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起義
清早起來,山洞外的大雨仍然在下著,沒有一丁點停下的意思。
“都別吃了,準備出發了。”押解的士兵吃完早飯後,就朝著一眾民夫百姓說道。
“軍爺,再等等吧。你看他們這幾個因為做早飯,這還沒吃呢。等他們幾個吃完,我們再出發,行不行?”見到押解官兵就要出發,吳廣看到幾個負責做飯的民夫尚未吃飯,站起來朝押解官兵賠笑道。
那押解的官兵看了看吳廣,眼睛裏滿是蔑視,隨後揚起手中的鞭子,“啪……”的一下子打在了吳廣的臉上,同時嘴裏說道;“豬狗一樣地東西,也配跟老子討價還價。”說完之後,還朝著吳廣吐了一口唾沫,其他幾名一起的押解士兵見到這一幕,都哈哈大笑起來。
鮮血順著吳廣臉上的鞭痕流了下來,那幾個負責做飯的民夫見狀,都跑到吳廣身邊,一名年紀稍輕些的民夫衝著動手的押解士兵吼道:“吳廣大哥隻是可憐我們沒有吃飯,又沒有得罪你,你憑什麽打他?”另外幾個民夫也七嘴八舌的議論士兵不該動手打人。
“打他怎麽了,老子樂意。你們這群豬狗一樣的東西,老子想打誰就打誰,根本就不需要理由。”那名士兵見幾人吼他,卻不甘示弱的說道。
“還有你們幾個,竟然如此藐視我,是想造反嗎?”那名士兵接下來朝著幾人吼道,竟然反戈一擊。這士兵一句造反出口,幾名民夫的氣勢不由一滯,而後邊看熱鬧的眾人中的氛圍也是一靜。
“不錯,我們就是要造反!”就在氣氛將要凝滯的時候,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在山洞裏響起,眾人順著聲音看過去,發現說話之人乃是陳勝。
那士兵自然也聽到了陳勝說的話,將目光移向陳勝,手指著陳勝有些結結巴巴地說道:“陳勝,你.……你想造反?”
陳勝地話同樣讓一眾民夫感覺到不可思議,要知道大秦朝在胡亥登基之後,法律更加嚴酷。像這種涉及到造反的事情,那是絕對沒把發饒恕的。也因此,陳勝雖然說了“我們要造反”,但是卻幾乎沒有人出聲附和。
陳勝並沒有管那麽多,在他說話的同時,已經快步走到了吳廣的身邊,然後趁著士兵還沒反映過來之際,一把奪下了士兵手中的鞭子。吳廣這時候也像是剛緩過神來,同樣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了一名士兵的兵器,然後與陳勝站在了一起。
“鄉親們,如今大雨延綿,路途泥濘,難以行走。我們在這山洞中已經待了兩天時間了,此去漁陽尚有千裏之遙,即使接下來我們日夜不息,也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趕到目的地。”陳勝朝著一眾民夫拱了拱手說道,“而按照大秦的律法,不管是什麽原因,遲到就要被處死。鄉親們,我們巴巴的趕到漁陽就是將腦袋送到別人的刀口上。按照大秦律法,我們已然犯了死罪,可是這並不是因為我們路途中消極怠慢,而是老天爺他不讓,我們死的豈不冤屈?”他又接著補充道。
聽到陳勝的話,眾民夫又開始議論起來。他們雖然識字不多,但是因為各郡縣都有宣傳法律的官佐,所以對大秦律法還是知曉一些的。正如陳勝所說的那樣,他們前往漁陽就是去送死。眾人當中不乏感性者,竟然嚶嚶的哭出聲來。
“所以按照陳兄的意思,我們要反?”站立在陳勝身邊的吳廣,這個時候恰到好處的開口,也將眾民夫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陳勝身上來。
點了點頭,陳勝說道:“鄉親們,如今的情形是我們不造反就是死,而造反的話盡管逃不了死的下場,但至少可以多活兩天。大丈夫在世,自當活得轟轟烈烈。想他秦皇的祖宗數百年前也隻不過是平常人家,秦相李斯在發跡之前更不過是個平民,幾乎都沒法留在秦國,這樣的例子曆史之上比比皆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們今日起義,誰又能說我們不能為自己搏出個未來呢?”
眾民夫聽見陳勝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隻感覺身體一熱,瞬間充滿了力量。是呀,王侯本無種,皆是奮鬥來。再聯想到所抓捕的魚肚中出現“陳勝王”的白綢,昨晚一整夜都有狐狸不停歇地吼叫“大楚興、陳勝王”,他們堅定了跟隨陳勝起義的心思。
“起義,起義。”伴隨著一個聲音響起,九百多號民夫也受到了影響,大聲高喊起來,一時間群情洶湧。
陳勝擺了擺手,壓下眾人的聲音,說道:“天下苦秦久矣,就讓我們來打響這第一炮。然師出無名乃是兵家大忌,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我們需要有一個名義,不知道諸位可有什麽想法?”陳勝說完,眾人就開始搜腸刮肚的想起輒來。
就在這時,站立在一旁的吳廣也開口了:“項燕原是我楚國的將軍,愛兵如子,屢立戰功,多次打退秦國對楚國的攻擊。但是始皇不願遵從楚國百姓的心聲執意要殺項燕。當今的皇帝胡亥,乃是始皇的小兒子,不應該他來繼位,應該繼位的是公子扶蘇。可是胡亥為了登上帝位,聯合李斯、趙高篡改詔書,殺害了公子扶蘇。我們可以對外自稱為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為他們報仇。我相信但凡感念扶蘇恩德和項燕恩惠的人一定會出來支持我們。”
吳廣的話說完,眾人就紛紛讚同起來。經過眾人的議論和商討,最終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然後製定了相應的攻擊計劃,以大澤鄉為起點,向周圍的縣城發動攻擊。而那幾名倒黴的押解士兵自然成了起義軍的祭旗之物。
陳勝、吳廣的起義軍首先進攻大澤鄉,攻克後又攻打蘄縣,一路勢如破竹。蘄縣攻克後,陳勝又派符離人葛嬰率兵攻取蘄縣以東的地方,葛嬰一路連戰連捷,版圖不斷擴大,隊伍也越來越大。隊伍行進到陳縣的時候起義軍已擁有兵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步卒好幾萬人。許是運氣好,陳縣的郡守、縣令正好都不在,隻有留守的郡丞領兵與起義軍在城門下作戰。結果郡丞兵敗身死,剩餘士兵開城投降,起義軍占領陳縣,聲威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