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三國之孫權大帝> 第369章 籌備稱帝

第369章 籌備稱帝

  這一日,孫權跟自己的母親還有妃子、孩子一起前往太廟祭祖,孫權跪在祖宗靈位前說道:「父親、大哥,孩兒現在終於等到了一個機會,從此以後我們孫家也是帝王之家了!當然這些並不是最值得讓孩兒高興的,最讓孩兒高興的卻是從此看到了滅蜀漢、敗曹魏而一統天下的希望。」


  太后也是年紀不小了,不過還是很興奮的在那裡跟自己的夫君嘮叨:「夫君啊,仲謀很快就會做皇帝了,這可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啊,我兒實在是英雄啊,夫君啊,你可得好好的保佑仲謀早日一統天下,讓仲謀早點一統天下了,為妻我也許就還能看到那一天呢!」


  孫權聽了就在旁邊說道:「母后,你放心吧,你肯定能看到的,你肯定會長命百歲的。」


  太后可就不爽了,訓道:「不要打斷我跟你父親聊天,這孩子,真是的!」


  祭祖之後孫權稱帝也已經排上了日程了,這天孫權收到了劉備發來的詔書,孫權看了之後哈哈大笑道:「劉備果然是不怕死啊,竟然第一個稱帝了。」


  然後就叫了各大學士過來開會,孫權說道:「各位,劉備竟然給孤發來了詔書,你們都看看,竟然說他承繼了大漢正統,可笑不可笑啊?」


  周瑜看了之後就說道:「我王,以前我們都懷疑說是曹操殺了皇帝,可是曹操卻發文說是劉備派人暗殺了皇帝,現在看來我們也不妨跟曹操一起做一次好事,宣揚是劉備殺了皇帝,把各種各樣的證據和流言編造出來,讓大家加緊宣傳,讓劉備眾叛親離。」


  大家也都紛紛表示同意,顧雍還說道:「我王,此主意甚好,肯定可以為我們打敗蜀漢添加幾分勝算的。但是我覺得我們就不要編造那麼多的流言了,就直接說劉備為了能夠讓自己稱帝,繼承所謂的大漢正統,所以派人殺了皇帝,然後故意嫁禍給曹操。」


  孫權就道:「妙啊,不說劉備是如何殺掉皇帝的,就說劉備是第一個稱帝的,就說劉備早就做好了稱帝的準備,然後皇帝一死就迫不及待的稱帝了,這個就是最好的證據啊。」


  徐庶又道:「我王,曹操應該也會準備對劉備動武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把皇帝之死嫁禍給劉備,曹操肯定會以為皇帝報仇為借口出兵的,我們的部署恐怕也要相應的做出一些變化才好。」


  孫權聽了就說道:「元直說的有道理,吩咐下去,我們對蜀漢的行動先不要著急,讓曹操先動,曹操一動的話,劉備的大軍肯定得北上漢中抵抗曹操的,到時候我們在相機而行,讓馬謖盡量控制他麾下的人馬,全部都悄悄的集中到川中和漢中交界的地方,到時候不管漢中歸屬於誰,都要把漢中與川中分割開來。」


  龐統問道:「我王,那我王是否也在曹操之後再稱帝呢?」


  張昭就說道:「我王,登基稱帝的黃道吉日也選好了,這個不宜再變了吧,我王是否也按照古禮讓群臣三請呢?」


  孫權最煩這種無聊的把戲了,說道:「不要了,做這些花樣老百姓也不知道,在皇宮裡的事情也就是你們這些大臣知道,你們就在我們的期刊上宣揚一下就好了,說明劉備大逆不道等,然後其他的就不要說了,先讓大家去議論議論吧。」


  朱治問道:「我王,既然稱帝了,那我們的體制還是按現在的嗎?或者要改成大漢的三公九卿的體制來治理天下?」


  孫權雖然不想改變,但是還是問道:「這個事情可是大事,你們都說說吧!」


  周瑜第一個反對道:「臣不贊成改變我們的體制!我們現在這個體制讓我們吳國強大起來了,並且已經穩固的統治了好幾年了,而且我們吳國的百姓也熟知了這個體制了,如果再改回去那就後果難料了,而且中央一旦變動,那地方也得變動,但是我們現在有很多的官職等都是之前大漢沒有的,那我們改回去了,這麼新的官員吏員怎麼辦呢?」


  張昭也支持周瑜的意見,說道:「我王,這個體制是絕對不能再改回去的,執政治理天下一動不如一靜,我們可不能隨便變來變去,所謂窮則思變,我們現在正在朝對的方向前進,實在不是變動的時候。」


  其他人也紛紛都支持周瑜跟張昭的意見,孫權見狀就說道:「很好嘛,大家都不贊成變,那就不變了,到時候就依照現在的體制繼續就可以了,各位的官職就不動了,但是各位的爵位我到時候會給各位好好的考慮一下的。」


  大家聽了就都笑了起來,龐統又問道:「我王,那你準備用什麼年號啊?」


  孫權聽了就朝大家問道:「各位,你們知道黃帝到現在是多少年嗎?我們這個民族、我們的祖先不就是從三皇五帝開始的嘛,那我們就乾脆不要什麼這個年號那個年號了,直接用黃帝紀年,就比如說從黃帝一年到黃帝多少年,從此以後就全部用這個來計算,不要再有什麼年號,老百姓用起來也更方便。」


  歩鷙就說道:「我王,這個未免不合禮制啊,而且我們現在也不知道黃帝到今天到底多少年了啊。」


  孫權就開始計算起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時間是公元兩百年,現在已經過了八年了就是公元兩百零八年,自己讀書的時候就記得黃帝大概是公元前兩千多年的時候,而中國人都說五千年的歷史,那就算是黃帝紀元三千年的話,那就是比較合適的了,於是就說道:「這個簡單,就定今年為黃帝紀元的第三千年,以後把史書上的可以查證的那些年號全部都變更為黃帝紀元就好了。」


  張昭本來是想反對的,可是一聽孫權的意思是不想變了,又想想孫權搞了這麼多東西出來,都是前所未有的,再多一樣又如何啊,就率先表示同意了。


  大家一看內閣的首相大人都表示認可了,其他人自然就跟上了,軍機處的人更加不會在意了,這個出問題也不會罵到他們頭上的。


  孫權又問道:「好了,各位,現在年號就這麼定了,讓史官和欽天監早早的把這個變更的曆書編寫好。國號呢,各位,我們就用吳國嗎,還是取個新的名字啊?」


  大家見狀急忙說道:「吳國挺好的,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生怕孫權一個主意出來,又給弄個什麼奇特的國號出來,孫權一聽也就算了,反正也不在意這個東西。


  孫權見狀就說道:「那我們就再定一個國旗和國徽吧!」


  郭嘉就好奇的問道:「我王,什麼是國旗和國徽啊?」


  孫權道:「奉孝,你這個話說的,你看我們的軍隊,一個將軍都有自己的軍旗,難道我們吳國一個大帝國就不能有自己的旗幟嗎?那我出行的時候打什麼旗號啊?就是一個旗子上面寫個『孫』字嗎?」


  郭嘉這些就不知道怎麼回答了,張昭就替郭嘉答道:「我王,皇帝出行自然是打著龍旗了,上面綉不綉字這個看我王高興就好。」


  孫權道:「這個也不太好,龍旗只能代表皇帝本人,而我說的國旗卻是要代表著我們整個國家。比如有使者出使別國,我們就要掛著國旗,讓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個使者代表的就是我們吳國。以後我們的軍中除了各將領的將旗還得懸挂國旗,一起懸挂,除此以外,我們的各級官府也得在府衙門前懸挂國旗。」


  周瑜就問道:「我王,那這個國旗做成什麼樣子呢?」


  孫權想了一下說道:「我們都說自己是黃帝、炎帝的後代,黃帝就用明黃色來表示,炎帝是火就用赤色來表示,那就用一半的黃色和一半的赤色的旗子來作為我們的國旗吧,這個旗幟就是一個長方形的旗幟,要跟軍中三角形的軍旗區分開來。」


  不就多舉一個旗子嘛,也不會影響什麼,大家也無所謂了,又問道:「那這個國徽是什麼東西啊?」


  孫權很想說這個東西也是國家的象徵啊,只是好像這個年代要做出來也不容易,就說道:「我也是隨口一說,這個暫時先算了。但是要找人做很多小的國旗,就一個巴掌那麼大,以後每個人的官服上都要縫上一個國旗,就縫在大家心臟的位置,不要搞錯了,你們用手摸摸知道心臟在哪裡跳吧?哈哈……」


  歩鷙又問道:「我王,那如果百姓們也效仿呢?是否可以啊?」


  孫權道:「那是好事啊,不管他們就是了。但是要制定一些法令,規定國旗哪些地方必須得掛,不掛就要懲處,哪些地方堅決不許掛,比如說什麼青樓和賭館這樣的地方,還有公共廁所等,不該掛的掛了也要懲罰。」


  不管怎麼樣,這些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大家也都習慣了,凡是有什麼新奇的想法,大家都聽著執行就好,孫權一向就是這麼霸道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