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漢之不存
曹操已經把全國的兵馬都動員起來了,而孫權也是早就把準備做的差不多了,但是劉備跟馬騰卻不知道,馬騰知道皇帝去世的消息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不相信如曹操所說是劉備乾的,馬騰對韓遂和自己的兒子們說道:「曹操這個奸賊,竟然敢害死皇帝,我們的大漢啊,還有誰來繼承大漢的正統啊?」
同時劉備也知道了,劉備收到消息之後就直接哭了起來,然後就是面北而拜,給漢獻帝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國葬,建立了一個衣冠冢,然後就跟蜀漢的臣子們說道:「曹操竟然敢弒君殺帝,還誣陷到我劉備的頭上,我今天在這裡宣布,起傾國之兵,滅曹賊、興大漢!」
李嚴聽了劉備的話之後就站出來說道:「我王,臣建議在出兵之前,我王應該登基稱帝,繼承漢室王業,以告訴世人大漢還在,就在我們川中,一則是名正言順,二則是可以召集天下有志之士前來相投,三則也可以號召天下啊。」
李嚴的話一出,法正等人也立馬跟著請劉備登基稱帝,一個個都開始跪下拜請了,劉備見大家都跪下了,就看向諸葛亮,諸葛亮之前雖然因為很多原因不得不投靠在了劉備麾下,也願意幫助劉備復興漢室,但是劉備稱帝諸葛亮卻不是那麼樂意,主要是現在都不知道這個事情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情況。
不過很快諸葛亮也跪下了,磕頭道:「恭請我王登基稱帝以續漢室正統。」同時,諸葛亮給劉備打手勢讓他先拒絕。
晚上劉備就把諸葛亮、李嚴、法正等人都叫了過來商議,諸葛亮先說道:「我王,稱帝是勢在必行的,但是在稱帝之前,我們還是得搞清楚一些事情,第一個就是漢帝到底是怎麼了,是真的死了還是另有隱情?第二個就是曹操為什麼會弒君,這麼多年了,曹操有很多機會稱帝,為什麼要選在現在,他們的目的是什麼?第三個就是我們是不是要這麼急著稱帝?稱帝雖然是好事,但是也有不好的一些事情啊,一旦我王稱帝,那吳國、魏國、西涼為了在百姓那裡跟我們爭人心,肯定也會稱帝的,這樣一來,大漢就真的被分裂了,而且以後爭天下他們就不是地方跟中央,而是國與國了。」
劉備說道:「先皇之死肯定是曹操做的,這個就不用懷疑了,其他人怎麼可能在曹操的大軍重重的防護之下弒君呢,再說這個也不重要,我們只要認定是曹操做的就好了,至於曹操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個而就不好說了,做皇帝的誘惑又有誰能抵擋的住呢?」
劉備說這個話的時候,眼睛里也是閃著的光的,大家都看的出來,劉備也是抵擋不住這個誘惑啊。
法正就建議道:「我王,既然要稱帝就要第一個稱帝,這樣就可以第一時間讓天下都知道我王已經繼承了大漢正統,可以號召人才來投,二則也是可以振奮我們蜀漢的人心士氣,我王稱帝之後第一時間出兵攻打關中,借帝王之威,定能旗開得勝。」
李嚴和張松等人也表示同意,劉備就看向了諸葛亮,諸葛亮見大家都同意,也就說道:「我王,臣也同意。但是我們也得先做好相應的部署,臣建議一面準備我王的登基大典,一面要整軍備戰,估計稱帝之後戰事就不遠了。」
曹操的探子也很快就收到劉備已經準備稱帝的消息,孫權自然也受到了,但是兩人卻對這個稱帝並不是很在乎,都在等著劉備稱帝天下皆知再說。而西涼的馬騰的情報就沒有那麼快了,畢竟馬騰缺少人才和好的情報機構。
劉備終於在一系列的表演之後就稱帝了,封諸葛亮為大漢丞相,張飛為太尉,其他個人的官職也各有封賞,在登基典禮之後,就給西涼、魏國、吳國三國國王分別發了一份詔書,內容就是承認了三人的王位,但是三人必須尊奉大漢皇帝劉備的詔命。
劉備登基之後就改元章武元年,然後下詔大赦天下,主要是赦免一些囚犯,但是卻沒有免稅的內容,免稅可是免不起的,然後又讓諸葛亮想法子籌備糧餉,隨時預備進軍關中。
西涼的馬騰第一個收到了劉備的詔書,韓遂就直接把詔書撕了,然後對馬騰說道:「大哥,他劉備一個織席販履之徒,雖然說是漢室宗親,可是誰有知道真的假的啊,竟然敢稱帝,還讓大哥臣服於他,未免也太天真了。大哥,劉備稱帝了,估計這個曹操跟孫權也會相繼稱帝的,大哥,你也稱帝吧,我們西涼不能受制於人啊。」
馬騰猶豫的道:「我們馬家世代都是漢之忠良啊,這樣好嗎?」
馬超就站出來說道:「父王,有什麼不好啊?劉備一個草莽出身的都能稱帝,我們馬家將門之後,世代公侯,又有何不可呢?再說我們如果不稱帝的話,那以後難道我們還奉劉備的偽詔不成啊?」
其他各位也都紛紛表示支持馬騰稱帝,於是馬騰也就選了一個黃道吉日登基稱帝了,但是馬騰卻沒有自不量力的給其他三位發出什麼詔命,只是送了個文書通知說我已經稱帝了,以後你們也不要寫什麼詔書來噁心我。
曹操自然也是很多人在把他往皇帝的寶座上推,可是曹操卻一直沒有答應,這邊劉備的詔書一來,曹操就直接大力的宣傳是劉備殺死了漢帝,鼓吹要為漢帝報仇,集中了不少兵馬在關中,準備攻打漢中,但是曹操也知道,這個事情的關鍵就看孫權的,如果孫權不打他曹操,那他就可以攻打漢中了,但是如果孫權要是有動作的話,那曹操就不能動了。
但是曹操對於稱帝一事卻並不積極,倒是曹丕這個傢伙確實積極的很,滿心想著如果曹操稱帝了,到時候立自己為太子該多美妙,於是也就在大家都勸過之後哦,跑來勸曹操稱帝。
曹丕道:「父王,前一陣子劉備稱帝了還發來了偽詔,而馬騰又跟著稱帝了,雖然沒有發什麼詔書,但是卻發了公文過來,那說話都是皇帝的架勢。」
曹操看著曹丕道:「丕兒啊,你想說什麼呢?你是來勸為父稱帝的嗎?」
曹丕抬起頭來,說道:「是的,父王!」
曹操道:「說說你的理由!」
曹丕道:「父王,大漢皇帝已經死了,劉備、馬騰等鼠輩都已經稱帝了,父親為何就不能稱帝呢,父親為大漢做了那麼多的事情,稱帝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啊,也不會有人會反對的。」
曹操道:「丕兒啊,你這麼急著勸為父稱帝,對你有什麼好處啊?你是想做太子了嗎?」
曹丕聽到曹操則話就知道曹操對自己失望了,於是跪下磕頭道:「父王明鑒,孩兒並無此意,孩兒只是不願看到父王屈居於劉備、馬騰這等鼠輩之下。」
曹操也對曹丕很是失望,說道:「給我滾回去,無孤的旨意不得出門,給我在家裡好好發反省。」
曹丕下去之後,曹沖就從後面走了出來,曹操對曹沖說道:「沖兒啊,你對你二哥的建議怎麼看啊?」
曹沖道:「父王,二哥還是急了點,父王稱帝不稱帝也不急,反正都是跑不了的,何不借這個機會看清楚一下臣子們的反應呢,而且也可以讓劉備、馬騰甚至是孫權先動起來,一旦他們都動了起來,那我們就能夠更加清晰的選擇我們的對策了。」
曹操聽了很是開心,說道:「很好啊,你能有此認識,甚慰我心啊!沖兒啊,我讓司馬懿去你府上陪你讀書,這個人你以後可以重用,但是你也要小心提防他,這可是是個老狐狸呀。」
孫權也在自己的王府里收到了很多的表彰,都是勸進的,包括軍機處很內閣也都在積極的勸進,孫權給軍機處和內閣下旨道:「準備好一切的進軍事宜,登基之日就是伐蜀漢之時。」接到孫權的旨意后,軍機處和內閣就更加明了了,開始不斷的造勢和宣傳,為孫權登基做準備。