以天天去搶人拆遷,人口可也是重要資源,韃子就算能守著城,可沒人,他們種什麼地?


  甚至種出來的糧也會被搶走。


  現在他們只能搞堅壁清野,把人遷走,地荒廢,就守著城堡。


  對朱以海來說,目的達成了,一鎮人馬牽制著三百里遼西走廊上的清軍,還讓他們沒法屯田耕種,得從其它地方供應糧餉,成為韃子的一個重要負擔。


  形勢越來越有利了。


  「不知道漢中形勢如何了。」


  因山西、陝北、甘肅等地的大起義,吳三桂等被迫從漢中撤離回去鎮壓,這讓漢中出現了難得的契機。


  不過朱以海雖在年初就給川陝那邊做了指示,但能不能抓住機會,也無法斷定。畢竟那邊的部隊,不是御營精銳,能不能配合好,或者有沒有這個啃硬骨頭的攻堅能力,都不好說。


  何況還有張獻忠也是個變數,這種亂世梟雄,誰知道關鍵時候會做出什麼瘋狂舉動。


  「就算不能趁機奪取漢中,可起碼守住四川是沒問題的。」陳潛夫回答道。


  「機會難得啊,韃子已經鎮壓了山西、陝北的起義,隨時會再回援漢中,吳三桂這個大漢奸,還是得多提防的,若讓他突入四川,會很麻煩。」朱以海道。


  吳三桂還是比較能打的,畢竟能夠老的快死的時候,還能起兵反清,而且席捲了大西南,這人確實是有幾分本事的。


  只可惜,一心背明降虜,甘當走狗。


  「等吧,估計應當也快有結果了,張獻忠根本撐不了多久,他一敗,形勢就明朗了,成與不成,也就那短短時機。」朱以海對於張獻忠,沒什麼好印象,亂世之梟雄。


  但終究是要被時代淘汰的人,他本來給張獻忠機會了,若是他能識趣去雲南,替朝廷平土司叛亂,那起碼還能安穩幾年,將來若是識趣交出兵權入朝,甚至可以考慮給他一個善終。


  但他卻硬是選擇這條路,也就要自食苦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